鲜花赋:《牡丹赋》《桃花赋》《李花赋》《月季赋》《山茶赋》《桂花赋》《红棉赋》《水仙花赋》《菊花赋》
牡丹赋
唐.舒元舆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为贵重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寖盛。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尔,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余遂赋以示之。
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
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垂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
乍遇孙武,来此教战。教战谓何?摇摇纤柯。玉栏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颜色酡。角炫红釭,争颦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汉宫三千,艳列星河,我见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压景骈肩。席发银烛,炉升绛烟。洞府真人,会于群仙。晶荧往来,金釭列钱。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惊旱莲。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万金,买此繁华。遑恤终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开霞。曲庑重梁,松篁交加。如贮深闺,似隔窗纱,仿佛息妫,依稀馆娃。我来观之,如乘仙槎。脉脉不语,迟迟日斜。九衢游人,骏马香车。有酒如渑,万坐笙歌。一醉是竞,孰知其他。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栉比。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让其先,敢怀愤嫉?
焕乎!美乎!后土之产物也。使其花如此而伟乎,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吾欲问汝,曷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译文
原文: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为贵重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寖盛。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尔,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余遂赋以示之。
译文:古代人谈论花,从未对牡丹加以赞许,是因为它隐避深山,独自幽静的开放,不被显贵者所知。牡丹花又是怎样遇到赏识的呢?武则天皇后的家乡西河,有很多僧、道居住的房屋,那里低洼的地方有牡丹花,它的花特别杰出。武则天皇后感叹上林苑中缺少它,便命人将牡丹移栽入上林苑。从此京城洛阳的牡丹便一天天兴盛起来。从宫中到官府衙,向外发展到士大夫及百姓家里,处处都广为栽植,多得像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大河流向大海的水,不知到何处停止。每到暮春时分,游览、观赏牡丹的人如痴如狂,成为国都洛阳的一大盛事。如今的文人墨客大都用歌或诗来吟咏牡丹的形象,从没有用赋来写它的,独自我用赋来写它,来穷尽它的美好。或许有人会问:先生常以自己有大丈夫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报负而自负,却纵情于一花,未免有些儿女情长吧?我回答他说:先生难道没有看到张荆州的为人吗?这人真是大丈夫了,但我却在他文集的开头看到了《荔枝赋》。荔枝确实很美了,然而也不过是一种水果罢了,同牡丹有什么不同呢?关键看他赋的意图怎样。我写牡丹又有何不妥呢?他也许无法对答。我于是写了这篇赋给他看。
原文: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
译文:天上的祥瑞灵气,有星才有星光,有云才有祥云的光芒。祥瑞的星云之光下射,遇万物而成为各种形状。花草树木得到它,便会开出红花;花中最红的颜色,全都是聚集在牡丹上,它远远超越同类,其国色天香更在兰花之上。
原文: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赭,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垂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
译文:我仔细观察,依次了解:阳春三月,地气充沛,花苞珍珠般青翠。虽经一夜露水,朝阳却把它们驱退。枝节在春风中荡漾,仿佛化解了凝固的心结。脉络融会畅通,气势不可阻遏。突然旺盛充盈,似乎将要狂泻。明媚的阳光打开花苞,照在她身上多么热烈。完美细腻的肌肤体态,万般形容都皆叫绝。红的似朝阳,白的如皓月;淡雅类素土,浓烈胜鲜血;相向犹迎娶,相背同诀别。开放的像在谈笑,含苞的像在咽噎;俯视的似有无尽愁绪,仰望的似有无限喜悦;缠绕的似在起舞,侧身的似将摔跌;靠着的如在沉醉,弯着的如受挫折;密集的似是巧织,疏离的似有亏缺;鲜艳的如经洗涤,惨淡的如相离别。隐约初看,上下错落;依次细观,鳞比层叠。如锦缎软被覆盖,似绣花罗帐连接。日受阳光笼罩熏陶,夜经甘露沐浴净洁。有的灼灼明丽,秀色可餐;有的亭亭玉立,奇特莫测。有时摇曳,像在招手;有时雅静,似在想谁。有轻风拂来,如在吟唱;有露珠滴下,如在悲切。细雨霏霏,她如珍珠挂怀;阳光灿灿,她如彩绸在披。堆砌园圃里,簇拥以迎朝日;光临清池边,倩影以比明月。或像驯养之山鸡,令人可爱;或像威仪之凤鸟,展翅将飞。形态种种,哪可立刻辨别。不游皇家林苑,谁能见得这些。
原文:乍遇孙武,来此教战。教战谓何?摇摇纤柯。玉栏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颜色酡。角炫红釭,争颦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汉宫三千,艳列星河,我见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压景骈肩。席发银烛,炉升绛烟。洞府真人,会于群仙。晶荧往来,金釭列钱。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惊旱莲。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万金,买此繁华。遑恤终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开霞。曲庑重梁,松篁交加。如贮深闺,似隔窗纱,仿佛息妫,依稀馆娃。我来观之,如乘仙槎。脉脉不语,迟迟日斜。九衢游人,骏马香车。有酒如渑,万坐笙歌。一醉是竞,孰知其他。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栉比。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让其先,敢怀愤嫉?
