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幽梦影 卷一 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幽梦影 卷一 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译文】冬天适宜诵读经书,因为在冬天可以集中思想在经书里驰骋;夏天适合读史,因为夏天白日时间长,时间比较充足;秋季适宜读诸子百家,因为秋天秋高气爽,人的韵致比较特殊,这时可以领会诸子精神的实质;春天适宜读诗词文章,因为春天可以体会出诗文的生机和春天散发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译文】《诗》《书》《礼》《易》《春秋》等著作适合一个人时静静的阅读,而历史著作适合和知己一起阅读。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译文】没有做过善事也没有做过恶事的是具备极高品德的圣人;做善事多做恶少的是品质好才能高的人;做善事少恶事多的人是最平常的庸俗之辈;只做恶事而不做善事的是不知廉耻的小人;只知道做善事而没有做过恶事的是神仙和具有善根的佛家。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上草下专)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译文】天下只要有一知己,就不会有遗憾了。不只人是这样,万物也是这样的。例如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看作知己,杏树把董奉当作知己,莲花把濂溪视作知己,奇石将米芾当作知己,荔枝把杨贵妃视作知己,茶把卢仝、陆羽作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为知己,莼羹鲈脍把张翰视为知己,芭蕉把怀素视为知己,瓜把邵平视为知己,鸡把处宗视为知己,鹅把王羲之视为知己,芭蕉把王昭君视为知己。他们之间相互交定,就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至于说像泰山松与秦始皇,春秋鹤与卫懿公那样就是彼此不能相交的缘故了。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译文】为明月担心被云彩遮蔽住,为书本担心被蛀虫咬坏,为鲜花担心被风雨摧残、毁坏,为才子佳人担心他们命运无常,确实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呀。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译文】鲜花不可以没有蝴蝶作伴,青山不可以没有泉水穿流其中,石头上不能没有青苔的点缀,水上不可以没有水藻的漂浮,乔木不可以没有藤萝的缠绕,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嗜好。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译文】春天听鸟叫的声音,夏天听蝉鸣的声音,秋天听虫子唧唧叫的声音,冬天听雪簌簌的下的声音;白日里听下棋的声音,明月当空时听吹箫的声音;身处在大山之中听松林风啸的声音,水边听摇橹声,这才算没有白长了这双耳朵。假如听到无赖少年的呵斥和辱骂,蛮横女人的叫骂和恶言,真不如耳朵聋了的好。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译文】上元节要与豪爽大方的朋友畅饮,端午节要与漂亮潇洒的朋友对饮,七夕节要与擅长吟诗作对的朋友对饮,中秋节之时要和淡泊名利的清雅之士对饮,重九要与远离是非、隐居的朋友对饮。

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害之。

【译文】长有鳞片的金鱼,生有羽翼的紫燕,可以说他们都是动物中的尊者和神仙。就像避世于风云叵测中的东方朔,别人是伤害不到他的。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译文】入世应当学习东方朔,出世应该学习佛印了元。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译文】观赏花卉应该有佳人相伴,对月畅饮应该有吟诗作对的朋友助兴,把玩赏雪应与高雅隐士为伴。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译文】和学识渊博的朋友在一起,就像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奇书;同风流儒雅的朋友在一起,就像在读名人的诗文创作一样;同严谨的朋友在一起,就像读名人贤士所著的经传;同诙谐风趣的朋友在一起,就像在阅读传奇小说一样。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译文】楷书要写的像文人那样,曹叔写的要想名将那样,而行书书写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就像晋代羊叔子那样缓带轻裘,则是最好的。

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译文】人要有可以入诗的韵味;物要有可以入画的美感。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译文】青年人需要有老年人的那种成熟的见识和老成,老年人需要有少年的激情与热忱,这样才能有精彩丰富的人生。

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译文】春天生机勃勃,是大自然本有的情怀;秋天萧瑟一片,是大自然的另一种情调。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译文】古人说:如果没有明月、鲜花、美人,就不愿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增加了一句话:如果没有书可以读,没有笔墨可以写字,没有棋可以下,没有酒可以喝,就不一定必须做人不可。

