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插花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中的《插花艺术》一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讨论、总结等形式,培养学生发表自己对插花艺术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并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共同设计精美的插花作品,来陶冶情操,学会感恩,热爱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依据本课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插花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和陶冶心灵情操,体会插花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插花表达主题和赠送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插花的基础知识。2.插花作品设计制作与作品完善。
(三)教学难点
1.插花制作过程。2.插花作品主题的体现。
二、教法运用
1.情境导入法。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用精美的插画作品及图片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引导法。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习过程设置“想一想、看一看、议一议、思一思、做一做、评一评”,小标题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3.直观演示法。巧妙运用多媒体展示插花造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插花的常见造型。通过大屏幕演示插花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便于学生产生兴趣。
4.体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进行创作。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完成插花作品,加深知识的应用。
5.观察讨论法。教师设计讨论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研究插花原则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加深知识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花泥、叶、盆、彩纸、泡沫及自然植物(芦苇等)。
2.学生准备:话、花器、叶、自然植物(野草、芦苇等)、彩纸、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摆放制作好的插花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插花上。
媒体设置:播放视频;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定向目标
教师活动: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生活动:学习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媒体设置:PPT展示。
(三)亲身感受,体验新知
1.教师活动
(1)先欣赏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你在哪些场合见过插花作品?它起到什么作用?(2)讨论:结合欣赏过的插花作品讨论插花的种类?(依据用途分类: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依据材料分类: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插花、混合插花。)(3)学习插花作用。
2.学生活动
(1)积极回答问题。(2)学习领会新知识。
3.媒体设置
(1)PPT展示问题。(2)多媒体展示不同场合的插花。
4.设计意图
(1)通过回答,使学生联系生活,从而引入新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设疑解疑
1.教师活动
(1)插花用具主要有哪些?(花器、花卉、花泥等)(2)常见插花有哪些造型?(三角形、垂直型、L型、椭圆形等)(3)教师示范插花制作过程。(4)展示专业技师制作插花作品过程。
2.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2)进行小组讨论分析。(3)学生观察插花制作过程和要点。
3.媒体设置
(1)展示问题。(2)展示不同造型的插花作品,请学生分析其造型特征。(3)运用影片展示主题插花的制作过程。
4.设计意图:(1)总结插花艺术基础知识。(2)让学生系统而准确的了解知识。(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讨论的能力,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五)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
(1)分组实践。4~6人一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以“母亲生日快乐”或“祝老师工作顺利”为主题)。(2)由科代表宣布本课的练习方式。(3)教师组织各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2.学生活动