译文:忽觉疑似孙武,前来教练战列,教的都是何人?纤柔宠姬嫔妃。玉砌雕栏站满,如霞波飘逸。层层阶台遍布,不知万朵千堆。有如美女西施,有如佳人南威,有如洛河女神,有如湘江娥妃。或倚负,或扶携,个个红颜佳色。在宫殿,竞奇斗艳,争宠献媚。娇艳妖娆,缠绵徘徊。犹如那汉宫里,三千佳丽,又恰似银河中,群星争辉。这光景,我见得少;有谁说,他见多回。那真色彩纷呈,人们挨肩擦背。桌台烛光闪烁,香炉紫烟腾飞。恰似神人洞府,群仙聚会。装饰晶莹耀眼,满堂生辉。塑像凝神注目,互不理会。犹未下雨,望雨莲花早准备。公侯人家,成群结队;不惜重金,来此一会。消遣终日,异口同声赞美。庭中挂着屏帐,张开霞帏。曲折廊庑,粗壮梁柱,苍松翠竹,交相映辉。犹似豪门秀女,藏在深闺。隔着紫帐,仿佛西施馆娃,又像桃面息妫。我来观赏,如坐木筏登天河。从早到晚,无言脉脉。各路游客,乘坐骏马豪车。酒如渑水长流,万人笙歌荡回。但求一醉,哪知牡丹品格!我论花之品位,牡丹堪称花魁。超越各种花卉,独占春光明媚。体态丰盈,馨香四溢。翠叶如孔雀羽毛,层层抱拥;花蕊似金粉装饰,气质华贵。玫瑰羞得要死;芍药自失品味;妖冶桃花收了踪迹;洁白李花惭愧而去;杜鹃连夜溜走;木兰暗中逃逸;朱槿心灰意冷,紫薇屈膝败退。全被牡丹占先,怎么可能不忌恨,怎么可能不谤毁。
原文:焕乎!美乎!后土之产物也。使其花如此而伟乎,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吾欲问汝,曷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译文:真漂亮啊,真美丽啊!这大地所产之物,即使牡丹这样奇美,也为何以前冷清,无人问津,如今这般兴盛,大量流行?难道草木命运之门,也有时阻塞,有时打开?我想问你,为何而存在?你却不回答,只顾留恋徘徊。
作品赏析
舒元舆是为牡丹作赋的第一人。后世将牡丹推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此赋功不可没。此赋以拟人手法,频频采用排比句式,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度,将牡丹的形色神韵摹写得淋漓尽致。全文除“序”交代作赋来由外,可分作五个大段。
第一大段写牡丹集大自然之精华,具出类拔萃之美:“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作者首先描绘出静态的牡丹形象,给人关于牡丹的第一印象。写牡丹静态肖像,无非形色。但作者的手法显示了他的不凡:在时、空中为牡丹着色定位。
第二大段是《牡丹赋》的重点,又分作四层。第一层写牡丹从含苞到盛开的情景:“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先写时间流动中的壮丹:暮春时节“绿苞如珠,清露宵似,韶光晓驱”,以及“淑色披开,照暇酷烈”。流动变化中的牡丹,比较概括,略显抽象;第二层以拟人手法写牡丹的形和色,连用十八个排比句,如“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将牡丹写得情态万千,栩栩如生;继而又连用十二个排比句,如“或带风如吟,或泣露如悲”,“或迎风拥砌,或照影临池”,将牡丹写得情切切、意绵绵的是解语之花。接着腾出笔墨细写空间中形态。先写色:五色缤纷,七彩斑斓。再写形:各具其态,各异其趣。然后又用几乎是重复的手法加固第一次笔最给人的印象:给我们一个鲜明的牡丹群像。静态很美。动态如何?描绘牡丹如吴宫美女“闲静如娇花照水,行动似细柳扶风”。其实动态更胜于静态。一阵风来,各种色彩融为一片,灿若流霞;风搅动了香气,入鼻即醉。这风中摇摆的千万朵牡丹,在动中不唯别具情态,还给人争奇斗艳、互不相让的感觉。一个个真如画中仙子,飘然欲下,美目流盼,莺歌宛转,香汗淋漓,娇喘吁吁,可摸可触。这是第二次动态处理。以上只是牡丹的外在形态之一,是天下古今人眼中牡丹,不是唐人眼中牡丹,故作者用另副笔墨写了被唐人宠爱的牡丹:在那里,牡丹被“列恨”“步障”“曲庞垂梁”保护起来,还有“松幕交加”。这倒有些像宫中美人,虽无天地间的生气、却多了天地间所无的富贵、妩嫦、娴朴、纤弱。因前已有充分铺排渲染,故此处牡丹写得虚,这正符合牡丹环境,有雾中观花,隔纱望影的妙趣。第三层则用西施、南威等美女和洛神、湘娥等女神比况牡丹的风采神韵:“玉栏风满,流霞成波”“或倚或扶,朱颜已酡。”第四层写夜间牡丹之美:“席发银烛,炉生绛烟”“晶荧往来,金钮列钱”“未及行雨,先惊旱莲”。
