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蔬菜真菌性病害的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
真菌的个体较大,有的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如黄瓜霜霉病病斑背面的黑或紫色毛霉、黄瓜白粉病的白毛、豇豆锈病的锈粉等。有时则需要在盛水的盘内保湿培养后才能看到。
◆识别方法。
对蔬菜的真菌性病害,最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对着阳光,看病部是否具有轮纹状侵染的病斑和“毛”,如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等。有无这些病症是真菌性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真菌的种类很多,生长繁殖的条件差别也很大,一般湿度大容易发病。
◆蔬菜的真菌性传播方式。
真菌可以从表皮侵入寄生,也可以由伤口、水孔、气孔等自然孔口侵入。
病孢子主要借助风雨传播,一旦落到寄主的组织表面,遇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就能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寄主组织进行为害。在条件不利时,可以形成休眠孢子、厚壁孢子或菌核等度过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再行侵染为害。
二、真菌性病害病状。
◆变色
染病植株褪绿变为褐色到黄色,如莴苣黄萎病、洋葱黄萎病、番茄黄萎病、大白菜黄萎病、结球甘蓝黄叶病、大葱黄萎病、辣椒黄萎病、茄子黄萎病等。
◆ 坏死
坏死是植物体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叶斑有轮纹状病斑,如番茄早疫病(彩图26)、炭疽病等;角斑,如黄瓜霜霉病等;蔬菜苗期表现猝倒病和立枯病。
◆ 腐烂
腐烂是植物组织大面积或局部被分解和破坏,幼嫩和多肉的组织容易发生。
腐烂分软腐,如大白菜软腐病;湿腐,如黄瓜疫病。根据腐烂的部位分,有根腐、基腐、果腐、花腐等。如辣椒立枯型疫病、落葵基腐病、番茄菌核病、生菜灰霉病、黄瓜炭疽病、番茄灰霉病等。
◆ 萎蔫
当真菌性病原菌侵入了蔬菜的植株根、茎、叶的维管束里繁殖后,由于堵塞导管,阻碍水分输导,致使整株或局部发生萎蔫,萎蔫部分最终枯死。如枯萎病的病株表现为全株凋萎,根系腐烂,病株基部茎上有粉红色霉层,剖开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
黄萎病的病株,病叶由黄变褐,并自下而上逐渐凋萎、脱落,剖开病株的根和主茎,维管束变褐,如茄子黄萎病。
◆ 枯死
蔬菜整株或局部枯死,与萎蔫枯死的区别是发病快,很快枯干死亡。如姜根茎腐败病、瓜类蔓枯病、辣椒疫病、番茄疫病、番茄苗立枯病、南瓜苗立枯病、番茄茎基腐病等引起植株枯死状。
◆ 斑点
蔬菜组织部分遭到损坏死亡,肉眼可见呈斑纹状。如黄瓜霜霉病、茼蒿霜霉病、大葱霜霉病、大葱白斑叶枯病、大葱黑斑病、菜豆炭疽病、豌豆褐斑病、黄瓜褐斑病、黄瓜炭疽病(叶)、大白菜白斑病、大白菜霜霉病等。
◆膨大
蔬菜的组织增生异常肥大,如大白菜根肿病等。
三、真菌性病害病征。
一般蔬菜真菌性病害具备以下两个典型特征:一是一定有病斑存在于植株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轮纹形或不定形等。二是在受害部位出现真菌的繁殖器官,病斑上出现的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颜色有白、黑、红、灰、褐等。
◆霉状物
霉状物是真菌病害常见的病征特征,可分为霜霉、黑霉、灰霉、青霉等。如瓜类与番茄灰霉病,受害叶片、残花及果实上出现灰色霉状物。
◆粉状物
可分为:白粉,如黄瓜白粉病,叶上病斑处出现白色粉状物;锈粉,如菜豆锈病等;黑粉,如洋葱黑粉病等。
◆锈状物
病原真菌在病部表现黄褐色或铁锈色点状、块状、毛状物。
◆棉(丝)状物
多呈棉絮状,如茄子绵疫病、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病。南瓜、西葫芦幼果上发生的褐腐病通常会有大量的大头针样的黑色菌丝。
◆粒状物
在病部产生大小、形状、色泽、排列等各不相同的粒状物。有的粒状物小,如豇豆褐斑病。
四、真菌病害的典型病害。
◆ 紫纹羽病