(1)学生开始实践练习。(2)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解说,进行自评、互评。
3.媒体设置
播放优美乐曲。
4.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2)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3)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后拓展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鼓励将插花艺术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学生活动:谈自己的感受。将作品送给母亲或老师。
设计意图:进行情感的交流,学会物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简单的一节美术课,让我感触颇深,其中成功的就是充分利用这45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表现的欲望,本来我有所顾虑,生怕学生上讲台胆怯或无话可讲,可实践下来,效果得好。平时胆子较小,不怎么爱表现的同学,这时候都勇敢地走上讲台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讲了,他们的一些观点要比教师还分析得新颖、透彻,也大大满足了一些学生的表现欲望。
关键词:玫瑰;切花;染色剂;染色效果
玫瑰(Rosa hybrida)为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 “四大切花” 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玫瑰的花色虽然较多,但除了红、白色外,其它如黄、橙、粉红色等均不够艳丽,观赏性较差。利用鲜切花染色技术创造更多花色的玫瑰,提高其观赏价值,促进消费已显必要。本试验利用4种色素对玫瑰染色,旨在寻找适合鲜切花染色的染料、染料浓度及染色时间,以提高鲜切花的观赏价值,丰富花色,满足现代人的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促进鲜切花生产和销售,为玫瑰鲜切花人工染色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植物为白色玫瑰鲜切花,4种色素为亮蓝、日落黄、果绿和苋菜红。
1.2 试验方法
1.2.1 切花处理。选择花茎粗度、花朵盛开状态基本一致的花枝,花枝染色前加以修剪,长度约40cm,茎基部剪成45° 的光滑斜切面,浸没入染色液的枝段要去其叶片,仅保留花朵下部3 片叶。置于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室温(24 ±1) ℃,相对湿度50%~65% 。
1.2.2 不同种类色素对玫瑰切花染色效果的影响 。4种色素质量浓度均为12g/L。采用瓶插染色处理,每瓶装有染色液 500 mL,切花5枝,浸入深度控制在5~8cm,3次重复。
1.2.3 不同浓度染色液对玫瑰切花染色效果的影响。选用亮蓝,质量浓度分别为0(ck)、6、9、12、20 g/L。染色处理方法同上。
1.2.4 不同pH值对玫瑰切花染色效果的影响。选用质量浓度为12 g/L的亮蓝,其中每种染液的pH值以色素溶于蒸馏水时的pH本底值为基准值(以0.1mo1/L HCl和NaOH调节pH值),以0.5个单位依次增加和降低。染色处理方法同上。
1.2.5 调查方法。切花插入染色液后,记录花瓣开始着色时间和花瓣着色后颜色不再变化时间 (即染色终止时间)。染色结束后,剪去花枝基部5~6cm 后,将切花移到盛有清水的瓶中,观察花瓣染色的颜色变化和切花瓶插寿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色素对玫瑰切花染色的效果
不同种类色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较大。4种色素中,除苋菜红外,均能达到染色标准,其中日落黄染色的玫瑰观赏效果高于其它3种染色剂。表明玫瑰对色素有一定的选择性,对日落黄的适应性最好,其次为亮蓝、果绿,对苋菜红的适应性最差。染色的次序是从外层花瓣边缘开始,接着沿中心花的导管由下往上着色,最后整个花朵染色。摘除叶片的伤口和枝条也会染色,一定程度上影响整枝花的观赏效果。
2.2 不同浓度染色液对玫瑰切花染色效果的影响
表2可见,色素浓度对染色速度影响较大,花瓣开始着色和终止染色时间均随着染色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尤其是3 g/L处理,由于浓度过低,着色极慢,且染色很差。从染色效果上看,质量浓度为9 g/L的处理染色效果最好,切花染色速度快,花瓣染色适度,着色均匀,色泽艳丽,染色终止后插入清水中观察,颜色基本不褪,其瓶插寿命适中。从瓶插寿命上看,染色剂浓度越高,瓶插寿命越短,这是因为染色剂的渗入影响了切花的正常生理代谢。未染色的玫瑰瓶插处理后,其寿命长达8.6d,而染色后的玫瑰瓶插寿命显著缩短。染色后的玫瑰瓶插于清水中颜色基本不褪,但有部分用高浓度染色的玫瑰切花出现轻微退染的情况,但并不影响染色效果。
2.3 不同pH值对玫瑰切花染色的影响
pH值对玫瑰花的染色效果影响较小。同一种色素染色液 pH 值不同,其染色效果及瓶插寿命差别不大。但当色素亮蓝染色液pH值为6.6时,花瓣开始染色时间和终止染色时间是最短的。可见pH值对切花染色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种色素中,日落黄的染色效果最好,其次是亮蓝和果绿,玫瑰对苋菜红的适应性最差。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染色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细胞膜透性等有关,这有待进一步探讨[1,2]。
