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科—夹竹桃亚科(五):天宝花
18.金平藤属
金平藤属(学名:Baissea)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攀援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24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东南部。中国有金平藤1种,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贵州。
(1)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叶对生,具叶柄,羽状脉;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顶端急尖,具短尖头或尾状,基部钝。聚伞花序圆锥状或伞房状,腋生或顶生,二至三歧;花小;花萼小,5深裂,内面具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顶端5深裂,裂片向右覆盖;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筒的中部以下,花丝短,花药箭头状,内藏,腹部与柱头粘连,顶部渐尖,并被有一丛长柔毛,基部具耳;花盘5裂,排成环状,每裂片顶端2裂;子房上位,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每心皮有胚珠多颗,着生在腹缝线的胎座上。蓇葖双生,长圆柱形,内有种子多颗;种子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
(2)金平藤
金平藤(学名:Baissea acuminata (Wight) Benth. ex Hook.f.),产于云南南部和贵州。生于海拔500-1600米的山地疏林中或山坡路旁、溪边灌木丛中或山谷水沟边。斯里兰卡也有分布。
19.同心结属
同心结属(学名:Parsonsia)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攀援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中国有3种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南部,均属于原生种。
(1)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或半灌木,叶对生,羽状脉。聚伞花序伞房状,着花甚多;花萼5深裂,基部内面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短圆筒状或近球形,花冠喉部紧缩,无鳞片,花冠裂片直立,略为旋转,向右覆盖;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或喉部,花丝膝曲,花药伸出花喉之外,长圆状披针形,锐尖,胶粘成球状而腹面粘合于柱头的中部,药室基部有耳;花盘5裂或环状;子房为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花柱线形,柱头加厚,顶端2裂或全缘。圆筒状,先并行,后分离,种子线形或长圆形,向顶端渐狭,顶端具种毛;子叶线状长圆形,扁平,胚根在上。
(2)同心结
同心结(学名:Parsonsia laevigata),又名爬森藤,为夹竹桃科同心结属下的一个种。产于我国台湾省的火烧岛、兰屿及基隆等地,生于杂木林内。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20.倒缨木属
倒缨木属(学名:Paravallaris)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我国产2种,产于云南。
(1)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羽状脉。腋生聚伞花序伞房状;总花梗极短;花萼裂片5枚,锐尖,基部内面有腺体;花白色,花冠高脚碟状,花冠裂片5枚,长圆形,向右覆盖,花冠筒圆柱状,在喉部略为宽大,花冠筒与裂片等长;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喉部,全部露出,花丝极短,花药包围柱头而粘于其上,长圆形,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辏合;花盘环状,5裂;子房为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顶端有长柔毛,花柱线形,柱头卵圆形,胚珠多数。蓇葖2枚,宽展象人字;种子倒生,狭长圆形,有长喙;种毛沿种子的长喙而向上轮生。
(2)倒缨木
倒缨木(学名:Kibatalia macrophylla)是夹竹桃科倒缨木属的植物。产于云南南部。生于海拔180-650米的山坡、疏林中。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
性喜温暖、喜光、耐寒、抗旱,不耐盐碱,根系浅,对烟及风抗力弱。要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为5.5至6.5,不耐水湿。