牡丹的内在品质,是作者的最后处理。写淑质,不人化拔高,还是从它的自然形态着手。写叶、写蕊、写枝、写态,又从其它花的比较中写出它的不凡品质。这里写淑质与前牡丹的外在形态比显然要逊色得多,这恐怕与牡丹并无奇特品质可言有关:无玫瑰之长开不衰,无秋菊之凌霜怒放,更无莲花之灌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它只是以外在的富丽取胜,而外在形态在前已有足够描攀,故从旁渲染虚写。从序看,作者写牡丹是有顾虑的。有顾虑还要写,可见其对壮丹之美感受极深。作者曾感叹无人赋牡丹,其实不然,就在他的同时代,便有李德裕的《牡丹赋》。李赋明显逊于舒赋。不是功力不如,而在于态度用力不同。李赋是游戏文字,为补文坛空白(李赋序亦云无人赋壮丹);舒元舆却在牡丹中倾注着自己的人生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牡丹在唐代被发现,随之风靡京都,顺倒朝野,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就是它富丽大度的形象正吻和唐人丰满繁华的审美理想,它的形态与盛唐之气合拍,作为唐代士大夫,作者不会例外,然而更让作者动心的不是牡丹的外在形态,而是它由边鄙无人赏识的野花,一跃而身价百倍的际遇。作者对此有过思考,并且这思考和他的人生信念一致:一物一人,能否不被埋没而有所作为,不在于出身高低贵贱,而在于自身的才质:是牡丹总会被人厚爱。作者虽出身贫寒,却“自负其才,锐于进取”“常以丈夫功业自许”,并且从写斌的当时看,作者的才能并未被充分的认识,因此,他从牡丹的际遇看到的是自己的处境与将来,他从牡丹的品质形象看到的是自身的不凡才其,他是充满激情和对未来的信心在讴歌牡丹。因此,牡丹既是唐人眼中牡丹,又是作者心中牡丹;既是天地间一客体,又是作者感情理念的载体。这样牡丹就既有艳丽之形。又有浓厚的人情味,这就难怪此赋轰动一时,后来还触动得唐文宗感慨流泪了。
第三大段写“公室侯家”和“九衢游人”观赏牡丹的盛况。第四大段中连用八个排比句写牡丹艳压群芳:“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天桃敛迹,辕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第五大段则寓物抒情,点明本赋题旨:“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据《新唐书·舒元舆传》载,作者被害之后,文宗观赏牡丹,凭栏吟诵此赋,竞至泣下沾衣,亦得以见其感人至深之一斑。
全文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描述细致,想象丰富,节奏流畅紧凑,且比喻形象贴切,用语也比较朴素自然,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却将牡丹描写得极富人情味,颇受称道。
作者简介
舒元舆(791年-835年),字升远,唐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兰溪纯孝乡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擅文敢谏,著有《舒元舆集》等,与白居易互为唱和,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
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第进士。宰相裴度荐元舆为兴元书记,作文以檄豪健闻名。当时宦官专权,故作《养狸述》一文。拜监察御史,迁刑部员外郎,改著作郎。文宗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因与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机不密,于“甘露之变”中被腰斩。其五子普闻变携带家眷逃入丛林,后隐姓埋名。唐宣宗时期平反加封显号——乘仙公,后裔将其遗骨移葬到兰溪白露山惠安寺侧。
舒元舆曾作《牡丹赋》。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的杀身成仁落泪哀悼。值得一提的是广为传诵的“宝剑锋从磨砺出”出自其勉励弟弟不要因生活所困而忘记砥砺品行节操的《贻诸弟砥石命》一文。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07_g6io_u12390lo.jpg)
桃花赋
唐.皮日休
原文
桃花赋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后苏相公味道得而称之,广平之名遂振。呜呼!夫广平之才,未为是赋,则苏公果暇知其人哉?将广平困于穷,厄于踬,然强为是文耶?日休于文,尚矣。状花卉,体风物,非有所讽,辄抑而不发。因感广平之所作,复为《桃花赋》。其辞曰:
伊祁氏之作春也,有艳外之艳,华中之华,众木不得,融为桃花。厥花伊何,其美实多。[亻壹]录从芳,缘饰阳和。开破嫩萼,压低柔柯。其色则不淡不深,若素练轻茜,玉颜半酡。若夫美景艳时,春含晓滋,密如不干,繁若无枝。妦妦婉婉,夭夭怡怡。或俛者若想,或闲者如痴。或向者若步,或倚者如疲。或温黁而可薰,或婑媠而莫持。或幽柔而旁午,或撦冶而倒披。或翘矣如望,或凝然若思。或奕偞而作态,或窈窕而骋姿。
日将明兮似喜,天将惨兮若悲。近榆钱兮妆翠靥,映杨柳兮颦愁眉。轻红拖裳,动则袅香,宛若郑袖,初见吴王。夜景皎洁,閧然秀发,又若嫦娥,欲奔明月。蝶散蜂寂,当闺脉脉,又若妲已,未闻裂帛。或开故楚,艳艳春曙,又若息妫,含情不语。或临金塘,或交绮井,又若西子,烷纱见影。玉露厌浥,妖红坠湿,又若骊姬,将谮而泣。或在水滨,或临江浦,又若神女,见郑交甫。或临广筵,或当高会,又若韩娥,将歌敛态。微动轻风,婆娑暖红,又若飞燕,舞于掌中。半沾斜吹,或动或止,又若文姬,将赋而思。丰葺旖旎,互交递倚,又若丽华,侍宴初醉。狂风猛雨,一阵红去,又若褒姒,初随戎虏。满地春色,阶前砌侧,又若戚姬,死于鞠域。
