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报》 2008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李斌 王笑 余山红 徐丽慧 张慧丽 谢关林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明确海南省近几年发生的一品红细菌性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特别是该病原菌的分子特征,为该病害的治理提供可行的依据,本文描述了2005年海南省部分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并通过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和16S rDNA序列比较将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部分碳源利用测定进一步显示2005年海南分离的菌株与2004年海南报道的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存在差异,但与杭州地区报道的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基本一致。利用黄单胞菌模式种典型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3个海南菌株与巴豆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odiaei)和地毯草黄单胞菌(X.axonopodis)单独聚合成群,其中与巴豆黄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王笑;余山红;徐丽慧;张慧丽;谢关林;海南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8年04期 2 张慧丽;张建成;顾建锋;徐瑛;李斌;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在中国的风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张荣意,谭志琼,解修超,梁玮莎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04年03期 4 张小芳;付丽娜;李雪;李兴明;姬广海;中华常春藤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16年05期 5 游春平;孙辉;向梅梅;张云霞;罗碧霞;广州地区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鉴定[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肖爱萍;游春平;向梅梅;张云霞;曾永三;黄江华;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12年16期 7 刘小芳;潘亚妮;将巧龙;刘二喜;赵青华;牟方贵;杨朝柱;魔芋灰霉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8 张思雨;王秋宇;遇文婧;姚春华;刘雪峰;杨兴旺;刁桂萍;风箱果枯枝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16种杀菌剂的毒力比较[J];分子植物育种;年期 9 张超;王玉梓;王照琪;陈代朋;郑丽;谢昌平;槟榔间座壳菌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热带生物学报;年期 10 赵天智;王乔花;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J];猪业观察;202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文宪;刘勇;张蕾;黄小琴;周西全;刘红雨;猕猴桃夏季溃疡病原菌的分离鉴定[A];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何晓锋;曹晋桂;焦力群;张虎;马文杰;吴镝;王敏;临床病原菌的构成变化[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3 孙静华;林素珍;毛平;赖善城;2009年我院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林素珍;张满娥;毛平;赖善城;我院2009年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耐药预警通报[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董玉梅;靳桂明;吴江平;陈寿松;地震创伤性感染病原菌状况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6 倪亚军;乔献伟;杨华;宋梅凤;康晓琴;对2636株病原菌及抗生素效果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曹清毅;侯晓丽;吴昊;陈智;应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鉴别近缘病原菌[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斌;邱文;余山红;张慧丽;谢关林;我国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研究[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源超;破解病原菌致病机理重构作物免疫系统[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阎萍;吕蕙伶;郭炜;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病原菌[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一品红叶斑病病原学及其拮抗细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方婷婷;城市景观娱乐湖体中藻悬浮物对病原菌的影响及风险评价[D];清华大学;2018年 3 符丹丹;中国苹果炭疽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周博;基于拉曼光镊的病原菌快速检测机理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3年 5 贺丹;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及主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D];吉林大学;2012年 6 吴金平;魔芋软腐病病原菌及其拮抗菌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郑丹丹;基于深度学习的病原菌毒力因子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8 赵文强;病原菌在土壤组分上的界面作用与代谢活性[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狄翠霞;病原菌胁迫下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功能以及信号调节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张冠中;240例脑脊液标本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及罕见致病菌临床病例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亚宁;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Pectobacterium parmentieri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建立[D];内蒙古大学;2021年 2 张珊;玉米白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初探[D];云南农业大学;2023年 3 殷辉;中国部分省区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焕玲;蔬菜四种细菌性新病害病原菌的鉴定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朱琳;全血多病原菌快速高灵敏检测方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21年 6 沈波涛;我院呼吸科2003年~2004年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柳嘉欣;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病原菌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海南大学;2023年 8 刘芮池;重要蔬菜土传病原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天津农学院;2019年 9 何永涛;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黄文英;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前后主要病原菌基因变异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霍强;西安光机所新成果可实现临床多类病原菌快速识别[N];陕西日报;2022年 2 本报记者 王方;“作物如何大战病原菌”[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通讯员 许天颖 记者 张晔;病原菌能“精确制导”侵染大豆[N];科技日报;2018年 4 记者 张晔;以菌“克”菌治好难缠的农作物病原菌[N];科技日报;2019年 5 记者 张怀琛;超级病原菌来袭,人类如何“制敌”[N];河北日报;2019年 6 融媒体记者 裘佳;NTM:被忽视的重要病原菌[N];医师报;2021年 7 陈曦 通讯员 陶宝晶;阻止危险病原菌流行 新体温监测系统助力医院感染防控[N];科技日报;2020年 8 柯讯;研究揭秘植物“抵抗”病原菌过程[N];中国科学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王敬照 本报通讯员 马梦瑶;探秘最早发现的病原菌[N];河北日报;2015年 10 记者 陈超;小肠感知病原菌机理探明[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知识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对策
春羽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北京地区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一品红叶斑病病原学及其拮抗细菌的研究
再力花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蓝莓主要真菌病害的分离鉴定与防治研究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广州四种花卉细菌性新病害病原鉴定
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与病原菌鉴定
网址: 海南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2237.html
上一篇: 百合脱毒组培技术研究 |
下一篇: 北京怀柔板栗黄化皱缩病原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