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木文化琐谈之102:丹桂飘香月下闻——桂花之“贵”

花木文化琐谈之102:丹桂飘香月下闻——桂花之“贵”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

桂子开花,十里飘香。

这带着香喷喷气息的语言,是仲秋时节特有的语言,也是人们这个时节发言、写文章的“标配”——无论是演讲发言,还是给领导写讲话稿,甚至酒席场上的即兴讲话,都常常少不了这么一句“永远正确”的话。

仲秋时节,一树树桂花竞放,飘香四溢,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尤其是那早开的丹桂,伴着中秋的明月,真乃令人神往,让人遐想。不过今年比较奇怪,无论早桂、晚桂总体上开得都是比较迟。这且不谈。先说说桂花女神的故事。

桂花很香,但是香而不露,秀而不娇,独占三秋,香压群芳。古人便以南朝刘宋时女文学家鲍令晖为桂花女神。鲍令晖是当时杰出大诗人鲍照的妹妹,虽然出身贫寒,但兄妹勤学不辍,很得人们赞赏。鲍令晖的《寄行人》被认为是中国五言绝句之先河,而且,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概从此出。诗曰:“桂叶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委婉含蓄,情谊绵绵。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赞誉“小诗本色,不嫌迫促。”如同李白《早发白帝城》来源于《水经注》一样,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也来源于此。——本来唐诗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奇葩,其兴盛就来源于南北朝。比如李白就深受谢灵运、谢朓、鲍照等的影响。

“月中有丹桂,自古发天香。”说到桂花,人们还会想到月亮中的桂树和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传说,月中有一棵桂花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学仙时犯了错误,被罚去月中伐桂。但这棵桂花树随砍随合,一直生机勃勃。所以,吴刚伐桂不止,永无尽时。只有中秋节这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与人间共度佳节,痛饮桂花酒。因月中有桂,所以古人称月亮往往也带有桂字,如桂月、桂宫。这些美称都被诗人作为月亮的代名词。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仅传说月中有桂,而且传说人间的桂树也是从月宫中传来的。所以,又有“月中桂子”的神奇传说。

相传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特别喜欢桂树,他在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了一座宫殿,叫桂宫。宫内建有桂馆、桂台,用于迎接神仙。这与汉武帝信奉神仙有关,因传说神仙以桂为食可轻轻飞起。

美好的东西总会有美好的传说。桂花生于我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有栽植。桂在我国至少有2500年历史。《吕氏春秋》、《山海经》均有记载。桂花生命力顽强,属于传统的名贵花木,十大名花之一,又称木樨、十里香、金粟等。桂花为木樨科常绿灌木,高可达10多米。桂花四季常青,树叶繁茂,品种繁多,按照花色可分为金桂、银桂、丹桂;按生存特性可分为四季桂、月月桂、岩桂。桂花花香浓郁,属于可接受的香。每到中秋时节,众芳摇落,而桂枝叶腋间却缀满密集的小花,清香飘逸,浓郁致远,故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美誉。人们常常寄予桂花崇高、友好、吉祥的寓意。

前面说到,全国遍植桂花,尤以江南的苏州、杭州、桂林、成都最享盛名。白居易、苏东坡都曾经在杭州灵隐寺赏桂吟咏。西湖边上还有一个风俗:桂花盛开时节,姑娘们在树下搭起帐子,小伙子上树用力摇晃,那树上金黄色的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被称为“桂花雨”。在这花香宜人的桂花雨里,他们谈情说爱,共诉衷肠。苏州中秋赏桂之风日盛,虎丘赏桂花堪称一绝。而广西桂林,桂花极其出名,因为遍植桂树,故称桂林,广西简称桂,也来源于此。而且,桂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花。桂林所产桂花酒、桂花糕更是驰名中外。

在我国民间,桂树是吉祥树。桂,与贵同音,象征富贵,有天生贵子之义。在民间一些吉祥图案中,也常常以桂入画。——笔者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民间吉祥文化、民间工艺欣赏、全国农民画展览等活动,对此略有所知。如莲花与桂花的纹图“连生贵子”,如桂花与兰花画于一图,则表示“桂子兰孙”,也表示“兰桂齐芳”,寓意子孙发达、光宗耀祖。还有桂花与蝙蝠的纹图,表示“福增桂子”,表达吉祥富贵之义。民间婚俗中,还有中秋节给女方家中送盆栽桂花,以祝福“早生贵子”之愿。

桂花作为吉祥物,还有更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封建社会,从大唐开始每年乡试安排在八月,八月是桂月,乡试过关者叫“中举”,称为折桂、登科,合称桂科,考场称为桂苑,科举及第者称为桂客、桂枝郎。考上头名状元郎,被誉为“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曰:“世以登科为折桂”、“自谓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温庭筠诗‘犹喜故人新折枝’,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有蟾,故又以登科为登蟾宫。”《红楼梦》第九回,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所以月中折桂、蟾宫折桂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吉事。

古人还认为桂花有崇高美德,品评桂花香为浓、清、久、远俱全,清可涤尘、浓而远至、推为上品香花。因而古来多有吟咏。清人李渔《闲情偶记》:秋花之香,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

我国人民对桂花有特殊感情,一直把它看作吉祥之花、友谊之花。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韩国就以赠送桂花表达和平友好。在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以赠送桂花作为爱情信物,表达爱慕之情。有时他们还唱着山歌“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结终身。”好的东西总是相通的,桂花在国外也同样得到青睐。古希腊人曾用桂枝编成桂冠,赠给有才华的诗人。在汉语中,桂冠已成为“光荣称号”的同义词。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桂花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植物,可以泡酒、窖茶、制作糕点,香精,加工蒸馏而成的桂花露有疏肝理气、健脾开胃、宽胸化痰的作用,亦可酿成桂花酒。西安黄桂酒以粮食加桂花制成,时地方名产。桂花熏制的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等,深受人们喜爱。

桂树木质纹理细密,是雕刻的好材料,诗人白居易所言:“纵非栋梁木,犹胜寻常木。”桂皮可以提取染料、香料。桂花还可入药,化痰、散瘀。桂子有暖胃、平肝、益肾、散寒之效。桂根可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肾虚牙痛等作用。可谓全身是宝。

桂树繁殖可用扦插、压枝、嫁接。梅雨季节扦插。管理简单,性喜阳光,喜湿润排水良好的环境,耐肥。移植时多留些根须,带土移栽成活率高。——在苏北花木苗圃之乡的沭阳新河,每年梅雨季节都要选用健壮的新枝遮荫保湿处扦插。笔者所在的小院子里,有户人家也是年年如此。(江苏花木文化研究根华供稿,东部战区创作室吴国平和中国刑警学院董杰供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木文化琐谈之26:“四季名花”与“十二月之花”
花木文化琐谈之八:花木的美丽表达让传统文化绽放诗意
花木文化琐谈之五:花木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文化是花之蕊木之本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十一:多情的“爱情之花”
花木文化琐谈之十一:园林是花木的庇护所——从花木说到园林
花木文化琐谈之42:随心随性随意——话说盆景文化
花木文化琐谈之十四:“十大名花”的寓意您知道吗
花木文化琐谈之41:韶韶历史悠久的中国花艺
花木文化琐谈之46:花木是人类审美与心灵的载体

网址: 花木文化琐谈之102:丹桂飘香月下闻——桂花之“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65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杭州满城桂花香,品味历史底蕴与现
下一篇: 桂花芬芳 香气迷人——探索桂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