玫瑰切花染色后色泽稳定、鲜艳,比自然花色更富有表现力,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从而可以促进生产和消费。但也发现染色后的玫瑰切花瓶插寿命缩短,特别是高浓度处理,叶片会产生失水、下垂、干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这可能是因为染色破坏了花枝的水分平衡,影响细胞膜透性,从而促进衰老,但总体上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5~7d观赏期。因此,建议筛选适宜的色素浓度染色。
同种色素,pH值不同对切花染色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pH值能缩短染色时间,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影响玫瑰切花染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鲜切花;衰败原因;保鲜剂;处理
从广义上讲,将栽培的观赏植物的花枝、果枝、茎叶等剪下,瓶插水养或用来制花束、花篮、花环、壁花、胸饰等的观赏材料都称之为鲜切花。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鲜切花装饰环境、美化生活、进行礼仪社交活动等已成为世界性的新时尚。但鲜切花在经济作物中是一种最娇嫩、最不耐贮藏运输的产品,且鲜切花采切后还要经过采后整理、处理、运输、贮藏、货架摆放、销售等许多环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鲜切花的鲜艳程度,已成为一个直接关系到鲜切花销售质量和花材使用寿命的重大问题。因此,需要了解鲜切花衰败的原因,根据花卉产品不作为食品,即以观赏为目的的特点,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前提下,通过保鲜剂处理技术,达到人为保鲜的目的,从而提高鲜切花的品质及经济价值。
一、影响鲜切花采后衰败的主要原因
为了延缓花材衰老过程,达到保鲜的目的,应充分了解鲜切花在采后衰败过程中内部生理变化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鲜切花衰老凋萎的内部因素
鲜切花凋萎的内部因素,是花枝切离母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失调的表现。
1.水分平衡
从植物生理学的原理可知,切花的鲜度只有在吸水大于蒸腾时才能获得。切花离开母体后,营养源(包括水分)被切断,叶面(包括花叶和茎叶)蒸腾和水分供应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花枝导管被堵塞而干扰了水分上运。因此要保持花朵应有的饱满和色泽,最主要的是要使花枝充分地吸水,维持一定的膨压。
2.呼吸代谢
切花后,主要靠茎叶贮藏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切花凋萎是由于呼吸基质的缺乏引起,衰竭的速度取决于茎内养分的贮存量。衰老花瓣的代谢特点是呼吸增强,细胞成分的水解加速。因此要保持花朵应有的新鲜度,应适当调控鲜切花的呼吸代谢。
3.乙烯的产生和伤害作用
乙烯气体是一种催熟激素,在切花衰老过程中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乙烯通过生理作用阻止花朵衰老器官中糖的分解和再分配。乙烯主要有衰老组织产生,当乙烯生成量达到高峰时(或用外源乙烯处理切花),花瓣会出现褐变、凋萎、卷缩等衰老的伤害症状。
4.病菌的伤害作用
花枝切取后,由于切口的创伤反应,切端的受伤细胞释放出单宁过氧化物酶。单宁氧化物的钙、镁盐的粘滞物积累在切面维管束周围,而酶作用导致果酸分解物的产生引起疏导组织堵塞,同时在花枝切口处含在大量微生物,其繁殖迅速,此时菌丝体浸入导管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都会堵塞导管。花枝切取后,切口受到污染。由于病菌的浸入,还易引起枝条基部腐料,导管失去吸水功能而造成切花凋萎。
5.其它植物激素影响
乙烯是影响切花衰老的主要激素,但不是唯一的。它是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的,它还与植物基因有关,如脱落酸(ABH)促进衰老,而植物生长素,则具有延迟和促进衰老的双重效应。
(二)鲜切花衰老凋萎的外部因素
鲜切花凋萎的主要外部因素与采后切花环境及保鲜处理密切相关,且外部因素的好、坏还直接作用于切花衰老的延迟和加速。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水质和温度。
1.水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低PH值的水质能改善体内水分的平衡,水中的PH值等于或小于4时,可以抑制细胞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减轻对导管的堵塞现象。自然的没有受到污染的水,如洁净的山泉水、江、河、湖水及雨水等含有杂质少,表面引力亦较低,容易被吸收。
2.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高,切花的呼吸频率增高,代谢活动加快,能量消耗增加,鲜切花的寿命缩短。同时,在低温下,可以抑制乙烯的大量产生,延缓切花的衰老过程。
二、鲜切花保鲜剂的各类及功能
鲜切花保鲜剂,是指用以调节鲜切花生理生化代谢,达到人为调节鲜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质量或观赏质量等目的的化学药剂。
(一)鲜切花保鲜剂的种类
保鲜剂根据用途可以分为预处液,催化液和瓶插液。
1.预处液
预处液又称脉冲液,第一次处理一般是在鲜切花采收后24小时之内进行,即种植者在鲜切花采收后到出售前,或者是集货商从种植者手中集货后运输前,结合复水进行短时间的处理,其效果一直可以延续到消费者将切花瓶插到水中为止,主要目的是减少贮运等各个流通环节的损耗,提高流通质量,延长寿命。
2.催花液
催花液,是指将花蕾期采收的切花强制性地促进其开放的保鲜剂.催化剂常用于:气候冷凉的季节,开花进程缓慢,不能按照预定目标开花;为了获得预定产量和效益时;长期贮藏或远距离,长时间运输后,花蕾难于开放时等场合.
3.瓶插液
瓶插液,是指提高切花瓶颈质量,延长瓶插寿命的保鲜剂.瓶插液常用于:零售店在切花出售之前,或者是消费者将其加入到瓶插的水中,连续使用,直至切花失去观赏价值.