愿在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廌,愿在虫而为蝶,愿在鱼而为鲲。

【译文】假如作树,我愿做一棵臭椿(虽不成材不中用,却能享其千年);假如做草,希望做一株蓍草(因为它可以占卜预测未来);假如做鸟,我愿长成一只鸥鸟(鸥鸟可以无忧无虑),假如做走兽,愿做解豸(因为它可以识别邪恶);假如做飞虫,愿做一只蝴蝶(因为它可以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如果做鱼,愿化作一只鲲鹏(它可以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

黄九烟先生云:“古今人必有其偶双。千古而无偶者,其惟盘古乎?”予谓:“盘古亦未尝无偶,但我辈不及见耳。其人为谁?即此劫尽时最后一人是也。”

【译文】黄九烟先生说:“从古到今,每个人都能找到与他们匹敌者;千古无双的人大概只有盘古了!”我说:“盘古也不可能没有匹敌的人,只是我们这些人等不到罢了。这个人究竟是谁?这一劫难之中剩下的最后一个人就是了。”

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诗曰:“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译文】古人把冬天称为三余,我却说应该把夏天称为三余:早上起来是夜晚的空余,晚上晚睡是白天的空余,午睡时间是应酬人事工作的空余。于是古人诗说“我爱夏日长”,的确是真的。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译文】庄周在梦中化为蝴蝶,这是庄周的幸运;蝴蝶在梦中化作庄周,这是蝴蝶的不幸。

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译文】种植花卉可以邀来蝴蝶飞舞,堆砌石山可以招来白云飘荡,种植青松可以招来清风徐徐,存积池水可以招来浮萍的漂浮,建筑高阁楼台可以招来明月朗照,栽种芭蕉可以招来细雨绵绵,种植柳树可以招来蝉鸣于枝头。

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译文】景致有说起来十分幽雅,而实际上十分萧条的,那就是朦胧烟雨了;境况有说起来十分幽雅,而实际上十分难堪的,那就是贫穷和疾病了;声音有说起来十分有韵味,而实际上却粗俗不堪入耳的,那是卖花者的叫喊声。

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译文】才子能够富贵,一定是掌握了福运、而又用自己的智慧得到的。

新月恨其易沈,缺月恨其迟上。

【译文】月初的月亮落得快,使人产生遗憾;而下旬的月亮出来的晚,也令人很是不能满足。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薙草而已矣。

【译文】我不能做到耕地种田,只好学学浇菜园花圃了;我不能做到上山砍柴,只好学除除杂草了。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站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译文】第一遗憾是书袋子容易被虫咬坏,第二遗憾的是夏天夜晚的蚊子太多,第三遗憾的是赏月的高台上时光易流逝,第四遗憾的是菊花多干枯,第五遗憾的是松树上大蚂蚁太多,第六遗憾的是竹子多落叶,第七遗憾的是桂花、荷花容易凋谢,第八遗憾的是薜荔女萝中会藏有毒蛇,第九遗憾的是架上的花多刺,第十遗憾的是河豚多有剧毒。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译文】从楼上看远山,从城头上看皑皑白雪,在灯下看月光,身在小船中看晚霞,朦胧月色下看佳人,看到的又是另一种情景。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译文】山光,水声,月色,花香,文人的精神气质,佳人的优美姿态,都无法具体描写,无法作具体把握,确实足以令人魂牵梦绕,情思颠倒。

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死者可以晤对,可不需少君之招魂;五岳可以卧游,可不俟婚嫁之尽毕。

【译文】假使做梦能够自己做主的话,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到达,就不用羡慕长房的缩地术了;假使做梦可以与死人面对面的说话,那就不需要李少君招魂了;假使能在梦里畅游五岳也就不必等到婚嫁之事办完之后,再做远行了。

