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记者在一线

记者在一线


(相关资料图)

“种植花卉是有讲究的,温度、湿度都要特别注意。低温高湿,容易产生灰霉病。高温低湿,花朵容易发黑枯萎。”8月10日上午,在位于召陵区万金镇鞠庄村的豫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菊花种植基地,该基地负责人杨卫华对记者说。

记者在菊花种植基地的大棚里看到,扶兰、王子、菜花黄、黄白菊几个品种的菊花竞相绽放,有几位村民正在忙着除草。

“菊花的生长期为百天左右,花期较长,采摘周期也长。一年四季可以种植,产量高。我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做。”杨卫华说,面对越来越火的乡村经济,他敏锐地察觉菊花种植有“钱”景,于是决定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植菊花。“2020年,在乡里和村里的帮助下,我承包了33亩土地,成立了豫腾种植专业合作社,搭建了26个种植大棚,全部用来种植菊花。从普通菊花品种开始,经过学习实践,目前成功种植出黄白菊、香槟、金太阳、菜花黄等十余种极具观赏性的菊花。”杨卫华说。

据杨卫华介绍,他们种植的菊花品质上乘,很受市场欢迎,一单能出售四五千扎(一扎为10支菊花),客户大多来自上海、郑州、太原、西安等地。“为保证菊花质量,我每年只种植三茬儿,销售额有六七十万元。”杨卫华说。

自己致富的同时,杨卫华还不忘带动乡邻增收。合作社成立后,杨卫华就找附近群众到基地打工,同时教他们如何种植菊花。杨卫华说:“忙时,在基地干活儿的工人有二十多名。他们每人每月能挣到3000多元钱。”

“我是鞠庄村的,在这干活儿一举两得,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真谢谢杨老板。”正在干活的一名村民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莹

标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相关知识

奋战在创城“一线”的城市绿化工作者
一线
创新在一线|全员岗位创新,看企业如何架桥铺路
全国一线心理健康教师在昆授“金课”
三道联防线一线“侦察兵” 过去五年他们在守护北京农田安全
世园会开幕在即,记者一线探访分会场筹备情况——精心打磨每个细节 努力呈现最美园艺
扎根一线、实干思变!看这个科技小院助推“云花”发展
绿化养护不停歇, 160名雨花园林人春节坚守一线
迎亚运花卉布置 机场高速变身“一线花带”
太极拳、八段锦……中医传统“花样”在战疫一线遍地开花

网址: 记者在一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62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特色产业助增收 菊花变身“致富花
下一篇: 安徽庐江:菊花俏 产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