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刘萌萌
9月27日,康巴尔汗·艾买提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惠彤等与会者用丰富而生动的史料,讲述回顾她的表演艺术生涯和对舞台教育作出的贡献,缅怀她精彩灿烂、绚丽多姿的光辉人生。
康巴尔汗。王泳舸提供
在他们的讲述中,人们仿佛回到了这朵“天山之花”光彩绽放的那个年代……
她就是舞蹈,舞蹈就是她
“1922年,我的姥姥出生在喀什一个村庄的民间艺人之家。”康巴尔汗的外孙阿地里江·司马义说。
自幼能歌善舞的康巴尔汗,1935年在苏联学习舞蹈,毕业后成为塔什干红旗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在大型歌舞剧《阿娜尔汗》及其他舞蹈中担任主演,因为表现出色,又被选入莫斯科音乐舞蹈学院深造。这段时间,她创作了舞蹈《林帕黛》,并在克里姆林宫与著名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同台表演,这个节目至今仍是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教学保留剧目。
康巴尔汗对新疆艺术学院学生进行教学的场景。王泳舸提供
“《林帕黛》是具有维吾尔族古典韵律的舞蹈,含蓄、高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康巴尔汗老师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舞蹈中手指的形状与风格上。”学生再娜甫·沙比提回忆,康巴尔汗示范表演时五指呈曲线,自然松弛,表面上看与古典舞的兰花指相似,但不像兰花指那样伸展与上翘,独具一格。
正在演出的康巴尔汗。王泳舸提供
1942年,学成后的康巴尔汗回到祖国。稳健柔韧的步伐,柔美多变的舞姿……1947年12月,上海一处剧场里,人们为舞台上的演员欢呼喝彩,称她为“天山之花”。这是康巴尔汗随新疆青年歌舞团赴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巡演的其中一场,各地报刊争相登载康巴尔汗的演出剧照和评论,称她为“新疆第一舞人”“新疆的梅兰芳”等。这次巡回演出,使新疆的歌舞艺术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极高声誉,康巴尔汗也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舞蹈家戴爱莲等结下了友谊。
在很多人眼里,康巴尔汗就是舞蹈。“姥姥晚年时光依然能迈起稳健的舞步,牵动着观众的心,她的舞蹈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阿地里江说。
将舞蹈种子撒向天山南北
1978年,新疆艺术学院的校园里,一位扎着两条黑辫子、身材高挑的长者,常常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她就是新疆艺术学校第一任副校长康巴尔汗。
新疆艺术学院(金桥路校区)图书馆开展的康巴尔汗·艾买提诞辰100周年纪念图片视频展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摄
在新疆艺术学院(金桥路校区)图书馆举办的康巴尔汗·艾买提诞辰100周年纪念图片视频展上,新疆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泳舸驻足在一幅老照片前,久久凝视。“我考入新疆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后,有幸体验了康巴尔汗教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堂课,这幅照片便记录了老师给我们班的教学场景。课堂中,老师话语平和,亲切耐心中尽显其严谨的专业风范。教学中,她注重对动作细节和风格韵律的把握,比如身体韵律由内而发、动作过程的准确性,脚下位置的干净、身体角度美的呈现,舞姿中手臂线条的流畅、手腕的发力等等。当我成为教师后,才理解这些细节和风格在专业训练中的重要性。”
2003年,王泳舸做国家级课题《新疆现代舞蹈史研究》研究,进一步走近康巴尔汗的舞蹈世界。“我们用了4年多的时间,先后多次前往南京、上海、西安、兰州、北京、台湾等地,走访当事人、查阅报纸,收集图片、文献、档案等资料,将碎片式的信息逐步拼贴起来。图片展资料主要由老师家人、档案馆、学生提供。2005年,课题组举办了第一次阶段性成果图片展,越了解就越敬佩老师的人格风范。”王泳舸说,至今她还记得老师说过的两句话——“舞蹈教育要走在舞蹈表演的前面”“我们学习舞蹈不仅仅只为当演员,更要做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为当下的人们提供滋养,使人们对艺术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冯庭民认为,康巴尔汗对于新疆现当代舞蹈艺术的历史性贡献是多方面的,不仅表现在她的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同时还充分体现在新疆现当代舞蹈艺术的教育事业中。
