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最大的忌讳是什么?
朝三暮四,浅尝辄止。有人学习书法,以为博采众长,是学习书法所必须的。把各家经典字帖都买回来,一本一本挨个临遍。曾经有人问我,欧阳询的字帖临完了,下一步该临哪一家的。我不知道他的这个'临完了’是什么意思。便问他是临的哪一本,结果他把临写的图片给我看,欧阳询的几本楷书字帖他都从头到尾抄写了一遍。基本上都一个样,没有多大区别。欧阳询的作品虽然同是欧阳询的劲疾风格,但每部作品都各具神态,在形态上是有差别的。
一本字帖,要反复的把每个字临摹。对每个点画的起止收放临写到位,才能体会到用笔的方法。如果是一溜烟的临帖,不管是否写好,发现错误也不进行纠正,功夫化了不少,收效却不见。
还有一类学习者,兴趣上来一天几个小时的写,没兴趣时几天也懒得动一下笔。一曝十寒,也是学习书法的大岂。
书法贵在持之以恒,专精一体。频繁的换帖,一本字帖稍有一点眉目,又换其他字帖。要知道,书法风格的不同,是因为用笔方法不同而形成的。一换字帖,前面的所学就等于白学了,而后面的又要从零开始。不断的扔,不断的开始,精妙的东西一样没学到,多年用功,仅得皮毛而已。
我个人认为练习书法最忌讳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能坚持下去,是练不好书法的。
第二、练习书法时不能心平气和。而是带着浮躁的心理,是练不好书法的。
第三、不认真临帖。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本好的字帖去临摹。而且不能坚持临摹一种字体。总是这山望那山高,频繁的换帖。
第四、临摹字帖时,不能够认真的读帖、研究。为了练字而练字。这样也是练不好书法。
第五、平时不注重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这一点于练习书法也是无益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练习书法是个人增加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的一种手段,而并不是抱着某种目的的去练习书法,书法艺术是神圣的。个人只有内心清净,平和的去练习书法,才有可能把书法练好。如果练书法是为了有所得,那么一开始就错了。
最大的忌讳是恒心不够,坚持不够,执着不够!
如何避忌:
一,坚持把爱好变成习惯。一辈子如果只有一个兴趣爱好,并始终坚持,可能做得不够卓越,但一定能做好!练习书法也一样,要痴要迷要成瘾。多看帖,多临帖,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再选自已喜欢并适合的书法路线,形成自已的书法风格。
二,坚持把细节变成品质。好的作品出自精雕细琢,所谓提按讲究,八面出锋讲的就是书法细节的处理。
三,坚持把学习变成动力。书法艺术不是闭门造车,有文化的传承,要虚心要充电,要在提高中突破,在突破中提高。习字如做人,修心养性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才会产生艺术魅力的火花。
“择一事,终一生”,也许寂寞,也许躁动,也许大器晚成。你坚持的路上,也许成功会迟到,请相信它一定不会缺席!
练习书法最大的忌讳是不读帖,不临帖,信手写来,自认为写的很艺术,但离真正的书法相去甚远,再就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坚持!
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瑰宝,不认真的学习,不持之以恒的练习是不会有成就的,古今多少大家那一个不是活到老临到老,写到老,洗墨染池,秃筆成山!
学习书法,这段该死的路极艰苦极孤独而漫长,没有那么多的人会理解你。你所要做的只是用你最大驱动心去抗衡你自己十分倒霉的选择,以不断的求索回报给自己实实在在的可怜。但永远不要把自己所有希望寄托到会出名上。
书法作为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精髓,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字和文明,涌现出古今很多名家、名碑、名帖。个人认为,在练习书法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最大禁忌:
一、不读书、史。书法不仅仅是练字,而是一种艺术表达,只有多读书史,对书法的衍变和发展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规律,明辨什么才是好的书法作品。
二、不临碑帖。很多习书法的朋友拿着一两本碑帖,甚至有的只是练一些当代所谓江湖书法家的字帖(请叫美术字或工艺字更合适),反复练习很多年,还是没入书法之门,主要是对历史经典作品认识不够,光术而无道,很难成为真正意义的书法。
三、远离名利。很多人习书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变得浮躁,自我感觉良好,就着急想着如何出名,如何靠写字赚钱,久而久之,书法写得越来越江湖,与艺术相去甚远。
四、没有良好艺术哲学观。艺术需要脱离俗气,是靠征服,而不是很多人夸漂亮、写得好就去一味迎合,其实大部分人的认知里根本就不懂书法。这恰恰和商业社会用户至上的理念是相反的,只有将传统经典和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匹配,才能越走越远!
