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当第一缕秋风轻轻拂过扬州市,田野里、果园中奏响了收获的旋律。无论在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都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有情怀,他们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他们早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领路人”。他们中有些是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有些是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他们,就是意气风发的扬州“新农人”。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局推出【最美“新农人” 喜迎二十大】专题系列报道,讲述这些胸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家园梦想,奋斗在农村广阔田野上的“新农人”们的故事,激励更多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注入动力,用丰硕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
【最美“新农人” 喜迎二十大 】
专题系列报道 ⑫
陈怡:飞防植保助力农业迈向现代化
人物荣誉小记
01
2020年
全国第三届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作物植保员 扬州赛区二等奖
02
2022年
邗江区“邗城乡土名匠(名师)”
扬州市农情观察“党员示范岗”
邗江区金猴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陈怡,中专毕业后在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疏浚分公司工作。2006年由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导致很多的耕地抛荒,26岁的陈怡放假回家看到这些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家里一直从事农机服务工作,陈怡决定辞职回乡,和父母一起把这些抛荒的耕地种起来。在得到父母和村委会的一致支持后,他很快谈妥了50亩左右的荒地,开始从事稻麦规模种植。
“赶上国家好政策,土农民才能变身农场主”。有一次看电视,陈怡看到先进地区全部实行机械化耕种、收割,根本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那壮观的景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至今难忘。”陈怡说。当时的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将这种高效种植模式带回家,当一名职业农民!说干就干,2015年国家大力推进家庭农场建设,陈怡响应号召又流转了216.5亩的耕地,注册了邗江区金猴粮食种植家庭农场。陈怡拿出前几年种粮的存款,花26万多元购买了一台东方红954的大拖拉机,一台井关PD60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机。又花了20多万元购买种子,肥料,农药,油料等,把几年的收入一下子都投了进去。但是农业就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高投入不一定有高回报。当年稻子收割时连续的阴雨天气,农药没法打,水稻穗发芽,稻曲病大量发生,粮食卖不出去,一下子亏掉将近35万。陈怡看着父母急哭的眼泪,内心备受煎熬,一度曾想到放弃。但想到当时农机服务一年也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可以通过农机服务养田,于是陈怡坚持了下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自从当起了农民,吃苦就成了家常便饭,特别是水稻种植期间,天气炎热,还得穿着靴子穿梭在水稻田间地头,那年才34岁的陈怡,手上、脚上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层老茧。“总有人要做这样的事,我觉得很光荣,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但我更希望早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这样我可以坐在树荫下,拿着遥控器,远程种田”。
农业历来是靠天吃饭的,要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耕种和管理手段。陈怡为了更多地学习农业知识,成了各个涉农APP和网络平台的常客。水稻高效种植技术、小麦新品种选用、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农产品电商销售……只要看见有新思路、新技术,他都就会静下心仔细钻研。麦浪滚滚稻花香,陈怡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从未停歇。
2016年下半年,在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农业培训中,陈怡第一次接触到农业植保无人机,回去后陈怡便花7万多买了当时市场上最先进的大疆MG-1S植保无人机,当年不仅及时防治自己农场的病虫草害,同时也为周边的农户及大户防治,全年防治面积近2万亩次,服务收入15万元。在陈怡的带动下,附近不少年轻的农场主也购买了同款机型。2017年陈怡又添置了第二台,农忙时也接到很多外地大户的服务订单,但因为时间和人员等因素没有能够为他们服务,所以农忙一结束,陈怡就召集农场主朋友们,商量成立一个专门从事飞防植保的合作社,大家一拍即合。2017年底陈怡带领大家成功注册扬州邗江区爱农植保专业合作社。本着“把农户的地当做自家的地去服务”这一宗旨,2018年合作社的服务面积达到近17.7万亩,实现收入141万元。合作社不仅带着飞机去服务,同时也将飞防的服务模式带了出去,山东诸城、江西九江、江苏常州,安徽天长及扬州本地区,有不少的飞防组织也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成立了。多年来合作社取得很多荣誉: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盟会员单位、江苏省五有五好示范合作社、江苏省星级服务组织、扬州市市级示范合作社、邗江区先进企业等,特别是在 2019年初,陈怡代表合作社参加首届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经组委会评比,合作社被评为中国农业服务性联盟会员单位。有了这些成绩,陈怡更加坚定了飞防植保的信念,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的参与,农业现代化可以早日到来,陈怡为之奋斗的理想也能最终实现!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走出一条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服务社会的更大人生价值。” 这是陈怡“子承父业”拿起来锄头的初衷,更是他作为一名“新农人”的志向写照。
拟稿:陈文杰
审核:袁强华
发布:沈 翔
HISTORY
/
往期精彩推荐
【最美“新农人” 喜迎二十大 】专题系列报道之十一 杨宝萍:“90后” 回乡甘做 “农主播”
【最美“新农人” 喜迎二十大 】专题系列报道之十 严鹏:第三代养蜂人的甜蜜事业
鄉遇丰收 · 醉享秋韵田园行
新闻广播 | 《乡村振兴新征程》第147期
长|按|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助力害虫监测迈向现代化
和你一起建立中国的“植保飞防”第一军
植保机飞防、物联网智能化管理……莱西“黑科技”助力春耕春管
2024西南植保盛事:托普云农展示植保黑科技,助力农业绿色升级
曲靖陆良:飞防植保助丰产
喜迎二十大 花团锦簇扮靓榕城
人工智能加持,看托普云农如何赋能数字化植保!就来凤凰植保节·西南植保会
为了点亮乡村的春天,极飞和 200 多位植保专家干了啥?
植保无人机解决橡胶树病虫害防治难题,橡胶林飞防每亩只需10块钱
《中国花卉园艺》2023年第1期“新征程 新亮点”专题|新刊推荐
网址: 【最美“新农人” 喜迎二十大 】专题系列报道之十二 陈怡:飞防植保助力农业迈向现代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74056.html
上一篇: 专家课堂:今年花生病虫害形势严峻 |
下一篇: 【乡村振兴看河南】荥阳发展特色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