(二)鲜切花保鲜剂的基本功能
鲜切花保鲜剂通常具有调节植物体内的酸碱度,杀菌或抗菌,延缓花叶褪色,补充糖源,改善水份平衡及拮抗衰老激素的作用和功能。
三、鲜切花保鲜剂处理技术
(一)预处液处理技术
预处液处理常在贮藏或运输前进行,一般由栽培者或中间批发商完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采后处理措施,其作用可持续到鲜切花的整个货架寿命。预处液一般要用去离子水配制,其中含有糖,杀菌剂,活化剂和有机酸。由于鲜切花采后处理过程会有不同程度的失水,预处液处理使失水的鲜切花恢复细胞膨压,尾鲜切花补充外来糖源,防止微生物的危害,以延长瓶插寿命。
(二)催花液处理技术
催化液处理一般在出售前进行,由生产者或集货商完成,使通过人工技术处理促使花蕾开放的方法。处理时将鲜切花插在催化液中若干天,比预处液处理时间长,在温室或比温室稍低一些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花蕾的开放需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所以必须在高湿度条件下进行,以防失水萎焉。有的鲜切花需要结合补光措施,为了防止乙烯积累造成危害,应配有通风系统,当花蕾开放后,应转至较低的温度环境中。
(三)瓶花液处理技术
瓶插液在零售展示或瓶插观赏时由零售商和消费者使用,保存鲜切花直至售出或在瓶插寿命将结束时使用。使用瓶插液时要确定所要瓶插的鲜切花是否已经用sts处理过。如果是用硝酸银处理过,那就不用再水剪,因为硝酸银没有沿着茎干向上运输而只存在茎端,防止茎端腐烂和微生物滋生而导致的吸水赌塞问题。
总之,鲜切花作为文明社会进步与美好的象征,伴随着人们生活情趣的需求,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那么运用好这些切花的保鲜技术,才能长时间的欣赏,从而我们的生活也更加的赏心悦目。
参考文献:
[1]高俊平等.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乙烯变化类型的划分[J].园艺学报,1997,24(3):274-278
关键词:插画;明代纹样;清代纹样
1 现代插画艺术概述
1.1 插画的定义
插画包括(1)插画、图解;(2)例证、实例;(3)举例说明。《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
1.2 插画的艺术特征
插画艺术属于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目的性与制约性:插画脱离纯艺术作为现代商业的产物,它不仅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还根据市场设计变化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制约性。
形象性与直观性:我们处于网络时代,人们更愿意观看图片而不是大量文字信息。插画将我们所要表达的事物和情感形象化、幽默化,从而直观地传递出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
审美性与趣味性: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现状,插画的艺术性、审美性和趣味性把人的精神状态调节到慢拍的文化审美中。成功的插画会给欣赏者在视觉、心灵上的一种冲击、惊叹,带动欣赏者的情绪。
创造性与艺术想象:插画艺术的商业性、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想象力是整个插画的精髓,它用无形的线牵动着观赏者的心。
现代插画由于媒体、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它的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
1.3 国内外插画的发展状况
随着网络和数码技术的发展进步,插画由原来传统的绘制方式向电脑绘制转变。插画的运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美国的插画市场非常发达,欣赏插画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方面有大量独立的插画产品在终端市场上出售,如插画图书、杂志、插画贺卡等;另一方面插画作为视觉传达体系(平面设计、插画、商业摄影)的一部分,广泛地运用于平面广告、海报、封面等设计的内容中。
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十分成熟,而插画是动漫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CG技术进入插画领域之前,手绘插画和传统二维动画已经在全球动漫产业打造出了一片天地。我国虽然起步晚,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插画市场也逐步形成并发展良好,大量中国元素的使用使得我们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 明代的传统纹样
2.1 时代流行的纹样:云纹、缠枝花纹
云纹:云纹是中国古代乃至当今装饰纹样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纹样,被运用于绘画、服装、建筑纹样、雕刻等艺术品和工艺品上。在情感表现上,古人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实践,对云和雨决定收成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艺术形式表现上,富有环绕感、延伸感、起伏感和回旋感。
缠枝花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枝茎缠绕,呈连续的波状线,枝茎上填以花叶,花大叶小,构成缠枝花,故名。例如,缠枝牡丹、缠枝芝等纹样,就是明代宣德时期瓷器上的纹样。
2.2 主要传承纹样:龙纹、凤纹、鱼纹
龙纹:龙是古人创造出的神兽,古人认为龙是权利和威严的象征,是尊贵帝王的象征。在风格上,明代龙纹比清代龙纹造型更为夸张、狰狞和粗狂。龙纹常与宝珠、花卉、水草等装饰图样一同出现,组合方式十分多样。
凤纹:凤同样是古人创造出的图腾纹样之一。凤的造型为“龟背、鸡头、无彩色、蛇颈、鱼尾、燕颔、高六尺许”。在古代凤通常与龙一并出现,旨在传达龙凤呈祥的寓意。
鱼纹:鱼纹有抽象表现形式也有具象的表现形式,多表现鱼的形态,有三角形、方形、不规则形,鱼的基本形态如鱼鳍、鱼眼、鱼鳞,表现丰富。
