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这三个有什么区别和关系?

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这三个有什么区别和关系?

这题我可要来好好回答一下,超全超干货的总结来啦,一篇图文并茂的回答带你轻松弄清楚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以及时下流行的新概念“全媒体”这四者的区别与联系。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这三者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提及,又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新媒体运营”就是运营“双微一抖”等社交媒体吗?企业“自媒体”的说法准确吗?

自媒体就是社交媒体上的博主达人KOL吗?在这篇回答中,我不仅会详细解答这些问题,还会回答一道附加题“什么是全媒体?它和其它三种‘媒体’是什么关系?”,同时从本源入手,分析为何“媒体家族”会衍生出如此多的“兄弟姐妹”,并为各位媒体与营销从业同仁们分享一些管理不同媒体的方法论。奉上目录,欢迎各位知友们自行移步。

一张图读懂新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的区别与联系

社交媒体 VS 自媒体 VS 新媒体 VS 全媒体

各类媒体不是相互独立或者是随着历史发展以一条单向直线来衍进的,一种媒体的到来与发展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没落,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焕发生机,这些媒体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肩负着信息传播的重任,让“媒体”生态大树常青 ヾ(◍°∇°◍)ノ゙

社交媒体咱们“媒体家族”的故事就从社交媒体说起吧 (✿◡‿◡) 社交媒体又称为社会化媒体,重点在于“社交”二字,这意味着它与其它“媒体”相比,具备特别的交互属性,信息强依赖于人们的社交网络进行传播。很久很久以前,1989年,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代互联网(Web 1.0)诞生,媒介的传播发生了质的改变。

仅仅是在30多年过去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进入了爆炸时代,层出不穷的内容与花样百出的内容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元宇宙热度有增无减,我们已然处于第二代互联网(Web 2.0)与第三代互联网(Web 3.0)的过渡时期。

Web 2.0打破了Web 1.0只能单向传播信息、用户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的局限,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B站等等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用户不仅可以对内容进行反馈,自己也成为了内容生产者,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让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

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人变得触手可及,或许“通过6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的理论会被改写。社交媒体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吃瓜、种草、学习、抒发情感……社交媒体营销也成为了企业、品牌或组织在营销中不可或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交媒体培养用户心智,与消费者、客户建立情感链接,传递品牌和产品的价值理念,同时由于用户间的互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营销也变得愈发重要。

自媒体“人人都是自媒体”这句话想必知友们并不陌生。自媒体的重点在于“自”,意味着它的主体是个人,是我们普罗大众,无论身处何方,每个人都拥有发声的权利,可以对外分享所思所想,真知灼见,打造个人品牌。自媒体中的代表群体为KOL (关键意见领袖)和KOC(关键意见消费者),他们成为了新兴职业,也又一次颠覆了营销玩法。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垂直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带货能力,品牌可以迅速为人所知。

KOL:在特定领域中掌握丰富专业的产品与品牌信息、具备较大影响力与带货能力、备受特定受众信任与喜爱的群体;

KOC:影响亲朋好友与粉丝购买行为、粉丝数与影响力相较KOL更小,但是与受众距离更为亲近的群体。百家号、企鹅号、大鱼号、头条号、搜狐号等等是自媒体平台。

这里粉碎一个小小的误区,“企业或品牌自媒体”的说法并不准确,商业主体或组织机构作为传播者并不属于自媒体的范畴。更为准确的说法是“自有媒体”(Owned Media), 一字之差,含义各不相同。

KOL与KOC经过投放属于付费媒体(Paid Media),而通过口碑营销等方式令消费者自发分享与推荐则免费拥有了口碑媒体 (也称为“赢得媒体”,Earned Media)。品牌自有媒体、付费媒体、口碑媒体相互加buff,为品牌与产品营销推波助澜。

社交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社交媒体与自媒体这对兄弟姐妹经常容易被混淆,许多小伙伴认为自媒体是在社交媒体之后才诞生的,其实并非如此。如第1部分的关系图解中所示,社交媒体与自媒体互有交集,交集的部分为“社交媒体上的自媒体”。社交媒体令自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界限,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爱与关注,也从中变现获得收益,反哺于内容创作。

那什么是社交媒体但是不包含自媒体的部分捏?还记得我们刚刚唠过自媒体的主体是个人吗?那么除了个人外在社交媒体上的账号都属于这个部分噢!下面掌声有请来自品牌、政府、媒体、NGO、非营利组织等等商业主体与组织机构的社媒账号们出场,撒花✿✿ヽ(°▽°)ノ✿那什么又是自媒体但是不包含社交媒体的部分捏(没错儿,我在说绕口令)?