花品之中,此花最异。以众为繁,以多见鄙。自是物情,非关春意。若氏族之斥素流,品秩之卑寒士。他目则目,他耳则耳。或以昵而称珍,或以疏而见贵。或有实而花乖,或有花而实悴。其花可以畅君之心目,其实可以充君之口腹。匪乎兹花,他则碌碌。我将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惧俗情之横议,我曰不然,为之则已。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
文学赏析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灿烂如云霞,艳丽似处子。自古以来,对桃花褒赞的诗文数不胜数:《毛诗》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崔护有“人面桃花”之诗;陶渊明有仙境般的《桃花源记》之篇。总之,在众多文人的笔下,桃花象征的是美丽、自由和幸福。但在皮日休的“桃花赋”中,桃花则又表达了另一种意蕴。
赋的开头部分,作者便直接点染桃花之美:“其色则不淡不深,若素练轻茜,玉颜半酡。”其状“密如不干,繁若无枝”,其姿“妦妦婉婉,天天怡怡”。用书不多,用直陈的手法将一幅春桃花开之图勾勒出来,这是总写。接下来作者便精工细笔地描绘桃花的各种形态如疲……”这里一共连用了12个'或’字句式,把桃花丛中的朵朵花瓣的不同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富有气韵,是分写,但这分写用了“赋”的铺采摛文的手法,在视觉上又能给人一种满眼桃花之感,没有丝毫的零碎之弊。另外,这些精雕细刻般的描写还仅限在静态方面,在静态的刻画中,“桃花”流露出是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幽”与“怨”的情感色彩。
很快随着刻画方法的多样化转变,这种淡淡的感伤情感就愈来愈露出了端倪:“日将明兮似喜,天将惨兮若悲。近榆钱兮妆翠看,映杨柳兮繁愁眉。”从时间和空间来描写桃花并开始加浓了桃花那种“幽怨”的情感色彩。接着作者从动态来刻画桃花:“轻红拖裳动则袅香宛若郑姬初见吴王。夜景皎洁洪然秀发又若常娥欲奔明月。蝶散蜂寂当闺脉脉又若妲己未闻裂帛。”用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反衬桃花给画面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自觉地发挥想象力通过想象先追溯历史上或神话中某一人物的某一瞬间的神态然后再来体会和把握桃花所呈现出来的动态美。自古红颜多薄命这里连用了息幼、西子、骊姬、神女、韩娥、飞燕、文姬、丽华、褒拟、戚姬等十名命运皆不幸之红颜来描绘桃花。艳丽的桃花和这些美丽可人的美女有着相通的一面另一方面这些红颜在历史上的不幸遭遇则又给“桃花”增添了感伤与失落的情感内容。那么,本来是象征自由幸福的桃花,作者为何给它蒙上如此沉郁的情感色彩呢?
从作者自撰的《文蔽序》中可知,《桃花赋》应是在咸通间写成的。而咸通正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个时期,黄巢起义正在积聚酝酿。唐代的统治开始由极盛转向衰败。
仁庄《咸通》诗说:“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竟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遨回壁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追求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般的享受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时尚,是没落社会的一种无奈心态的真实表露。在这“急催弦管送年华”的得乐且乐的社会思想影响之下,还有谁去注意重用人才呢?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混乱社会中,作者偏偏却是一位清醒的旁观者,他敏锐地看到了晚唐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于是“编次其文,复将贡于有司”,“上剥远非,下补近失”,其中的这篇小《桃花赋》正是出于“悯寒上道奎”的目的而写成的。(引文均出于《文蔽序》)至此,我们终于能明白厂作者那弥漫于文中的低沉的情感。
“桃花”原来是象征晚唐那些多才多艺但得不到重用的“寒士”。尽管这些人有满腹经纶之才能,但由于时运不济,得不到朝廷的注意,最终也象桃花一般,虽具有非同寻常的品格,但到头也只能是“狂风猛雨”之中“阵红去”,空怀抱岁而悲岁月之流逝。应该说,这不仅是“寒士们”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正是基于对这个时代悲剧的认识,所以在结尾处便“卒章显志”将“有所讽”明托出来了:“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寓意深刻,似一面警世之钟,给晚唐统治阶级敲响了。
