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第五节

第五节

植物脱毒技术主要内容一、植物脱毒的意义二、脱毒方法三、无病毒植物的检测四、无病毒苗的保存与繁殖五、无病毒苗的利用与效果退化马铃薯生长期间植株变矮,分枝减少,叶片皱缩,生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明显下降,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失去种植价值,这种现象称为马铃薯退化。菊花受病毒侵染变为“绿牡丹”芍药型“绿牡丹”名贵品种“矮化因子”侵染果树可制作盆景一.植物脱毒的意义1、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2、快速繁殖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3、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4、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5、便于运输二、脱毒方法(一)热处理脱毒(二)茎尖培养脱毒(三)其他脱毒方法(一)、热处理脱毒

脱毒原理:

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度)即钝化失活。

1、温汤浸渍处理脱毒法

材料置于50--55℃左右热水中浸渍数分钟到数小时。

特点:简单易行,成本低,但易使材料受伤。

适用:甘蔗、木本植物和休眠器官的处理。

2、热空气处理脱毒法

将植物用35~40℃的热空气处理几十分钟至几个月时间。

特点:损伤较小,操作简便,须严格控制温度时间

适用:多数植物,生长期的植物材料处理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时间

3.热处理脱毒的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对设备要求不高,技术简单,短时间可除去病毒。(2)局限性:●热处理不能脱除所有病毒,此法只对那些球形病毒和线形病毒有效。而对杆状病毒不起作用。●同时同样的处理效果也不一样(具有不确定性)。●对植株有伤害,只有部分植株成活。●对寄主植物进行较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有可能钝化植物组织中的阻抗因子,使寄主植物中抗病毒因子难于活化,从而增加无效植株的发生率。(二)、茎尖培养脱毒

1.通过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随植株不同部位和年龄而异。老叶和成熟组织及器官中病毒含量较高根尖、茎尖生长点约0.1--1mm区域内,几乎不含病毒。思考:为何在这个区域不含病毒?(1).顶端分生组织不存在维管束系统,病毒无法移动。(2).病毒胞间移动速度赶不上茎尖旺盛的分生细胞分裂速度。(3).旺盛分生细胞代谢活性强,使病毒无法进行复制。2.茎尖脱毒方法

(1)、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病毒危害较轻的健壮植株,采集外植体。

(2).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可直接选定的植株上取顶芽进行消毒接种。采顶芽与侧芽消毒接种。

消毒方法是:剪取顶芽梢段3~5厘米,剥去大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75%酒精中浸泡30秒左右,用1%次氯酸钠或5%~7%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材料4~5次。(4)、培养及生根诱导

25+2℃,1500-4000LX

诱导生根的方法是将2~3cm高的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继续培养1~2个月可生根。茎尖培养脱毒过程图茎尖剥离(1)茎尖剥离(2)3.影响茎尖培养的因素(1)茎尖大小:茎尖大小与脱除病毒的效果成反相关,即剥取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茎尖大小与茎尖的成活率成正相关,即茎尖越小培养难度越大,成活率越低。考虑到脱毒效果及提高成活率,一般切取0.2~0.5m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培养材料。(2)培养条件:在茎尖培养中,光下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效果好。(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茎尖最好从活跃生长的芽上切取,一般地培养顶芽茎尖比培养腋芽茎尖效果好。4.茎尖培养脱毒的特点:﹙1﹚脱毒效果好﹙2﹚后代遗传性稳定所以是目前生产无病毒苗最安全、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三、其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一)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将感染病毒的组织离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再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从而获得无病害毒植株的方法,即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

部分愈伤组织细胞不带病毒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①是愈伤组织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而病毒复制速度较慢,赶不上细胞的繁殖;

②是愈伤组织发生了抗病毒突变。(二)珠心胚培养脱毒

相关知识

第五节:花坛设计
第五节 花卉纹样.ppt
第五节花坛设计.doc
第五节 管理
第五节 昆虫类
第五节 花卉苗木生产
怎样拍好花卉 第五节 花卉摄影与色彩心理学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五节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1课时 开花和花的结构)课件 苏教版.ppt
第五节 梨树施肥指南
果树高效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网址: 第五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81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脱毒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下一篇: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花卉上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