昭君以和亲而显,刘蕡以下第而传;可谓之不幸,不可为之缺陷。

【译文】王昭君以出塞和亲而名流千古,刘蕡因直言宦官之祸被罢黜进士第而得以流传后世。这可以说是他们的不幸,但不能说是缺陷。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译文】用爱鲜花的心情去爱惜美人,会有另一番情趣;用爱怜美人的心情去爱惜鲜花,那么爱护鲜花的情意会成倍增加。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译文】美人胜于鲜花的地方,在于她知晓人意;鲜花胜于美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散发芳香。这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拥有的,就只有舍弃散发香味的鲜花而选择知晓人意的美人了。

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译文】窗里面有人在窗纸上写字,我在窗外面观看,十分好看。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译文】少年时读书,就像从缝隙中看天上的明月一样;中年时读书,就像在庭院中观赏月亮一样;老年时读书,就像站在高台之上观看明月一样。这都是从他们生活阅历的多少,来看他们获得知识的多少的。

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至清明十日前之内,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译文】我想写信给雨师:春天的雨最好在上元节后才开始下(那时观花灯已结束了),一直到清明前十天之内(雨停桃花开),还有到谷雨这天,夏雨适合在每月的初七、初八之前,二十二或二十三之后(以免妨碍赏月),秋雨最好在孟秋、季秋的上旬或下旬下(八月是赏月的最佳时节)至于到了数九严寒的隆冬,那就不需要下雨了。

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译文】做一个肮脏的富贵者,不如做一个清高的贫穷者;忧郁的活着,还不如快乐的死去。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无一文,死后每饶楮镪;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凌,死后必多跪拜。

【译文】天下只有鬼是最富的,他们生时口袋空空,死后往往有大量的纸钱;天下只有鬼最尊贵,活着时或者会遭受凌辱,死后却会受到许多人的跪拜。

蝶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

【译文】蝴蝶是才子的化身,鲜花是美人的别号。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译文】因为白雪想到了隐士高人,因为鲜花想到了美人,因为美酒想到了侠客,因为明月想到了好友,因为山水想到了得意的诗文创作。

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译文】听到鹅叫的声音就好像到了金陵的白门;听到摇橹声,就好像身处三吴之地;听到水拍滩头的声音就好像身处浙江之地;听到骡马颈下的铃铛响,就像走进了长安故道一样。

一岁诸节,以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五日、九日又次之。

【译文】一年之中的各种节日,应以元宵节为第一,中秋节第二,端午节、重阳节为三、四。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译文】雨,能让白天变短,能令黑夜变长。

古之不传于今者,啸也、剑术也、弹棋也、打球也。

【译文】古代盛行而没有流传到现在的事物,有啸,剑术,弹棋,打球等绝技。

诗僧时复有之,若道士之能诗,不啻空谷足音,何也?

【译文】能够作诗的僧人经常可以见到的,能够作诗的道士,怎么就这么难见到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译文】应当作花草中的萱草,而不去做鸟中的杜鹃。

物之樨者,皆不可厌。为驴独否。

【译文】稚嫩弱小的动物,都不令人生厌,只有驴除外。

女子自十四、五岁,至二十四、五岁,此十年中,无论燕、秦、吴、越,其音大都娇媚动人;一赌其貌,则美恶判然矣。耳闻不如目见,于此益信。

【译文】女子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四五岁,这十年中,无论是燕、秦、吴、越那个国家的人,她们的声音大都娇媚动听;只要一看到她们的面貌,就可以判断她们的美丑了。“耳闻不如目见”由此我更深信不疑了。

寻乐境乃学仙,避苦趣乃学佛。佛家所谓“极乐世界”者,盖谓众苦之所不到也。

【译文】要想寻找快乐的地方,就去学成仙的方法;要逃避痛苦和烦恼,就去学习成佛;佛家所说的“极乐世界”,大概就是所说到的没有痛苦的地方。

富贵而劳悴,不若安闲之贫贱;贫贱而骄傲,不若谦恭之富贵。

【译文】如果富贵了而忧愁、劳累,倒不如贫贱时却安闲自在;如果清贫却骄傲自大,那就不如富贵但却谦逊有礼的好。

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

【译文】眼睛不能看到自己,鼻子不能闻到自己,舌头不能舔到自己,手不能握住自己的手,只有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凡声皆宜远听,惟听琴则远近皆宜。

