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我们一起在怒放的菊花中读一读那些写菊花的经典诗词。
01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陶渊明在归隐后写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轻松,借南山美好晚景抒写诗人回归田园不慕名利的惬意,陶诗的菊花一出,菊花就带有孤高傲世的品格,后代诗人的菊花都留下了东篱菊的影子,“采菊东篱下”成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也变成了归隐的代名词。更多菊花的诗词:www.gujinshici.com/shiju/juhua/
02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是爱菊之人,也向往田园生活,在日落的深秋时节,置身草庐前,看菊花在柔和的晚霞中凌寒盛放,百花凋残,唯菊独开,坚韧傲然无惧寒露,怎能不爱菊?
03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东篱菊”,菊花打上了陶渊明的标签,秋霜上瓦,芭蕉和残荷都已颓败,唯有菊花傲然而立,这秋天萧索的清晨都变得清新如画,人只要有傲骨,世界便能变得很美好。
04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九重阳赏菊折菊是习俗,唐代时九月十日叫“小重阳”,也有登高赏菊的习俗,孤傲的菊花“何太苦”,要连续两天被人采摘,诗人为菊花感到惋惜,此时的诗人经历了两度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创,因馋言被迫出京流放,诗人写菊花何尝不是写自己。
05
《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色调淡雅,不张扬不惊艳,安静地在高洁不慕虚荣的陶渊明和罗含屋边的吐露芬芳,但光阴无情,岁月易老,我更愿意在内心留住菊花的高洁,而站出来为社稷江山尽展自己的才华。这首诗是诗人借菊花表达自己锐意进取,一展抱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理想。
06
《庭前菊》
(唐)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这是首诗人思念长安的诗,菊花带着长安的记忆,所以诗人在满庭院中移种菊花,还告诫娇艳的红兰不要小看了还在生长中的青色菊花,等它盛开将风华无限,曾经的京师重阳节上它才是万千宾客饮酒观赏的主角。诗里也隐含着诗人以菊花自比之意。
07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在七律,诗人晚年多病,壮志难酬,非常寂寞抑郁,在见到巫山巫峡的秋景和菊花后所写的一组感怀诗之一,全诗气氛阴沉萧索,借景抒发诗人忧国之情、身世蹉跎和孤独抑郁之感。
08
《叹庭前甘菊花》
(唐)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和写菊花高洁傲霜独开的气节不同,这首诗写的是“生不逢时”的菊花,因为移植晚了而错过重阳节时绽放,再也无人欣赏,还要和霜露抗争,就像诗人自己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没有机会得到重用为国家评定叛乱,即使这样,菊花有着抗霜露的顽强执着,诗人也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
09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的视角是独特的,他在满园黄菊中看到了一朵白菊花,由此联想成白发老翁误入少年们的游乐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没有了苍老、没有了孤寂,充满了青春活力,这其实就是诗人不服老心境的表达。
10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首闲适的田园诗,是诗人隐居鹿门山时所写,没有像其他诗那样写菊花的品质,而是写田园风光,写诗人内心向往的陶渊明式的归隐生活,有人邀请诗人去田舍做客,青山绿树、田庄农舍、炊烟袅袅、美酒餐食、醇厚的友谊,让诗人情不自禁地主动提出还要再来这里,再在重阳时与主人一起赏傲岸的菊花,因为在诗人的心里,菊花盛开的时节那里更是向往的地方。
11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首豪气干云的菊花诗,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只流传下来三首诗,其中两首都是写菊花,这是其中之一。这首诗中菊花的意境和大多数菊花诗的意境不同,这里的菊花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化身,他们身上有如菊花迎风霜开放一般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只是时运不济,居于社会的底层,如果有可能,将来有一天我会带着他们奔赴新生。
12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的另一首菊花诗,因为一部电影这首诗变得耳熟能详。这是黄巢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考未中后写下的诗,这首诗诗风雄伟、豪迈,极具画面感,满城皆是傲霜独开的菊花,谁还能争锋?
