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端午节诗歌,吃粽子看龙舟,与石榴花对饮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了。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内容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此也写下了众多的诗歌,其中南宋杨万里的端午节诗歌比较独特。
杨万里是朝廷官员,力主抗金,但意见不被采纳。晚年退休隐居江西省吉水老家,心情孤寂。适逢嘉泰三年即1203年端午佳节,杨万里举起酒杯与石榴花对饮,写下了一首诗。《端午独酌》杨万里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端午独酌》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端午节与石榴花对饮,借此凭吊先贤屈原,嘲讽世态,抒发胸中积郁的寂寞和苦闷,表达了独立高洁的人格。
诗歌首联“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写自己与石榴花对饮。从诗歌的题目来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些相似,都是写的孤独寂寞。不同的是酒伴不是月亮而是石榴花。诗句中一个“招”字是拟人法,他与没有感知的榴花同饮,这样惹得旁边的“艾人”也好笑起来。艾人也是没有感知的,它是艾草扎成的人形,端午节用来祛毒避邪的。这里看似荒唐,实际上是反映了杨万里“老夫狂”的高洁情操和旷达乐观的性格。他是主战派,为官时保持独立人格,退休在家,也是闭门不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颔联“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是对端午节历史渊源的回顾。像子兰那些诽谤中伤屈原的坏人祈祷也没有用,还是去参加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活动吧。诗中“子兰”是楚怀王的儿子,他和上官大夫等人对屈原恶意中伤,以致屈原被流放,甚至投汨罗江自尽。“赤口”就相当于血口喷人。“禳”就是祈祷以消除灾殃。“正则”是屈原的学名,《离骚》中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红船”,指的是彩绘的龙舟。这两句爱憎分明,表现了作者对奸邪的憎恨和对屈原的赞美。
颈联“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么生香”,借端午节传统食品寄托寓意。粽子风味独特,是端午节的主打食品,但是节日过后就失去了味道。菖蒲艾草香气独特,人们把它插在门楣,既可以彰显节日的纪念气氛,还可以辟邪祛秽,维护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加工成中药长期保存,以备日后采用。但是这也太短暂了,吃粽子也好,插菖蒲也好,就是局限于端午节这一天。过了端午节,人们就把屈原忘到脑后去了,就再也没有这种爱国精神了,这真是一种悲哀。
尾联“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作者借端午节抒发人生感慨。值得庆幸的是,自己一生人微言轻,没有和达官贵人互致祝贺的喜帖,至今仍是独守清贫。所以自己也可以无拘无束,就像那些与世无争的樵夫渔翁一样,哼着曲子或“大章”,隐居或出没于山林烟波之中。诗中的“大章”,指的就是屈原《离骚》那样的诗章,意在表达自己厌倦官场世俗纷扰,向往独立自由生活的愿望。
总之杨万里这首《端午独酌》,通过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等习俗的描写,借追溯端午节渊源来抨击奸邪,赞美屈原,表现出独立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端午节将临粽子五花八门 东坡肉粽子或成粽界奇葩
端午节放假通知祝福短信
有一种气质,叫端午 年轻人带动新消费 身“揣”创意的粽子花束热销
端午节青海花儿歌词
端午节平安教案幼儿园
端午将至,科普6种与端午有关的植物,看看你认识几种,建议收藏
寻味桃花江——端午节
品鉴 | “天中五瑞”:端午节的花草习俗
端午节辽宁省最全赏花攻略,小长假吃粽子赏花
《花与剑》2021端午节活动汇总
网址: 杨万里端午节诗歌,吃粽子看龙舟,与石榴花对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