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解析
牡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解析 李良厚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年9月 牡丹,亦称牡丹花或洛阳花,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英 文名peony。属于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中国,是庭园著名花卉, 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植物之一。牡丹在中国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历史 和一千五百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品种繁多,秀韵 多姿,雍容华贵,素有 “国色天香”、 “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 们当做繁荣兴旺、富贵吉祥、不畏权贵的象征,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 高的药用、观赏、文学和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丰富。牡丹文化是我国传统文 化中源流久远、延续时间长的文化现象之一,同时也是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 具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学的和艺术的等多元特征。 1 牡丹的自然文化特征 •植物学特性 •药物学特性 •园艺学特性 1.1 牡丹的植物学特性 牡丹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为落叶小灌木。牡丹变种很多,常见的有牡丹、紫斑牡 丹、冬牡丹、粉牡丹、霞花牡丹和奇翠牡丹等6个变种。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 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 根长度可达2米;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分枝粗短, 当年生枝光滑,黄褐色;叶纸质,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 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园、椭园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 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 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厘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 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 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蓇葖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 7~13粒,外果皮始为绿色,有毛,成熟时为蟹黄色,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黑褐色。 1.2 牡丹的药物学特性 牡丹皮为中国传统道地药材 “凤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有清 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夜热早凉、经闭痛 经、痈肿疮毒和跌打伤痛等病症,在中草药中居于重要地位。 1.3 牡丹的园艺学特性 牡丹植株形态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可分为直立型、疏散 型、开张型、矮生型、独干型等五个类型;分枝有单枝型和稠枝型;叶有大形圆叶型、 大形长叶型、小叶圆叶型、小形长叶型、中形叶型。牡丹花大色艳,有的花器齐全, 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 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 复色等十大色;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 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等。品种类型丰富,可分为4个品种群,即中原 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目前,全国牡丹园艺品种总数超过 500种。牡丹花有早、中、晚开之别,花期较长,利用现代技术,可以使牡丹花随人意, 一年四季开花,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观赏性,而且还用在插花和盆景培育等观赏园艺方 面。牡丹的多品种和多种园艺用途使其有很高的园艺价值。 2 牡丹的历史文化特征 牡丹的历史文化特征在于牡丹文化起源很早,并且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 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创新。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 《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 起,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演进,牡丹文化在不断地增长和递 进,并不断产生新的特质。秦汉时代将牡丹作为药用植物记入 《神农本草 经》,牡丹进入了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进入了书画 领域。隋炀帝时代,牡丹进入了皇家园林的园艺栽培。唐代,牡丹诗大量涌 现。宋代,除牡丹诗词大量涌现外,还出现了牡丹专著。元代、明代和清 代,关于牡丹的著述更是广为流传。当代,不仅牡丹专著和论文很多,还形 成了不同的牡丹文化习俗,牡丹文化得到了传承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3 牡丹的文学特征 历代文人都钟情于牡丹,涌现出数以千计的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文
相关知识
看云南,生物多样性、文化多元性之花尽情绽放
论洛阳牡丹花会发展中牡丹文化的开发
菊花的多元文化象征意义探讨
菏泽牡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pdf
常见中国花卉中文名称溯源与解析.pdf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
解析国画牡丹的搭配和寓意,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牡丹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牡丹——繁荣)
牡丹与蝴蝶纹样的寓意
探究牡丹的植物分类(牡丹的科属特征及生长习性)
网址: 牡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解析.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5995.html
上一篇: 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pptx |
下一篇: 中国古牡丹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