2.3 一般纹样
植物纹就是以植物为主题的纹样,有表气节的岁寒三友纹、表意趣盎然的皮球花纹、表富贵的牡丹纹等。动物纹有海马纹、云鹤纹、狮鹿纹等。
2.4 结语
本章是对明代流行纹样、主要传承纹样和一般纹样作一个总体概述,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炼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以云纹、缠枝花为代表,是明代最为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在陶瓷和织锦上比较常见。
3 清代的传统纹样
3.1 清代流行的吉祥图案纹样
吉祥纹样就是以动物纹或植物纹等纹样作为素材,取其“形”“意”“音”组成含有一定寓意的纹样图案。吉祥图案的纹样有下面几种表现方式:
表现“福”的:五福、福如东海、天官赐福。
表现“寿”的:寿桃、嵩山百寿、蟠桃祝寿、寿比南山、杞菊延年、猫蝶、麻姑献寿、华封三祝、海屋添筹、万寿藤。
表现“丰收”的:灯笼纹、庆丰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表现“财富”的:摇钱树、刘海戏金蟾、财神、聚宝盆、元宝。
表现“平安”的:马上平安、竹报平安、河清海晏。
表现“如意”的:三阳开泰、和合二神、柿、灵芝。
表现“学而优”的:鲤鱼跳龙门、黄甲传胪、独占鳌头、连中三元。
表现“做官”的:一品当朝、青云直上。
3.2 主要传承纹样
主要传承纹样有龙凤纹、龙纹、九龙、凤纹。这些吉祥纹样不仅适应了人们对装饰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理想也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表现在了现代插画上。企业多在重大节日上运用这些吉祥纹样表现他们产品的内涵和美好寓意。
3.3 结语
吉祥图案纹样之所以流传时间长、应用广,说明它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吉祥图案的多种表现手法在传统图案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4 传统纹样对创造中国风格插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技术的提高,人们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之相伴的各种艺术形式也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样,中国传统纹样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插画艺术的运用上,也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纹样在表现形式、服务对象上发生了变化。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于过去,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不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通过研究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使中国传统纹样充分应用于现代插画艺术中。在传统纹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外形的提取、打散和重组,并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纹样,将其融合到中国式插画中,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插画风格。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2] 傅振伦.明代瓷器工艺[M].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
[3] 尤薇.浅析当代插画的发展及未来[J].华章,2012(34).
【关键词】专类园 规则式 自然式 园林景观 室内环境
牡丹以其花大、色繁、雍容华贵而被誉为花王,是富贵、繁荣、昌盛、吉祥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唐代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牡丹以其万紫千红的艳丽色彩、锦绣成堆的强烈装饰效果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这充分表明,牡丹与美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牡丹的环境效应十分显著。
1 牡丹专类园
牡丹作为我国的特产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观赏价值各异,因而常常作为专类园或园中园的形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牡丹专类园在我国园林中可谓层出不穷,各领.从南到北,从东向西,公园、庭院、寺庙几乎随处可见牡丹园的倩影。
对于牡丹专类园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①以牡丹为主体,表现牡丹的群体及个体景观效果;②通过诗词、歌赋、传说、神话等,增添牡丹园的文化内涵;③应用多种造园要素(建筑、水体、园路等)多方位体现牡丹园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景观效果;④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观赏空间,或群观,或孤赏,同时提供必要的游憩服务设施;⑤对牡丹园四季景观统筹考虑。
一般牡丹专类园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布置方式。
(1)规则式牡丹专类园 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便于做几何式布置的区域。一般以品种圃的形式出现,即将园圃划分为规则式的几何形栽植床,内部等距离栽植各种牡丹品种。这类专类园比较整齐、统一、可以突出牡丹主体,便于进行品种间的比较和研究,是以观赏或生产兼观赏或品种资源保存为目的的专类园的最佳布置方式,如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就以这种布置方式为主,北京景山公园也采用这种方式。
