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区:打造“农业芯片”硬核力

牡丹区:打造“农业芯片”硬核力

近年来,牡丹区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积极探索特色育种、田间科技、农文旅产业融合等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农业芯片”硬核力,绘就了一幅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丽画卷。

牡丹区牡丹街道的花农孙文海是拥有高级农技师证书的土专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就开始了牡丹新品种培育,百花紫楼、春秋粉、一品娇艳等牡丹新品种一经推出便深受欢迎。近两年,牡丹区育种专家、种植企业培育的40个牡丹、芍药新品种通过审查评定。牡丹专家赵孝庆致力于推动油用牡丹彩色化,201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油用牡丹彩色化育种实验,每年做1000至3000个杂交配对组合,截至目前,已选育出300多个彩色油用牡丹新品种。目前,菏泽推出的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等牡丹深加工产品达260多种,2023年总产值108亿元。

牡丹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种业公司,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的方式,做大做强育种产业,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王浩屯镇的银汇嘉禾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点以高产、优质、抗病、机收、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培育为导向,目前获批准并下发新品种证书的有9个,进入国家审定保护程序的40多个,已建设海南、新疆、黄淮海三个基地,累计面积110多万亩,推动种业这一“农业芯片”加速进化。

牡丹区在着力培育农业新品种的同时,还大力推广高效新农业,使之成为加速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李村镇引导群众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提供育苗、栽培、销售等全方位服务。该镇郝寨村引进“西瓜红”“哈蜜”“丝滑”等多个优质地瓜品种,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亩均收入1.5万元左右,产品订单销往四川、贵州、广东等地。安兴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目前,全镇已发展猕猴桃、丝瓜、秋月梨等特色种植基地20余个,培育出一批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一村一品”农业标杆项目。

去年,牡丹区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筛选发布农作物主推技术14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32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单产提升、小麦“氮肥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增产技术30余项,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5%。

打印 关闭

相关知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牡丹区发展花卉产业的启示
关注种业创新:夯实种质资源根基 打造农业“芯片”
关注种业创新:夯实种质资源根基 打造农业“芯片”
“新”中有“数”——牡丹区培育高效农业加快融合发展
全力护好农业“芯片”
农业“芯片”赋能希望田野
牡丹区花店
做强农业“芯片” 打造肃州品牌
预计年产1亿枝芍药鲜切花!牡丹区“切”出“美丽经济”
“颜值”变“产值” 菏泽牡丹区开创牡丹花卉产业新篇章

网址: 牡丹区:打造“农业芯片”硬核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62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罗北溪:种下牡丹花 发展新产业
下一篇: 滇牡丹的引种及育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