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尝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唐代襄阳竟陵(今湖北襄阳)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李花赋
2020-07-14 22:54·大闽新闻
□ 王继峰
若夫九冬冰霜,化甘泉以润物;三春丽日,布德泽而发英。木秀于林,尽得山川之生气;花繁于叶,深含日月之魄精。李花者,佳木衬其风采,春晖育其性情;膏雨滋其颜色,惠风润其神形;可谓花之翘楚,春之精灵。
尔乃昭节临则风和暖,青阳至而木葱茏。武邑之西,山野春光正好;东留之北,村郊李树方浓。覆压群山,浩浩然逶迤四域;缠绵碧野,皑皑兮熠烁青丛。此花以冰为肌骨,以玉为神魄,以雪为颜容。其香也幽,可同兰菊比清雅;其色本素,不与杏桃争艳红。或处远山,俗尘不能污其叶;或生高岭,清露常得泫其华。或密密层层,纷罗山侧;或三三两两,掩映人家。雪练银涛,漫山瑰宝;琼枝玉挂,一树奇葩。
古云:桃李不言,下成蹊道。文人若鹜,拨烟霭而连踪;雅士如虹,履山川以远蹈。赏云波,过山坳。寻芳踪,蹑碧草。或对春色而流连,或感韶光以舒啸。少艾情动,倚银树而流思;倩女掠鬟,对琼花以巧笑。诗人连句,共吟胜景之佳妍;乐者对歌,同唱吴音之媚好。夫李花也,口虽不语,慕名者常来;身虽难移,亲敬者自到。其所以然者,皆因高洁而承眷私,不以孤芳以标凌傲。
噫!妍媸本于心,香臭源于性。人之立于世间,当以李花为镜。似李之馨,如花之盛。颜欲得其雅容,身当效其素净。名欲得其清芳,德当效其洁正。盖行端自有盛名,德美长承亲敬。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08_g6io_kpr6k50.jpg)
月季赋
原创2023-06-26 06:28·原创作者风吟
节渐近伏,夏日悠长。邀彼三两好友,跳操散步;趁此晚风微微,绿意昂扬。展红苞旁逸斜出,舒翠叶左冲右突,伴晚霭升起,陪淡云腾祥。闲话之时,幽氛四溢;谈笑之间,忽闻花香。艳不输牡丹,香可比玫瑰,寒无曾畏惧,暑尤为奔放,酡颜蕴柔情之赤热,傲骨涵清气之芬芳。瓣萼盈盈,凌天地以苍茫,终年脉脉,挹烟霞而俯仰。
观乎繁枝不辍,恣肆园中,群芳何妒,骄傲路边。欣能释倦怡情,赞可描庭绘院,璀璨丛丛,缤纷处处,栉风沐雨,魂寄江山。一生四季,百姓同芯,将魅力尽绽,把和平更添。温婉人人敬,敢争月月红,朝华戴日,夕蕊迷川。或若娉娉之雅,弥漫氤氲之气;亭亭之韵,浮漾窈窕之嫣。
至若与菡萏斗艳,不输韶茂;同青竹相较,共占坚贞。看酷至花鲜,寒来叶翠,未负时光初心不改,恒定意志不辞苦辛。曙色里娇容烂漫,朵朵溢清馨,馨锁五脏六腑,空明五彩绚丽,九州绰约,常随逸士高怀,诗家雅咏;月光中绿叶葳蕤,枝枝叠碧影,影深两岸千重,暗藏百般眷恋,无限遐思,共入异乡绮梦,故国长春(1)。以微薄之力,碾动岁月,转动乾坤!
至于初黯黯而稀疏,从无自惭形秽,汲取能量而向四周。且待时机到,则见艳艳而叠蔻,刺向穹庐,以登金丘。挥笔吟哦自妍,逢春风曳步,遇夏雨沁珠,霜前敢笑金英瘦,岁月独占;铺纸犹填格律,才怜芍药落,又忆玫瑰干,醉后皆道痴客呓,二阙齐讴。
于是嘉一身之着意,娇姿逐月而舞,秀蕾追时而开。近天威之洗礼,近而勿亵;远喧嚣之俗尘,远而修佳。惟夫弗争春,亦避狂,存风骨,留虚怀。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斯身于垠垓。携足下之芳草,结苍茫之深苔。嗟乎!胸藏风雅颂,处处醉心怀!
注释:赋依词林正韵。
(1)月季花因花期长,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四季开花,故得名“长春花”。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08_g6io_h92o6ar0.jpg)
山茶赋
峤上南枝 发布于2019-03-17 13:26
山茶赋
嵯峨阳陂,缥缈岚峰;沃壤甘露,云华栖钟。至若清明雨霏,千枝流翠;而或白露霜重,万芽吐菲。妇叟提篮,飞剪巧采;夕照啾禽,吟歌欢归。仙芽雀舌,尖卷腴碧;灵叶开掌,和泽秀宜。铺炉瓮而文焙,乌蛇时嗅松香;汲山泉与热煎,白雪轻漾玉煌。闻其浓醇,品其涩芳。嘉物何寻?百草灵王。驱四时之寒气,滋百岁之灵光。明目养颜,造矍铄之童容;止毒消乏,壮睿健之魄将。攻膻滋液,涤寐清吟;习静冶心,思道悦身。
嗜茶之风,演承千年。源始神农,饮至秦汉。产自滇蜀,播于秦燹。贡朝溯西周始,理馔自春秋衍。三国两晋乱世,茗果酬宾;隋唐九州泰景,碧霞流民。碾其圆饼,调其橘羹。置壶瓯为雅具,汲溪泉而微炖。贵胄布衣,宫室闲品。缘此,一部《茶经》绝世,千秋茶圣烁今。两宋交际,茶艺盛靡。宋皇设爵,赐茶尊仪;鸿儒聚馆,分茶吟诗。佳节宴歌,皆伴清友。乔迁献茶于邻,联姻合茶予偶。银粉投盏,炽水冲汤,乃曰点茶,继出蔡襄《茶录》,声蜚九州。蒙元一统,茶饮交迥。和甘酪兴穆宫,煎淡汁布贫农。明清海昌,立司互贸。辟茶马之古道,续海舟之商号。茶类繁多,荈道玄妙。播入英伦,钟之帝豪。综此上述,焉云不嘉?慕之薰华?
