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周的“名家新秀艺术云课堂”中迎来了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的施立红,她扮相俊美、嗓音甜亮、身段灵活、表演细腻,继承新派艺术成绩卓著,此次云课堂上施立红老师为大家从演唱及表演方面详细的讲解了《花为媒》,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施立红
扫码进入
【方寸·直播】
《花为媒》介绍
《花为媒》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一出爱情喜剧,在解放前按照老剧本一夫多妻的故事情节演出的,解放以后由中国评剧院陈怀平、吕子英两位编剧根据新中国提倡的婚姻法一夫一妻制增加了贾俊英这个角色,改编之后使剧情更生动更合情合理。
1962年,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对剧本重新整理加工,在唱词上提高了它的文学性,使其更加高雅。
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香港繁华影业公司联合将《花为媒》拍成电影,新凤霞先生以她甜润的演唱塑造了娇美及富有个性的张五可,在全国播映后,产生了很大反响,从而将新派推到了更高的层次。新派独树一帜,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评剧流派之一。
新凤霞先生在拍电影时曾经说过“由于语言上的升华,才真正找到了张五可的感觉,并能够把五可‘美、媚、俏、娇’的人物性格充分地展示出来。”这出戏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
《报花名》片段演唱讲解
施立红老师以《花为媒》其中一个片段《报花名》为例,做了一个深入讲解。
《报花名》是《花为媒》全剧第六场花园相亲的一个片段,也是全国流传最广的一个经典唱段,这段唱由太平年曲调演绎过来,旋律抒情,这也是评剧老腔新用的典范。
有哪些板式?
这段唱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可爱伶俐的五可在花园中描述四季花开的情景,一季是四句唱词,旋律非常抒情,采用了三眼板式,后半段从“我一言说不尽,春夏秋冬花似锦”这个唱词,转为中速三眼,体现了五可突然话锋一转,想起了王俊卿对她的百般挑剔,随即对阮妈诉说心中不悦,随后从“爱花的人惜花护花把花养”这一句,唱速逐步递进加快,这段二六体现了张五可在借花泄愤,对不爱花的人的一种斥责,唱速加快表明心情激动,后从“好花哪怕众人讲,经风经雨分外香”这句转为二六垛板,她的心情在递进,唱速也在递进,最后一句甩腔把整段唱结束。
演唱特点在唱腔中的体现
这段唱充分体现了新派抒情甜润的演唱风格,也体现了新派疙瘩腔,鼻腔共鸣,吐字归纳,似说似唱的演唱特点。
1
疙瘩腔
新派特有的疙瘩腔,实际是一种自然音,后人在学唱时把它归纳为通过运用气息吹动喉咙小舌头部位弹出的音,这种小弹音富有跳跃性,显得唱腔俏丽,如“花红叶绿草青青”都是运用两三下小弹音,而有的一个唱字上很多小弹音,如“花似锦”的“锦”。
2
鼻腔共鸣
演唱通常运用三腔共鸣,胸腔、鼻腔、头腔,声音是从下鼻腔,中鼻腔到上鼻腔,整个声音从头顶,发出共鸣音,整个鼻腔像管子一样通畅,此方法处理的声音婉转,韵味浓厚。如《报花名》中的“红、盛、浓”。
3
吐字归韵
新派剧中人物大多十几岁少女,二十几岁的少妇,属闺门旦、花旦,发生位置比较靠前,运用了前庭音,头腔共鸣,声音通透、清脆,吐字上相当讲究,吐字轻巧不笨拙。
4
似说似唱
评剧是说唱艺术,通常把演唱到最高境界形容为“唱像说,说像唱”,这也是评剧的说唱板式容易让人接受,接地气,听起来亲切的原因。
如何提高演唱水平
施立红老师建议从以下方面练习,概括为四个字:气(气息)、字(吐字)、劲(劲头)、味(韵味)。
1
气息
练就饱满的气息才能更好地完成演唱,“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气息需要时刻练习。
施立红老师还分享一个练气息的方法,主要用于演唱方面,步骤如下:
嘴角上扬,如打哈欠,深吸一口气,存在腹腔,吸气时肋骨呈扩张状态,吸满后慢慢地呼出,呼出时气息吹动嘴唇,发出“嘟~”音,检验气息是否均匀,流畅,气和声的结合,气收尾时要收紧丹田,这口气练的越长越好,练张力、耐力,只有保证充足的气息,才能完成演唱。
2
吐字
唇齿舌喉鼻各部位紧密配合,调动起来,建议大家演唱之前熟读唱词,新派唱腔大多没有倒字的现象。
施立红老师分享了一个口诀:“唇要绷,齿要松,舌要动,膛要开,喉要放,鼻要通”。
3
劲头
唱腔中的软硬劲头,强弱顿挫,根据人物的情绪调整,唱词中的起伏要唱出来,体现人物的情绪。
4
韵味
流派不要一味模仿,要学技巧,新凤霞先生的天籁之音无人可复制,她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每个人的音色条件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嗓音优势把韵味发挥到极致。
技巧: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有一定演唱技巧,还要掌握流派行腔的特点,根据人物情绪需要,结合自身嗓音条件把它发挥出来,也离不开勤学苦练。
《报花名》片段表演讲解
施立红老师从表演方面细致入微的讲解了五可这个人物特点,包括扇子手绢的手握方法,表演时要眼随手动,手随身动,规规矩矩的完成动作。根据四季场景深入细致的把每个季节唱词的动作剖析解读,边演边教。
“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
“夏季里端阳五月天,火红的石榴白玉簪...”
“秋季里天高气转凉,登高赏菊过重阳...”
“冬季里雪纷纷,梅花雪里显精神...”
最后,施立红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一部与师父谷文月先生共同创作的抗击疫情的作品《全民奋战阻疫情》。
相关知识
这里有一份植物浇水的技巧和方法指南,请查收
课堂45分钟 课后10分钟=学霸! (成绩差距就在这55分钟拉开)
园学课堂
红色系?“口彩”系?请查收这份年宵花贴士
课堂美出新高度 武汉未成年人生态研学深植文明花种
学生工作处组织开展学生优秀作业和课堂笔记展示活动
慢新闻|花艺老师,把课堂搬到山坡上!
慢新闻 花艺老师,把课堂搬到山坡上!
去“花博会”为孩子上堂自然课
春游也是课堂,老师成了行走的“识花神器”
网址: 跟施立红老师学《花为媒》,课堂笔记请查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03278.html
上一篇: 鄂州适合养什么花,市花和市树是什 |
下一篇: 芜湖秋季赏红叶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