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玉洁小窗前,采采轻花置枕边。髣髴梦回何所似,深灰慢火养龙涎。
文士追求在芳香中进入黑甜之乡。在古人的床帐中,除了各式的“帐中香”,自然的香花也是古人所追求的。
把花香引入帏帐、居室是古时很流行的做法,清初郑梁有诗云:“养得名花三数种,清香夜夜满床头。”花的芬芳气息可使人放松精神,酣然入眠,黄庚有《枕边瓶挂》一诗,咏赞伴桂花之香入梦的雅趣:
岩桂花开风露天,一枝折向枕屏边。清香重透诗人骨,半榻秋眠梦亦仙。
伴着甜润的桂花香入睡,诗人感觉自己都快被这香气熏透了,关于夜晚闻香的妙处,美学家李渔《闲情偶寄》“床帐”条中有论述:
“白昼闻香,不若黄昏嗅味。白昼闻香,其香仅在口鼻。黄昏嗅味,其味直入梦魂。”
为了能长期闻到喜欢的花香,古人发明了各种香花的耐久之法,陈淏子《花镜》“花香耐久法”条记载,桂花的保存方法是将冬青子汁,拌桂花半开者,放入细磁瓶中,以厚纸盖住,至花季过后,“密室聊置一盘,其香袅袅,可以久留”。
桂花的花香耐久法,与古人制作桂花香的方法类似。古香方“桂花香”以冬青子、桂花两味香料制作,冬青子香气清烈,有发香的功效,与桂花制作熏香,可以增加桂花香气的扩散力。
夏天,清幽的花香能使人心神皆清,心静自然凉,沐浴在馨香之中,暑烦也就随之而散。南宋时,皇宫中就就把素馨、茉莉作为纳凉的香花,周密《武林旧事》载,南宋宫中“避暑多御翠寒堂等纳凉,置茉莉、素馨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香满殿”。
素馨花香气浓烈,带有清寒的韵味,屈大均《广东新语》描写素馨气性“环之避暑,吸之清肺”。用素馨花制作花球,是醒酒的香薰之物,屈大均《广东新语》"素馨"条有云:
"当宴会酒酣耳热之际,侍人出素馨球以献客,客闻寒香,而沉醉以醒,若冰雪之沃乎肝肠也。"
因素馨花香气幽冷且香气留存时间长,自然就成为夏日床帐中的常备花品,刘克庄《浪淘沙令·素馨》:“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取半开的素馨花,装入香囊,放置在枕边,一整夜都有香气缭绕在床帐中。
鼻观既得趣,就枕便清熟。古代医家认为赏花色、闻花香, 不仅陶冶情操, 增添生活情趣, 而且还能缓解情志病症。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与素馨香味近似的茉莉,也是床帐中常备的香花。文震亨《长物志》载:“夏夜最宜多置,风轮一鼓,满室清芬”。茉莉比素馨香气更为清灵,文人的诗词中常把茉莉与消暑联系在一起,刘克庄《茉莉》诗曰:“一卉能令一室香,炎天尤觉玉肌凉”;许景迂《茉莉花》:
自是天上冰雪种,占尽人间富贵香。不烦鼻观偷馥郁,解使心地俱清凉。
在小说《金瓶梅》中也提到,炎热之日在鲛绡织成的帐幔,悬挂茉莉花编制而成的香球,满帐清香四溢,芬芳沁鼻,如游众香国里。
古人焚用的香品中也有素馨花、茉莉香味的熏香,杨万里《焚香诗》中的“素馨欲开茉莉拆,低处龙涎和沉檀”,说的就是带有明显素馨、茉莉香味的“龙涎香饼”。
相对焚香来说,以香花熏室更简便、朴素。香花自然的馨气便足以替代焚香,安世凤《燕居功课》“闲适·焚香"条,说斗室之中置有生香时可不用焚香,“生香”即自然的花果之香,宋人戴复古《家居复有江湖之兴》诗言:“庭垂竹叶因思酒,室有兰花不炷香”。
待“群芳偶缺,万卉将穷”时,炉内龙涎、盘中佛手、香橼、木瓜等物互相接续,让帏帐、居室中芳香不歇。
相关知识
采花作枕助清眠,古人对香花的妙用
床帐里的香道——酴醾为枕睡为乡
消暑双骄:花与瓜
采花作枕助好眠,古人对香花的妙用
茉莉花:幽香清彻骨,爽致消烦暑
有趣的“菊枕诗”
花谱通香谱,古人以香花制作的熏香
养花知识花香与香花
香花清茗,古人是如何制作花茶的?
茉莉花篮,复刻古人的夏日光景
网址: 花香消暑:采得香花置枕旁,清幽香中暑气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3677.html
上一篇: 四时雅事:焚香听雨,神自清 |
下一篇: 茉莉花提取物的舒血管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