(2)自然式牡丹专类园 采用以牡丹为主要植物材料,结合其他树木花草的配置及地形、山石、雕塑、建筑、壁画等造园要素,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展示综合园林景观的外貌。自然式的牡丹专类园可以通过地形与道路的设置,不同花期与不同观赏特征牡丹品种的组合,并通过结合其它植物材料搭配组成群落。既给牡丹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如高大乔木对牡丹的侧方庇荫),或在花期对牡丹起到衬托作用(如以常绿植物为背景和底色,可以更好地衬托牡丹的繁花似锦),还可补充牡丹花期前后的景色欠缺,做到四季(三季)有景。配景植物材料的选择要与牡丹园整体风格协调,且不宜喧宾夺主,如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白皮松、侧柏、圆柏、银杏、槐树、玉兰等乔木,早春开花的迎春、秋季果实累累的金银木、冬青类等灌木,以及书带草、玉簪、萱草等花卉,充分烘托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天生丽质并延长观赏期。充分开发牡丹园文化资源,结合园林建筑、壁画、置石、雕塑等园林小品及其它造园要素,创造高低错落,步移景异,可游可赏的园林景观,又可增加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同时起到科普及审美教育的作用,使人在欣赏牡丹花的同时能做到赏花怀古、陶冶情操等多方位的美的享受。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北京植物园牡丹园、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特别奖的菏泽牡丹园、在昆明世博会获大奖的曹州牡丹园、就主要是采用自然式的布置形式效果极佳。
2 牡丹花台
花台是指将花卉栽植于高于地面的台座上,其形式与花坛有很大的相似性。牡丹性喜高燥,不耐积水,故园林中常常采用砌筑花台的方式,既避免了水涝地区栽植牡丹的不利因素,同时单层或复层布置的花台也增加了竖向景观效果。牡丹花台的设计根据周围环境可设计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1)规则式牡丹台:用花岗石、汉白玉、琉璃砖等砌成,通常为长方形,也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形式,花台内等距离栽植牡丹。如颐和园排云殿东侧的“国花台”、中南海小瀛台上的牡丹台、洛阳王城公园牡丹阁周围的牡丹台即是。
(2)自然式牡丹台:为不规则形状,随地势起伏而高低错落,一般用自然山石砌成。参差起伏,自然多变。并点缀太湖石和一些观赏树种做陪景。如杭州的花港公园里的牡丹园就是范例。园中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叠山石,观赏树、牡丹、芍药散植其中,高处还有可供人凌空远眺的牡丹亭。另外,上海植物园牡丹园的花台、颐和园大门内侧不远处的牡丹台等均以形貌奇特的山石和花草树木为衬景,形式了富有山野情趣的自然景观,使牡丹更贴近游人。
3 牡丹花境、丛植、群植
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这种布置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应用于园林中可配置于城市主干道的分车带上、街道两侧或公园道路旁,以不同品种相配形成连续有变化的景观。如河南省洛阳市内中州大道的分车带上,将牡丹与芍药间种,并与雪松、紫薇、凤尾兰、月季、大叶黄杨等配置在一起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花开时节,牡丹争奇斗艳,成为洛阳市最美的街景之一。牡丹常在林缘、草坪及山石边作自然式丛植或群植,如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牡丹园、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以及北京植物园牡丹园都有此类布置形式,显得自然朴实、妙趣天成。
4 牡丹盆花、插花、盆景
如果说牡丹专类园、花台、花境等起到了美化室外环境的作用,那么牡丹盆花、插花、盆景在美化室内环境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随着牡丹花期调控技术的日益成熟,牡丹的盆花摆放也日益广泛。尤其是春节时期的促成栽培,不仅大大提高了牡丹的销售价格,而且对烘托节日的环境气氛,也具有重大作用。另外,将大田自然开放的牡丹上盆装点环境也越来越时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牡丹插花盛行于唐代,那时宫廷贵族的插花以华丽富贵、装饰浓厚为主要特色,往往以色丽形美的牡丹为主要素材。近代,牡丹插花更是深受人们喜爱,牡丹花大艳丽,可插作中型、大型插花作品,装饰效果强,适于布置在厅堂、会议室、书房、居室等处。牡丹盆景是一种新兴的观花类盆景。富丽堂皇的牡丹和古朴高雅的盆景艺术相结合,己成为盆景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奖的牡丹盆景和1994 年新年在北海公园展出的牡丹盆景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关知识
插花赏析(精选5篇)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论文(精选5篇)
《插花》美术教案(精选14篇)
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精选5篇)
插花文化
花园园艺赏析
花艺与插花相比现代花艺作品()。
插花什么意思 插花的意思
不能让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断流
通识讲坛:乱花渐欲迷人眼——校园四季花木赏析
网址: 插花赏析(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74.html
上一篇: 中国传统式插花的要点——中国插花 |
下一篇: 插花花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