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野外灭绝”物种枯鲁杜鹃花的再发现

“野外灭绝”物种枯鲁杜鹃花的再发现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的统称。杜鹃花属是中国木本植物第一大属,是高山、亚高山的主要建群种或优势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有“世界三大园艺植物”、“中国十大天然名花”、“木本花卉之王”和“花中西施”等美誉。中国被认为是杜鹃花属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之一,随着近年杜鹃花新种的不断报道,我国杜鹃花属植物已逾600种。

1929年9月,美国植物学家洛克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鲁山区”采到一份杜鹃标本,但未命名。直到1953年,该标本被作为粘毛杜鹃(R. glischrum Balf. F. et W. W. Smith)的变种(R. glischrum var. adenosum Cowan et Davidian)发表;后于1978年被提升为种,因 R. kuluense D. F. Chamb. 晚于R. adenosum (Cowan & Davidian)Davidian约2天,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1999年)的优先律原则,R. adenosum为合法名称,中文名为枯鲁杜鹃。

2011年出版的杜鹃花红色名录 The Red list of Rhododendrons 中,中国有31个杜鹃花物种被评估为濒危物种,占全世界濒危杜鹃花物种的41%。在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覃海宁等(2017年)发表的《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里,枯鲁杜鹃均被评估为野外灭绝(EW)。自1929年以后,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仅有采自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的“疑似枯鲁杜鹃”4份标本记录,其模式产地没有发现野外活体植株。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评估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的马永鹏、刘德团、姚刚等,对四川省凉山州“枯鲁山区”(该物种模式标本采集地)展开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该疑似种与枯鲁杜鹃在叶面、叶柄、叶背和小枝的毛被类型、花序的花朵数量、花冠形态等方面有明显区别,遂判断该疑似种并非枯鲁杜鹃。

“枯鲁山区”在地图上已经不存在了,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人员在文献中找到了相关记载,基于查找到的资料,考察队对山区开展了为期2天的调查,发现了一株花团锦簇的杜鹃,经与模式标本比对、中国植物志核对,确认为枯鲁杜鹃。

基于以上枯鲁杜鹃的再发现信息,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标准,研究人员评估其濒危状态为“极度濒危”(CR);按照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研究人员认为枯鲁杜鹃属于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SESP)。为进一步掌握该种的本底资源,研究人员将扩大周边山区的调查范围,在秋天采集种子后进行播种繁殖实验,为进行迁地保护工作做准备,并将种子保存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a 植株,b 花序,c 示花柱雄蕊和雌蕊,d 小枝示叶正面,e 小枝示叶背

作者:姚刚 刘德团 马永鹏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温馨提示:

相关知识

这种杜鹃宣布灭绝后,又被中国科学家找到了!这是怎么回事
逝去的不该忘记:2022年被宣布灭绝的物种整理
白鲟、儒艮之后又有两种长臂猿野外灭绝,拯救濒危物种路在何方?
【绿讯】2019年发现的15个新物种一览:精彩回顾
地球在进行“自我修复”?灭绝多年的物种复活
湖南省植物园一珍贵兰花品种开花了 野外几近灭绝
守护珍稀野生植物
一种被认为已灭绝的“沙漠之花”重现内蒙古沙漠,有重要科研价值
警惕外来物种侵害!发现这种花请上报
它曾被认为已灭绝,如今正在庐山植物园“复活”

网址: “野外灭绝”物种枯鲁杜鹃花的再发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84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皱皮杜鹃Rhododendron
下一篇: 杜鹃花一般能长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