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

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

《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_李华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_李华芳.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 28 卷第 3 期2023 年 6 月 25 日 Vol.28No.3Jun.25,2023Journal of Hebei Open University河北开放大学学报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李华芳(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神话传说中的鸟意象,作为人类普遍的共同幻想,体现了人类对于天空的想象与向往,是人类内在感受与外部经历的投映。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下,鸟意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神话传说为载体,对中国文化中的凤凰、青鸟、猫头鹰、喜鹊、杜鹃等鸟意象开展跨文化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语境中鸟意象的象外之象、异中之同,挖掘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中鸟意象的同一性、分裂性及平行性三大特征,有利于实现异质文化间的理性互视与对话。关键词:神话;传说;鸟意象;跨文化中图分类号:I 1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567(2023)03-0042-05意象,以诉诸感官的具体形象,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意味隽永地渲染、衬托或抒发作者源于内心的思想情感,将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事物,实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鸟意象,在神话传说中具有神秘、灵动、重生等象征寓意,体现了人类对于天空的想象与向往,是人类抒发情感、寄予希冀的重要载体之一。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下的思想感情,经由丰富多彩的鸟意象得以传递。中外神话传说中的鸟意象,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古代文明中人类的思想、情感与经历,具有同一性、分裂性和平行性的特征。一、跨文化视野下鸟意象的同一性特征1.浴火重生的凤凰神话传说中的火鸟意象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古埃及、欧洲、美洲、俄罗斯、阿拉伯、埃及、日本以及中国的口头和文字记载中。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鸟意象在世界文化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交融的现象。中国文化中的凤凰、古埃及文化中的贝努以及欧洲文化中的不死鸟展现了这一特征。在中国神话中,凤凰是百鸟之首、吉祥之鸟。凤凰盘旋现于天空,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吉祥之兆,寓意吉祥、永生。山海经南山经对凤凰进行了描述:“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1许慎的说文对凤凰的阐释如下:“凤之象也,麐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若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2两个典籍都强调了凤凰“见则天下安宁”的美好寓意。直到近代,郭沫若在其诗歌 凤凰涅槃 中提出“凤凰涅槃”的说法,凤凰被赋予了“重生”的崭新意象,通过凤凰浴火重生,隐喻在烈火中焚烧旧社会一切桎梏,在烈焰中铸就自由、解放和新生,表现收稿日期:2023-01-12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典籍的民间神话语境重建与翻译研究”(018000546318509)作者简介:李华芳(1981-),女,河南濮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学 语言研究】DOI:10.13559/ki.hbgd.2023.03.00843 第 3 期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谐的憧憬与呼唤。学界普遍认为,郭沫若诗中的凤凰涅槃是受西方神话中“不死鸟”浴火重生的影响。“涅槃”是梵语,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意指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记载,众生的守护神毗湿奴点燃烈火,濒临死亡的凤凰投入火中化为灰烬后获得新生,是为永生不死的火凤凰。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巨型神鸟迦楼罗也是自焚而死,传说迦楼罗是毗湿奴的坐骑,由于印度多毒蛇,它又被赋予捕食毒蛇的能力,其原型是被神化的蛇雕。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凤凰虽然与迦楼罗有相似之处,但从形象到故事情节上,其更接近西方的不死鸟。西方神话中的不死鸟,又译菲尼克斯,最早出现在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作品之中,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它进行过详细描述,此后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著作中不断有人提及。综合各种版本,不死鸟是五彩斑斓的神物,相传每隔约五百年,不死鸟就会寿限将至,此时它会采集芳香的树枝和草叶筑巢,并在巢中自焚,在熊熊烈火中它会获得新生,循环往复、终而不死,具有死而复生的象征意义,故而得名不死鸟。有关不死鸟的神话传说的起源,许多学者认为是罗马人承袭希腊人,希腊人转述自亚述人,而亚述人的灵感则源自于古埃及神话。不死鸟的原型,很大程度上就是古埃及神话中的火鸟贝努。在古埃及神话中,贝努鸟又称太阳鸟,因其从太阳神圣树的火焰里诞生,因而被称为“造就自身者”。它与冥神和太阳神关系密切,关系着太阳的日升日落、尼罗河水的潮涨潮落,因而传递着创造、复兴和万象更新的象征寓意。