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期中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题(含答案)

期中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题(含答案)

期中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以上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五猖会》,这样的回忆性文章鲁迅共写了十篇,编成鲁迅的唯一一部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后来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_》,记录鲁迅从_________________到青年的心路历程,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自然的热爱,对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向往。
2. (1)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_______________》,在作者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让人尊敬的_______________;也认清了那位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让人厌恶的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B.“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
C.作者在《二十四孝》中写“我”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D.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本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_______________(填内容)的散文,共_______________篇。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篇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评价:_______________。
5. 《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下列这些人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项结合名著内容加以说明。
A.衍太太
B.藤野先生
C.范爱农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这部名著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结合选文,简要说说“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7.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好。那么,走罢!
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这名文便即传遍了全城,人人当作有趣的话柄。
……
(1)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________集,作者是________。
(2)选文中的“她”指的是谁?请你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从S城的人们对中西学堂的态度,能看出他们怎样的思想?

8. 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
……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文段中叙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 《朝花夕拾》充满着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制的抨击,但作者却对具有浓重封建思想、“满肚子麻烦礼节”的长妈妈产生了感激、怀念和浓浓的爱意,这样写是否违背作品主题?为什么?

10. 名著阅读。
(1)聪聪和明明就《朝花夕拾》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聪聪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明明则选择了另外一篇畅谈自己的心得:“_______________。”
(2)你做了总结:《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①_______________(文学体裁)集。这里有表达对日本师长怀念的《藤野先生》;有表达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正直倔强的爱国者同情和悼念的②《_______________》;有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旧中国儿童的可怜悲惨处境的③《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而“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12.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相信你也一定于字里行间中感受颇多。请你阅读以下文字,在空格上填入作者和篇名。
在《朝花夕拾》中,提及了不少关于作者________的童年生活,比如在《________》中,作者描写了一个淳朴善良,真诚待“我”,在某些方面又颇有些愚昧迷信的“长妈妈”;在《________》中,“我”兴奋地想去看盛大的庙会,却被父亲一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弄得索然无味……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3. 名著阅读。
某中学举行“中华文化伴我行”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任务。
【重温经典】“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选段中的阿妈是指:_______________(人名),选自《朝花夕拾》中_______________(文章名)
(2)七年级(2)班将举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专题探究活动,任选《朝花夕拾》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例探究其性格特征。

14.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1)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 ,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15.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性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_______________读书的乏味生活;还表达了在得到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_______________时,对家中保姆阿长深深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16. 下面是《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稿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_______,也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藤野先生》。这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②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请根据阅读内容,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篇名或短语。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请你说说“我”不怎么高兴的原因。
(2)请你再写两个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篇名。
参考答案
1.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幼年;自由快乐
2.
旧事重提;长妈妈(阿长);衍太太
D
3.
(1)狗·猫·鼠,回忆童年生活,十
(2)将“人”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表现了作者对“正人君子们”辛辣地嘲骂,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揭露了“正人君子”的虚伪性,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4.
(1)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2)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3)①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②评价: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5.
示例一:我选A。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憎恶衍太太的。示例二:我选B。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鲁
迅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鲁迅对他是尊敬、感激和怀念的。示例三:我选C。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鲁迅对他是报以同情、悲悯的。
6.
从他不喜欢压抑童心的单调的儿童读物和不喜欢父亲在他想去五猖会而让其读书中,可见他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天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7.
(1)琐记散文鲁迅
(2)衍太太她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背后鼓励别人家孩子吃冰、打旋,表面又充“老好人”;怂恿“我”看不健康的书,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可见她的自私、奸恶、虚伪、心术不正。
(3)抵制新事物,落后保守,思想僵化(或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8.文章叙写了作者亲见过的较盛的赛会。表达了作者看赛会的欣喜之情。
9.
示例:不违背。作者主要抨击的是社会中那些危害较大,严重腐蚀人的思想、行为的封建思想和礼制的一类人,长妈妈身上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封建思想,她是作者儿时的保姆,作者写这一人物是为了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10.
(1)示例: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长妈妈对小主人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她淳朴、善良、无私的性格
(2)①散文,②范爱农,③二十四孝图
11.
“我”想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让“我”背书;“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12.
(1)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
(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
13.
(1)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
(2)略
14.
(1)迎神赛会,五猖会
(2)示例:《琐记》中,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并没有听从,然而却出现了关于“我”偷家里东西卖钱的流言。这件事表现出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表里不一、用心险恶的市侩小人。(与衍太太相关的事: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我”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我”看黄色书籍;唆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
15.
(1)C
(2)三味书屋,《山海经》
16.
①《狗·猫·鼠》,②老莱娱亲,③郭巨埋儿
17.
(1)父亲要求“我”在临行去五猖会前背书。
(2)示例:《藤野先生》《狗·猫·鼠》。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

展开更多......

相关知识

花卉栽培的设施与设备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出境种苗花卉生产经营企业
初中语文:《昆虫记》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很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 (1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与反思.doc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ppt课件1 (5)
《花卉克隆与栽培》农业科学技术
《土壤化学肥料学》知识考试题(含答案).pdf
如图是一个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图中的a= .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花类中药复习要点总结

网址: 期中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题(含答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671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田字格带笔顺临摹描红练习字帖在线
下一篇: 4花之歌同步练习(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