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家在四川发现牡丹新成员
“我们此次发现的野生牡丹,是在四川贡嘎山海拔2000余米的山上发现的。”6月29日,说起近日在四川考察野生牡丹的经历,赵孝庆非常高兴。
不久前,由中国牡丹界泰斗李嘉珏、赵孝庆等人组成的野生牡丹考察队,奔赴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进行野生牡丹考察。
赵孝庆介绍,这次发现的野生牡丹花是红色的,初步判断为四川牡丹的亚种或变种,被他们称为四川红牡丹。
赵孝庆说,从实地考察来看,四川牡丹亚种的花期要比四川牡丹原种的花期晚20天左右。李嘉珏称,四川牡丹亚种的发现为四川牡丹的分类和分布研究拓宽了思路。
远赴四川考察野生牡丹,对赵孝庆来说不是第一次。
2007年五六月份,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探索,赵孝庆在四川地区发现两个牡丹原种,即中华白牡丹和中华黑牡丹。
“当时,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中,还没有在上述地区发现牡丹的记载。”赵孝庆说,“两个新牡丹原种的发现,扩充了中国牡丹基因库,为牡丹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为中国牡丹的扩繁育种、观赏、药用、食用增添了更多可行性。”
6月29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赵孝庆的办公室见到了中华白牡丹和中华黑牡丹的照片、标本。
这两种牡丹与我们常见的牡丹在外形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常见牡丹叶片较圆,中华白牡丹和中华黑牡丹叶片较细、较长、较尖;常见牡丹一枝开一花,而中华白牡丹和中华黑牡丹一枝开五花,花为单瓣、色深;常见牡丹果荚为五瓣,而中华白牡丹和中华黑牡丹果荚为两瓣。
“成熟的中华黑牡丹色泽较深,比我们常见的黑牡丹颜色更黑,通过杂交育种对于解决观赏牡丹‘黑牡丹不黑’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赵孝庆说。
发现野生黄牡丹群落“第一人”
业内人士将牡丹专家赵孝庆、赵孝知称为新中国历史上发现野生黄牡丹群落的“第一人”。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两位专家讲述了非常激动人心的故事。
1980年,赵孝庆在《云南图谱》上第一次看到了野生黄牡丹的图片,心里猛地一动。他听说1949年后国内没有人知道野生黄牡丹的具体分布,便决定和牡丹专家赵孝知结伴前去考察。
据赵孝知回忆,1980年“谷雨”前后牡丹花开之时,云南省下关市洱海公园的工程师毛品一,在回烟台老家探亲时,顺路到菏泽考察牡丹、芍药,准备秋后引种到洱海公园。闲谈中,说到中国的黄牡丹不黄时,毛品一提到云南有野生黄牡丹。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孝知便指着办公室里悬挂的中国地图上内蒙古自治区的那一片浅黄色问:“有这么黄吗?”
毛品一说:“比这黄得多,就像黄菊花、向日葵的花一样黄。”
赵孝知回忆,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有这么黄的牡丹,于是决定去云南考察。
当年6月份,云南中甸、丽江的野生黄牡丹开放的时间到了。赵孝庆、赵孝知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终于到了云南大理,两人跋山涉水,从大理到楚雄、下关、建水,凡是传闻有野生黄牡丹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
连日的奔波和高山反应把身体击垮了,赵孝庆、赵孝知不得已回到昆明休整。谁知不经意间却在昆明的药材市场见到了一枝开着小黄花的狭叶牡丹,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云南野生黄牡丹。
赵孝庆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赶紧询问贩卖药材的当地人。他们说是从楚雄深山里采的。于是他们赶往楚雄,请当地人当向导,从天不亮爬到天黑,终于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找到了大片的云南野生黄牡丹群落。
此次云南之行,二人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付出了艰辛,收获了甘甜。
专家们说,他们是新中国历史上发现野生黄牡丹群落的“第一人”,为牡丹的引种和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
菏泽专家远赴云南考察野生牡丹的举动,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赵孝庆、赵孝知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到北京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卧佛寺植物园等单位作了朴实而精彩的考察报告,受到好评。
以同样的毅力和激情,赵孝庆成为发现西藏大花黄牡丹原产地的第一人。
时隔多年,回忆这段往事,赵孝庆仍然激动不已:“3米多高、漫山遍野的黄牡丹种群,让我们看呆了,光拍照就拍了20多个胶卷。”
多年来,赵孝庆的足迹踏遍了我国牡丹的各个原产地和几大栽培地区,对牡丹的分布范围非常熟悉。
永远铭记与牡丹结缘的面孔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
在牡丹区牡丹办事处赵楼村,至今还流传着赵邦宁等牡丹前辈跋山涉水、寻找牡丹新品种的感人故事。
赵邦宁走南闯北,四处销售牡丹,在此过程中,不忘搜罗牡丹名品。他到北京卖花时,用曹州牡丹、木瓜、耿饼换回数棵牡丹名品,然后精心栽种到自家花园中。几年后,他用交换回来的牡丹种子,栽种出两棵牡丹。一棵命名为“黑花魁”;后人为纪念赵邦宁为这棵紫色牡丹付出的辛苦和代价,便把另外一棵牡丹命名为“邦宁紫”。这棵牡丹随后繁衍盛开,远近闻名。“邦宁紫”,花初开紫红色,盛开浅紫红色,瓣边粉紫色,皇冠型。
在赵楼牡丹历史上,还有一位与赵邦宁一样,为家乡牡丹发展繁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就是赵楼赵氏七世祖赵瑞波。
赵瑞波是老中医,医治病人要用到丹皮,于是跟牡丹结缘。
据牡丹专家赵孝庆介绍,1596年,赵瑞波的弟弟在山西平定州作知州,赵瑞波去看望弟弟,由于条件艰苦便一路行医赚取生活费用。从山西返回的时候,他一边行医一边采集中药材。在路过秦岭时,他采集了大量牡丹苗和种子,费尽千辛万苦带回菏泽,丰富了菏泽牡丹品种资源圃。那时洛阳经金、元两代战乱袭劫,牡丹陷于衰败,几乎绝迹,但在乡间,却还保存了二乔、姚黄、魏紫等十多个上色品种。他又不辞劳苦,长途跋涉,去洛阳取回十多个新品种。
在一代代牡丹花匠的努力下,至明代,“曹州牡丹甲于海内”。
一株株牡丹,在一代代菏泽牡丹人的努力下,从深山老林走向烟火人间,呈现着傲然于世的生命,展露着万紫千红的表情。那一张张与牡丹结缘的面孔,镌刻着对一朵花的不同记忆。
相关知识
菏泽牡丹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 | 科技导报
花开时节,到菏泽赴牡丹之约
菏泽牡丹 走向世界(新时代 新画卷)
菏泽人 牡丹情
菏泽牡丹节摄影大赛:捕捉春日里的国色天香
山东菏泽——牡丹培育基地
菏泽牡丹何时走出花卉知产流失困局
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
九大野生牡丹品种都有哪些而又是怎么分类的
网址: 菏泽人在四川发现新的野生牡丹品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1009.html
上一篇: 国色天香 盛世传奇——第34届中 |
下一篇: 竟然是野生滇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