【译文】所有的声音都适合在远处听,只有琴声远听近听皆适宜。

目不能识字,其闷尤过于盲;手不能执管,其苦更甚于哑。

【译文】长了眼睛却不认得字,这比瞎子还要苦闷;生有双手而不会执笔写字,比哑巴还要痛苦。

并头联句、交颈论文、宫中应制、历使属国,皆极人间乐事。

【译文】投靠头对句作诗,颈对颈谈论诗文,在宫中应皇上之命撰写文章,身为钦差走遍各国,都是时间最快乐的事。

《水浒传》,武松诘蒋门神云:“为何不姓李?”此语殊妙。盖姓实有佳有劣,如华、如柳、如云、如苏、如乔,皆极风韵。若夫毛也、赖也、焦也、牛也,则皆尘于目而棘于耳者也。

【译文】《水浒传》中武松问蒋门神说:“为什么不姓李?”这句话问得好,因为姓氏确实也有好坏之别,如姓华、姓柳、姓苏、姓乔,都十分雅致,至于姓毛、赖、焦、牛,都是看起来不雅观听起来更刺耳。

花之宜于目,而复宜于鼻者:梅也、菊也、兰也、水仙也、珠兰也、木香也、玫瑰也、蜡梅也,余则皆宜于目者也。

【译文】鲜花中既美观好看又芳香宜人的是:梅、菊、兰、水仙、珠兰、莲;芳香宜人只适宜闻的是:橼、桂、瑞香、栀子、茉莉、木香、玫瑰、腊梅。其余的都只是好看的而已。

花与叶俱可观者:秋海棠为最,荷次之,海棠、酴醾、虞美人、水仙又次之。叶胜于花者,止雁来红、美人蕉而已。花与叶俱不足观者:紫薇也、辛夷也。

【译文】花和叶都十分漂亮可观的,秋海棠是最佳的,荷花还在其次,海棠、酴醾、虞美人、水仙又排在了荷花的后面。叶子比花还要好看的,只有雁来红和美人蕉而已;花和叶都不值得观赏的是紫薇和辛夷。

高语山林者,辄不善谈市朝事。审若此,则当并废《史》、《汉》诸书而不读矣。盖诸书所载者,皆古之市朝也。

【译文】高谈阔论山林隐逸之事的人,就不喜欢谈论市井朝廷的事。果然是这样的话,就应该放弃《史记》、《汉书》等书不去读它。因为这些书所记载的,都是古代社会争名逐利的事情。

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故天下万物皆可入画,惟云不能画。世所画云,亦强名耳。

【译文】云飘游天空幻化为物,有时像高大雄伟的山,有时像汹涌而来的水,有时候像走兽,有时候像鸟的羽毛,有时候像鱼鳞:因此天下万物都可以画,唯独云不能画。世间所谓的画云者。也都是强加的名号而已。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译文】处在太平盛世,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地方官廉洁清正,自己的家境富裕,娶一个的贤惠淑德的妻子,生有聪明伶俐的孩子。人生若能够这样,可算是美满幸福了。

天下器玩之类,其制日工,其价日贱,毋惑乎民之贫也。

【译文】世上供人赏玩的器皿,他们的制作越来越精致,他们的价格却越来越低,于是就不用怀疑世人越来越贫穷了。

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

【译文】养花的花瓶,它们的高低、大小、形状,必须要与花的大小、高低成比例;而花的颜色的深浅、浓淡,又必须要与花相反。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译文】春雨就像皇帝颁布施恩的诏书,夏雨就像国家颁布的赦令,秋雨就像哀悼丧者的挽歌。

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

【译文】如果十岁成为聪明伶俐的神童,二三十岁成为才子,四五十岁成为朝廷忠臣,六十岁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十全十美了。

武人不苟战,是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为文中之武。

【译文】武人能够不轻率的进行战争,就是武夫中的文人;文人不固执迂腐,就是文人中的武将。

文人讲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译文】文人谈论军事,大多是纸上谈兵;武将谈论文章,多半是道听途说而来。