1942年康巴尔汗刚回国时,就在塔城等地举办舞蹈艺术培训班,推动了全疆各族舞蹈艺术水平提升,同时也把舞蹈艺术教育的种子撒向天山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康巴尔汗受聘西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系主任,招收培养各民族艺术人才。她克服种种困难,根据自己多年收集到的民间素材和民族舞蹈资料,同其他教师一起编写出西北地区第一部系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培养了两届学生,使他们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批受过专业教育的舞蹈艺术工作者。
“在新疆艺术学院任职期间,她组织编写了3套教材,培养了7批舞蹈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成为活跃在天山南北的舞蹈艺术教育和舞台艺术表演的骨干。”冯庭民说,康巴尔汗在近半个世纪的舞蹈艺术教育生涯中,从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理论化,逐步形成自己的舞蹈艺术教育理念。
如今,一大批如《长长的辫子》《花儿永远这样红》《阳光下的麦盖提》《铅华·满壁》等思想内涵深刻、艺术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精彩亮相,新疆夺得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一次次实现新突破,得益于新疆舞蹈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康巴尔汗是新疆各族舞蹈工作者的榜样和典范,她为人民起舞、为时代喝彩。”新疆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说。
她是人民的艺术家
冯双白认为,康巴尔汗是一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她始终心怀大爱,热爱舞蹈,热爱舞台,坚定地用艺术为人民服务。
康巴尔汗(右)。王泳舸提供
“1993年,我与康巴尔汗等人受文化部邀请前往新疆阿克苏、喀什等地采风,所到之处我深深感受到她的魅力,她的舞姿、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双白回忆,在南疆各地,老百姓听闻康巴尔汗到来,蜂拥而至,与她在大地上共舞,康巴尔汗的舞姿如同行云流水,转身摆动间美到极致,让人如痴如醉。
冯双白说,康巴尔汗在继承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广泛借鉴与吸收中国各民族舞蹈与国外舞蹈艺术之所长,走创新发展之路。
为了更好地创作,只要听说哪里有民间艺人,不管路有多远,康巴尔汗都登门求教。她听说有一个老太太会跳顶碗舞,就四处打听找到老人家里,老人高兴地在独它尔伴奏下跳了起来。康巴尔汗便把这种带有一定杂技特点的舞蹈动作全部学下来,后来又创造性地加入了碗和盘子巧妙敲击的动作,给这个舞蹈增加了节奏感和技巧性,创作了经典舞蹈《顶碗舞》。
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的大厅中,至今还展示着康巴尔汗当年跳舞时的头饰服装,激励着一代代舞蹈学子向人民艺术家学习。
惠彤介绍,1954年,在北京舞蹈学院创建之初,康巴尔汗与第一任校长戴爱莲结下了深厚友谊,“先生离开我们快30年了,但她的非凡艺术成就仍熠熠生辉,闪耀在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史上,在新时代践行文艺工作者使命担当、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光明大道上,她始终与我们一路同行。”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知识
以舞为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打开读懂中国新窗口
民族舞蹈论文(精选5篇)
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展暨第二届大理舞蹈季在大理启幕
“五月鲜花绽放,舞动青春韶”华舞蹈比赛
民族舞蹈麻花辫
《春江花月夜》舞蹈赏析
科目三热潮来袭!零基础花手舞蹈教学,让你轻松舞动起来!
舞步翩翩 翥凤翔鸾 蹈出精彩——教育学部开展“花YOUNG年华,舞动青春”舞蹈比赛
锦绣之花第四届全国舞蹈大赛山东赛区比赛在青岛举行
舞蹈编花篮的两个基本动作,「舞动鲜花」教你学会编织花篮舞的两大动作
网址: “天山之花”舞动芳华——追忆中国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康巴尔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7536.html
上一篇: 画家萧淑芳《清新唯美的水彩花》作 |
下一篇: 常沙娜笔下的花卉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