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中草药草原老鹳草、茶叶、荫风轮、独角莲、穿心莲,经粉碎后进行水提,水提取经浓缩即成生物农药。经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较好,且无残留,无污染,使用安全可靠。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logical pesticid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omato bacterial spot diseas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esticide. The inven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ea, Geranium pratense Yinfenglun, Typhonium Giganteum,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crushed by water extraction, water extraction was concentrated into biological pesticide. Through the field experiment, the control effect is good, and no residue, no pollution, safe and reliab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斑点;幼嫩绿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别于其它细菌斑点病。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但化学农药易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内,对人体产生危害。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显示出症状,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危害严重。有毒农药施用在农作物、蔬菜和果树上时,残留在作物表面上的农药,由于脂溶性强,很容易渗入作物表皮的蜡质层,以致很难完全清洗掉。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农药,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纯中草药制成的无残留、无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显著,主要用于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生物农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草原老鹳草40-50份、茶叶30-40份、荫风轮50-60份、独角莲30-38份、穿心莲40-50份。优选的:草原老鹳草45份、茶叶35份、荫风轮55份、独角莲34份、...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草原老鹳草40‑50份、茶叶30‑40份、荫风轮50‑60份、独角莲30‑38份、穿心莲4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草原老鹳草40-50份、茶叶30-40份、荫风轮50-60份、独角莲30-38份、穿心莲40-5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运江,
申请(专利权)人:史运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知识
一种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防治方法
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技术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防治方法?
一种防治花生叶枯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详解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方法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植保】番茄上多种斑点病高发!送上辨别方法及防治药方!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技术方案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
细菌性病害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
网址: 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2873.html
上一篇: 马铃薯种薯疮痂病防治新型农药杀菌 |
下一篇: 香蕉炭疽病黑星病及叶斑病生物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