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白似雪、粉如霞,红橙黄紫……600多亩月季风姿绰约,引得游人流连忘返。近日,襄城区卧龙月季园举办襄阳首届卧龙月季园文化旅游季活动,赏花、科普、烧烤和晚会等众多互动娱乐项目为市民献上了一场文化旅游盛宴。
卧龙月季园广受欢迎只是“赏花经济”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随着气温回升,襄城区各种花卉次第开放,引来无数游客徜徉花海。随着赏花游的兴起,“赏花经济”增速明显。
以花为媒,如何延伸产业链,让“赏花经济”长久,避免“昙花一现”,发挥“美丽效应”?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百花盛开兴起“赏花热”
繁花迷人眼,花香醉游人。记者日前走进卧龙月季园,只见游人如织,处处热闹非凡。
“我住在月季园附近,今天和儿子一起来赏花,打算多拍点好照片发朋友圈。”市民朱女士举着手机拍摄一株盛开的粉月季,她的儿子拿着一台单反相机,不停地调整拍摄角度。
卧龙月季园内,各类月季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现有月季600多亩,品种达到200多个。这里没有东拼西凑的临时景观,从龙文化月季迷宫、卧龙湖、龙泉、龙潭到月季八卦园,处处都顺应自然之美。”卧龙月季园相关负责人张健告诉记者。
放眼襄城区,以花为主题的景观、景点不胜枚举。据了解,一个月前,“湖北杏花第一村”肖冲村以2万多株杏花为媒,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该村高峰时期日接待量近万人次;黄家湾景区花香四溢,游人穿花拂柳中品味古韵传奇;福恩牡丹园内,各色牡丹争奇斗艳,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尹集乡桃花岭桃花节大放异彩;中华紫薇园以“紫薇文化”为特色,以园林文化为内涵,打造综合立体旅游胜地……
近年来,襄城区聚焦“赏花经济”,开展“襄城无处不飞花”等活动,将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融入其中,一方面推进乡村景区化,发挥姚庵、肖冲、青龙、青山等重点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将襄城区全域乡村打造成可供赏景、游玩、体验的乡村景区,使美丽乡村由“一处美”提升为“处处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制定了一揽子发展乡村旅游的奖励政策,并对企业、旅行社、导游、大型活动等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在全区营造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环境。
据统计,今年以来,“赏花游”游客超过15.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15.3万元。
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
4月底的一天,来自枣阳的黄可可和闺蜜一起来到襄城区的赏花景点“打卡”。
离核心景区还有好几公里,黄可可就感受到了景区热度——道路两边停满了车,她们转悠半天才找到一个停车位。“鲜花很美丽,如果娱乐项目再丰富一些,就更好了。”黄可可感叹道。
随着各地“赏花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链短、配套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襄城区重视。
襄城区政府副区长魏家勇表示,“赏花经济”背后体现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老百姓的消费开始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变,每一朵花的背后都孕育了一条产业链。
襄城区各景观、景点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线路、旅游标识系统、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在内容上创新,结合各种文化活动,挖掘特色与亮点,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全方位聚集人气,力争把“赏花经济”做大做强。
位于尹集乡姚庵村的桃花岭以桃花元素为主要特色,整合农家美食、天然采摘和研学教育等元素,提供摄影、垂钓和喂鸡等娱乐项目,让游客享受乡村野趣。“这里花美、天蓝,饭还特别好吃。”在桃花岭度过了愉快的周末,市民宫贝贝一家还舍不得离开。
在发展下游文旅产业链条的同时,襄城区部分景观、景点还向上游延伸,提升花卉利用率,将种植的花卉送出景区。
中华紫薇园设有银杏园、紫薇古桩园和榆叶梅园等22个专类植物观赏园,每年2月至11月,均有不同的花卉开放。该园区不仅利用近2万亩园区植物发展旅游产业,还把园区植物做成景观、盆景等销往全国各地,形成景观和绿化工程。
卧龙月季园的月季每年花期长达200多天。园区里的月季可供人观赏,也可销往外地。
打造四季“鲜花+”产业
“赏花经济”正红火,但鲜花的花期往往很短,如何才能避免“昙花一现”,做到“常开长久”?
4月29日,记者来到黄家湾景区,只见景区内种满了牡丹、杜鹃、紫藤、迎春、含笑和樱花等,游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顺着鲜花向远处望去,色彩斑斓的彩虹滑道上,儿童们排着队一一往下滑,还有一些大人正悠闲地躺着晒太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实现四季花常“舞”,为“赏花经济”注入新活力,打造“鲜花+”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同等重要。据了解,黄家湾景区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八卦阵、5D玻璃桥和彩虹滑道等20多个娱乐项目。
“春天百花盛开时,我们会举办‘花朝节’活动,结合国风元素,进行汉服、巡游、祭祀展示;夏天荷花盛开,举办‘月亮之恋’相亲会,邀请游人同赴热恋之旅;到了秋天,景区内‘金秋菊展’活动开启,大片金黄花朵展示浓郁风情之美;冬天梅花绽放,雪景、红梅、腊梅成为一绝。”黄家湾景区总经理施锦旻告诉记者。
襄城区各地以“赏花经济”为基础,推动各种产业+旅游,在各产业建设过程中增加旅游功能,丰富旅游消费的内容,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科技、体育、商贸、交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旅游由单一的“门票经济”向“二次消费”转型。
荷花湖等农业企业着重增加体验农业产品,吸引游客回归自然;桃花岭参与乡村马拉松、乡村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丰富游玩体验;福恩牡丹园规划对牡丹进行深加工,生产牡丹系列产品……各行各业+旅游,逐渐形成全业态旅游。
“我们希望每个季节都让游客有不同的体验,破解‘赏花经济’后继乏力的问题。”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胡玉清说,襄城区致力于打造四季花开的美景,春天遍地鲜花,夏季热烈荷花,秋天沿街桂花,入冬时节还有万山梅花园可以观赏,为市民游客提供更长久、更丰富的游玩体验。
相关知识
襄城以花为媒延伸产业链 让“赏花经济”发挥“美丽效应”
以花为媒 让“颜值”变“产值”
全国多地以花为“媒” “赏花经济”热度持续升温中
湖北武汉着力打造“赏花经济”促进赏花产业链不断延伸
南阳延伸“赏花经济”产业链,发展花卉精深加工、优质果蔬种植—— 春风十里吹暖“美丽经济”
“花样”消费①丨以花为“媒”促消费 “美丽经济”踏春来
“花样”消费丨以花为“媒”促消费 “美丽经济”踏春来
东莞:以花为媒,持续催热“春日经济”
邳州铁富悦侬生态园:以花为媒让赏花游成为最有温度最美的底色调
深度|以花为媒,真能带动赏花旅游经济的发展?
网址: 襄城以花为媒延伸产业链 让“赏花经济”发挥“美丽效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81.html
上一篇: 洛阳“满城尽开牡丹花” 经济强市 |
下一篇: 福建:桂花为媒“种”出特色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