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点评 | 花儿朵朵

点评 | 花儿朵朵

人说“一花一世界”,认为花朵这样的小物也有它存在的逻辑和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完满的意义世界,值得探究品味。从古至今,人类对于花的迷恋从未消退,而从文艺创作者指尖“诞生”的花更是令整个人类文明因此绽放。在摄影中,花的影像可以追溯到银板、盐纸工艺时代。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本公开发行的摄影书《自然的画笔》中,摄影先驱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就编入了不少以花卉为题材的照片。当摄影术在20世纪初进入艺术探索阶段的时候,摄影家们更是开始参照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探索花的表达方式和拍摄方法。

作为一种主体,花朵有着吸引镜头聚焦的先天优势。无论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盛大气势,还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的局部聚焦,都风韵十足。其形状更是千姿百态,大约25万种有花植物(即被子植物)中,就有25万种花的式样。而单就表现同一种类的花朵,不同的形色质地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而得益于我国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同种类花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海拔、土壤等环境影响下也会发生有趣的生长变化,这种地域的独特性和整体的差异性也吸引了不少对生态题材感兴趣的摄影者深入发掘。

作为一种主题,盛开花朵的背后故事更是值得一探。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得鲜花不仅成为一种日常消费,更成为“浪漫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节日里大街小巷装点的盆栽和人们怀抱的鲜切花,到鲜花交易中心里熙熙攘攘的买卖场景,从种植大棚里科学化的光照、浇灌管理,到植物园里科研人员的精心研究培育……花朵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饱含着辛勤的劳作,串联起繁荣兴旺的当代生活,有讲不完的中国故事。

作为一种象征,花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意和德的深意。那些雕刻在窗棂上的花形,装点在少数民族妇女头上身上的花饰,红纸剪出的花样,形成代代相传的民俗,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盛开在乡土年节的幸福之花是怎样作为文化遗产被传承下来,又是怎样继续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许多善于发掘社会生活题材的摄影者关注的焦点。

从形之美到意之美,摄影不仅善于发现大家看来寻常的花开花落,而且能够发掘、提升表象之外的价值意蕴,让朵朵花儿寄予思考、情感和独特的想象。

葵花情深 南战武 摄

点评:大面积的葵花铺满画面,形成饱满的构图效果,适宜的景深控制,虚化了前景和背景,在突出主体之余,更增强了花海的层次感和现场氛围感,同时也营造出美好的空间意蕴,而色彩的协调与变化带给人清新自然之感,对映衬人物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画面的关键所在,主体人物的情态刻画精彩、生动,充满了温情,带给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蔻 李卫东 摄

点评:作者将孩子与春花结构进画面,给人以青春盎然的联想。背面取景,虚实结合,突出了精心装饰的头花与枝头娇艳花朵的呼应,虽未展示孩子的面容,却能引发美好的想象。

蟳埔女头饰 王学松 摄

点评:为了更好地展示蟳埔女头戴的簪花围,作者以局部特写的方式拍摄,避开人物的面容和环境的干扰,侧重头饰的细节刻画,尽管已经虚化背景,但整体色彩还是稍显杂乱,削弱了主体表现力。

苗族女孩 杨春岚 摄

点评:作为主体的两个女孩身着少数民族特色服饰、头戴鲜艳的头花翻阅书本,透露着童年的纯真与学习的认真,让人联想到“祖国的花朵”。画面简洁但耐人寻味,作者可以进一步通过光线、景深等突出氛围表达。

凌寒 胡海祥 摄

点评:冬季的叶牡丹凌寒绽放,在白雪衬托下色彩更显艳丽。从低角度以叶牡丹作为前景拍摄,广角镜头的应用让花卉表现更具张力,远处的牌楼被阳光照亮,与前景色彩形成对比。

红花如潮 王开苗 摄

点评:虚与实的交错让画面呈现出油画笔触般的质感。在消除了透视效果与视觉中心后,作者将侧重点放在色彩氛围的营造上,绿叶、红花、暖光的层层叠加和渐变让画面呈现如潮的气势。

好友 周璐丹 摄

点评:刚刚冒头的杏花带来春的讯息。为了避免主体与背景黄花混淆,作者采用了如折返镜头成像特点的甜甜圈滤镜,使焦外的散景呈现朦胧、梦幻效果,大面积虚化背景也更好地衬托了主体,虚实相生,更添意趣。

水中花 周黎展 摄

点评:作者通过微距镜头和前景的巧妙设置来营造虚实花朵相映的独特画面,真实的花朵成为平面的虚化背景,前景晶莹的水滴则反射出花朵的样貌。技术把控到位,构思体现创意,画面充满构成感。

陪你逛花市 梁亮 摄

点评:看似寻常的生活场景,却因传达出爱与温情而令人动容。作者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位置,突出人物间的陪伴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环境交代提供了更多细节信息,如果能捕捉到两人视线相交的互动瞬间,更能突出主题的温馨感。

自然魅力 祁斌 摄

点评:简洁而有韵律的点、线、面元素营造出地理特点明确的自然景观,大面积黄花占据了画面的一半空间,观者的视线随着不断延伸的线条推向远处的高山与白云。为了构图平衡,近景人物作为点缀呈现,使画面增加了几分生机。

江龙覆花 胡立雷 摄

点评:以俯拍的视角捕捉节庆场面,加之逆光的照射,画面中的人和物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从而衬托出花篮组成的长龙一圈圈盘踞的效果。构图疏密结合,场景概括比较完整,节日气氛浓郁。

傲雪凌寒 孙桂林 摄

点评:洁白的雪包裹着花枝,让花朵更显艳丽。大光圈镜头的虚化使背景得到简化。作者通过雪与花的对比突出顽强无畏的精神内涵,主体突出,色彩情绪强烈,但构图稍显局促。

城市绿地种花忙 杨雪梅 摄

点评:以航拍视角来观察城市绿地的美化过程,地面因此呈现出彩虹般的层层环绕线条。绿草、黄土的主色块上点缀着鲜艳的花朵,如画布上泼洒的彩点,加之劳作者错落的身影,画面简洁而充满生气。

水上花市 罗泽成 摄

点评:经无人机垂直拍摄,水上花市的花船形成了抽象的几何图案,以黄色花船为中心,深浅不一的红色花船分列左右,民俗场景表现比较完整,画面平衡且具有秩序感。若能结合人物活动表现花市特色,可读性或许更强。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3年·第 19期· 4版

文、点评:莫阳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我就知道你“在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儿朵朵》教案(精选13篇)
花儿朵朵
点评
黑楠疑遭封杀 “花儿朵朵”广州区评委临时换将
启笛痛批仙妮姐姐 花儿朵朵南宁唱区决出20强
花儿朵朵总决赛力邀朱哲琴 塑实力专业选秀风范
美术花儿朵朵教学反思
武汉花儿朵朵幼儿教育培训中心
花儿朵朵教案
《花儿朵朵》教学设计

网址: 点评 | 花儿朵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39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主题作品的好处与坏处,最后
下一篇: 这几本杂志,不光在讲植物的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