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增社区设施、公共绿地、书屋、步道……静安这里生活更方便了

新增社区设施、公共绿地、书屋、步道……静安这里生活更方便了

新增社区设施、公共绿地、书屋、步道……静安这里生活更方便了

2021-01-07上海静安 

新增6000㎡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500㎡公共绿地;14条大小道路“大提升”;还有公园、步道、书屋、慈善超市……这些静安人家门口,15分钟生活圈,太方便了。

“以家为心形成圈层框架,以需求为导向布局设施”,在多方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全市开展《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规划》,有计划实施15分钟生活圈和社区更新。

1.jpg

2019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更新试点工作,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成为全市首批15个试点街道之一。

2.jpg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规划

什么是“15分钟生活圈”?

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居住、就业、交通、服务、休闲等生活所需的基本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充分体现“人民城市”的主导思想。

3.jpg

如何建设芷江西路街道“15分钟生活圈”?

深入街道、居委和居民3个层级调研并结合信息化手段,聚焦社区短板、缺口以及居民当下最紧迫需求,最终得出了“养老、医疗设施紧缺”“步行道路需要疏通”“绿化公园增加布点”“街道风貌需要整治”等主要问题。

4.jpg

围绕“活力多元芷江、和谐宜居街区”的发展目标,针对主要问题,对居住空间、服务设施、街道空间、交通出行、公园绿化空间布局进行系统优化,五大分项规划整合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空间布局规划,制定了2019-2021年三年行动计划。

5.jpg

芷江西路街道“15分钟生活圈”是什么模样?大手笔『九大项目』带你先睹为快!

芷江书屋:闹中幽静的文艺空间

芷江书屋位于芷江西路160号。设计师根据项目的地形特征和面积大小,将阅览室功能置入街道内部,通过幽静的步行道慢慢步入,形成一块远离喧哗、曲径通幽的僻静之地。

芷江书屋以阅读为主要功能,向公众免费开放,还将定期开展读友会、名著分享、经典讲座、文化沙龙等读书交流活动,更好地满足周边市民阅读需求。芷江西路街道居民在原有街道图书馆、邻里中心“邻里书屋”的基础上,再添一处阅读好去处。

6.jpg

△芷江书屋改造前后

慈善超市:自我造血的爱心场所

位于芷江西路431号的慈善超市,在沿街清一色的居住区中显得尤为亮眼,变身前是一家小型旅社。超市所售物品多为市民日常所需物品、食品,价格实惠。在店铺的一侧设置了一处引人注目的捐物窗口,24小时接受市民物资捐赠。

该慈善超市探索了“前店后厂”的模式,引入残障人士实训平台和助残手工艺品区,让残障人士能在店铺后方制作可售卖的手工艺品,实现自我价值。市民在购物的同时也能为慈善事业助力,帮助和支持社区残障人士。

7.jpg

△慈善超市改造前后

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康角落的服务中心

芷江西路街道结合居民诉求和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需求,在医院规划扩建的同时,沿大统路一侧设置了6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包括社区食堂、公共图书馆、体育健身房、舞蹈房、社区剧场、展示厅、社区教室、社区老年人综合服务场地以及居委办公、管理用房等。

8.jpg

△项目效果示意图

同时,沿街增设了15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提升了社区公共空间数量和品质。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更好保障市民健康,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活动中心。

9.jpg

△项目效果示意图

芷江西路五月花广场:慢行交通网络贯通

芷江西路五月花广场周边商铺林立,居民区较为集中,因此广场成为周边居民活动的聚集地。由于该段人行道较宽,建筑前区空间沿路成为纳凉的好去处。但由于道路缺乏管理,被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占用,经调研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居民们希望有一段独立的人行区域与周边支路连通,成为健身活动、散步聊天的场所。