概因而论:谓尘世之仙草,流亘古之奇琛。由此,衍佛门之禅境,遗贤士之趣闻。
佛门崇茶,兼容禅宗。禅茶一味,和敬清寂;虽言禅意,皆蕴茶中。朝雨晴窗,暮夕飞鸿。焚香静坐,煎茶细通。诵行云之梵卷,聆流水之曲筝。心和则顺,人和则睦;利和则齐,物和则荣。敬茗饮之器炫,怀万物之心诚。篁亭池阁,江月桥东;知朋渔樵,谈笑饮盅;几盏银涛,万壑松风。心凉濯埃,人界合一,乃“三味”之神功。摒簪缨之贪望,修慈爱之善风。肺腑纯明,涅槃重生。若谙此道,处世无穷。
溯古至今,骚客尚茗;喧巷野史,茶事稠纷。茶仙卢仝,作《七碗茶歌》而名;茶僧皎然,倡诗茗会友而闻。东坡寄怀,煎茶道深。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放翁览胜,建茶独倾。诗话:江风吹雨暗衡门,手碾新芽破水昏。宋皇赵佶,亲著《大观茶论》;清帝乾隆,冶斗遍裁泉纯。此述,乃贤士之腹药,亦耕者之饭闻。
秀哉!奇哉!昔帝王之贡品,今众民之佳饮。其容之翠,集日月之灵华;其史之璨,播芳泽于海邻。禅茶交辉,茗话醉人。故而,夫钟尤深。诵诗呼其仙侣;坐禅伴其知音。予清和之性脾,悦爽朗之身心。因而,吾感诗云:
南国仙草,玉姿芳饶。
王侯墨客,赋诗折腰。
禅茶平色,人界同袍。
时羡云鹤,煎茶栖老。
赏析:本文为一片抒情小赋,采用分——总的结构,第一段嵯峨阳陂……思道悦身写茶叶的生长环境,习性,采摘,还有它的外形,泡法,作用。第二段嗜茶之风……薰华写茶叶的发展史,茶艺风情,以及传播。第三段概因而论……之趣闻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第四段佛门崇茶……无穷写佛教禅宗与茶道之间的文化内涵及联系,及佛家提出的“禅茶一味”,“和敬清寂”的禅茶思想。第五段溯古……之饭闻写有关茶叶的名人趣事,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抒发对茶叶的钟爱以及赞美之情,结构清晰,望诗友细细品鉴。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09_g6io_fqmfkmo.jpg)
桂花赋
2020-03-26 08:53·大沽河诗歌
桂花赋 王彦松
春和景明,予观桂花盛开,鞠躬而视。邂逅间,心旷神怡。
桂花婷婷玉立于阳台之上,花开芳香,沁人心脾,缭绕回旋于室。或藏于枝下,或展露于枝尖,或独自怒放,或抱团簇开。星星点点,团团簇簇,淡雅清香。
凝视,眼前桂花,有花蕾饱满者,有含苞欲放者,有盛开怒放者。金花满树,灿烂芬芳,金桂之烈香。银雪簇枝,洁白素雅,银桂之浓香。紫霞橙红,喜气风华,丹桂之馨香。抱团聚势,万朵齐放,月桂之幽香。
呜呼!观牡丹百花争艳而称王,实乃过于高傲与奔放。看桃李争艳芬芳,能得几日春光。视秋菊怒放,但香冷如霜。望寒梅傲雪,却孤芳自赏。然桂花之贵兮,献圣洁之风韵,不以姿色媚世争宠;桂花之贵兮,奉淡雅之素香,不与百花争春邀赏。馨飘万里令人醉,独领三秋压群芳。过盛之朵,莲花驻空,似待观音,愈发诱人。未近桂花,已觉香味浓郁,余香袅袅。抚朵在手,花瓣素雅,花蕊淡黄,善而不彰,清而不雍。
桂花之品格为予所崇尚也,和桂树为伴,与桂花同香。积桂花之精神,书桂香之华章。准时吐蕊兮守信用,默默奉献兮不张扬;善于惠人兮不炫耀,功名利禄兮弃一旁;气质高贵兮非凡品,为人师表兮竞高尚;组合聚力兮有气势,团结拼搏兮展辉煌。赏桂花之神韵,托成功之梦想。
望桂花,予心旷神怡,愿天下红尘,福寿安康。愿桂花佑下,春满众生。
2020.3.19
桂花赋
2018-10-05 21:59·钉钉悦读
桂花赋 雪狼
桂于淮南,无花泯然一凡木。仲秋花开,微而聚簇,其形无奇;或橙红,或金黄,其色亦常。然馨香浓烈而不腻,随风幽远清扬,袭人入骨,木草无可拟,世上无双。百花虽各有所长,然桂花味冠群芳。
何以独植蟾宫,伴姮娥戏吴刚?市井有痴爱,民间方传扬。何入登大殿,入手状元郎?骚客亦欣赏。
晨浸晓露,露亦甘;夜映月华,华亦香。添秋色七分韵,馥郁压倒春光。赠西风一缕魂,斩枯叶亦芬芳。
或曰其高雅,或曰其品尚,其乃一木尔,清香乃本性,岂为它物而长?
