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创新技术迭代、产业竞争升级、经济局势变幻……在全球医药产业经历深刻转型与重构的浪潮中,所有企业均致力于在复杂的市场路径中寻求突破。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精准捕捉并把握发展契机,已成为全球医药企业的新时代命题。
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指引下,强大执行力让诺华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2023年财报显示,诺华全年营收达到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诺华中国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成功跻身跨国药企中国区业绩前三。2024年第一季度,诺华净销售额达到118亿美元,增长了11%,其中中国业绩收入同比增长31%,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对于诺华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表现,以及围绕创新技术平台和本地化生产进行的布局,诺华国际业务部总裁赫博瑞(Patrick Horber)此前接受了《医药经济报》专访,满怀信心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正值诺华作为一家全面专注于创新药物的公司进入新篇章之际,赫博瑞对诺华的未来充满着期待。他坦言,自去年年底担任诺华国际业务部总裁,7个多月时间虽短,但充实得好像已经走过了“一两年”,尤其是自己履新之前对诺华的预期,在这段忙碌的时光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并且更加坚定了诺华聚焦“以患者为中心”为全球患者带来突破性创新疗法的长期主义愿景。
诺华国际业务部总裁赫博瑞(Patrick Horber)
聚焦突破性疗法
“焕新”市场增长机会
“不断带来突破性疗法”“聚焦创新”“惠及全球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这些关键词在采访中反复被提及。面对技术革新、政策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市场纷繁,推动这些理念落地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情怀,也要有对全球市场的敏锐把握。
“作为诺华国际业务部的领导者,我管理美国市场之外的很多不同区域市场,能够深切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态的医疗生态系统。诺华是一个非常擅长科研创新的公司,不断带来突破性的疗法和创新产品,惠及世界各地的患者,这也非常贴近我内心的情感。”
赫博瑞表示,诺华致力于和全球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配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各地的医疗需求,帮助各个地区实现健康目标,同时促进全球各地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加速推进内部在研管线,还是积极关注外部并购整合机会,诺华都在积极探索突破性疗法和新技术平台。
2024年全面“焕新”的诺华充分聚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心血管、肾脏及代谢;肿瘤;免疫;神经科学。值得一提的是,在“免疫”这一治疗领域,诺华交出了令市场眼前一亮的成绩。在全球市场,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自上市以来就占据重要的发展地位,保持着高速增长,诺华2023年报显示,司库奇尤单抗年度营收达49.8亿美元。
心血管产品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同样是诺华业绩增长最快的明星产品之一,2023年实现60.35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31%。诺欣妥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除此之外,肿瘤作为全球药品市场最大的疾病领域,是跨国药企的“必争之地”,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时刻关注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更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前沿技术领域寻找突破口。如今,单抗和以单抗为基础的ADC(抗体偶联药物)激烈竞争,肿瘤领域“上半场”硝烟弥漫;以放射性药物、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为代表的新靶点、新技术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肿瘤治疗市场开始进入“下半场”。
赫博瑞指出,肿瘤是诺华的战略性治疗领域,存在巨大的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比如血液病以及实体瘤,曾经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在血液肿瘤领域带来了“划时代”的医学革命,下一代的TKI疗法Scemblix也有机会带来新的突破。在实体瘤方面,CDK4/6抑制剂凯丽隆,以及放射配体疗法等,都可以为患者带来差异性、更优秀的治疗获益。
同时,围绕放射配体疗法与化学疗法、生物疗法、基因与细胞疗法、xRNA疗法等五大技术平台,诺华全面加速创新步伐,尤其是在放射性药物领域,诺华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创新疗法的研发与上市,致力于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国际领先的医疗科技成果。
2018年,诺华的Lutathera(177Lu-DOTA-TATE)被FDA批准用于过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的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022年,诺华的Pluvicto(177Lu-PSMA-617)获批用于治疗PSMA阳性的、经治疗进展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更是治疗用放射性药物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令人期待的是,诺华核药产品Pluvicto在2023年实现了9.8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61%;2024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增长47%,该产品今年突破10亿美元几乎毫无悬念,已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该产品具有冲击“百亿美元超级重磅”的潜力。
