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彩色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彩色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彩色马蹄莲 -  

        是天南星科、千年健族、马蹄莲属植物,有白、粉、黄、紫、红、橙、绿等色彩。

1、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肉质块茎肥大。叶基生,叶片亮绿色,全缘。肉穗花序鲜黄色,直立于佛焰中央,佛焰苞似马蹄状,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很多。盛花期3~4月。彩色马蹄莲具有肉质球茎,节处生根,根系发达粗壮。叶茎生,叶片圆形或戟形,按段尖锐有光泽,全缘,多数品种叶片有半透明斑点。

        花序具有大型的佛焰苞漏斗状,似马蹄 先端尖反卷。佛焰苞依品种不同,颜色异、有白、粉、黄、紫、红、橙、绿等色彩。在佛焰苞的中央有无数的小花构成肉穗花序多位黄色,淡绿色圆柱形。

2、生长习性
       

        彩色马蹄莲原产非洲地区,按产地的气候特点,气候温暖,雨季彩色马蹄莲喜温暖,而耐严寒生长适合温度为18-23℃之间,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能正常开花,但最好低于16℃。彩色马蹄莲能忍耐4℃低温。高于25℃或低于5℃易造成休眠低于0℃是球茎就会冻死。
        彩色马蹄莲喜欢阳光,冬季需要充足的光照。夏季避免阳光直晒。

         彩色马蹄莲对水分要求比较挑剔,要避免过分干旱,而水分过多易引起根腐病。乃去多次少量浇水的原则。彩色马蹄莲对湿度的要求不大。
        彩色马蹄莲的花期比较长,长江以北地区室内栽培一般花期为12月底至翌年4月,其中3-4月为盛花期。长江以南地区露天养殖花期在5、6月。
        彩色马蹄莲的花期主要受温度光照的影响,通过控制温度光照可以周年供花。

彩色马蹄莲 -

3、物种分类
       

        彩色马蹄莲包括好几种,常见的有:黄花马蹄莲(Z.elliottiana),红花马蹄莲(Z.rehmannii),银星马蹄莲(Z.albo-maculata)与黑喉马蹄莲(Z.tropicalis)等。黄花马蹄莲佛焰苞大型,长约18厘米,绿黄色。红花马蹄莲植株较矮小,花苞小,长约12厘米,淡红色、红色或紫色。这两种马蹄莲大概在1883年欧洲开始引进种植,日本是在1913年前后引入栽培的。银星马蹄莲花苞黄色或乳白色,基部有紫红色斑,英国在1859年由南非引进。黑喉马蹄莲佛焰苞深黄色,亦有淡黄、杏黄、粉色等变化,其花苞的喉部有黑色斑块。彩色马蹄莲的叶片上多数都有半透明的白色斑纹。我国彩色马蹄莲的栽培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世界栽培的彩色马蹄莲大都是园艺杂交种(Z.hybrida),色彩鲜艳,有切花品种与盆栽品种等不同生长类型。

彩色马蹄莲 -

4、栽培技术
       

        彩色马蹄莲属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其花大色艳,红、黄、粉、橙黄的大型佛焰苞艳丽多姿,是花卉市场上较为受欢迎的鲜花种类之一。大多数马蹄莲的绿叶带月白色斑点或条纹可作为具较好观赏价值的观叶材料。 彩色马蹄莲传统采用分割块茎的方法进行繁殖,其繁殖系数低,多代无性繁殖,常引起品种退化。1999年我们自中国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引进四种不同色彩的彩色马蹄莲进行组培快繁生产技术研究,经过2年的试验,已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组培苗并在温棚内移栽成活,植株长势强。其具体组培苗生产程序如下:
        一、无菌苗分切 供试品种:彩色马蹄莲无菌试管苗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有8个品种(颜色),50瓶,每瓶4~6个芽丛,芽丛高3~4cm,颜色浅绿,苗株生长势一般。将苗瓶放在距紫外灯源2m处,打开紫外灯消毒60分钟,然后置于培养室内的培养架上培养5天。以备分切。 将瓶苗置于无菌条件下,小心从瓶中取出,根据小苗生长状况,切去过长叶片(叶高达2cm以上),保留块茎基部小叶,将彩色马蹄莲丛生块茎纵切,每小块上保留2~3个小叶,接种到添加不同类别激素的MS培养基上,每瓶接3~4个小块,培养基组成分别为:I.MS+6BA 2.0mg/L+ NAA0.02mg/L;II.MS+6BA l.0mg/ L+NAA 0.1mg/L;Ⅲ.MS+6BA 2.0mg/L+NAA 01mg/L;Ⅳ.MS+6BA l.0mg/L+NAA 0.05mg/L。