博客、个人网站、个人空间等等都是自媒体的一种内容形式噢!遥想当年,新浪博客非常受欢迎(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各路内容创作者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博文,博客也成为了许多小伙伴记录生活的小空间。虽然在国内社交媒体是主流,但在海外,博客、个人网站等等依旧十分受欢迎,很多自由职业者、创意人都使用个人网站提升个人知名度,借助SEO(搜索引擎优化)与SEM(搜索引擎营销)提升网站流量。

新媒体新媒体的“新”相对应传统媒体的“旧”,是比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涉及范围更广的媒体,是“媒体家族”的“大师兄”。随着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此产生了新媒体。

营销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新媒体的到来让这种结合变得更加多元和紧密,营销不仅在玩法策略上变得更加丰富,也让触达人群更加精准,效果用数据说话。在很多招聘信息中将“新媒体运营”等同于社交媒体运营,也是不够精确的说法噢。电子书、美术馆里的语音导览和交互体验装置、VR游戏、视频会议、时下炙手可热的播客等等(此处省略10086个字)都是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囊括了所有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媒体类型。

全媒体倘若将各种各样的“媒体”比作行星,那么全媒体就如同宇宙。全媒体的重点是“全”,意味着它包罗万象,虽然目前并没有对全媒体在学术界的定义,但是可以理解为它涵盖了包括我们讨论的社交媒体、自媒体、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等等在内的所有的媒体类型,是“媒体家族”中的“大家长”。

我们扫描电梯广告海报上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领取优惠券,在实体餐饮店中扫码去小程序上下单,在APP线上预约医生后去医院看诊,面对面的会议记录能在会议结束时同步上传云端系统与同事共享……现如今,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对于“媒体”,也难以在“线上媒体”和“线下媒体”之间画一道明显的分割线。各种媒体相互融合,在媒体去中心化的当下,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成碎片,全媒体代表着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最大化传播,覆盖广泛的人群。

近几年,“全媒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全媒体运营师”证书课程广告铺天盖地地涌现;一旦遇到重大赛事活动,《新闻联播》中便会经常使用“全媒体”这个词,来表示多渠道的传播。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媒体”:人类天生热爱分享在这个纷繁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媒体”得以蓬勃发展的本质原因离不开“分享”二字。我们天生热爱分享。在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一书中提及了一个有关人类语言的有趣理论: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关于狮子和野牛,而是关于人类自己。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根据这一理论,智人主要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合作是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对于个人来说,光是知道狮子和野牛的下落还不够。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部落里谁讨厌谁,谁跟谁在交往,谁很诚实,谁又是骗子。喏,你看,当吃瓜群众可是我们骨子里就流淌着的基因使然。而在《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Writing on the Wall: Social Media - The First 2000 Years)一书中,作者汤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也分析了人类天生爱分享的原因:

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

第二点,人在社交关系网中评估和维持自己地位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与别人交流信息和交流关于别人的信息(即流言)。人通过传播流言,可以宣示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表现自己有知识、有信誉,是科教的同盟或朋友。简言之,和别人建立关系,和他们交流信息,这是人的本能。

第三点, 媒体技术。书写的发明使识字的人得以扩展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把当时不在场的人也包括进来。能瞬间到达全球的互联网尤其高效,用户间交流信息因此而变得空前地轻而易举。但互联网绝非第一种维系此种社交媒体环境的技术,它不过是人类发现的最新、最有效的办法,用来满足他们自史前就有的渴望。喏,你再看,放到今日的环境中,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是“媒体”。尽管“媒体”历经数次迭代,然鹅,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品牌,爱分享的本质都没有变,我们都在通过“媒体” 发声,彰显影响力,建立一个(可以填充不同形容词的)个人形象或品牌形象,创造与传递价值。各种媒体及技术将我们想要表达和分享的信息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

方法论分享:如何精细化管理社交媒体KAWO科握在社交媒体领域深耕多年,近日我们对550名消费者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进行了随机抽样调研,结果发现,疫情之后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品牌方开始重视多平台社交媒体运营,而品牌自有社交媒体对品牌传播、用户积累甚至交易转化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社交媒体给品牌营销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品牌间、平台间竞争加剧,消费者注意力分散,加上对品牌社媒更高的期待,也都给品牌自有社媒管理带来了急需解决的挑战。伴随着社媒营销渐入红海,作为社交媒体管理SaaS平台的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破局,帮助品牌与营销代理机构们实现自增长 (✧◡✧)经过数月精心策划与打磨,KAWO科握正式发布《破局营销红海:2023品牌社交媒体精细化管理指南》。

在这份长达59页的白皮书中,我们基于对美妆个护、食品饮料、服装配饰、3C等赛道头部品牌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品牌社交媒体精细化管理OCEAN流程,即O(Objective,目标定位)、C(Content,内容定向) & C(Channel,平台规划)、E(Execution,执行落地) 、A(Analysis,分析改善)、N(Normalization,规范协同),并深入拆解剖析多个社媒营销与管理案例。系统性地落地社交媒体精细化管理流程方法论,重建社交媒体管理意识,希冀为营销与媒体行业同仁们打开新思路。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知识

博物馆 + 社交媒体 = ?
新媒体艺术=能量转换?—新媒体艺术家林欣杰讲座
澳大利亚拟立法禁止 16 岁以下少年儿童使用社交媒体
8字秘诀=强悍有力的自媒体品牌
南靖兰花品牌塑造与新媒体营销
“夜桑花”自媒体健康养生领域排名,自媒体新手该怎么入门?
如东新媒体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课程大纲
「婚庆策划新媒体招聘信息」
刘雨辰浪漫求婚花束失误,错综花絮成社交媒体热点

网址: 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这三个有什么区别和关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394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发布不当图文内容,蜂花致歉
下一篇: 三年成头部玩家、成功出海日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