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摄影构图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理论是必须的。但是要真正学好风景摄影就需要在实际的拍摄场景中去练习。而在实拍过程中,根据所处的环境去掌握一定的拍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节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
利用软件的接片功能得到的全景照片,如素雅的水墨画,具有较强的深度感 光圈 F13 曝光时间 1/80s焦距 150mm 感光度 125
雪后森林的局部,具有较强的层次感 光圈 F14 曝光时间 1/80s焦距 180mm
森林的景象是随着不同的季节而变化的。森林里的树木在四季中有不同的色调和疏密程度。拍摄森林时,摄影者首先要弄清楚是在什么环境下拍摄,想得到什么样的感觉。是看起来阴暗还是明亮;是颜色艳丽还是色彩淡雅;是表现整体还是突出局部特征等。
拍摄雪后的森林雪后的森林总是充满着梦幻美和寂寞感,摄影者在拍摄雪后的森林时首先要注意曝光。如果雪后天气为阴天,以右图和下图为例,画面中除幻美之外,还给人一种被大雪覆盖后的寂寥感。此时没有过多的颜色修饰,利用中间调拍摄出的画面,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风景画。
如果雪后的天气阳光明媚,会给人很明朗的感觉。树枝上堆积的白雪弥补了树叶掉落的空缺,使得整幅画面更加地丰富多彩。此时在顺光条件下,利用相机的评价测光模式来进行拍摄。如果在正常的曝光下不能更好的还原树枝上白雪的颜色,摄影者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级曝光补偿来展现眼前明亮的风景。
不同色彩的树叶与白雪互相搭配,如诗如画,美妙至极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250s焦距 70mm 感光度 200
经过温暖阳光的照射,当树枝上的雪大部分被融化掉,此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色。尤其是在秋末冬初,大部分树叶还保留在树上的时候,为了加强不同色彩的森林和被残雪覆盖的地面的对比效果,摄影者可以站在高角度通过广角镜头来记录此时的画面。
地上的残雪映衬了多姿多彩的树林光圈 F5 曝光时间 1/420s 焦距 46mm
拍摄日出前的森林
受日出光线色温的影响,画面呈现出较冷的色调 光圈 F13 曝光时间 1/30s 焦距 34mm
在日出前拍摄森林,受到日出较高色温的影响,画面容易被染上神秘的青紫色调。如果摄影者想要更好的表现树木的线条,可以采取一定的曝光正补偿方式来塑造黎明时分森林的感觉。如果是在阴天的白天中进行拍摄,就无法拍出这种效果来。
兴趣点的把握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 光圈 F14 曝光时间 1/5s 焦距 105mm
和拍摄其他照片一样,拍摄森林时需要找出兴趣点,它可能是形状怪异的树干、一条蜿蜒的小径等。不管是什么构图方法都要能引导观赏者入画。
以开放式构图来表现森林的力量感 光圈 F7.1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40mm感光度 800
在森林拍摄过程中,如果画面过于完整就会削弱森林的临场感和力量感。以下图为例,在雾气弥漫的森林内部拍摄,树枝和树干的一部分伸出画面,暗示画面外广阔的森林和树木巨大的张力,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对暴露在地表上的树根进行特写,给人一定的临场感和使人产生联想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60s焦距 28mm
另外,摄影者还可以通过单独表现扎根于深土内部的树根或者是苍老的树皮等某些局部,让人对整棵大树或者是整片的森林加以联
蓝天下的颜色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10mm感光度 100
要表现树木的颜色,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明亮的天空作为背景。以右下图为例,利用广角镜头和仰拍角度,不仅能够表现树木的高大,还能够拍摄出晚秋树木的色彩和形状。以天空为背景也更加突出了主体的存在感。巧妙运用眩光
巧妙利用眩光,使画面更具效果光圈 F22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10mm
随着多层镀膜技术和新光学材料的使用,镜头的抗眩光能力得到明显地提升。在绝大多数拍摄过程中,摄影者都会通过安装遮光罩或者调节拍摄角度等方法来避免眩光的出现。但是有时候强烈的眩光也能够增强画面的神秘感,同时给人一定的视觉冲击。在拍摄树木时,摄影者完全可以尝试利用逆光摄影的方式来得到眩光效果。在利用眩光的过程中,由于画面高光部分亮度太高,所以会对画面的整体曝光产生一定影响。此时,摄影者可以考虑利用点测光模式来对主体进行测光。