“斗方”止三种可取:佳诗文,一也;新题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译文】书画用纸只有三种可用:精美的是文是其一,新颖的题目是其二,精致的款式是其三。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纔必兼乎趣而始化。

【译文】感情一定要接近痴迷才算真诚,才华一定要具备情趣才能开始接近高超的境界。

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

【译文】凡是花的颜色娇艳妩媚的,大多没有浓郁的芳香;花瓣有很多层的,大多都不结果实;能够兼备这些优点的全才就更难得了。能够兼有这些的大概只有莲花了。

着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宏功。

【译文】写出一本有意义的新书,就是成就了流传千古的千秋大业;注解出一部古书,也有着富泽后世的大功劳。

延名师训子弟,入名山习举业,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无是处。

【译文】延请名师来教育子弟,跑到名山上去学习科举考试的学业,乞求名师来代替自己写文章,这三种方法都不可取。

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为之文。文体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文、如诗、如赋、如词、如曲、如说部、如传奇小说,皆自无而有。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必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遥计百年之后,必有其人,惜乎不及见耳。

【译文】笔画积累起来汇集成为字,把字积累起来汇集成为句,句子积累起来成为篇,称之为文章。文体不断增加,到八股文时就停止了。像古文,诗、赋、词、曲、小说、传奇,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当这种文体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当然后来不会想到有这种文体的出现;一旦这种文体出现之后就好像天造地设,这种文体一定会出现一样。,但是从明朝以来还没有人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体来。估计远在百年之后,一定会有创造新体的人,可惜我看不见了。

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托者异,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贵也。

【译文】云被日照变成彩霞,泉水因为悬挂在岩石上而被称为瀑布,所依托的东西不同,他们的名称也不一样。这就是交友之道的可贵之处。

大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愿学之;名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不敢学之。学大家而不得,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学名家而不得,则是“画虎不成反类狗”矣。

【译文】大家的文章,我喜欢它羡慕它,并且想要去学习它;名家的文章,我喜欢它羡慕它,但是却不敢去学习它。学习大家的文章,达不到他的水平,像画不成天鹅还可以画成鸭子;学名家的文章达不到他的水平,就像画虎不成却成了狗一样。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强渐近,自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清虚有何渣滓?

【译文】由修行达到心神专注,有专注的状态而获得大状态,渐修渐进就能进入空灵超越的境地;练精而化为元气,练元气而化为元神,达到空虚寂静的境界则就不会再有任何私心杂念了。

南北东西,一定之位也;前后左右,无定之位也。

【译文】南、北、东、西,是固定不变的位置,前、后、左、右,是随时变化的方位,不是固定不变的。

予尝谓二氏不可废,非袭夫大养济院之陈言也。盖名山胜境,我辈每思褰裳就之,使非琳宫、梵剎,则倦时无可驻足,饥时谁与授餐?忽有疾风暴雨,五大夫果真足恃乎?又或邱壑深邃,非一日可了,岂能露宿以待明日乎?虎豹蛇虺,能保其不患人乎?又或为士大夫所有,果能不问主人,任我登陟凭吊而莫之禁乎?不特此也,甲之所有,乙思起而夺之,是启争端也;祖父之所创建,子孙贫,力不能修葺,其倾颓之状,反足令山川减色矣。

【译文】我曾经说过佛道两教是不可以被废掉的,这并不是因为沿袭大养济院的说法。名山大川,游览胜景,是我们这些人都喜欢的,假使没有了道观、寺院,那么我们疲倦时在哪里歇息,饥饿时谁给我们吃的呢?忽然遇见暴风骤雨,泰山顶上的无大夫送书真的可以保护的了你吗?再假如身处幽深的山谷,不是一天可以出得来时,难道可以露宿山中等待明天的到来吗?虎豹蛇虫难道就不会伤害人吗?又假如这些都为官宦所有,真的能不征求主人同意,而任我们任意游玩、追怀古人遗迹不加以禁止吗?还不仅仅是这些。倘如这是为甲所有,而乙又想夺为己有,这就会引起两者之间的争端。祖辈们创建的,然而到子孙时由于家贫无力修缮而使得名胜古迹逊色了不少。