该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生物碱,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甾体生物碱具有许多不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HIV,对导致疟疾的利什曼原虫也具有一定的灭杀活性等。
民间主要用于治疗治跌打损伤、骨折等。
21.天宝花属
天宝花属(学名:Adenium)为夹竹桃科的一个属。属名Adenium源于地名“Aden”,位于沙特阿拉伯南部。
(1)生长环境
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南方的花期为公历五月至八月,好光喜暖;故在温湿的生长期内,必需日照,促进光合作用。长期过阴则易枝叶软垂,而且很难再孕花。日照足够,能使花芽分化正常。
(2)天宝花(沙漠玫瑰、富贵花)
天宝花(学名:Adenium obesum)别称沙漠玫瑰、富贵花、沙红姬花、亚当花、矮性鸡蛋花等等,它们属于夹竹桃科天宝花属。
①形态特征
天宝花俗称为「沙漠玫瑰」,学名为Adenium Obesum,原产地是非洲东北部。「白马城之花」与它们是同科异属。它的花为鲜红色,多花性的变种则外红内白,皆形如小喇叭;花径大约长四公分,花色十分娇艳;其茎内液汁含有微毒,故家居盆栽者,宜小心勿让儿童和宠物吞食进肚子里。它的生长习惯与大家栽种的「酒瓶兰」相类似。叶子像长茶匙,轮生於顶端附近,恍如小伞形;其茎下方的叶片脱落,留下一个个印记。天宝花属于夹竹桃科的多肉植物,均有弧形的块茎或块根,肥大多肉,贮藏了大量水分和营养,因此耐旱耐瘠。天宝花喜热畏冷,有时冬天落叶,以减少水份蒸发,乃有助御寒;本身则进入「冬眠」状态,故不宜多浇水和施肥料。
②分布情况
原产东非至阿拉伯半岛南部。原产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分布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北非国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华南地区栽培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广东、福建、广西、内蒙古等。
③园林价值
沙漠玫瑰植株矮小,树形古朴苍劲,根茎肥大如酒瓶状。每年4-5月和9-10月二度开花,鲜红妍丽,形似喇叭,极为别致,深爱人们喜爱。南方地栽布置小庭院,古朴端庄,自然大方。盆栽观赏,装饰室内阳台别具一格。
④药用价值
沙漠玫瑰花内服治反胃、痢疾、脱肛、吐血、下血、痄腮、白带过多等,外敷可治疗疮疖肿。
沙漠玫瑰属于夹竹桃科天宝花属,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乳汁毒性较强,如误食沙漠玫瑰,会引起心跳加速、心率不齐。
⑤花语
花语:爱你不渝,挚爱,稳健华贵。
天宝花造型奇特,花朵艳丽,适于送给男性。
22.羊角拗属
羊角拗属(学名:Strophanthus)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木质藤本或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6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我国产2种,4栽培种,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
属名Strophanthus来源于希腊语strophos(扭转的)和anthos(花)的合成词,指本属植物的花冠裂片扭转。
(1)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枝的顶部蔓延。叶对生,羽状脉。聚伞花序顶生;花大,花萼5深裂,裂片双盖覆瓦状排列,内面基部有5枚或更多腺体;花冠漏斗状,花冠筒圆筒形,上部钟状,花冠裂片5枚,在花蕾时向右覆盖,裂片顶部延长成一长尾带状(中国种),向外弯,或不延长,冠檐喉部有10枚离生舌状鳞片的副花冠,顶端渐尖或截形,稀微凹,每二片与花冠裂片互生;雄蕊5枚,内藏,花药环绕靠合在柱头上,药隔顶端丝状;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所组成,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花柱丝状,柱头棍棒状,顶端圆锥形,全缘或2裂;无花盘。蓇葖木质,叉生,长圆形,种子扁平,多数,顶端具细长的喙,沿喙周围生有丰富的种毛。
(2)羊角拗
羊角拗(学名:Strophanthus divaricatus (Lour.) Hook. et Arn.)是夹竹桃科羊角拗属植物,分布于越南、老挝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野生于丘陵山地、路旁疏林中或山坡灌木丛中。羊角拗喜潮湿的土壤环境,喜疏荫环境,喜温暖,怕寒冷,在18-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药用:羊角拗药用强心剂,治血管硬化、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等症;农业上用作杀虫剂及毒雀鼠,羊角拗制剂可作浸苗和拌种用。
观赏:该种植物热带地区可种于庭院,是美化篱栅、墙垣的良好材料。
植物毒性:全株植物含毒,尤以种子,含有毒毛旋花子配基,其毒性能刺激心脏,误食致死。
23.倒吊笔属
倒吊笔属(学名:Wrightia)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23种,8亚种。分布于东半球,从东非至所罗门群岛,从印度、中国南部至澳大利亚东北部。我国产6种,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