少年客桂林,见之多思量。若凡尘果有感,来生化一桂木,或生于高山江头,或生于空谷涧旁,受月日之华阳,承夏露秋霜,开谢自如,气散远乡!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09_g6io_cr2df93g.jpg)
红棉赋
dfzhouyinghai 2021-09-03
悠悠岭南,神州揽胜;艳艳红棉,胼胝神农。先秦南越,南粤楚庭;碧野苍茫,万木葱茏。
居岭南而自豪,歌盛世为殊荣!君不见:蔽日参天枝叶茂,伟岸壮观花朵红。心正身直如天柱,恣意纵横若盘龙。腰肢轻展,英姿令先贤赞叹;大义凛然,豪气令群雄胆寒。炎则浓荫避暑,凉则铁衣御寒。俯仰天地,如英烈披肝沥胆;抚近怀远,若志士坦荡心胸。烈帜高瞻,赤焰焚天煮海,蓝天巧缀红云;凭栏远瞩,千山峥嵘竞秀,万壑漫舞霁虹。天骄人颂,春将至而吐红;万物沧桑,秋未来而染青。如是嘉木名花,能不称之英雄?
噫!余观夫巍巍红棉,红花绿蕾,怒放净亭,刚柔屈伸,欲袭长空。入药济世,百毒克星;能医善治,裨益苍生。落英缤纷兮而不飘零,香消玉坠兮掷地有声;飞花飘絮兮名扬天下,善缘普度兮福德八方。
英雄红棉,正人君子,花之奇葩,木之魁首。融情于笔墨,尽表其襟怀。奉天作赋,假物喻人,雅韵渺渺,诗文盈盈,然则红棉之忠魂岂能尽述乎!
红棉赋
木溪 发布于2022-09-25 20:06
时临二月,烟笼千山。天低沃野,雨锁湖湾。叶底梅方结子,溪头桃绽新颜。听莺歌恰恰,而忘昏晓;闻燕影纷纷,而时过栏栅。
于是,穿荔浦,过苏堤。随竹岸,向湖西。叹水天互映,嗟云鹭同低。追柳絮而探小巷,寻酒家而向桃溪。
于是约来数友,齐聚诸家。同评春色,共赏烟霞。恰红棉正火,赋高韵无邪。
兵家曰:红棉者,雄杰也!其形挺拔,其势铺排。其情热烈,其性无哀。其伟岸而将百卉归于足下,其阳刚而让三春暖及云台。尽日赳赳,使青娥却步;一身郎朗,与霞绮同侪。满是英雄气概,敢书玉宇情怀。
厨家曰:红棉者,佳肴也!其香近菊,其瓣含绒。为羹绵软,为菜鲜红。爆炒宜同春笋,清炖可与鸡公。与乌梅同泡,聊当品茗;同赤豆为膏,日可一盅。每亲黎庶,不近皇宫。
匠家曰:红棉者,佳木也!轻如软木,柔避锋芒。不与花梨比贵,羞同桉树争香。直作线条装斜装正;用当杂木,为纸为箱。成模容易,作板寻常。修补甘当边角,支撑不羡栋梁。长存农舍,拒入庙堂。忠于平淡,不慕辉煌。
医家曰:红棉者,佳药也!剥皮弃干,摘叶留花。煲汤当饮,煮水当茶。祛风利湿,治痢防麻。若然骨折,取其皮层而胜过石膏,用作消炎紧固;如是撞伤,截其根系而制作胶药,尽能散结除痂。上下皆为至宝,东西怎就忘它?
诗家曰:红棉者,佳韵也!若夫丰湖悬日,玉塔笼烟。万树摇红,疑东君醉酒;五湖回暖,信西子开颜。直上九重,与日光争艳;横遮千顷,让水色流丹。笑百花,尽归足底;嗟群蝶,难上枝尖。至若阴云低卧,水色生寒。风婆放袋,雨伯端盘。则有:如火如灯,点燃万缕孤山雨;似霞似锦,横挂五湖十里山。大有:赤帜立南天,驱寒夜,而燃春日;红云卧西子,绕孤山,而壮江川。入怀,大吕皆因激荡;至此,高情能不点燃?
诸家赋罢,满桌共鸣。一题几解,一树多情。世情如是,尔我谁明?幸我西湖,有此嘉树。穷尽情怀,苦无苏句。每惜春临,人行人驻。花地霞天,昏晓不思归去......
