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植物保护是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的使用植物保护技术,可以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因此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需要人们加以重视。基于此,本文阐述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分析现阶段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植物保护;病虫害;综合治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植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了保护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应着重关注植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影响。通常病虫害对植物的负面影响会以多种形式同时出现,具有治疗难度大、扩散快等特点,一旦植物生长过程中受到病害或虫害影响,会阻碍植物健康生长,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种植人员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能够针对不同种类植物实施相应的病虫害防护措施,为当地植物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1.植物保护技术意义

植物保护包括粮食作物保护、果蔬作物保护以及经济作物保护三大部分,近年来,植物保护技术得到不断发展,植物保护的意义也逐渐凸显。在人类日常活动时,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而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植物的消极影响。随着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政策以满足生态保护要求,另外,植物保护技术可以救治各种植物,同时能够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威胁,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2.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常见问题

2.1植物保护技术单一,病虫害治理效果差

植物保护技术相对单一是我国现阶段植物保护技术最大的问题,虽然新技术不断出现,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农户还是会选择用传统的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治理工作,例如只使用农药和杀虫剂等进行防虫害防治工作,不仅浪费大量人力资源,还会对植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如果长期使用农药和杀虫剂,会降低农药和杀虫剂的灭虫效果,使植物的抗虫害能力受到削弱,过量的药剂还会对植物种植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2植物保护技术水平需要提升

在使用植物保护技术时,需要确保该技术使用的合理性以及治理方式的科学性,但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并不能合理科学使用植物保护技术,这也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当农户缺乏对植物保护技术的了解时,很难将其运用到实际种植过程中,导致在农业生产时,还是使用传统种植方式,利用自身种植经验进行种植,造成病虫害现象无法得到根治。例如在病害防治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在农药的配比和用量上都没有参考相应标准,并且存在农药越多效果越好的错误观念,使得农药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

3.1粮食作物病虫害治理方法

粮食作物是最重要的植物类型之一,包括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等,在大面积进行粮食作物种植时,应选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粮食作物的影响。由于粮食作物会直接流入市场,以供人们食用,因此在进行粮食作物种植时,还应重视粮食作物的食品安全,在选择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药物时,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随着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出现具有抗病虫害的粮食作物,若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人体食用转基因作物不会对人类身体造成危害后,可选种转基因作物以达到病虫害防治作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若不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可能会对农户带来难以预估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时,应尽量提早预防病虫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防治措施[1]。

3.2果蔬作物病虫害治理方法

我国是水果蔬菜种植大国,果蔬作物品种也相当丰富,不同品种的果蔬会受到不同病虫害侵袭,病虫害会在果蔬植物生长过程中破坏其生长结构,影响果蔬作物产量及质量,甚至可能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应加大对果树作物的防虫害方法力度。在果树作物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防止农药对果蔬作物的损伤以及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天敌捕杀法或灯光诱杀法等生物治理方法,如果害虫数量种类过多,无法仅仅依靠生物治理方式进行防治,可以在治理过程中使用农药,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还应使用人工除虫和套袋,以获得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3经济作物病虫害治理方法

经济作物种类丰富,常见经济作物包括花生、油菜、大豆、棉花和芝麻等,每种经济作物因其品种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病虫害治理方法。针对花生或油菜这类经济作物,由于其目的是榨取食用油,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就需要避免使用携带抗虫基因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药物影响经济作物的产量,并防止药物对食用者身体造成损害。针对棉花类经济作物,就可以使用含有抗虫基因的药物,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虫害对棉花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还能节约劳动力,降低经济作物种植成本[2]。

3.4植物生理病害防治方法

植物生理病害一直是植物保护的重要难题,由于植物生理病害一经发现,可能导致大面积植物生长受到阻碍,严重影响植作物产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因此需要大力进行植物生理病害防治工作。植物生长施肥量是影响植物是否存在生理病害的关键因素。如果农户为了让植物生长迅速,可能过量施加化肥,导致土壤肥力过剩,反而不利于植物生长;若农户使用肥料不足,或肥料肥力因其他因素流失,会导致土壤内肥力不足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需求,植物营养不足,最终导致植物生长速度减慢甚至枯萎。因此,在进行植物种植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案,把握好植物生长过程需要各类物质,以满足植物生理病害防治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因为受到病虫害侵袭,影响植物产量,继而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植物保护技术和病虫害治理方法,最大可能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现阶段,我国植物保护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各类病虫害治理方法仍需要不断完善,随着现代化技术不断出现,病虫害防护也会得到新的发展,植物健康生长也会有更多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武艳艳.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研究[J].农家参谋,2021(24):60-61.

[2]农程.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探析[J].新农业,2021(23):40.

相关知识

浅谈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的论文(推荐13篇)
亚太地区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研讨会
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新进展
什么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
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
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论文(共15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园艺病虫害综合治理

网址: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59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鸡蛋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昙花黄叶的原因和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