属名wrightia为纪念英国植物学家William Wright(1740-1827)而命名。
(1)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常绿或落叶,全株具有乳汁。叶对生,全缘,具羽状脉;叶腋内具腺体。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生,二歧以上,少花至多花;花萼裂片双盖覆瓦状排列,内面基部具鳞状腺体;花冠高脚碟状或近高脚碟状、漏斗状或近漏斗状、辐状或近辐状,花冠筒圆筒形至钟形,喉部紧缩或胀大,顶端裂片向左覆盖;副花冠[W. religiosa (Teijsm. et Binn.) Benth. 除外] 舌状、流苏状、齿状、杯状,顶端全缘或近全缘,浅裂或深裂,离生或连生;雄蕊着生在花冠筒的中部至顶部,稀近基部;花药箭头状,基部具耳,顶端伸出,稀内藏,腹部靠合或粘贴在柱头上;无花盘;心皮2枚,离生或粘生,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花柱向上逐渐胀大,柱头头状,顶端2裂或全缘。蓇葖2个离生或粘生;种子线状纺锤形,倒生,顶端具种毛;胚直立。
(2)倒吊笔
倒吊笔(学名:Wrightia pubescens)为夹竹桃科倒吊笔属的植物。阳性树,常见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山麓疏林中,散生于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中,适生于土壤深厚、肥沃、湿润而无风的低谷地或平坦地。
①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国外分布: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
②经济价值
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软而轻,加工容易,干燥后不开裂、不变形,适于作轻巧的上等家具、铅笔杆、雕刻图章、乐器用材。
树皮纤维可制人造棉及造纸。树形美观,庭园中有作栽培观赏。
③医药价值
根:祛风利湿,化痰散结。用于颈淋巴结结核,风湿关节炎,腰腿痛,慢性支气管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白带。
叶:祛风解表。用于感冒发热。
(3)蓝树
蓝树(学名:Wrightia laevis)是夹竹桃科倒吊笔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乐东、昌江、白沙、万宁、琼中、儋州和澄迈)、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天然生长在低海拔热带半落叶季雨林和干燥稀树草原,分布区的气候为年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水量1000-2500毫米。在500米以下海拔的次生林中常见,在土质湿润肥沃、土层深厚,质地砂壤土、轻砂壤土的红黄壤、红壤及冲积土壤生长较好;为喜光树种,在密林中颇少见存在,在开蔽的荒野次生疏林中生长茂盛,树干通直,幼苗及幼树不耐荫;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避风的平坦坡地或谷地生长良好,而干旱瘠薄的立地生势不良。
木材:木材散孔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黄白色,纵切面色更淡;材质软而很轻,极易加工,干燥后不变形、不开裂,但不耐腐。材色雅致而美观,纵切面有光泽,适于作轻巧上等家具和印章、版画雕刻。
染料:叶浸水可得蓝色染料,中国广西十万大山的居民常用它来染布。
药用:根和叶供药用,中国广西民间有来作治跌打、刀伤止血。皮、根熏、煮水喝,治疗风湿、妇科病。
观赏:株形美观,花小而美丽,中国岭南园林栽培较少,适合孤植、列植于景区、庭院的路边或一隅。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夹竹桃科—萝芙木亚科:红鸡蛋花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科—薰衣草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科—越桔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科—水晶兰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兰科—树兰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石蒜科—石蒜亚科:君子兰
【植物界全系列】仙人掌科—仙人球亚科:岩牡丹
【植物界全系列】菊科—管状花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阿福花科—萱草亚科:黄花菜
【植物界全系列】景天科—长生草亚科:瓦松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夹竹桃科—夹竹桃亚科:天宝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4379.html
上一篇: 观察刺梅的结构 |
下一篇: 藤本月季怎么盘花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