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4花之歌同步练习(有答案)

4花之歌同步练习(有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4*花之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A.作者以花儿自述的方式,运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花儿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
B.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C.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借花儿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D.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都要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2.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雕饰(diāo) 储藏(chǔ)
B.檀木(tán) 下跪(guì)
C.模样(mó) 警报(jǐng)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之歌》是英国作家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语言优美,诗意浓郁,哲理隽永。
B.《花之歌》是花的自述,全文无一“花”字,却句句写花,以花拟人。
C.作者在文中借花的生长与凋谢,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苍穹(qióng) 孕育(yùn)
B.冠冕(guàn) 摇曳(yè)
C.琼浆(qióng) 婆娑(suō)
5.“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
A.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是可爱的,值得骄傲的。
B.指的是大自然的哲理。
C.指花儿是最值得人们欣赏的。
D.批评人类不懂大自然,不珍惜大自然。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 )
2.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
3.我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
7.根据课文《花之歌》内容填空。
1.本文采用第_______人称来写,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_。
2.读到“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我想到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读到“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场景。
三、语言表达
8.阅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这些哲理”是什么哲理?你领悟到了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这句话中,作者纪伯伦赞美了“风”的什么品质?他仅仅就是赞美“风”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仿写句子。
1.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分析句子特点并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分析句子特点并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根据句子分号的用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游泳服,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上,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0.短文第1自然段和下文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按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12.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千金一诺
①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②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送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③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婚事。
④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一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⑤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100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宽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色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⑥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进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最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⑦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姐后上,没有说一句话。
⑧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臂,我问: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 父亲轻轻抚摩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姐姐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⑨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幼小的心灵的最深处。
14.文题千金一诺的意思是________;第⑤自然段中“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那片粉红”指的是________
15.第②自然段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你体会到了________;第⑥自然段中划线句子与后文中________相照应。
16.根据全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在描写叙述时,紧紧抓住________这条线索来进行的;同时为刻画父亲形象,文章中还有一个自然段起了反衬、烘托作用,是第________自然段。
参考答案:
1.ABD
【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出自《花之歌》,主要内容:
本课是一首散文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美文。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结合“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和““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可以看出写出了花儿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含蓄表达了乐观的态度。所以选择A、B、D。
2.C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C项,模(mú)样。
3.A
【详解】
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项错误,《花之歌》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
4.B
【详解】
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C读音正确。
B.“冠冕”的“冠”读音为guān。
5.A
【详解】
此句出自课文《花之歌》。“哲理”指每个人都有其存在价值,都是可爱与值得自豪的。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但是人类并不完全知道这一点,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出身条件等等而自卑。
6. 比喻 拟人 排比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本句把“我”比作“星星”,由此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本句描写“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赋予云彩和田野人的特征,由此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本句“鲁迅的……、巴金的……、茅盾的……、冰心的……”是四个结构相同的短语并列,由此判断出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7. 一 花 花开花落 我曾经送一束花给过生日的好朋友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1.课文《花之歌》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故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文中的“我”是花。
2.本小题是思维拓展题,学生要开散思维,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
如根据“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可想到“花开花落”词语,读到“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可想到送礼给亲朋好友的生活场景。本题没有固定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8. 1.这些哲理是指作者借花儿表达出自己从不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一直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联系生活实际时主要抓住要点①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品格;②努力学习,不断追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这句话中,作者纪伯伦赞美了“风”关心爱护弱者,从不畏惧骄傲不可一世的强者,敢于向它们发起挑战。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赞美“风”来赞美具有此种优秀品格的人。
【详解】
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句子进行理解,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1.这些哲理是指作者借花儿表达出自己从不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一直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联系生活实际时主要抓住要点①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品格;②努力学习,不断追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这句话中,作者纪伯伦赞美了“风”关心爱护弱者,从不畏惧骄傲不可一世的强者,敢于向它们发起挑战。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赞美“风”来赞美具有此种优秀品格的人。
9. 天上变幻的云是跳动的乐章。 梦想犹如一阵风,吹向未来;梦想犹如一艘船,飘向远方;梦想犹如一盏灯,点亮明天。 在海边,我能看到汹涌澎海的波涛;在山间,我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根据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1.“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把“我”比作“星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再写出一个比喻句即可,例如: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用了三个“我是”表达出我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可仿写为“谎言是走向深渊的毒品,是最蹩脚的表演,是一只心灵的蛀虫。”
3.“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句子的形式是:谁在什么时候,怎么样,写两个分句,句子间是并列关系。示例: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0.总——分关系。
11.时间
12.漓江春天的景色是生机勃勃的,夏天是热闹非凡、色彩斑斓的,秋天是丰硕诱人的,冬天是纯洁安静的。
13.祖国的风光如此多娇,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10.
此题考查的是结构关系,我们由第一句话:“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以及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述漓江的景色,因此第一自然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11.
此题考查了写作顺序。从文中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首句可知,文章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的。
12.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概括能力。从文章的内容可知,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游泳服,真是色彩斑斓。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上,真是美不胜收。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可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为: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闹非凡、秋天丰硕诱人、冬天纯洁安静。
13.
此题考查的是思维拓展题,我们要联系文章然后给出实际的答案,文章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之漓江的美,因此我们可以说:祖国的风光如此多娇,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14. 像千金那样贵重的一个承诺 粉红的上衣
15. 新衣服的珍贵和姐姐对它的珍爱 风尘仆仆
16.父亲在外面是一个关心别人的热心人,在家中是一个守诺言、关爱孩子的好父亲。
17. 粉红的上衣 5
【详解】
1.第一空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第二空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第一空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第二空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乔叶《鲜花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重庆花之歌花艺培训收费标准
幼儿园课程练习及答案
生物《生物圈与栖息地》同步练习(济南版七年级上)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三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同步练习资料优选
1.5《凤仙花开花了》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4《花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试题:《凤仙花开花了》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花之歌
2012年药剂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同步练习——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

网址: 4花之歌同步练习(有答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671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期中复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
下一篇: 蝴字笔顺笔画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