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获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称号,全球共有11座城市获此殊荣,扬州是中国唯一上榜城市。
城市生态修复项目是联合国“全球生态修复十年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如何从全球25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扬州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忠华表示,在城市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尤其是在塑料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片区生态修复方面成效显著,是“扬州方案”受到青睐的原因。
“净塑城市”,义不容辞的绿色担当
广陵区沙头镇人民滩村,种植户孙辉将自家地里的废弃地膜和农药瓶送到村里的区级回收点售卖。回收点老板告诉他,装化肥的包装废弃物也已纳入回收范围。
“废旧地膜、农药包装废弃物每年仅这两类可回收60吨左右,极大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广陵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殷朝珍表示,广陵区在沿江三镇都设立回收点,方便村民就近售卖。
2020年4月,扬州正式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净塑城市”倡议,而位于长江边的“北洲三镇”李典、沙头、头桥,被确定为“净塑城市”综合试点区。扬州分步骤、分领域,积极稳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中可回收物规范化、洁净化回收,大力实行细分拣和资源化利用,陆续建成9座具备塑料垃圾储存、分拣功能的环卫综合体。同时编制出台《扬州市净塑城市基线指标》等5项评估基准,共实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项目10项,年回收利用废塑料20多万吨。
两年内试点区域塑料垃圾污染减少30%,扬州达到最初立下的目标。2023年5月,扬州获世界自然基金会“净塑城市”授牌。
垃圾分类,让生活更美的绿色选择
在城市生态修复中,扬州从源头抓起,突出“人与城市”关系,以垃圾分类为切入口,建设“无废城市”。
“以前‘一个筐’,现在‘四个桶’。垃圾分类刚施行时,我们也嫌麻烦,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封闭式垃圾厢房一点臭味没有,美观、干净又方便!”扬州市邗江区康乐社区居民潘明宝表示,定时定点到垃圾厢房丢垃圾成为居民生活新常态。
2022年9月,《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施行,通过立法、建立配套政策等举措,持续规范各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当前,扬州市区已建成113个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村)和803个省级“四分类”达标小区。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意味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对于不少居民而言,势必有一段从不适应到逐步习惯的过程。基于此,扬州坚持全民参与,将垃圾分类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探索出“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行动”的“一领四动”垃圾分类工作格局。全市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满意度达90%以上,参与率达80%以上。
在垃圾末端处置方面,扬州采取“大分类、细分流”模式,探索厨余垃圾堆肥、生化处理等资源化利用途径,实现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均达80%以上。扬州探索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包揽市区2000多个餐饮单位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该公司综合部经理沈华介绍,他们每年收集垃圾7万吨左右,通过生产线深加工可提炼出工业废弃油脂,油脂深加工后可提炼出生物柴油。
数据显示,扬州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2200吨,按照传统处理办法,占地200亩的赵庄填埋场(二期)只能使用20年,通过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使用寿命延长到50年。
生态修复,深入肌理的绿色坚守
正值隆冬,但花都汇生态公园空气清新、鸟鸣不绝,这里不仅有静态园林展示,更融入丰富的互动项目。这座免费的生态公园自开放以来,平均每天有上千市民游客前来赏景,给扬州城市北部居民带来“绿色福利”。
但这样一个景区,前身竟是垃圾填埋场。当地采取整体封闭方式,自下而上给垃圾山依次穿上隔离层、导气层、防渗层等9层“衣服”,层层“包饺子”进行密封治理,并种上香樟、雪松、白玉兰等植物2万多株。如今,这里鸟语花香,成为一处城市“绿色资产”。
大运河三湾段曾经是工业区,运河两岸聚集着农药厂、皮革厂、水泥厂等80多家企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4年开始,扬州市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对运河三湾段开展河道疏浚、驳岸改造等工程。2017年9月,运河三湾全新亮相,昔日“龙须沟”摇身一变,成为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三湾公园还在2018年底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近年来,扬州累计实施完成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清水活水”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工程68个项目,建成“七河八岛”“运河三湾”等10个大规模生态中心。如今,无论是漫步满眼苍翠的城市公园,抑或是慢跑于古运河风光带的健身步道,处处皆美景,随手可定格,美好城市生态画卷越来越耀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张韦
图片来源 扬州城管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知识
再添国字号“生态名片”,广州从化打出绿美生态建设“组合拳”
国际花园城市的新律动——美丽晋城大步流星走向生态文明
打卡扬州运河三湾|曾经的”环境痛点“成了生态亮点——中国环境网
济南大规模修复山体生态 用绿色修复城市“疤痕”
全球滨海论坛 | 江苏“最美生态保护修复”花落九家
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生态建设观察
修复湿地 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扬州日报
如皋:港口城市 生态城市 长寿城市 人文城市 爱心城市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网址: 扬州再添生态“金字招牌”,获颁中国唯一“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696.html
上一篇: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新华社:沈阳以“ |
下一篇: 千灯湖崛起记:从农田厂房到绿色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