10.jpg

△五月花广场慢行步道

因此改造中将人行道单独划出一块步行区域,结合街道原有的绿化隔离带,将建筑前区的空间区域与慢行步道隔离,同时加强街道管理,确保步道的通畅和宜人舒适的步行环境。

11.jpg
△五月花广场慢行步道

14条大小道路:多方面改造提升

芷江西路街道魅力街区计划,目前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街道主要涉及的14条大大小小的道路,根据现状情况和实际需求从街道立面、店牌店招、道路绿化、街道小品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

12.jpg

△虬江路店招立面焕然一新

13.jpg

△西藏北路街道形象生动有趣

14.jpg

△青云路环境品质提升

彩虹健身步道:空置地的活力新生

“彩虹健身步道” 位于芷江西路155号旁。结合该场地狭长形状,设计该场地为健身步道,步道两侧种植景观绿植供市民欣赏,步道中间铺设新型塑胶跑道。

15.jpg
△彩虹健身步道改造前后

步道建成后,居民们纷纷表示,这个步道虽然不长,但环境安静,不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茶余饭后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京江路人行道:小支路的绿化新装

京江路为社区服务道路,道路两侧均为居住小区,沿线集聚了社区服务、商业休闲等功能。

规划利用人行道的空间增加街头绿化和街道小品,一方面限定出停车区域,规范化停车;一方面美化街道环境,增添步行乐趣。

16.jpg

△京江路人行道改造前后

交通公园:高龄公园的改头换面

位于新马路262号的交通公园是位“高龄老人”,自1954年建成开放以来已有66载。上世纪70年代初因建造人防工程,公园曾一度关闭。1979年元旦,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负责重建后开放。

几十年的使用耗损和部分设计上的考量已不适用于当前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因此规划决定对这位“老人”进行“梳妆打扮”和“机能提升”。近年来,开放性公园已成趋势,交通公园借着扩建的契机拆除围墙,同时增设灯光、监控等技防设施,成为了改头换面的敞开式公园。

17.jpg

△交通公园改造前后

09

芷江绿地:让人不愿回家的品质绿地

芷江绿地位于共和新路725号。建成10余年,位于高架旁的这块0.4公顷的小绿地,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的绿色空间。

这里绿树成荫,小道蜿蜒,但在高密度的芷江西路街道中,少了些开放性和活力性,难以承担和满足居民对活动场地的需求。同时,公园植被常绿比例过高,导致空间郁闭度常年偏高,居民置身公园却晒不到暖阳。此外,居民对公园配套设施不足的呼声很高。

18.png

△芷江绿地改造前后

改造方案以活力公园为主题,对内部空间、植物配置和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更新,重点打造秋景景观,让居民看得到美景、晒得到太阳、避得了风雨、开展得了活动,真正变成城市中公共的品质家园,让人“不愿回家”。

据介绍,本项目以芷江西路街道为主体,以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专业社区规划师团队为技术指导,通过多方参与的组织方式、面向实施的项目清单和动态跟踪的弹性规划,探索社区15分钟生活圈更新规划的创新路径,有计划、有路径地实施15分钟生活圈和社区更新。

从近期实施的项目来看,每个更新项目均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社区环境和设施等方面正在逐步提升。目前花园住区计划、公共空间增补计划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落地项目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拭目以待15分钟生活圈画出的芷江西幸福未来!

相关知识

孙篪:这里的“花圈”究竟方便了谁
新增5000平方米!长春这里更美了
浦东文化公园详细规划出炉,新增公共绿地!
文化公园规划正在公示!公共绿地、文化设施…一天玩不够
超震撼!还记得静安去年新增的11万余株郁金香吗? 它们开!花!啦!
点赞!雁栖河城市生态廊道,将新增千米健身步道!
静安庄 花店
花病康喷雾太方便了~家里花儿有点毛病的花,推荐这植物花病康通
一楼“底花”是否属于公共绿地?
有了这个懒人浇花神器,太方便了

网址: 新增社区设施、公共绿地、书屋、步道……静安这里生活更方便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27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品种从绿化苗木向家庭园艺的转变
下一篇: 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