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进境植物产品质量风险分析排查报告

进境植物产品质量风险分析排查报告

漳州港主要进口植物产品为大宗散货大豆及原木。根据厦门局管理处的相关管理要求进行仔细排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大豆

1、2011年进口大豆76.03万吨、4.52亿美元,2012年1-5月进口大豆24.40万吨、1.19亿美元。进口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其中美国进口量约占50%以上。进口企业分别为:中纺粮油(福建)有限公司、鸿一粮油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百佳实业有公司。

2、2011年进口大豆共检出不合格货物 6报检批,重量135518.32吨,货值7388.83万美元,不合格率14.29%(报检批,杂质、损伤率不合格)。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42批14种185种次,分别为假高粱、黑高粱、豚草、三裂叶豚草、刺蒺藜草、菜豆荚斑驳病毒、锯齿大戟、美洲豚草、假苍耳、少花蒺藜草、西部苋、长芒苋、北美苍耳、苍耳(非中国种);截获一般性有害生物42批102种1946种次。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西部苋、长芒苋、北美苍耳、苍耳(非中国种)。

3、目前漳州港为福建省进口大豆主要目地港。

(二)原木

1、2011年原木进口153.92万方、2.12亿美元。2012年月1-5月份进口原木80.32万方、1.01亿美元。主要材种是辐射松,以及少量湿地松、榄仁木、黄柳桉、菠罗格、红柳桉、克隆木等。主要产地依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其中新西兰约占总进口量的90%以上。

2、2011年进口原木共检出不合格货物27批,66436M3,货值863.67万美元,不合格率(报检批)6.14%,占总材积的4.30%。主要是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长林小蠹7批次(产地乌拉圭);其余木白蚁1批(产地澳大利亚)、 欧洲根小蠹1批(产地立陶宛),谷盗科、等非检疫性害虫17批。2012年月1-5月份进口原木检出活虫9批,不合格率3.88%。

3、目前漳州港原木进口量为全省第一,进口木材产品胶合板已大量销往周边省市。

二、检验检疫监管

(一)大豆

1、对进口大豆实行严格锚地表层检疫制度,有效防止病虫害和有害有毒物质传入;

2、加强进口大豆杂草籽现场检疫工作,努力提高疫情检出率;

3、加强码头及其周边、大豆运输沿途、大豆加工厂及其周边等相关场所疫情监测工作,责令相关单位及时清除外来杂草,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4、加强大豆加工企业对大豆生产的下脚料焚烧处理的监管工作,确保疫情有效处理;

5、按照管理处的要求,及时上报进口大豆检验检疫结果。

6、对相关进出口企业进行疫情知识和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对进境大豆的疫情防控意识。

(二)原木

1、密切关注国外疫情动态,切实加强高风险货物进口查验力度和口岸疫情监测。

2、对码头、堆场的进口货物查验、存放、中转场所进行全面普查。

3、对截获疫情的批次严格实施检疫处理。

4、对相关进出口企业进行疫情知识和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原木在出口国离岸前的检疫质量,做好出口前的除害处理。

三、主要质量安全风险及原因分析

(一)大豆

1、大豆携带有害生物数量多,疫情复杂,防止有害生物传入,码头装卸过程撒落、运输过程撒落、加工过程下脚料出厂是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由于一线检验检疫人员较少,大豆进口量每年增加,容易造成监管不到位。

2、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目前漳州港植检专业人员只有3名,在提高疫情检出率方面确实力不从心。

(二)原木

1、2011年进口木材不合格率呈现增长态势,疫情控制风险不断加大。由于进口来源地欧美地区国家的小批量进口呈逐步增加态势,来源地增多、使疫情风险增加。

2、在疫情截获、种类鉴定等方面存在人员短缺。原木检疫工作需要有经验的检疫人员,目前长期从事原木检疫的一线检疫人员相对较少。

3、检疫处理人员较少。原木除害处理工作量较大,目前漳州港专业除害处理人员严重不足,可能存在处理不到位等情况。

四、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一)密切关注出口国疫情动态,及时调整检疫措施,切实提高疫情检出率和截获率。

(二)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岗位。

(三)增加在岗人员培训机会,提高业务水平及工作技能。

(四)充实除害处理队伍,提高除害处理人员素质及工作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

瑞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瑞丽市保障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风险联防联控工作制度的通知
进境花卉种子有害生物风险初析
2023年鲜切花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
进境植物种子通关指南
进境动植物检疫准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令(第10号)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
2024年10月份全区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综合风险分析报告
【动植物检疫】送你一朵小红花——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详解
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网址: 进境植物产品质量风险分析排查报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48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荔枝蒂蛀虫测报调查规范
下一篇: 电子鼻技术在棉花棉铃虫虫害检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