13
《华下对菊》
(唐)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司空图笔下的菊花是甘于寂寞的,不媚俗,不在春天与百花争奇斗妍,却可泡入酒中洗濯旅人的疲劳,开在深秋的书斋中,与雅士相伴,不骄不躁。
1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借重阳节需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然而现在却无人送酒,只能想起故园的菊花在战火下开放的情景,明着是怀乡,隐含着是抒写诗人对战乱的忧思,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15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是首秋怨词,全词没有一个“愁”字,但满篇借怨,借描写一个在秋日里苦忆离人的思妇眼中所见的秋日景象,来表达妇人从菊花盛开盼到菊花凋残,都没有盼来归人的愁怨。
16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秋天的萧索凋敝容易让人情绪低落黯然神伤,诗人在西风细雨中看到了盛开的菊花,但遮不住内心的黯然,时节很好,但世事复杂,诗人想为国为民尽力,却无奈被诋毁,难以实现报国理想,真想归隐而去,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这首诗写于“亲历新政”失败,诗人被捏造罪名降职知滁州时。
17
《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苏轼大赞菊花,菊花娇弱轻盈优雅,金黄花蕾在晚霞下别有风味,不光只是秀美优雅,它还坚韧、特立独行,风寒露重、百草凋残时它才盛放,更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18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眼里的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虽然荷已尽,看上去很萧瑟,但菊花虽残却还在枝头傲霜而立,黄黄绿绿的橙子橘子挂在枝头硕果累累,充满了希望,就像我们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思想成熟、能力大盛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朋友你一定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懈努力。
19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南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是首写秋景、寄乡思的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爱人死别、生活孤苦之后,晚年的李清照已经不再只是沉迷在凄凉感伤之中,反而变得豁达坦然,所以才能说出“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人生苦难无数,不如看开些,潇洒点,把酒临风,多看眼前的美景,这是傲寒而立的菊花给了它力量吧。
20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负笈远游,时逢重阳,词人在佳节时酒后微醺,嗅到菊花暗香浮动,想起远方的丈夫和独居的寂寞,度日如年,寝食难安,写下这首怀人词寄给赵明诚,表达思念和内心的孤独。
21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宋)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这首词写菊花视角也比较独特,借菊花感慨时光流逝。菊花虽然年年会盛开,但秋天过去也会凋败,年轻时不会明白岁月无情,只觉得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但年纪大了以后才会感觉到年华易老,时光不易。
22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宋)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辛弃疾的这首菊花诗写得酣畅淋漓,是在他远离庙堂后所写,借菊花将腐朽的宋代官场痛骂一顿,展示出诗人不趋炎附势的品格。菊花就是如此,从不愿在群花争艳的春季开放,而是要等到秋风来寒霜至才怒放。
23
《黄花》
(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而知道朱淑真的人却少之又少。朱淑真是宋代女词人,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但嫁给了文法小吏,志不同道不合,夫妻不睦,最终抑郁早逝。黄花就是菊花,这是首咏物抒情诗,生在古代很无奈,诗人内心对命运有着强烈的反抗之心,故在诗中借菊花表达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意屈服于现实的心志。
24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宋)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这是首借菊花写离别的词,特别伤感。离别时,黄菊盛开,我们也约定了明年黄菊开时再重逢,然而等了一年,黄菊依旧开,但离别的人儿却没有出现,我才知道离人远在天涯,就算编成同心结,恐怕我们也再难重逢。
25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首诗被评价为最有气节的菊花诗。诗人是南宋遗民,南宋灭亡后,终身不出来做官,无论坐卧总是朝向南方,表示忠于宋朝。这首诗以菊花不与百花为伍而独在深秋盛开,宁可枝在头凋残,也不被北风吹落的傲气,表达诗人忠于故国、永不屈服的气节。
26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野菊花在古代文人眼中更具孤傲的品格。野菊花在山野间默默无闻,不被文人、世俗钟爱,但它却可以在山野间肆意生长,不受约束,形成自己独特的姿色和清香,让人忍不住要折一枝下来观赏,根本不屑于向世俗争宠,这就是杨万里眼中的野菊花。
27
《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这首词不是写菊花的高洁,而是写菊花的坚韧,重阳后菊花便会凋零,不再有初时的风韵,但来年深秋还会再次怒放,不因会再次凋残而伤怀,而人却不如菊花,遇到事总是会沉浸其中,寝食难安,瘦过黄花。人真要学学菊花的坚韧啊。
28
《咏菊》
(明)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是首赞菊花的诗,把菊花写得大气滂沱,个性独特,意志坚强,堪称吓杀百花,就是秋风来了也要和秋风战上一场,花瓣落地也成了大地的装饰。
29
《咏菊》
(明)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这里的菊花是海南菊花,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红的白的黄的各种漂亮颜色的菊花,不等到重阳节,就带着清香阵阵,簇簇绽放,而不屑于为了供人观赏而应时开发。诗人写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是为了表达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30
《菊》
(明)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深秋至,百草凋零,众芳摇落,萧条枯寂中,菊花默然开放,给萧索的秋季增添的色彩,西风吹过,暗香盈门,这是爱菊之人的享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全诗赏析
节气|寒露三候·菊有黄华——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中秋赏菊】唯美的菊花诗词
【诗词小课堂】| 傲霜之花——《菊花》
《秋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自古以来,菊花便被文人墨客所称颂,不仅如此菊花也常作为观赏花卉装点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菊花栽培中的问题
网址: 菊花诗词:此花开尽更无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5205.html
上一篇: 菊与重阳,鲜为人知的时令密码|青 |
下一篇: 金秋菊更艳 香飘五脑山!9月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