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鲈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简介

花鲈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简介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典型的广温广盐性鱼类,在0~33℃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4~25℃;在盐度0~38的海水中也能正常生长,因此花鲈具有极广泛生存范围,北至朝鲜半岛西岸,南至越南边界均可见野生或养殖群体。由于以上特性,花鲈在海水、淡水、半咸水池塘、网箱、工厂化养殖池等均能很好的生存,是我国南北方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

64c3a390a3b02.jpg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在这里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花鲈池塘养殖模式的技术要点,供各位读者参考。

1.养殖池塘的准备

放苗前的池塘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适宜的鱼类生长要素是预防鱼类疾病的有效措施。花鲈养殖池塘面积一般在1~15亩均可,南北方养殖密度会有所差异,池塘以长方形为宜,水深1.5米以上,要求进排水方便,毗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潮流畅通、注排水方便的外河道或沿海。

在上一养殖周期结束后,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洁,将池底淤泥中积累的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清理干净,彻底破坏病菌滋生繁殖的温床。将原有池塘水全部抽干后,暴晒数日,待底泥硬化板结后,用挖掘机耕翻池塘底泥。再辅以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在珠海地区的池塘养殖中生石灰用量一般为100~200千克/亩,可杀灭底泥中的绝大多数有害生物。如果不需对底泥耕翻暴晒杀菌,考虑后期花鲈标苗,可使用漂白粉与茶籽饼一起对塘水进行消毒,茶粕能有效杀死塘中野杂鱼,同时具有肥水效果,能很好满足前期标苗需要。

64c3a454bac74.jpg

2.饲料投喂

花鲈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掠食性强,可用鱼糜或冰鲜小杂鱼、野杂鱼肉块喂养,经驯化后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驯化时在投料之前先瓢泼浇几下水或在岸边敲击木棒等,造成一定声响,以促进花鲈形成条件反射,再投以颗粒饲料,经过数次调驯,只要听到泼水、敲击声,花鲈就会群游过来取食。选择池塘稍居中地方,用竹板伸入池中水面,距离池岸4~6米,搭设投饵点,这样的投饵点饵料投撒面积大,鱼摄食时不易浑水,而且可容纳较多的鱼均匀摄食。目前市场上已有专门的海鲈饵料,如海为海水鱼配合饲料等,按照定点、定时、定量原则进行投喂,投饵量应根据鱼摄食情况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花鲈不喜强光,因此投喂时间选择在清晨与傍晚为宜,一般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而定。投喂过程需时刻观察鱼群吃食动态,及时调整投喂速度与用量。

64c3a50241663.png

3.水质调节

花鲈对于水质要求并不苛刻,但为了让花鲈更好生长,池塘水体的溶氧量最好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以及维持稳定的pH为宜。水环境是鱼体直接生活的场所,良好稳定的水体环境是鱼类健康生长、维持免疫力的前提。在成鱼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水体变化,尤其是溶氧、pH、亚硝酸盐、氨氮等因素,针对不同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结合增氧机等设备,微生态制剂等益生菌的作用,共同调节水质。

64c3a57b39faf.png

64c3a58fb3ba3.jpg

4.其它注意事项

花鲈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打样,观察鱼体生长情况、有无寄生虫或其它病害情况,及早预防、处理。同时根据其长势判断筛苗时机,避免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同类相残情况。要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及用料、用药情况都做好详细记录,这样能更好地总结、分析及积累经验,同时有助于进行养殖成本核算。

64c3a5c5d606b.jpg

64c3a5d0863d0.jpg

相关知识

广东省花鲈养殖产业存在问题及展望
花鲈遗传育种与繁殖及养殖产业发展研究
张凯强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基地参与花鲈苗种淡水培育模式研究
花鲈淡水温棚
四大淡水名鱼——花鲈调查报告:养殖具有极强抗打击能力
一种北方地区花鲈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出版发行
利津:建成我国北方最大花鲈工厂化育苗基地
花鲢池塘养殖技术
南方农村报新闻:培育花鲈种苗 填补省内空白

网址: 花鲈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简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866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桂花鉴赏 论文
下一篇: 一种大规模桂花蝉养殖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