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52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约136.7亿美元,并在2023年到2032年之间以10.2%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大。其中放射配体疗法(RLT)是当前核药领域的热门细分赛道。“放射配体疗法的技术平台绝对是诺华的战略重心,我也相信它在未来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肿瘤领域的治疗机遇以及增长机会。”赫博瑞如是说。
高度本土化与全球化
加速新疗法惠及中国患者
在强劲的业绩增长表现和预期推动下,中国市场在诺华制药全球体系中的地位提升明显。围绕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诺华展现出独特的战略眼光与卓越的市场适应能力,尤为突出的是在中国市场高度本土化与全球化并重的发展策略。
赫博瑞在采访中对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和振奋,他认为,诺华能够在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取得了历史上首个10亿美元收入成绩,首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组合符合中国市场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比如心血管、肿瘤等。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支付能力提升,以及中国医学界对诺华产品差异化临床价值的认可,都是中国市场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事实上,根据2023年诺华全球财报,在其管线中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有13个,其中11款产品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自2015年以来,诺华已经有超过50多款创新药及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去年一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8款。
2024年上半年,又有4款新产品及新适应症获批,其中就包括了磷酸芦可替尼片(商品名:捷恪卫)的新适应症,以及盐酸伊普可泮胶囊(商品名:飞赫达)等。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年初,飞赫达刚刚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短短4个月时间实现中美同步获批,这彰显了诺华中国与全球同步的全球化节奏,更是体现了诺华中国本土创新的“中国速度”。
在本地化生产方面,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国发〔2023〕11号)指导下,全国多地陆续发布了鼓励药品“地产化”的相关政策,全球创新药品本地化生产有望成为行业趋势。
赫博瑞表示,他现在看到强烈的、积极的信号,中国非常鼓励创新药的发展,诺华在未来也将保持现在的投资态势,希望能够进一步抓住机会,并且更好地满足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包括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免疫,肿瘤,神经科学等。
2024年7月,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在浙江海盐奠基。这是诺华在中国的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拓展创新药物放射配体疗法在中国与全球的生产与供应能力。
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奠基仪式
据悉,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是诺华在国内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目前,诺华在北京昌平拥有一家工厂,于1987年奠基,总投资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最高产能达年30亿片制程供应和4亿盒包装供应。
赫博瑞指出,中国对于诺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是诺华四大全球战略市场之一,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此外,诺华非常注重本地化生产,现在中国医药产业政策越来越开放,为创新性疗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放射配体疗法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相关同位素的半衰期非常短,在3~4天之内,这意味着我们在生产、物流等方面都面临许多挑战,供应链和生产端必须密切配合。鉴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距离诺华其他放射性药品生产基地较远,在中国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是产品未来极为重要的发展脚步,更快惠及中国患者。”
相关知识
进博观察|全疾病周期管理受重视,跨国药械企业纷纷加码投入
超82%患者缓解,正大天晴PD-L1肿瘤联合疗法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有望优先审评审批 和其瑞一类新药入选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名单
核心产品加速放量 迪哲医药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3.97%
认知行为疗法+植物成分齐助力,糖尿病疗法再创新
认知行为疗法+植物成分齐助力,糖尿病疗法再创新
直击进博会现场,这些新品首发首秀备受期待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为锋 生物医药产业迈入快车道
园艺疗法在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园艺疗法——走近美国园艺疗法
网址: 诺华赫博瑞:聚焦突破性创新疗法,“以患者为中心”构筑长期竞争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1867.html
上一篇: 中心研究成果速递:执行控制网络功 |
下一篇: 吉木萨尔县培育成功观赏盆栽“瑰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