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荔枝蒂蛀虫测报调查规范

荔枝蒂蛀虫测报调查规范

荔枝蒂蛀虫测报调查规范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田间越冬调查

每年1、2月调查1次。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迟熟品种果园,每类型果园调查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各调查一株,共五株,每株按东、南、西、北各调查10梢,早熟品种调查花穗、中迟熟品种调查晚冬梢或早春梢,剥检受害花穗(梢),记录受害花穗(梢)的总虫数,换算百花穗(梢)活虫数、死虫数,记入表1,作为当年虫源基数。

表1  荔枝蒂蛀虫越冬情况调查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A.1.1.1.1.1 地点

品种

生育期

调查花穗(梢)数

受害花穗(梢)数

A.1.1.1.1.2 花穗(梢)受害率%

剥检花穗(梢)数

总虫数

A.1.1.1.1.3 百花穗(梢)活虫数(头)

幼虫死亡率(%)

活虫

死虫

1.2  田间发生调查

1.2.1  发生程度调查

从谢花至收获期,在每代幼虫盛发期调查1次-2次。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迟熟品种果园,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定点调查1株,每株按东、南、西、北取样调查树上果20个,每品种查果400个,记录蛀果数,计算蛀果率。将调查结果填入表2。

表2  荔枝蒂蛀虫发生程度(树上果)调查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地点

A.1.1.1.1.4 品种

生育期

代别

A.1.1.1.1.4.1 总果数(个)

蛀果数(个)

蛀果率(%)

1.2.2  发育进度调查

在幼虫盛末期至蛹高峰期,每代调查1次-2次。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早、中、迟熟品种果园各1个,每个果园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定点调查1株,每株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查5个~10个枝条和剥检果50个,调查幼虫数、预蛹数、各级蛹数及蛹壳数,调查总虫数应达到50头以上,如不能达到要求,则每点调查2株或以上,计算羽化率。将调查结果填入表3。

表3   荔枝蒂蛀虫发育进度调查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A.1.1.1.1.5 地点

A.1.1.1.1.5.1 品种

生育期

枝条数

幼虫数

预蛹数

蛹数(头)

蛹壳数

羽化率(%)

1级

2级

3级

4级

合计

1.3  室内观察

从当地最早熟品种第一次生理落果开始至采果期,在每代幼虫盛发期采集落地果1次-2次。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早、中、迟熟品种果园各1个,每品种采集落地果300个以上,带回室内,当天剥检100个以上落地果,记录蛀果数和活虫数,计算蛀果率和百果活虫数,结果填入表4;将剩余落地果用广口瓶装好(百果活虫数低于20头时,增加落地果调查数量以确保总虫数达到50头以上),在果实表面覆盖少量的荔枝或龙眼叶片,然后用纱布封口(注意观察条件应与大田保持基本一致,要通风、透光且观察用容器应为果实体积的3倍以上),逐日观察并记录各级蛹数和羽化数,结果填入表5。

表4  荔枝蒂蛀虫落地果室内剖检记录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地点

品种

生育期

剥检总果数

蛀果数

蛀果率(%)

幼虫数(头)

百果活虫数(头)

活虫

A.1.1.1.1.6 死虫

表5  荔枝蒂蛀虫落地果室内逐日观察记录表

单位:                                                        年度:

日期

地点

品种

生育期

A.1.1.1.1.7 总虫数

预蛹数

蛹数(头)

A.1.1.1.1.7.1 化蛹率(%)

羽化数

羽化率(%)

1级

2级

3级

4级

A.1.1.1.1.7.2 合计

注:化蛹结束 (连续3天无幼虫出果化蛹),剖检落果统计未化蛹幼虫数(未化蛹幼虫视为死亡幼虫),蛹数+蛹壳数+未化蛹幼虫数即为总虫数。

2  预测预报

2.1 防治适期预报

应掌握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可根据蛹历期推算法、抽梢物候法、嫩梢顶芽着卵量法,推算防治适期。

蛹历期推算法:防治适期=化蛹高峰期+蛹期/2+产卵前期(1-2天)+卵期;

芽着卵法:防治适期=顶芽着卵量比上次调查显著增加时。

果实颜色判断法:荔枝果粒表皮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淡黄绿色及果蒂周围开始出现浅红色时,各用药一次;龙眼果核表皮颜色由深黄褐色变为浅黄褐色,或种核颜色已变为红褐色。这个时期结合检查果实上的着卵量,当着卵量达1%时第1次喷药,隔5~7d喷第2次。

2.2 发生程度预测

以田间调查的虫梢率和虫果率为依据,提出试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荔枝蒂蛀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表

划分标准

轻发生

中等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中等偏重发生

严重发生

梢果被害率

1%以下

1-5%

6-10%

11-15%

16%以上

3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荔枝蒂蛀虫各世代平均发育历期

                                                              福建仙游

世代

主发生时间

卵期

幼虫期

蛹期

产卵前期

成虫期

越冬代

2/下-3/中

14

7

7-21

3/中-4/下

6

17

7

6

5/上-5/中

5

12

5

5

5/下-6/上

4

10

4

4

6/中-6/下

3

8

4

3

7/上-7/中

2

7

4

3

7/下-8/上

2

7

4

4

8/中-8/下

3

9

4

5

9/上-9/下

4

12

5

6

10/上-10/中

5

18

6

7

11/上-11/中

6

80

相关知识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1年第6期——加强荔枝果期蒂蛀虫的监测与防控,确保荔枝安全生产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0年第3期——加强荔枝花穗期蒂蛀虫监测 精准施药压低初期虫源
2024年全国荔枝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农作物病虫情报(2020年第7期):荔枝病虫发生预报
海南花期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控建议
小麦白粉病测报调查规范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4年第2期——2024年全国荔枝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荔枝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哪些? 爱问知识人
荔枝龙眼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网址: 荔枝蒂蛀虫测报调查规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5480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侧柏大蚜虫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进境植物产品质量风险分析排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