然,此特就名山胜景言之耳。即城市之内,与夫四达之衢,亦不可少此一种。客游可做居停,一也;长途可以稍憩,二也;夏之茗,冬之姜汤,复可以济役夫负戴之困,三也。凡此皆就事理言之,非二氏福报之说也。

【译文】然而这还只是就名山胜景来说呢?即使在城市之内,四通八达的道路旁,也少不了这种道观、寺院。可以作为游客的旅舍,这是第一个用途;长途跋涉可以稍事休息,这是第二个用途;夏天有清茶,冬天有姜汤,还可以接济役夫的旅途劳顿,这是第三个用途。所有这些都是用事实来说话的,不是佛道两教的福报的说法。

虽不善书,而笔砚不可不精;虽不业医,而验方不可不存;虽不工弈,而楸枰不可不备。

【译文】虽然不擅长书法,毛笔、砚台也不能不精良;虽然不精通医术,有效的药方却不能不收藏;虽然不精通下棋,但是期盼不可以不准备。

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

【译文】僧人道士不一定要戒酒,但是必须要戒除俗行俗念;女人不一定要精通文章,但是要懂得情趣。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译文】梅树旁的石头应该是古雅的,松树下面的石头应该是粗拙,翠竹旁的石头应该是很清瘦的,盆景内的石头应该是很精巧。

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气。

【译文】要求自己应该要有秋天的严厉,对待别人要有春天般暖融融的精神。

厌催租之败意,亟宜早早完粮;喜老衲之谈禅,难免常常布施。

【译文】讨厌收租催债破坏意兴,最好早早把租税交完;喜欢僧人谈经说禅,就免不了施舍一些财物。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译文】松树下听琴声,月光下听箫声,山涧边听瀑布激流的声音,深山中听僧人诵经的声音,总觉得有不同的感受。

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译文】月光下听禅经要义,领悟会更加深邃;月光下谈论剑术,肝胆相照的心会更真诚;月光下谈论诗词,韵味会更加幽雅;月光下对美人,情意会更加真切。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译文】有大地上的山水风景,有画中描绘的山水,有梦中向往的山水,有胸怀中孕育的山水。地上的山水,妙在丘陵沟壑,自然而出,幽深真切;画上的山水妙在笔墨洒脱,酣畅淋漓;梦中的山水,妙在景象变幻无穷;胸中的山水,妙在自由组合,随心所欲的安置。

一日之计,种蕉;一岁之计,种竹;十年之计,种柳;百年之计,种松。

【译文】要从一天计划,那就选择种芭蕉树;要从一年计划,就选择种竹子;如果从十年考虑就种柳树;要是为一百年作打算就种松树。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译文】春季下雨时最适合阅读诗书,夏季下雨时最适宜下棋,秋季下雨最适合翻建收藏物品,冬季下雨时最适宜饮酒。

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

【译文】诗歌散文这两种文体的创作,带有秋天的气息更能反映诗歌的特色;词曲这两种文体的创作;更能体现词曲的意境。

抄写之笔墨,不必过求其佳,若施之缣素,则不可不求其佳;诵读之书籍,不必过求其备,若以供稽考,则不可不求其备;游历之山水,不必过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则不可不求其妙。

【译文】用来抄写书的笔墨,不一定要最优良的;如果要在白绢上作诗,那就不能不选择质地最佳的了。用来诵读的书籍,不必要求的过于齐全;假如是用来考校求证的书籍,就不能不要求齐全的了。游山玩水,不必要求的过于秀丽精妙;如果要是作为居住,则不能不要求环境幽美了。

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祇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译文】人不是圣贤,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呢?只知道其中一点,又害怕不仅仅是这一点,又去了解其他的内容的,这是最好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经别人说起而知道了另一点的人,是次一些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当别人说起另外的内容时不相信的人,是求知者中更差一些的人;只知道其中一点,而讨厌别人说另外的内容的,是最差的求知者。

