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使某种植物受到巨大损失的称病害流行。由于条件限制或人类对病害的防治,在多数情况下病害往往只在局部地区的某些地块或品种上流行成灾,引起很大的损失。病害流行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病原的存活、传播和浸染。影响可概括为寄主、病原、环境和人类活动四方面。
一、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1、初浸染源与感病寄主的距离。越冬或越夏后存活的初浸染源是病害发生的启动因子。病原从越冬(夏)地点传播时,其接种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因而初浸染源离寄主作物的远近,影响接种体的浓度。
2、感病寄主的数量分布。在一个地区大面积种植感病基因型相类似的品种或连片种植感病品种,都有助于接种体的繁殖、传播,而促进病害的流行。在这种条件下,病原接种体的有效利用率最高,繁殖倍数最大、病害循环最快。
3、寄主的易感性。寄主除由基因控制的感病外,环境条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感病。当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发病时,感病品种更为感病,中度感病的品种也可能成为高度感病的品种,病原繁殖快,浸染效率高。
4、转主寄主或它种植物寄主的存在。对于浸染链中必须通过转主寄主的病害,有病的转主寄主往往是病害的初浸染源。对于没有或不必须通过转主寄主的病害,在没有某种寄主作物的季节,病原可在其它寄主作物或野生寄主上越冬(夏)或繁殖,成为“桥梁”寄主,以便在流行季节给该作物提供大量的浸染源。如菌核病常发区,向日葵种植面积的比例与大豆菌核病的流行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许多病毒病的流行与其杂草寄主的存在密切相关。
5、有浸染力强的病原生理小种(株系)。对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具有较强的侵袭力的病原生理小种或株系达到一定的比例或数量,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
6、病原具有很高的繁殖能力。能引起流行病的病原真菌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孢子,使病原在浸染率很低,有利发病的环境条件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引起大量成功的浸染。
7、接种体能被快速传播。能引起流行病的病原除繁殖率高外,还能适应快速传播。
8、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即使以上各种条件均适于病害流行,而环境条件不十分有利也不能引起流行。如露水对于孢子萌发侵入,相对于湿度对于孢子形成,温度对于病害潜育期长短,以及降雨对某些病原真菌孢子的散步,都起到关键作用。
二、流行病的类型: 根据病害流行所需的时间可分为两大类型:
单年流行病和积年流行病。
单年流行病: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达到流行程度的病害称为单年流行病。这类病害一年中有多次再浸染,多为循环性病害。其潜育期短,常常只有3—1O天,一个生长季节中可以繁殖3,4代以至10余代。气流、昆虫及水流传播的病害多属单年流行病。这一类型的病害最易爆发成流行病,其浸染速度最快。
2、积年流行病。一个生长季节内不能引起流行,而需逐年积累病原,数年达到流行程度的病害称为积年流行病。这类病害没有再浸染,称为单循环型病害。其潜育期多数较长,或为土传病害,传播效率很低。
三、流行的预测; 预报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可以预测流行程度,以确定何时何地需要采取何种防治措施,是否需要种植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的抗病品种,以取代产量高、品质好的感病品种,或轮作年限是否可以缩短,也可预测抗病品种抗性保持的年限或病原群体毒力的变化。预测预报的根据:一是根据初始菌量预测,对于单循环型病害,初始菌量是病害流行极为重要的因素;二是根据气候条件预测,对于多循环性病害,气象条件对流行的影响远远大于初始菌量;三是根据初始菌量和气象条件预测;四是根据初始菌量、气候条件及栽培、品种等因素预测病害。有的病害除初浸染源和气候条件外,品种、栽培条件的影响也很大。预测时需加入其他影响因素作为预测因子。
四、植物病害监测仪器; 合理的利用仪器可以有效的预防和监测各种植物病害。如农作物病害检测仪、植物真菌检测仪等。
五、植物真菌检测仪检测原理:根据生物物理学方法:一般健康植物的膜位在-50mv左右,外液跨膜电阻均在105Ω/cm左右,膜电容基本保持在1uf。本仪器利用单色光对试纸条上的反应区进行逐项扫描,因单色光在不同的颜色及颜色的深浅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射率不同,通过确定反射率的梯度,进而确定植物汁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的含量。仪器的单色光对试纸进行扫描,扫描系统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六、植物真菌检测仪操作规程: (一) 仪器安装
正常连接好电源线,按以下介绍的方法安装好打印纸,打开电源,仪器即进行系统自检,载物台移除,停在工作位置。自检正常,仪器即可正常工作。按START键,开始测试。
(二) 打印纸的安装
1、选用宽度为57mm的热敏打印纸卷。
2、向下按压打印机下方居中位置,打印机盖板锁扣弹起,取下打印机盖板。
3、把新纸卷放入纸卷盒松开纸卷,让出纸端靠近仪器内侧。
4、扳开打印机装纸手柄,将打印纸垂直装入打印机,上下拉动打印纸,感觉运动自如即可放下手柄。(热敏打印纸分正反面,请勿装反。)
5、将纸穿过打印机盖板出纸口,盖好盖板。
(三) 启动仪器
1、打开电源,仪器开始自检,检测槽缓慢移出,等待测试。
2、截取植物的根、茎、叶剪碎放置于研钵中,数量约是研钵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用研磨棒研碎。
3、用滴管分别吸取等量的3-5滴五种指示液,滴入盛有植物茎叶的研钵中,搅拌均匀,放置2-3分钟待测。
4、用清水冲洗滴管后吸取指示剂和植物碎片的混合液少许,均匀涂抹在指示条上,将指示条放入测试槽中彩条块朝上。
5、轻轻按动“测试”键,听到“嘟”一声后,测试仪开始检测,测试槽和指示条缓慢移至仪器中,然后返回,这时仪器开始自动打印检测结果。(注:测试完后按“↑”键,载物台缩进归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检测仪分析造成植物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植物病虫害检测仪直销、植物病害快速检测仪报价
植物病虫害检测仪的功能特点
植物病毒检测仪
「植物病虫害检测仪多少钱、植物病虫害诊断仪价格、河南云飞」 价格、参数、图片
植物病虫害检测仪病虫害检测仪
植物病害快速诊断仪 植物病菌检测仪
手持式病虫害检测仪
「植物病虫害检测仪报价、植物病害诊断仪价格、河南云飞」 价格、参数、图片
植物病害检测仪能检测哪些病菌,病虫?
网址: 植物真菌检测仪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904.html
上一篇: 孢子分析仪|做监测植物病害的小能 |
下一篇: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