        二、无菌苗增殖 将分切小苗置于培养室的培养架上,培养室控制温度25℃±2℃,光照强度为2000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经培养1周后,芽体开始达 1:10~1:20伸长,并有小的芽体开始萌动。培养2~3周后,在芽体周围开始形成丛生小芽,培养4~5周,叶片伸长,叶高的可达3~5cm高,最低不到lcm。在密生小叶的块茎上仍可见到密生的萌动小芽体。 试验表明,彩色马蹄莲无菌苗,在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培养基上,均可大量增殖,增殖速度在 25—40天内可达1:10~1:20。各品种的马蹄莲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均能诱导出芽苗,但各品种间形成的芽的数量,以及芽丛的生长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最多的品种每瓶可分切20多瓶,最少的也能分切10余瓶。
        三、生根壮苗培养 无菌苗在培养室培养30天以后,将高度在2-3cm以上的无菌苗,转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壮苗培养,7~15天以后,均有较多的根系生成。试验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 NAA 0.3mg/L;IAA 0.2mg/L;NAA 0.3+IAA 0.2mg/L的不同激素组分中,以 MS加IAA 0.2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小苗生根率最高为96%,且根系短而粗,根系分布均匀,白色,每株丛生根4~6条,植株叶色浓绿,生长健壮。在单纯添加NAA 0.2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叶色深绿,根系生长较慢。 生根苗在瓶中培养2个月以后,仍不见有明显的块茎,但根系生长很快,并铺满瓶底,小苗叶片枯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干枯死亡。 四、组培苗移栽技术 将生根苗小心自瓶中取出,洗去培养基以后,按5cm×6cm的株行距移栽于泥炭土加珍珠岩各半的苗床上。苗床宽1.2m,长度依移栽苗量而定。移栽苗床搭小拱棚保湿,每天中午注意将棚两端掀开通风,移栽1个月内注意保湿并不定期向苗株喷洒千分之一大量元素稀释液以补充营养。移栽苗1个月以后开始迅速生长,此时适当增加光照并辅助叶片施肥,幼苗生长茁壮。

        喜温暖、潮湿、光线充足。要求疏松、排水良好、肥沃或略带黏性的土壤。在华北,一般夏季休眠,休眠期不浇水,置于干燥、有柔和光线处。越冬温度10℃以上。以分球繁殖为主,其次播种。

彩色马蹄莲 -

5、切花栽培技术
       

       