水榭红棉赋
李硕洪 2023年04月28日
西湖水榭,南粤春风。木棉凛凛,烽火熊熊。堂堂正正,烈烈轰轰。花班豪杰,卉族英雄。火炬侵天兮染赤,霞光映水兮流彤。盛赞南越王之贡品,相传高剑父之画风。木棉衣吉贝,苏轼笔诗功。
不盈富户,未录诗宫。远来蕃外,遍植国中。嘉木逢春兮,与芳菲于大地;奇花生树兮,呈锦绣而高空。江山炫彩,芳甸飞鸿。壮气高冠,临水之碧;浓须大面,攀枝之红。
英雄之誉,实得其贤。抟长飙以金质,干豪气于苍天。绽卉飞如火凤,擎晖舞似龙蟠。树顶珊瑚簇簇,空中霞绮暄暄。非春寒不足以见其毅;非夏热不足以显其坚。风吹雨打,干枝如铁;电闪雷鸣,花萼如旃。不可亵玩兮,树干长生瘤刺;不能攀摘兮,花苞站立云端。阳刚若父,张开臂膀以迎游子;坚毅如营,排列军容而整衣冠。对敌冷面以矛刺,迎友柔情以絮棉。
亲民之举,实得其真。土地一方,不分老嫩;阳光一点,便绽缤纷。正开花以浓烈,坠蒴果而施仁。惟其材资轻以软,艺雕成器;惟其性质温以和,汤水滋神。抽丝填被枕兮,入药祛炎瘟。亲和为民众兮,驰爱献熙春。
是则情思以寄,学攀枝花之魂魄,沐雨栉风而扬帜;感慨以传,效木棉树之精神,披肝沥胆而施义。故君子修持在己,终成坦荡之姿;仁心捧出在兹,必获融和之气。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树齐欢,与春同醉!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10_g6io_t7ao0m4.jpg)
水仙花赋
循循节至,复复春临。购雅蒜数株,以綺宅卉。植乎兹毕,惬意思文,骈情小赋,盖賀岁耳。其辞曰:
沧浪之水,汝窰之钵。导入十洲寒艳,传来二晋碧波。时初凝神赏析,擎蘖隐荑尽翡;日渐驻目观摩,悬珠滴玉同瑳。冉冉众箭托蕾,蕾春启于冬毓;徐徐孤茎簇叶,叶绿缘于光合。妦妦婉婉,旖旖娑娑。
至若素凌莎翠,碧捧蕾菁,柱托离析,萼柎解萌,金蕊中耸,玉瓣环生。乃其,纤态娉娉,窈窕舒裙燕敛;娆姿袅袅,婀娜顾影婵行。绰约媞媞,婉娩姜女出沐;缱绻楚楚,昳丽明妃启程。皎皎莹雪,澈澈卓冰。清芬溢室,郁影洁厅。于居境,灿烂舒竞秀,嫣然注安宁。
尔集梅兰之气质,汇竹菊之挻英,呈瑶仙之倩丽,展蓬媛之钟灵。庭坚挥毫组韵,续古释墨骈声。皆曰妍开日华,馥释天精。倘生同季,直妒得梨花羞,李花怒,杏花惊。
犹傲牡丹之雍容,轻芍药之夭秾,净蔷薇之刺艳,屏玫瑰之弥彤。盖前诸蕊,多争王示后,引蝶招蜂。展奇扬隽,卖紫弄红。唯我蒜草,耗己之能,无缘他腴;衔津之水,可适自芃。不与蝶起,不与蜂从,孤芳自赏,漫馨皆盈。
故曰:若论俊逸,唯此花也。
若论清新,唯此花也。
若论花品,唯此花也。
若论灵性,唯此花也。
当得凌波仙子之尊称。
注:有资料说,水仙花乃舶来品。也有说发源于晋朝,传唐定种。
李子敬《水仙赋》
水仙赋
淼漫一方,声震八海。问鼎汨九河,环绕十天。东卷兮,袭尽凤桑而日窟也;西斡兮,收来龙筑而月宫者。
拊洞阴之磬香,酎丹穴之斟酌。荐菱洲之芳龄,推衡芜之雅致。见潇湘妃子而入韵也。锦旌赢来皆丽日,羽衣借得可拂霄。问来赍王学问言。新郡轸之府,旧骊龙之川。散缙云而带琼阁,望黄帝之所以者,觞百神也。涌沸壑於天下,崩沙而转石神州。悬濑兮,芒砀之闲,驰骛兮,山口之定。佥自安兮,蝣晷也。
见水仙之态,唯识唯见也!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10_g6io_3b1pjc90.jpg)
《菊花赋》汪少潭
菊花赋 汪少潭
花开四季,姹紫嫣红;富贵清廉,卓尔不群。人赞寒梅,踏雪迎春;我爱秋菊,傲霜争雄:大者如盘,小者似盅;单瓣清雅,复瓣雍容。
阴阳向背,当然婀娜多姿;高低错落,自是风情万种。红的似火,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粉的如画。绿蕾初绽,疑若美人相拥;金菊怒放,恰似皓月当空。
蜜蜂采蕊,蝴蝶传粉;莺莺燕燕,你侬我侬。置身桃源,陶令酒洒东篱;梦断红楼,黛玉诗吟高风。
房前屋后,一枝独秀;漫山遍野,争奇斗艳。东坡放逐,昨夜西风过园林;黄巢落第,满城尽带黄金甲。
散风清热,醒肝明目;宜茶宜药,可服可赏。驱瘟除魔,菊花古酒青龙剑;人间正道,战地黄花分外香。
隐居山林,出入田园;随遇而安,因陋就简。送人健康,为人养眼;草木一生,值得点赞。
2020年重阳节下午5:20至6:33作于高铁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1113/photos/middle/20241113052211_g6io_h1k72b4.jpg)
-
相关知识
宋代花卉赋研究
牡丹花赋全文
牡丹花语赋风情
咏洛赋
十大名花疗效赋+花疗歌
秋风赋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兰花赋
云南开远:科技赋能做优“克隆花”
智能分拣赋能鲜切花产业发展
网址: 鲜花赋:《牡丹赋》《桃花赋》《李花赋》《月季赋》《山茶赋》《桂花赋》《红棉赋》《水仙花赋》《菊花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