史官所纪者,直世界也;职方所载者,横世界也。

【译文】史官所记载的事件,是一个纵深的世界;地方官所记载的事件,是一个横向的世界。

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

【译文】伏羲创制的先天八卦,是竖着看的;周文王创制的后天八卦,是横着看得。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译文】收藏书籍并不难,难得是去读;读书并不困难,难得是理解其中的深意;能理解书中的知识并不困难,难得是应用这些知识;能用这些知识也不困难,能记住是困难的。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

【译文】在朋友中寻找知己容易,在妻妾之中找知己比较困难,在君臣中找知己难上加难。

何谓善人?无损于世者,则谓之善人。何谓恶人?有害于世者,则谓之恶人。

【译文】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善人?对社会对世人没有损害的人,可以称之为善人;什么样的人是恶人?对社会对世人有损害的人,称之为恶人。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译文】有工夫读书学习,可以说是福气;有能力接济别人,可以说是福气;有学识著书立说,可以说是福气;没有听到是非之事,可以说是福气;有学识渊博、正直可信的朋友,可以说是福气。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译文】人没有不乐于清闲的,但是清闲并不就是无所事事。有空闲的时间读书,有空闲的时间可以游览名胜古迹,有空闲的时间结交好友,有空余的时间可以饮酒,有空余的时间可以著书立说。天下快乐的事,有什么可以比得过这些呢?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译文】文章是安放在书案上的山水,山水是书写在大地上的文章。

平、上、去、入,乃一定之至理。然入声之为字也少,不得谓凡字有四声也。世之调平仄者,于入声之无其字者,往往以不相合之音隶于其下。为所隶者,苟无平、上、去之三声,则是以寡妇配鳏夫,犹之可也。若所隶之字,自有其平、上、去三声,而欲强以从我,则是干有夫之妇矣,其可乎?

【译文】平上去如四声,是音调中不可改变的。然而入声字很少,不能说所有大自都有四声。世人所说的平仄,在某个字没有入声的时候,往往用于这个字不相干的字归类于它的下面。这个被用来的字,若是没有平上去三声,那就像将寡妇嫁给鳏夫一样,那还说的过去;如果这个字本身就有平上去三声,却要强行将其加入到去声,就是强暴有夫之妇,这样可以吗?

姑就诗韵言之:如“东”“冬”韵,无入声者也,今人尽调之以东、董、冻、督。夫“督”之为音,当附于都、睹、妒之下。若属之于东、董、冻,又何以处夫都、睹、妒乎?若东、都二字,具以督字为入声,则是一妇而两夫矣。三江无入声者也,今人尽调之以江、讲、绛、觉,殊不知“觉”之为音,当附于交、绞之下者也。绪如此类,不胜其举。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鳏者听其鳏,寡者听其寡,夫妇全者安其全,各不相干而已矣。

【译文】暂且就以诗韵来说吧,如东、董是没有入声的,现在却有人安排成东、董、冻、督。“督”以音分,应该归类到都、睹、妒的下面,如果把它归类到东、董、冻的下面,那又怎么解释都、睹、妒这些字呢?如果东和都这两个字都是以“督”作为入声,那就好像一个女人嫁给了两个丈夫。三江韵部无入声字,现在有人把它安排为江、讲、绛、觉,根本就不知道“觉”字应该归类于交、绞的下面。像这种情况举不胜举。既然如此怎样处理才最妥当呢?我认为:鳏夫就让他做鳏夫,寡妇就让她当寡妇,夫妇尚且完好的,就让他们保持原样,互不相干就可以了。

相关知识

《晚春》韩愈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秋色》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百度翻译告诉我:周杰伦 = Jay,但「Jaywalk」不是周杰伦走路
秋菊·秋菊能傲霜翻译赏析
环境 适应性标准翻译专题,国内外涉及环境适应性的标准【原文+翻译】全文获取
李清照醉花*原文及赏析
《桃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解语花·梅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买花》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网址: 幽梦影 卷一 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27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雁来红是什么花
下一篇: 雁来红(苋科苋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