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数据平台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数据平台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6米,胸径可达40厘米;树皮灰绿色。平滑,有浅裂纹。小枝、叶轴、花序密被茸毛。奇数羽状复叶,长13-32.5(-35)厘米;小叶(1-)2-3对,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3-13.5 (-17)厘米,宽2.3-6.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或宽楔形,叶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毛,侧脉6-11对,与中脉成45°角;小叶柄长3-6毫米。圆锥花序顶生,或总状花序腋生;长11-17厘米,密被淡褐色茸毛;花长2厘米,径2厘米;花梗长7-12毫米;花萼钟形,5齿裂,裂至三分之二处,萼齿三角状卵形,内外均密被褐色绒毛;花冠中央淡绿色,边缘绿色微带淡紫,旗瓣近圆形,基部具胼服体,半圆形,不凹或上部中央微凹,翼瓣倒卵状长圆形,淡紫绿色,长约1.4厘米,宽约1厘米,柄长3毫米,龙骨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6厘米,宽约7毫米,柄长3.5毫米;雄蕊10,分离,长1.3-2.5厘米,不等长,花丝淡绿色,花药淡灰紫色;子房扁,沿缝线密被淡褐色长毛,其余无毛,胚珠9-10粒,花柱线形,柱头偏斜。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有喙,果颈长约5毫米,果瓣革质,厚2-3毫米,紫褐色,无毛,内壁有横隔膜,有种子4-8粒,稀1-2粒;种子椭圆形或卵形,长8-15毫米,种皮鲜红色,有光泽,种脐长约3毫米,位于短轴一端。

识别要点

常绿乔木,高16米。小枝、花序、叶柄和叶轴密被锈褐色茸毛。叶长13~32.5厘米,具5~7小叶。圆锥花序顶生。花长约2厘米;花萼钟状,5齿裂至2/3处,花冠中央淡绿色,边缘绿色微带淡紫色,旗瓣近圆形,翼瓣与龙骨瓣均短于旗瓣。荚果扁平,长椭圆形。种子椭圆形,鲜红色,有光泽。

保护现状

我国珍稀濒危树种,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国家5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名录。

保护建议

打击非法采伐犯罪行为。对花榈木古树群进行科学保护。加强森林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对广大群众就保护国家级植物等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自觉保护国家珍稀野生植物的意识。

分布

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福建、广东

相关知识

花榈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的珍稀植物有哪些
上海植物园将推出“走近华东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专栏
花榈木根插及大苗培育技术
30余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花杓兰现身内蒙古
昆明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贵州首次发现圆叶天女花
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 新增野生植物268种和32类
采个野花牢底坐穿?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来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扩容,牢底坐穿花变多了?

网址: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数据平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58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为植物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保护生物
下一篇: 观赏树木资源的保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