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草花粉传播季:数千万“过敏星人”的噩梦
近年来,过敏群体暴增,患病人群数以亿计,看似不起眼的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慢病。
而我国用来防风固沙的“治荒主力”沙蒿,也已与过敏绑在一起。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蒿属花粉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气源性致敏原,中国约有11.3%的呼吸系统过敏患者对蒿属花粉过敏。
其中,草花粉尤其是菊科蒿属植物花粉为主要季节性致敏因素,占各类植物花粉粒致敏比例高达65%左右,草花粉影响范围广,覆盖整个西北地区,以及山西、河北等地,且季节影响性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比较符合这类蒿属植物的生长,其中导致致敏反应相对强的品种有16种左右,最主要的有黄花蒿、大籽蒿、艾蒿、冷蒿、沙蒿等。
每年致敏时间多在7月至10月,而在7月、8月是蒿属类植物花粉成熟扩散峰值期,此期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风少雨蒸腾大,花粉粒易在空气中漂浮聚集,达到一定浓度就可导致致敏症状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粉数量大于100时,过敏人群就要注意回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粉一来,被动失眠
9月中下旬、10月期间大多数植物已受粉结果完成,漂浮花粉自然减少,致敏人群数量也同步减少,症状也逐步好转。
在一天中花粉相对漂浮时间密集时间是在下午2点到4点,有些植物在晚上8点到10点还会形成第二峰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蒿属植物导致夏秋气传花粉过敏
整个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这几年内蒙各地市也在积极开展“除蒿草、防过敏”活动,对较强致敏蒿属植物进行拔除或开花前期割除,希望能降低过敏发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过敏性疾病的诊疗中心,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表示,未来10年,中国过敏性疾病的增长速度,将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其中食物过敏可能越来越多,而环境污染也将加剧人们呼吸道的过敏反应。雾霾天气下,霉菌花粉等过敏原将在空气中停留更多时间,从而增加与人体的接触机会与时间。
对蒿草等花粉过敏的人群往往也会对尘螨、霉菌等其他过敏原敏感,国内已经上市的脱敏试剂针对的是螨虫过敏,可以把过敏性鼻炎的三大隐患全部消除。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脱敏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还要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尽量降低过敏原浓度。尤其是比较潮湿的季节,像南方梅雨季、台风天可以适当进行除湿,要特别注意空调房里的过敏原。
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等机构,曾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进行家用空调调查发现:有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除此之外,空调中还藏有大量灰尘、螨虫、花粉等。特别是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更使空调成为了各类细菌、真菌和尘螨滋生的温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李心月表示,从一个使用了大概一年多的汽车空调滤网上可以看到,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已经涨到了7万多个每升,大于0.3微米的颗粒物也已经到了12万。我们通常更关注的是PM2.5,就是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1微米我们认为它就已经是细颗粒物了,可以到肺部更深的地方,所以越小的颗粒物对我们健康的影响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酒店里的中央空调长时间运行,受到温度差和水汽的影响,加之相对封闭的客房环境,通风换气时间又短,空调热交换器和过滤网上灰尘累积,更加容易滋生尘螨和霉菌,散发出霉味。
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帮助吸附净化尘螨、霉菌、毛发等过敏原,还能避免二手烟、香水等异味影响,定期更换滤芯才能保障净化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新旧滤网对比
不同类型过敏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春季花粉过敏症患者往往表现为鼻结膜炎,夏秋季花粉过敏症患者还往往伴发哮喘。值得注意的是,春季过敏性鼻炎患者只有5%可能会发展为哮喘,而夏秋季过敏性鼻炎患者发展成哮喘的风险则高达50%,所以夏秋季过敏人群要更加注意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