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花科—萱草亚科(上):黄花菜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天门冬目
刺叶树科
萱草亚科
萱草亚科(学名:Hemerocallidoideae)的植物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属于百合科,1998年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个科,但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这个科和刺叶树科列为可合可分的备选科。2009年最新修订的APG III 分类法列为刺叶树科旗下亚科,为萱草亚科。
萱草亚科有20 来个属,其中最常见的是萱草属(Hemerocallis)和新西兰麻属(Phormium)。
1.山菅属
山菅属(学名:Dianella)是阿福花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3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中国产1种。
(1)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通常分枝。叶近基生或茎生,二列,狭长,坚挺,中脉在背面隆起。花常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有苞片,花梗上端有关节;花被片离生,有3-7脉;雄蕊6,花丝常部分增厚;花药基着,顶孔开裂;子房3室,每室有4-8枚胚珠;花柱细长,柱头小。浆果常蓝色,具几颗黑色种子。
(2)山菅
山菅(学名:Dianella ensifolia),为山菅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云南(漾濞、泸水以南)、四川(重庆、南川一带)、贵州东南部(榕江)、广西、广东南部(包括海南岛)、江西南部(大瘐)、浙江沿海地区(乐清、杭州)、福建和台湾。也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①生长环境
山菅喜生长于高温湿润的气候,喜半阴或光线充足的环境,不拘土质,不能耐旱,越冬时温度需于摄氏5度以上。生于海拔 1700米以下的林下、山坡或草丛中。
②主要价值
性味甘、辛、性凉、有大毒,全草具有毒性,茎汁毒性尤强,误食可引致腹泻、食欲不振及精神萎缩等,严重可致呼吸困难而死。家畜若误服可引致死亡。叶可治蛇伤;根状茎可治腹痛,磨成粉状外敷可治脓肿、癣、淋巴结炎等疾病。茎和叶捣汁,与米炒香或将汁液浸米晒干后可作为老鼠药。
2.萱草属
萱草属(学名:Hemerocallis)又名黄花菜属。全球约16种,中国约11种。属内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也见于欧洲。有些种类被广泛栽培。比如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或供作食用的黄花菜(金针)Hemerocallis citrina、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小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皆为此属植物。
(1)植物学史
萱草属的属名Hemerocallis是由希腊文“日”和“美丽”所组成的,指本属植物的花很美丽,而一朵花只会绽放一天。花在日出时开花,在日落时凋谢,隔天在同一花茎上会有另一朵花开花。由于这个原因,使得萱草属植物无法成为很好的插花花材。
萱草属起源于欧亚大陆,原产于欧洲至中国、韩国和日本。萱草属有大而美丽的花朵,使得其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目前已经注册的品种就超过六万种以上,而其中只有少数品种具有香味,而有些品种一季可以开二次花。
(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很短的根状茎;根常多少肉质,中下部有时有纺锤状膨大。叶基生,二列,带状。
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顶端具总状或假二歧状的圆锥花序,较少花序缩短或只具单花;苞片存在,花梗一般较短;花直立或平展,近漏斗状,下部具花被管;花被裂片6,明显长于花被管,内三片常比外三片宽大;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上端;花药背着或近基着;子房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细长,柱头小。
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常略具横皱纹,室背开裂。种子黑色,约十几个,有棱角。
(3)主要价值
供药用、食用和观赏。著名的干菜食品金针菜(又叫黄花菜)就是该属植物,主要是黄花菜的花,经过蒸、晒加工制成的。大多数种类的花都可以食用(但新鲜时不宜多食)。
该属植物的根有毒,然可入药,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之效。但宜慎用,以免发生事故。
(4)黄花菜(金针菜)
黄花菜(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又名金针菜,是阿福花科萱草属的植物,其种加词“citrina”意为“橙色的”。
①生长习性
从开花到种子成熟约需40-60天。花果期5-9月。 该种的所有品种的花,都是在午后2-8时开放,次日11时以前凋谢,2-3天脱落。一般在阴天要开得早一些,凋谢得晚一些,不同的品种也有一定变化。
②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各省区(包括甘肃和陕西的南部,不包括云南)以及河北、山西和山东。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荒地或林缘。中国栽培黄花菜有悠久的历史,主要产区有湖南、江苏、陕西、四川、甘肃等省,尤其湖南的邵东和祁东最多,占中国产量一半以上,其次四川的渠县,陕西的大荔等也很有名。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生长。对光照适应范围广。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
③观赏价值
黄花菜春季萌发早,绿叶丛生极为美观,花色鲜艳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布置庭院、树丛中的草地或花境等地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夏季,不仅可以观赏艳丽多姿的黄花菜花朵,而其优美的叶丛,自春至深秋始终保持鲜绿,均具有绿色观赏的效果。此外,黄花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对保护水土有着良好的作用。黄花菜是花卉园艺方面的珍品,因其叶似兰草,翠绿丛生,花如蛱蝶,红黄点点,摇风弄影,丰韵可人,又因品种繁多,四季有花,家庭庭院仍将其作为点缀花草观赏。
④食用药用
黄花菜营养丰富,为佐餐佳品。据分析,每100克黄花菜的干制品中含蛋白质14.1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0.1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铁16.5毫克,胡萝卜素3.44毫克,维生素B10.363毫克、B20.14毫克,尼克酸4.1毫克等,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黄花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γ-羟基谷氨酸、琥珀酸、β-谷甾醇、天门冬素、秋水仙碱、海藻糖酶等成分。中国医学认为,黄花菜性味甘、凉,具有很好的利水凉血、安神明目、健脑、抗衰老功能,并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所以对于体弱的脑力劳动者及高血压患者有好的保健作用。它的滋补作用好,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及孕妇、产妇、病患者常食用,对健身益智十分有益。其花、茎、叶和根均可入药。
⑤固土保水
由于黄花菜适应性广,耐瘠薄,抗干旱,对土壤、水肥要求不严格,耐低温,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在整个生育期内病虫害又较少,技术要求不高,因此,用于环境绿化栽植后不需要精细管理就能生长良好。
黄花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对保护水土有着良好的作用。另外,黄花菜对空气中氟污染十分敏感,当空气受氟污染后其叶尖端由绿变褐,警报人们人居环境空气质量需要改善。
⑥保护现状
2002年,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115号(2002-11-15)》,依法受理了祁东黄花菜原产地域保护。
200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依法受理了邵东黄花菜原产地域保护。
