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卉的画法
花卉构造包括花头、叶子和枝干。花头有花瓣、花蕊、花萼和花柄等部分。各种花的外形是不同的,有球形(如大丽花)、碟形(如梅花)、筒花(如喇叭花)等。花瓣又分圆形(如梅花、梨花、杏花)、长方形(如荷花、昙花)、筒针形(如某些菊花)等。花蕊和花萼的形状更加复杂,具体画法因人而异。有的花卉题材以叶为主,如芭蕉、竹子等。叶子对花起陪衬作用,与花头在色彩、造型上形成较复杂的反差效果。叶子对烘托画面气氛也有很好的作用。画叶子时要注意其与花头的高低、向背、掩映等关系。大片的叶子要把侧梢(旁梢)、顶梢与垂梢画好。花蕊是花卉的“眼睛”,起醒目作用。画淡色的花要点重色的蕊,反之画重色的花要点浅色的蕊,以此使花蕊与花瓣形成反差。画蕊柱要有力,点蕊要见笔力。
画家何文铮作品《清香》(作品选自:易从网)
(一)梅的画法
画梅要表现好枝干。枝干要有粗细、曲直、长短、疏密等变化,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用笔要有聚锋、散锋、侧锋、逆锋等不同笔锋及捻、转、折、顺等交错变化。这样才能表现出具有较强节奏感的抽象线条之美。一般大干多曲,小枝多直;大干多侧、逆、散锋,小枝多中锋。画时要注意枝枝相随、相辅相成。枝的方向不要过多,应大势统一又纵横交错。我们还可运用披麻皴来表现枝干。
学花鸟画都有一些练习造型的东西,即所谓的“起手式。”在一定程度上,“起手式”很像书法中的“笔顺”。我们先从画枝干学起,注意枝干的结构与穿插关系,以及梅花枝干的特点。其后注意表现不同季节与不同气候给予枝干的影响与变化。梅枝须留出着花部位,着花尤须注意枝后和花后花朵。初画梅枝要笔笔交代清楚;待技法熟练后,用笔要松活一些。
画家何文铮作品《胸中意气激情染》(作品选自:易从网)
(二)兰的画法
兰花有兰和蕙之分:一梗一花为兰,一梗多花为蕙。兰花由于品种繁多,其花形也不一样。画中之兰一般为山兰:春日开画为春兰,秋日开花为秋兰。兰花为六瓣,分两层:外三大瓣,内三小瓣。画兰花一般只画五瓣,即外三大瓣、内两小瓣。花以淡墨、青紫色或墨绿色绘成,用重墨点花蕊。画兰叶是练习的重点。兰叶的笔法要求多中锋,要柔中见刚,少而不单,多而不乱。画兰叶一般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交凤眼”之说。兰叶的墨色不受太大限制,既可只以浓墨绘出,也可有浓淡的墨色变化。
(三)竹的画法
画竹从竹干、竹枝、竹叶哪个部分入手都可以。画竹干要多用中锋,一般自下向上画,要注意下笔与收笔的笔锋运用。节与节之间要留一道白缝。点节时墨要重些,要有醒目的效果。竹枝要左右互出。老枝节短枝密,要画得苍劲一些;嫩枝节长枝稀,要画得圆润一些。竹叶有附叶与仰叶两种画法。无论附叶竹还是仰叶,都是从实际观察角度出发,再经过艺术加工而逐渐形成的表现程式。画仰叶时,根据可着叶的小枝将一个个倒入“人”字形的竹叶画出,一般运用“双叠人”单位进行重叠描绘。画俯叶也要将一个个单位缀连画出。俯叶竹多为“介”字形。画竹叶要特别注意把旁梢和顶梢画好。
处理墨竹墨色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只用浓墨画,一叶穿过另一叶时用隔断法处理。这种画法能让画面显得十分工整,展现出较强的装饰意味和图案意味。而是分别用浓淡墨进行描绘。前一层竹用重墨画,待干后再用淡墨画后面的竹,浓淡两层竹豁然分开。三是在一笔中强调出浓淡的变化,随浓随淡出之,使画面展现出淋漓之感。
画家何文铮作品《激情洒写紫云生》(作品选自:易从网)
(四)菊的画法
较之画其他花卉,画菊花的用笔要简单一些。通过画菊花,我们可以训练、学习勾花点叶的基本方法。菊花花头有两种。一种是较为规整的圆形花头。此种花头描绘起来较为简单,一般画两层。先以淡墨勾花瓣,可画得工整些,也可草勾。花瓣可大可小,墨色可干可湿。用笔要准确、有力,要能看出运笔的起止痕迹。之后以重墨画花蕊。另一种花头显得相对活泼些,花形为八分或半侧面为多,外形变化较大。画时注意不要把花瓣缺口两边画平均,要表现出大小、粗细的变化。勾花时笔尖蘸重墨,先从花心处起笔,逐渐向外勾,使墨色逐渐变淡、变干。不要经常蘸墨,要表现出干湿、浓淡的变化。此种花头一般不点花蕊。如果墨色较平,可再以重墨提勾花心处,用重墨点花萼。用小写意画法描绘菊花叶一般不分反正,只着重表现外形与墨色的变化。菊花叶属五出的叶子,可一笔画一片叶,也可两笔或多笔画成,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叶片半干时勾叶筋。叶筋的多少克根据叶片墨色而定,墨色平可多勾,墨色变化较多可少勾或只勾主叶筋。勾叶筋时用笔要有力,但不可太实。菊花叶片较多,因此茎外露的部分较少。画时要思路清晰,不一定太具体,只是感觉上合理就可以。
画家何文铮作品《鸟雀莫嫌秋事冷》(作品选自:易从网)
九、结语
学画不外三个源泉:一是师造化,二是师古人,三是发心源。师造化是根本,是第一手的东西。而师古人则是第二手的东西,因为古人也是通过师造化进行创作的。传统绘画有造化的因素,也有发心源(主观)的东西。发心源即发挥画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造化本身不是艺术,只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素材。因此,师造化不是复制大自然的景象,而是经过发心源后形成的具有个人色彩的创作形式。学习中国画必须善于发心源,这样才能在师造化的过程中不拘泥于造化而自出新意,也才能在师古人的过程中不困于古人而自成笔墨。
相关知识
国画知识讲解:花鸟画的绘画技法
国画知识讲解:花鸟画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古代花鸟画的分类
国画技法:超详细的国画各种花卉画法大全!
浅谈国画花鸟画的变化与发展
技法 | 工笔花鸟画的十二种染色技法详解
水墨花卉技法 名师课堂 梅 国画技法绘画书 零基础国画入门画梅花篇 花卉 国画书籍
中国画花草类(山茶花杜鹃花等)技法讲解
工笔花鸟画技法历史价值所在
中国花鸟画技法——兰花
网址: 国画知识讲解:花鸟画的技法(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66372.html
上一篇: 国画技法:写意花鸟绘画水墨之法及 |
下一篇: 国画花鸟基础:草虫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