1、种球的选择及处理
        (1)种球选择
        用于生产切花的种球,要选择健壮无病、色泽光亮、芽眼饱满的种球。球茎大小以直径约为3-5厘米为宜,种球太小开花少或不开花。
        (2)品种选择
        种球应选抗病性强,花色艳丽,花色变化对光照不敏感,切花产量高,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率的品种。
        (3)种球种植前处理
        彩色马蹄莲的种球经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开花。增加切花产量。一般在种植前使用浓度为25-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0-15分钟,时间过长,浓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畸形花的产生。
        2、栽培环境选择
        彩色马蹄莲喜温暖湿润阴蔽的环境,不耐寒。生长期适温为白天15--24℃,夜温不低于12℃,30℃以上高温易造成软腐病的流行。栽培环境宜保持通风良好,并适度遮阴,栽培地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富含有机质,pH值在7 左右的沙土为宜,并施入氮、磷、钾和大量腐熟有机肥料。
        3、种球种植
        (1)种植时间应根据切花和种球的需求而定。但以春季种植的彩色马蹄莲切花品质和产量最高;对促成和延后栽培,要注意种球的开花处理及其栽培环境的有效控制,才能获利成功。播种前进行催芽,新芽萌动再进行种植。
        (2)种植深度
        一般3-4厘米的种球种植深度为10厘米,对于超过5厘米的种球,深度以15厘米为宜。种植后浇足水,在地面盖上小麦秸秆,以提高湿度并降低土温,促进种球萌发和生根。
        4、水肥管理
        彩色马蹄莲在生长期水分的管理相当重要,一般情况是生长初期宜湿。开花后期适当控制水量,花后养球期宜干燥的环境充实种球并强迫休眠。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只要适当追肥即可。通党在开花前用1000倍硝酸钙、叶面喷肥2次,间隔时间为7天,以促进开花,花后需施复合肥促进种球充实成熟。
        5、切花的采收及采后处理
        彩色马蹄莲从播种到开花约需60--70天。采花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时行,采用拔取的方法进行,对于花枝较长的品种,也可采用切花方式。采花后可用1000倍的农用链霉素喷施、杀菌消毒。切花时要注意切花工具的消毒,以避免不同植株间病毒的传染。
        6、种球的采收及贮藏
        彩色马蹄莲是多年生球根花卉,切花采收后,种球下一年还可利用,种球收获的最佳时间是地上叶片枯黄以后进行,先将种球从土中挖出,将泥土清除干净,不要强行将根剥离,让其自然脱落,放在通风处。有条件时应将晾干的种球消毒,放入冷库贮藏,适宜温度为8--10℃,贮藏3个月即可播种,贮藏期每周用硫磺熏蒸冷库,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6、物种鉴别
       

        白梗马蹄莲: 块茎较小,生长较慢。但开花早,着花多,花梗白色,佛焰苞大而圆。红梗马蹄莲:花梗基部稍带红晕,开花稍晚于白梗马蹄莲,佛焰苞较圆。青梗马蹄莲:块茎粗大,生长旺盛,开花迟。花梗粗壮,略呈三角形。佛焰苞端尖且向后翻卷,黄白色,体积较上两种小。 除此之外,同属还有常见的栽培种,黄花马蹄莲:
苞片略小,金黄色,叶鲜绿色,具白色透明斑点。深黄,花期7月-8月份,冬季休眠红花马蹄莲:苞片玫红色,叶披针形,矮生,花期6月份银星马蹄莲:叶具白色斑块,佛焰苞白色或淡黄色,基部具紫红色斑,花期7月-8月份,冬季休眠黑心马蹄莲:深黄色,喉部有黑色斑点。彩色马蹄莲与白色马蹄莲在栽培管理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生长适温均为15℃至25℃,开花期间,日间温度为16℃至19℃,白色品种夜间温度不低于13℃,而有色品种应不低于16℃。若温度高于25℃或低于5℃,则植株被迫进入休眠。它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冷和干旱。植株开完花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叶变黄枯萎时,要完全停止浇水。生长季节,每半月施稀薄液肥一次,当花莛抽出后,要增加到每周一次,直到花期结束为止。家庭盆栽,可施用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栽培用土,可用园土、腐叶土、泥炭土混合,再加入少量的多元复合肥颗粒。家庭养护马蹄莲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它的心叶忌水湿,平时浇水不留心,使污水滴流入叶心内,易引起软腐病;二是施肥时要从盆缘施入,切忌肥液淋入叶柄内或溅入株心,否则易引起黄叶或腐烂;三是马蹄莲怕烟熏,否则会引起叶片发黄和花苞脱落马蹄莲植株花谢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至4月下旬搬至室外,放置在略有蔽荫处养护,每天浇水一次,并向花盆附近地面洒水,借以增加空气湿度。6月以后,叶片逐渐枯黄进入休眠期,这时要剪去枯叶,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将花盆搬放到通风凉爽处,促使其休眠。至秋季天气转凉后再将块茎从花盆内倒出,取出大的块茎,用新鲜肥沃的培养土重新栽植,待块茎萌发出叶时,再逐渐增加浇水量,同时恢复施肥,便可使其继续开花。

7、观赏价值
       

        主要用于切花,可制作花饰、花篮、花束等,也可盆栽观赏,全株药用。

相关知识

彩色马蹄莲切花栽培技术
大丽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天竺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盆栽海棠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玫瑰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季茶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地栽玫瑰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薄荷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日日春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滴水观音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网址: 彩色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3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鲜切花产品等级标准及常见品种分级
下一篇: 花卉的保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