2006年,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关于批准对庆阳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6年第189号)》文准予了对庆阳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淮阳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3号)》发布,准予对河南省淮阳县所属城关镇、冯塘乡、刘振屯乡、临蔡镇等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所产的淮阳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9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了对大荔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⑦植物文化
a.花语一
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注:萱草即黄花菜)
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苏东坡:“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中国古代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因此也有椿萱并茂之说。)
方伟《萱草吟》:“六角初开映筚门,深秋时节似春温。浪游万里家何在,每对萱花忆母恩。”游子浪迹天涯,家山万里,乡愁无尽。面对眼前的萱草花,不禁想起深秋季节家中萱草花初开的情景,更加忆念慈母的高厚恩情。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花之前,中国早已把萱草花当作了母爱之花。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以歌颂伟大的母爱而传唱千古。诗人另有一首《游子吟》诗,同样歌颂了无私的母爱:“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前,不见萱草花。”在堂阶旁种萱草,本为让母亲忘却忧思,可慈母日日倚立堂前,翘首期盼着天涯游子的早日归来,眼前的萱草花反倒让她愁烦丛生。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谖是忘却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到哪里弄一支萱草,种在北堂前(好忘却了忧愁)呢。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后代表母亲。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以后,母亲居住的屋子也称萱堂,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它也成了中国的母亲花。
b.花语二
萱草又名宜男,传说古时妇女佩戴宜男会生男孩,寓意多子多福。
嵇康《养生论》:“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旧俗,妇人有孕,常佩带其花,以为宜得男也,所以又叫宜男草。以寿石和萱草组成图案“宜男多寿”。图中配有石榴和萱草,寓意“宜男多子”。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萱,宜下湿地,冬月丛生,叶如蒲蒜辈而柔弱,新旧相代,四时青翠,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因其花的颜色呈金黄色而名黄花菜,据其形态像金针而取名为金针菜。因其花的颜色呈金黄色而名黄花菜,据其形态像金针而取名为金针菜。把萱草称为宜男花是古代妇女多佩带萱草花,认为可以多生男孩,故在《诗经》中就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之说。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神宗此时前星未耀,正急的是生子一事。见说拾得一个孩子,也道是宜男之祥。”
清·昭连《啸亭杂录·满洲跳神仪》:“其巫用铜铃系腰以跳舞之,以铃坠为宜男之兆焉。”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韦庶人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熊枕宜男。”
《齐民要术·鹿葱》引晋·周处《风土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姙人带佩,必生男。”
周处《风土记》载:“妊妇佩其草则生男”。
南朝梁元帝萧绎《宜男草》诗:“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复含花。”
c.花语三
萱草又名忘忧草,代表爱的忘却,“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放下忧愁。
《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延寿书》李久华:“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
东晋张华在《博物志》一书中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博物志》:“中药养性,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合欢:合昏、夜合花,古代常以合欢赠人消怨合好)
董必武(予何连芝):贻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
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为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身世予以劝慰),说得就是忘忧草。忘忧草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中国特有的土产。
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从此文人墨客便借忘忧草寄托忧愁,转移情感,稍散一时之闷,略忘片刻之忧而。
晋朝的养生学家嵇康在《嵇中散集养生论》中也论及“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李咸用《萱草》:“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芳草比君子,香花喻美人,只是文人兴致。萱草芳香秀雅,可娱人鼻眼,却难消解忧愁。
韦应物《对萱草》:“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丛疏露始滴,芳余蝶尚留。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凄风苦雨,残花冷露,即使是面对忘忧草,也难免生出新愁。
对忘忧草药用《本草求真》说:“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本草图经》云;“萱草,处处田野有之。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
费伯雄《医醇义劳伤》中论述:“劳者,五脏积劳也。伤者,七情受伤也。百忧感具心,万事劳其形,有限之气血,消縻殆尽矣。……忧愁太过,忽忽不乐……萱草忘忧汤主之。”(《本草纲目》认为其有“宽胸膈,安五脏,安寐解郁,清热养心”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与人体阴阳消长规律相应,“得阳则,得阴则瞑”。而萱草花又具有朝开夜合的特性,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入夜则瞑,入昼则寤,古人取其同气相求,同类相应,用其治疗不安寐和忧愁。)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科—薰衣草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科—水晶兰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仙人掌科—仙人球亚科(一):岩牡丹
【植物界全系列】仙人掌科—圆扇仙人掌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锦葵科—锦葵亚科:棉花
【植物界全系列】天门冬目—天门冬科
【植物界全系列】锦葵科—锦葵亚科:芙蓉花
【植物界全系列】兰科—兰亚科:红门兰
【植物界全系列】夹竹桃科—萝芙木亚科:红鸡蛋花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爵床科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阿福花科—萱草亚科:黄花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1235.html
上一篇: 中国植物地理知识汇总,中国主要植 |
下一篇: 稀见精美画册!7元一本!还不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