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期修剪主要是为了摘心打顶,以及侧枝的短截。根据果园的设计密度,按设计的树形和树体结构进行整修工作。成苗定干高度为40~60cm,主干上下枝间距20cm左右,每个主枝上要培养2~3个侧枝。
花生茎腐病。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发生在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后期为感病者。果荚往往腐烂或种仁不满,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60%~70%,特别是连作多年的花生地块,甚至成片死亡。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发生在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后期为感病者。果荚往往腐烂或种仁不满,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60%~70%,特别是连作多年的花生地块,甚至成片死亡。
初产生不规则状的褐色斑块,后变黑褐色,并纵横向扩展,最后绕茎一周形成环形病斑。维管束变黑褐色,输导组织被破坏,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故俗名“掐脖瘟”。
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引起根基组织腐烂。当潮湿环境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即黑色小突起),病部表皮易剥落,纤维组织外露。当环境干燥时,病部表皮凹陷,紧贴茎上,成株期感病后,约10~30天全株枯死,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贴地面,有时也出现主茎和侧枝分期枯死现象。
花生茎腐病的症状:初产生不规则状的褐色斑块,后变黑褐色,并纵横向扩展,最后绕茎一周形成环形病斑。维管束变黑褐色,输导组织被破坏,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故俗名“掐脖瘟”。在土壤潮湿时,病部表皮呈黑色软腐,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土壤干燥时,病部表皮呈琥珀色透明状,紧贴茎上,内部组织变褐干腐,茎部髓干缩。
花生茎腐病类同于水稻稻颈瘟,俗称“烂脖子病”,植株枯死,果粒干瘪或不满。
相关知识
花生茎腐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花生冠腐病病原,花生茎腐病的发病规律有哪些?
花生遇到根腐病怎么办?花生根腐病发生规律、危害症状、防治办法详解!
花生病害有哪些 花病原因 花生病害防治措施
花生茎腐病如何防治
花生茎腐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花生种植要保护好茎枝,7项措施预防茎腐病,确保荚果饱满产量高
花生病虫害防治方法,常见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等
花生病毒病主要有哪些类型?
花生茎腐病的防治
网址: 花生茎腐病发生症状主要有哪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4282.html
上一篇: 检疫性病害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瓜类 |
下一篇: 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