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灰树花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灰树花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灰树花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Dicks.) Grey是一种兼具药食两用价值的大型真菌,近年来因其在抗肿瘤、降血糖以及保肝等多方面的显著功效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浙江省庆元县灰树花的田间染病率逐年上升,对其产量和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该地区的灰树花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发现该栽培区40%的灰树花感染细菌性斑点病,发病初期表现为针状和浅棕色斑点,随后逐渐变暗并合并形成更大的坏死斑块,最终子实体上出现深棕色病变凹陷。采集病样后,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健交界处进行病原菌分离并筛选代表性分离株鉴定,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长1~3μm,宽0.8~0.9μm,有鞭毛,无芽孢和荚膜,在NA平板上培养2d后形成乳白色,轻微凸起,边缘整齐,直径为1~2 mm的光滑菌落,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其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致病性实验表明,接种15 d后的子实体出现与田间一致的发病症状,并从发病部位重新分离到相同致病菌,验证了科赫氏法则。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灰树花细菌性斑点病,为探究灰树花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290318664393818112

相关知识

中国大鲵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春羽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一种迎春花叶枯病新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湖南多花黄精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贡柑黑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教学大纲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
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网址: 灰树花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37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报春花常见细菌性叶斑病害与防治
下一篇: 有关报春花细菌性叶斑病.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