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糖尿病患者谨防“花儿”惹的祸

糖尿病患者谨防“花儿”惹的祸

别把过敏误当成感冒

花粉症属于呼吸道变态反应,以鼻咽部和眼部的症状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连续发作、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有的患者还可发生眼痒、流泪、结膜充血、哮喘等,有些人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如全身或局部性的荨麻疹。有资料表明,我国北方地区正常人群花粉症的发生率约为1%,以蒿粉为主,其次为向日葵、大麻、蓖麻、苋属、藜属、杨、榆等。春天引起花粉症的过敏原主要来自树木而不是花粉,借助春风,它们能四处飘扬。

当花粉症仅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鼻咽部症状时,不少人误认为自己患了感冒,如果错误地服用感冒药,不仅对过敏症没有帮助,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哮喘等。其实,过敏和感冒是有区别的。(1)过敏引起鼻黏膜水肿,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感冒的鼻腔分泌物一般较黏稠,不透明。(2)过敏引起的喷嚏一般为“机关枪”式的,可连续打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鼻腔发痒;感冒不一定打喷嚏,而且常常伴随咽喉肿痛及发烧、咳嗽等症状。(3)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机体能够清除感冒病毒,症状好转,而过敏却没有自愈倾向,不过当脱离过敏原后会有好转,但极易反复,常伴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如眼痒、眼红、流泪等。当您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时,建议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帮您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治疗花粉症的药物选择

抗组织胺类药物这类药物对花粉症很有效,能显著改善鼻部和眼部症状。常见药物有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敏)、氯雷他定(开瑞坦),每日1次,每次10毫克;特非那丁(敏迪)每日2次,每次60毫克。这类药物主要是阻断组胺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常见有嗜睡等副作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可明显控制鼻部和眼部症状,对支气管哮喘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一般采用色甘酸钠支气管内或鼻内气雾吸入,每日3次,每次20毫克;或者选用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毫克,但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药。此外,还有肌注的药物,比如得宝松或康宁克通(曲安奈德注射液),其疗效大约可维持1个月左右,发病季节注射1~2次即可,副作用也较小。

皮质激素类这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但是长期全身用药可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与糖尿病患者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影响糖代谢,升高血糖。不过治疗花粉症时,激素类药物一般是局部使用,临床上常见的用法为抗组织胺类药物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鼻部喷雾。激素类用的比较多的是:丙酸培氯松气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后两种喷雾剂不良反应较少,目前在大医院用的比较多,内舒拿甚至可以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因为是小剂量使用,都不太强调糖尿病患者的禁忌问题。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过敏阶段还是需要谨慎用药,告诉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将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说清楚,便于医生开具适合您的抗过敏药物。同时最好询问内分泌科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糖尿病用药,减少其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同时加强血糖监测,以期平稳度过过敏期。

饮食防治花粉过敏症

研究发现,花粉与食物过敏原具有交叉反应性,如桃、龙眼、葵花籽、核桃、花生、大豆、葡萄、西红柿与蒿属花粉、葎属花粉具有交叉反应,苹果与蒿属花粉具有交叉反应。因此,花粉过敏症患者在预防花粉过敏的同时,还需注意留意上述食物引起过敏。

患有花粉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食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精加工的食物,以防加重过敏症状。多吃胡萝卜、金针菇、香蕉、酸奶,适量食用大枣、蜂蜜等具有防治花粉过敏症食物。

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健康

有的花粉过敏症患者,在看到仿真花卉时就会出现哮喘等过敏症状,再得知真相后症状会立即缓解。可见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忧虑等不良心态也会促使花粉过敏症的发生。因此,有花粉过敏症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可以选择适当运动转移消极的心境,或多与意志坚强的病友交谈吸取经验,逐渐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放松心情,从容面对疾病。

此外,吸烟、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诱发花粉过敏症的发生与加重。因此,防治花粉过敏症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当然也要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避免疲劳,可以根据季节“顺势而为”,如夏季早睡早起,中午午休片刻,冬季早睡晚起等。

“糖尿病天地”感谢您的关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邮发代号80-225

《糖尿病文摘》邮发代号80-741

《糖尿病临床》邮发代号80-742

详情请咨询010-51260912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相关知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糖尿病患者们 冬季寒冷 多注意呼吸道疾病与饮食健康
都是美丽惹的祸? 莫让“赏花”变“伤花”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推动非胰岛素疗法市场快速增长
AS:以非诺贝特治疗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apoB
养花莫名其妙长蚜虫,原来是它惹的祸,用这一招全灭光!
模型研究估计,到2040年,1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翻一番
花粉过敏,并非鲜花惹的祸
过敏并非都是鲜花惹的祸!花粉过敏原有三大类 如何防护?
长痘痘、毛孔粗大,都是螨虫惹的祸?

网址: 糖尿病患者谨防“花儿”惹的祸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80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粉症”与感冒有区别!提前应对
下一篇: 冬青炭疽病的预防与治疗(了解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