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下列叙述与报告内容不相符的是
A. 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10
B. 该日空气质量等级属于中度污染
C. 污染物NO2、CO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D. 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试题答案在线课程【答案】B
【解析】首要污染物是指污染最重的污染物,根据空气质量报告,PM10数值最大,所以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10,故A正确;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即为空气污染指数,该日空气污染指数为79,空气质量等级属于良,故B错误;机动车尾气中含有NO2、CO,故C正确;PM2.5指的是大气中的细悬浮颗粒物,它的直径仅有2.5微米, PM10指的是环境空气中尘埃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PM2.5、PM10会影响人体健康,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 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 4NO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 mol·L-1·s-1,则此段时间内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5 mol·L-1·s-1 B.6 mol·L-1·s-1 C.2 mol·L-1·s-1 D.3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颜色变浅:Fe3++ Fe 2Fe2+
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CO32-+ 2H+ CO2↑ + H2O
C.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Ag+ + Cl- AgCl ↓
D.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沉淀:Ba2++ SO42- Ba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B.硝酸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题文)某研究小组制备氯气并对产生氯气的条件进行探究。
(1)装置A中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利用了浓HCl的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A中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的杂质可能是______。
(3)B用于收集Cl2,请完善装置B并用箭头标明进出气体方向。____________
(4)C用于吸收多余的Cl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该小组欲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制Cl2的影响,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
操作
现象
I
常温下将MnO2和12 mol·L-1浓盐酸混合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II
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
加热MnO2和4 mol·L-1稀盐酸混合物
无明显现象
①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或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六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写出As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As原子核外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判断原子半径Ga_____As。(选填“>”、“<”或“=”)。写出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NH3的分子构型是_______。GaF3的熔点高于1000°C,GaCl3的熔点为77.9°C,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C2H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4)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
GeCl4
GeBr4
GeI4
熔点/°C
-49.5
26
146
沸点/°C
83.1
186
约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来源:题型:
【题目】有机物M(分子式:C6H4S4)是隐形飞机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并探究其分子结构进行了下列实验:
(1)验证组成元素
将少量样品放入燃烧管A中,通入足量O2,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
①写出A中样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B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③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饱和石灰水
④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⑤装置Ⅰ、Ⅱ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⑥燃烧管中放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指出装置F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有机物M的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氢原子的环境都相同。将2.04 g该有机物加入溴的CCl4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褪色,并消耗了0.03 mol Br2。
⑧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式)。
⑨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
[题目]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身体健康.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①经常在居室内喷杀虫剂.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②在居室周围多栽花草树木③新装修的房子经常开窗换气 ④在卧室中多摆放花卉⑤教室经常保持空气流通A.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③④⑤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下列哪种植物比较适宜在室内种植 ( )A. 兰花 B. 郁金香 C. 夜来香 D. 文竹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PM2.5数值越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越大.(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不包括 .①SO2 ②NO2 ③CO2 ④CO(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①煤 ②酒精 ③石油 ④天然气(3)目前国家对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多年空气质量监测及分析表明.燃放烟花爆竹明显加剧空气污染.显著抬升空气中细颗粒物污染物的浓度水平.会导致空气污染达到重度甚至严重污染级别.2017年是上海市全面实施内环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第二年.读图I.图II及PM2.5空气质量等级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I所示时段内.上海市整体空气质量达到 等级.内.外环区中空气质量相对更好的是 区域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1)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列入空气质量监
[题目]下列哪种植物比较适宜在室内种植( )A.兰花B.郁金香C.夜来香D.文竹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在植物分类学上.常常把植物的( )的特征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A.花B.叶C.根D.茎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第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于今年的4月20日至5月30日在山东寿光举行,下图为无土栽培展室的一角。该温室大棚展室中,利用许多塑料管道搭起纵横交错的立体支架,管道内为营养液,蔬菜的根部浸润在营养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无关 B.土壤对植物仅起固定作用 C.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能通过根尖 D.植物的——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下列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A. 驾驶快艇游览玄武湖B. 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采集鲜花C. 在中山陵音乐台举办小型音乐会D. 在紫金山顶建大型观景台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夜间在室内摆放很多花卉或其他植物会影响健康.其原因之一是( )A.气温较高B.空气不流通C.温度过高D.植物.花卉与人争夺氧气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网址: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下列叙述与报告内容不相符的是A. 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10B. 该日空气质量等级属于中度污染C. 污染物NO2.CO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D. 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0628.html
上一篇: 比亚迪唐开暖风的步骤是什么?开暖 |
下一篇: 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