根及地下部分覆盖红紫色到紫褐色的菌丝,似蜘蛛网状,受害器官表皮腐烂,近地表部上呈紫褐色箩底状,如胡萝卜、姜、牛蒡和芦笋等都可能受到本病为害。
◆ 白绢病
在我国南北均普遍发生,一般蔬菜都可能受其为害,如黄瓜、甜瓜、西瓜、番茄、辣椒、茄子、大白菜、胡萝卜、牛蒡等。
◆菌核病
属于导致植株慢性死亡的一种病害。病部初为淡褐色湿润状,进而腐烂,上生白色霉状菌丝,菌丝纠结形成鼠粪样黑色菌核。
茎部发病时,病原菌进入到导管部,造成植株枯死。叶片和果实发病时,出现软化和腐败,也常出现菌核。病征比较明显,诊断相对比较容易。茄子、番茄、辣椒和豆类蔬菜上比较常见的容易发生菌核病。
◆ 苗立枯病
叶子先端出现暗褐色水浸样,进而发展成为暗绿色水烫样,随之软化腐败。长期低温、湿度大的苗床常会成片地发生这种病害。菜豆、荷兰豆、黄瓜、茄子、西瓜、萝卜、大白菜、芜菁等常受本病为害。
◆ 疫病
叶上初生褐色大型病斑,病斑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果实和茎部发病呈湿腐,表面也生有白色霉状物或棉毛状物。
◆ 霜霉病
叶上病斑受叶脉限制形成明显或不明显的多角形,病斑正面黄色到黄褐色,背面生有白色粉状物或霉状物,叶片黄化,病斑背面产生毛霉状。
◆ 锈病
叶片或茎表皮下生成淡黄色、黄色、黄褐色、赤褐色、锈色的圆形或长圆形肿粒状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与疱斑相同颜色的粉末。
◆白粉病
茎和叶片上初为散生的白色粉点,进一步扩展成大块不整形粉斑,覆盖整个叶面或茎节。颜色逐渐变为灰色到淡灰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子囊壳)。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温高湿或高温干燥都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五、防治的方法
◆选择抗病良好品种。
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是提高蔬菜抗性的基础,大多数病害的发生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的选育是育种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除极少数病害尚没有抗病品种以外,多数品种都有较好的抗病品种。
◆掌握良好的栽培技术。
良好的栽培技术是蔬菜生长健壮、减少病害的关键。嫁接栽培可以较好地预防土传性的真菌病害;垄作、配方施肥、温湿度控制等管理措施对植株的抗病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使用药物防治。
使用药剂是蔬菜发生真菌性病害后,最好的防治方法。
①对一部分蔬菜的早疫病、晚疫病、茄子绵疫病的进行药物防治方法。
当蔬菜发生了真菌性病害时,要科学的进行防治,要根据所发病害选择特定药剂,如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茄子绵疫病等可选用烯酰吗啉·锰锌、霜脲氰·锰锌、甲霜灵·锰锌、乙膦铝、霜霉威等药剂喷洒防治;
②一部分蔬菜的灰霉病、菌核病的药物防治方法。
对一部分蔬菜的灰霉病、菌核病等可选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等药剂喷洒防治;
③对一部分蔬菜白粉病、叶霉病、黑星病、锈病的药物防治方法。
白粉病、叶霉病、黑星病、锈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氟硅唑等唑类药喷洒防治。
④对一部分蔬菜的枯萎病、黄萎病、腐皮镰孢根腐病蔬菜的药物进行防治。
枯萎病、黄萎病、腐皮镰孢根腐病等可选用恶霉灵、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灌根防治。药剂防治时建议保护剂与杀菌剂混配使用,同时轮换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总结
真菌性病害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要掌握真菌性病害的观察方法,病害的特征,典型病害的表现形式,最重要的要掌握防治方法,才能种植出产量高质量好的蔬菜。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首发头条,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