树木的影子效应
开放式构图的利用,通过单独表现影子的手法,给人更多的联想空间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40s焦距 27mm
侧逆光的利用,使树木的影子得以真实再现,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160s焦距 42mm
光线是摄影艺术中的画笔。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现和捕捉光线的投射与变化,用光线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同时也需要强调“影子”的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光影艺术。在光线充足的森林中拍摄时,会发现很多关于影子的瞬间状态。对于影子的表现既可以忠实地反映树木的存在方式,也可以通过单独表现影子的方式来排除画面中不必要的干扰元素。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拍摄角度的选取。在同时表现树木和影子时,要把握光线的投射方向,从而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当单独表现树木或者枝条的影子时,要注意光影的对应关系,同时以抽象的表现方式给人更多关于森林的联想。当然,摄影者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拍摄情况来确定正确的曝光值。当光比较大时,为了保留背景的质感和细节,还可以适当地运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调节曝光量。
大光圈和长焦镜头的魅力
利用大光圈,进一步虚化背景,更加突出了枫叶的颜色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320s焦距 77mm
利用长焦镜头,进一步虚化背景,同时通过主体和背景的明暗对比,更加突出了主体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160s焦距 300mm
在拍摄枫叶等树叶时,大光圈和长焦镜头的利用能够进一步虚化背景,从而更好的突出主题。
善于运用曝光补偿
为了表现树木和阴影的对比关系,摄影者可以减少一定的曝光补偿值 光圈 F14 曝光时间 1/250s焦距 18mm
枫叶本身的亮度已经足够,同时对于背景的表达也比较到位,所以没有进行曝光补偿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70mm
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枫树叶具有不同的颜色,摄影者在决定使用什么曝光值时首先要考虑枫叶的色彩、背景的明暗以及光线条件如何。当然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来进行设置。如果想要拍出明亮色彩的枫叶,摄影者可以考虑对画面进行一定的正补偿;如果想要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可以考虑对画面进行一定的负补偿。
秋天的记忆
若隐若现的小径,被黄色的落叶覆盖着,加上绿草和残雪的点缀,别具一番情调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00s焦距 24mm
要拍摄秋天的落叶,摄影者可以降低相机的位置采用低角度拍摄,这样不仅更加细致地描绘出落叶在地面上的痕迹,而且使画面富有一定的远近感和临场感。另外,广角镜头的使用和小光圈的利用,使得整个画面产生了一种曲径通幽之感。
利用一定的载体
光圈 F4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70mm
在表现落叶场景时,摄影者要学会寻找有利于表现主体的载体。两幅图虽然同是表现落叶,但是载体的不同使得各自画面的感觉也不一样。右图是以平坦的地面作为表现落叶的载体,画面整体单调,缺乏故事性;下图是以陡峭的台阶作为表现落叶的载体,分布不均的落叶加上横线构图的利用,不仅增强了画面整体的内容性,而且整幅画面的效果比右图更加生动活泼。
交代拍摄环境
光圈 F6.3 曝光时间 1/250s焦距 28mm
单独的表现落叶能够给人更多的联想空间,而充分的交代拍摄环境能够更加丰富画面的内容和色彩 光圈 F3.5 曝光时间 1/250s焦距 18mm
除了单独表现落叶外,摄影者还可以通过交代整体的拍摄环境来加深人们的印象,同时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交代环境的取景过程中,摄影者要注意使画面的视觉因素互相照应,通过画面上下物体的对应关系,给人一定的视觉空间感和故事情节性。
摄影圣经如何虚化花卉的前景和背景