我个人认为练习书法最忌讳的有以下几点。
1、急于求成,不能持之以恒,是练不好书法的。
2、选帖不专一,几天一换帖,带着浮躁的心态,总是这山望那山高,频繁的换帖。是练不好书法的。
3、虽坚持临摹一种字帖,但临摹字帖时,不能够认真的读帖、研究。为了练字而练字。这样也是练不好书法。
4、不注重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
5、书法主要是增加个人修养的一种手段,不是抱着某种目的的去练习书法,只有内心清净、平和的去练习书法,才有可能把书法练好。
最大的忌讳就是书法练好了人没有出名,人不出名书法就是一堆废纸,当你大红大紫的时候不需要练书法你乱写的都是大师手笔。
谢谢邀请!个人认为学习书法最大的忌讳只有两点:最重要的个人审美取向一定正确,书法是艺术,这个没有争议,书法艺术的欣赏是靠视觉而获得的,因此创作者一定要让读者赏心悦目,要分得清美与丑,这是关健,明明笔画没有功底、结体造型混乱,整体不协调,只体现个性和狂野,你却认为美,那么你的审美取向错了,即是发狠学习一辈子也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
其次,临帖不能抄帖,一定要认真读帖,看清每一个笔画的起笔丶运笔和收笔,看请字型结构的特点,并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临得像,如果一目十行,眼睛看在帖上,手上写的自己的字,那会越走越远。当然,我说的这些是指练习的初级价段,当进入中级和高级价段以后,可以吸取各名帖之优势,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新元素,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除此以外,一天打渔,三天晒网;不会走,就想跑等等不良习气,那属于不上心或者随便玩玩,同样练不好书法的!
老跨斗直白说:
练习书法最大的忌讳是:只自己瞎写,而不求法!
90%的人都是这个情况。
为什么?
自己写,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多自由自在。
而求法、临帖、训练多苦、多累!
许多人
开始还有点求法的心
可日久了
又回到自由主义的路子上去了。
练习书法最大的错误是只听误导、而不自己去复读历代书法理论的文章,因为理论是基础读懂悟通下笔才有可观啊。谢谢。
我认为学习书法的忌讳有以下几点:
1、不临碑帖、自己乱画
一个人字写得好不好,涉及书法的审美原则问题。什么样的书法谓之好,这要有标准。中国书法尽管还没有绝对标准,却有着相对的审美法则。一幅优秀作品必须具备两大方面的基本水准:一是对传统的书法艺术继承水准;二是融入个人审美的风格水准。
2、选帖不慎、临帖不精
对一种事物的好恶决定一个人的兴趣,兴趣会影响态度, 态度又左右着行为,行为决定着结果。当你一眼就看中的帖,它在风格上会更适合你的审美,更能激起你的共鸣,你在学习临帖的时候则会更关注它的所有细节,尽力去模仿它的各种技法和风格。即使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你也会很乐意。
3、 专注实践、不学理论
学理论你可以明白:书法有法,但无定法。有法不死,无法不乱。初学者求法,得道者用法,高迈之人弃法;正书是手段,知法是要求,用法是目的;正书言法,行书达意,草书纵情;无隶楷不古,无楷行不稳,无篆草不畅;楷意重而行死,隶味重则草拙,无行意则楷滞;学楷老不如少,学草少不及老…等等。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习书时才会有的放矢。
4、 停停住住、一曝十寒
许多朋友学书法只凭着一时的冲动的热情,三分钟的热度,文房四宝还没置全,就偃旗息鼓了;有的人则有长远打算,打算用十年来学书法,然而在这十年里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一丢就是半年,再提笔时觉得毫无长进,兴趣索然,于是乱画一阵便草草收兵。练习书法,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日不练,功退三日。像这样一曝十寒的练法,虽然讲起来练字经历了十年,其效果尚不及数月之功,怎能学好书法呢?
学习书法,能增长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陶冶情操......这已经多数国人的共识。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窃以为最影响进步的忌讳如述。
没有耐心临帖或不按规矩临帖,任笔成体,对传统文化缺乏敬畏之心。用于随心所欲挥笔的时间,远远多于临帖的时间,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相关知识
一笔一划 锦上添花——桐柏县盘古学校书法练习不放松
花童是什么意思 花童的忌讳
干花的寓意是什么?送干花有什么忌讳吗?
客厅风水大忌干花是什么?解读客厅干花在风水中的忌讳
法国送花的习俗和忌讳
永生花放家里的忌讳
(科普)“写字科学”与“写字艺术=书法”与“写字方法”的本质区别?
养茶花的十个忌讳
花童的忌讳有哪些 选花童有什么讲究【婚礼纪】
日本人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忌讳菊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
网址: 练习书法最大的忌讳是什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65605.html
上一篇: 书法练习之“选帖方法” |
下一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生字硬笔书法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