镜头的虚化效果主要取决于3 个要素:拍摄距离、光圈值和镜头焦距。一般来说,拍摄时离花卉越近、镜头光圈值越大、镜头焦距越长,虚化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我们在拍摄花卉时可以利用上述规律来虚化前景和背景,利用虚实对比的方法突出表现一朵或几朵花卉。具体来说,首先在大光圈设置下靠近需要表现的花朵,然后对焦、半按快门锁定焦点并重新构图,待在取景框中看到满意的前景、背景比例后再按下快门。
实拍时我们还应注意所搭配的前景背景是否合适,避免生硬突兀或令人费解。一般前景应有一定的视觉引导作用或者形成一个画框,从而将观者视线集中到想要表达的花朵主体身上;背景则应以简洁不喧宾夺主为宜。
大光圈使前景明亮的花瓣被虚化成色块,简洁的蓝色天空背景与花朵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对花丛中单独一朵花靠近聚焦,背景虚化程度强烈,通过虚实对比突出了花朵主体。
自上而下俯拍,对高处的花朵聚焦,花朵主体清晰,低处的绿叶则随着距离增加逐渐模糊,产生细腻的背景虚化效果。
《数码单反摄影圣经(实战精华版)》是一本摄影基础入门书,特别适合初级的摄影爱好者。《数码单反摄影圣经(实战精华版)》从什么是好照片开始,让读者首先找准目标,然后再开始有目的地进行摄影学习,最终达到随心记录、艺术表达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手中的器材,掌握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了解一些常规的构图、用光技巧,是基本功。随后,本书利用海量实拍案例,分别行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建筑与夜景摄影、花卉摄影、静物与美食摄影、昆虫摄影等方面入手,结合构图、光线、曝光等方面,综合讲解各种实拍技巧。
掌握基础知识与理论是拍好作品的第一步,灵活运用各种实拍技巧会给以后的摄影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功扎实了之后,你便能从艺术的角度,去发现、提炼生活中的美,让脑海中美好的景象呈现在照片上。
背景虚化方法:
将拍摄模式调整到A档,即光圈优先,测光模式在点测光,对焦点在花的主体上;同时:
1、设置F5.6以上的大光圈,能达到背景虚化;
2、利用所摄花卉与背景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虚化背景,背景离得越远,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3、将变焦镜头倍率拉成最大,就是将花卉画面扩大到的最大限度来拍摄,能够最大限度地虚化背景。如果增大变焦倍率后,拍摄主体偏出了构图的画面,那么摄影人往后退,离拍摄主体再远一些,以保证构图的完美。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虚化背景,如果能同时使用,背景虚化效果会更显著。
天坛月季
金鱼草
蒲公英
http://hi.baidu.com/faungg/item/6f360acbaf2c2f19505058fb
背景的虚化有如下方法:
1 利用大光圈达到背景虚化的目的
2 靠近被摄物体拍摄同样可以达到背景虚化
3 利用专业微距头(各家都有微距),相如尼康的105VR 不用刻意加大光圈,因为本来微距头的景深就很小,只要注意靠近拍摄就可以达到背景虚化的目的
4 利用50的标头拍摄背景虚化效果也不差
5 反接镜头,这就需要一定得经验了,因为反接镜头的景深极其的小,一般来说可以小到几个毫米,还要注意移动对焦和持稳等,需要多多练习
如果用的是家用卡片机的话那要看相机的微距能力了,如果花卉比较大,不能隔得很近拍摄的话,景深可能会比较大,这个就不好控制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好微距就要有拍微距的家伙,如果是发烧友可以上单反加微距头,如果是拍摄玩又有一定的资金的话可是上富士的S系列相机,微距能力不错的(当然看你最近拍摄距离了,也就是说花卉的大小了)。如果现在用卡片机,又不想换机器的话,那就用PS处理一下就是了
此博文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在此感谢原创作者!
相关知识
景观照明之如何给树木打光?
森林疗法
森林如何“治愈”人类?记者探访国内首个森林疗养基地
森林主题婚礼布置/策划
树叶贴画
树叶手工合集
幼儿园树叶拓印的教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doc
树叶的象征意义与寓意(探寻树叶背后的深刻含义)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汇总十篇
网址: 如何表现森林、树木、树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4218.html
上一篇: 今天17时21分 小暑将至 |
下一篇: 长沙东塘立交桥穿上“花外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