后来,贝努鸟经由亚述人传至欧洲,经过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演绎,形成不死鸟的形象,随后又被赋予了更多的神性和神秘色彩。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其作品中就曾经提到过,不死鸟获得新生之后,会衔着巢穴飞往埃及的太阳神庙,供奉在那里作为父母的坟墓。这大概是对不死鸟神话传说源头最好的追溯和致敬。凤凰、贝努以及不死鸟,这三种神话中的火鸟形象,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而趋于同一,体现在形象上的高度相似、寓意上的高度吻合以及性质上的高度契合,反映了同一性的特征。这也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想感情寄托与期许上高度的相似性。2.传递佳音的青鸟中国神话传说中,青鸟是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是凤凰的前身。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青鸟被视为将吉祥、幸福、快乐、真爱的佳音传递给人间的使者。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如陶渊明、刘向等,都将自己的思想抱负寄予青鸟,期盼通过信使的传递可以获得神明的庇护。在中国古代,青鸟还象征着可以穿越千山万水将爱情传递的信使。李白乐府诗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常相思”,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康成玉华仙子歌“不学兰香中道绝,却教青鸟报相思”等,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略有不同的是,中国的青鸟是仅存在于神话中的虚幻之鸟,而西方的青鸟既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在西方民间传说中,青鸟象征着幸福,相传只要青鸟从谁的头顶飞过,谁就会获得幸福。蓝知更鸟,便是传说中象征幸福的青鸟的原型。法国的多尔诺瓦夫人、比利时的梅特林克、美国的梭罗等许多作家都在其著作中或隐晦或直白地提到了青鸟的象征意义。比利时作家、象征主义戏剧创始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青鸟,采用民间故事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手法,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段因寻找青鸟而明白幸福真谛的动人故事,故事里的青鸟就是幸福的象征。多尔诺瓦夫人笔下的夏尔芒国王不满被权谋和利益设计的姻缘,七年来化身青鸟守护在自己心爱的芙罗丽娜公主身旁,历经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这样写道:“新的一年开始了,梦想又恢复了生机!还没有完全光秃的希望的田野上,隐约传来了嘹亮的叫声,这是蓝色鸣鸟、北美歌雀和红翅鸫的欢乐的歌声,似乎冬天最后的雪花在飘落。”3这里的“蓝色鸣鸟”的原文即“bluebird”,也就是象征幸福和希望的青鸟,隐喻地表达冬去春来、希冀重萌、万物勃发的思想情感。青鸟与知更鸟之间存在渊源,传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奄奄一息时,知更鸟飞到了他的身旁,在他耳畔唱歌以缓解他的痛苦,鲜血从耶稣的伤口溢出,染红了知更鸟胸前的羽毛,从此所有知更鸟的胸前都留下了红色的印记。蓝知更鸟相传是青鸟的原型,宗教传说也为青鸟的起源增添了神秘色彩。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中的青鸟,无论是在形象上和还是在意义上都趋于相同,都与宗教传说有一定的联系,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普遍的反映,这使得青鸟意象也具有同一性的特征。李华芳: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44第 28 卷河北开放大学学报二、跨文化视野下鸟意象的分裂性特征1.亦正亦邪的猫头鹰中国神话传说中,猫头鹰因长相凶狠、叫声凄厉、昼伏夜出而被视为“不祥之鸟”“报丧鸟”,象征厄运、黑暗、死亡。相传听见猫头鹰的叫声或者撞见猫头鹰,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要死人,因而有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民间俗语。宋代王禹偁在 闻鸮 一诗中写道“为怪有鸱鸮,为瑞称凤皇”,明代袁宗道有诗言“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清代林占梅有诗云“乱树缠长棘,深林叫怪鸱。燐燐多鬼火,隐约夜阑时”。这里的“鸱鸮”“怪鸱”指的就是猫头鹰,简洁的诗文配合猫头鹰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形象,营造出夜黑风高、荒野孤坟、诡异阴森的意境。西汉刘向在说苑谈丛中有一则关于“猫头鹰搬家”的寓言故事,提到了“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反映了人们对于猫头鹰叫声的厌恶。在西方文化中,猫头鹰是死亡与智慧的综合体。一方面,猫头鹰象征着死亡,它的叫声预示着死亡的降临。在希伯来传统中,有着猫头鹰的翅膀和鹰爪的莉莉丝,是夜间活动的夜魔和邪神,被称为“尖叫的猫头鹰”,伴随着死亡的意象。另一方面,猫头鹰也象征智慧。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雅典城的守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圣鸟。相传猫头鹰常在夜间为雅典娜传递消息,能在黑暗中看清真相、预知事件、冷静决断,因此是智慧和博学的象征。公元5世纪的雅典城邦币上就印有猫头鹰的图案,猫头鹰的形象更是经常出现在古希腊的器皿上。古希腊的文化影响力几乎覆盖了整个西方世界,猫头鹰的积极象征意义逐渐占据主流,故在习语上有“像猫头鹰一样的聪明(as wise as an owl)”的说法。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中,猫头鹰意象呈现截然不同的指向,一种文化中积极正面的形象对应另一种文化中消极负面的形象,其意象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特征,这便是鸟意象分裂性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猫头鹰之外,喜鹊的意象也表现出分裂性的特征。2.亦白亦黑的喜鹊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喜鹊意象有好运、吉祥的寓意,有“报喜鸟”的美誉。古之圣贤认为喜鹊是“玄服素衿”的灵鸟,看重喜鹊四季啼鸣、坚毅恒定的品质,也称其为“圣贤鸟”。相传喜鹊乃天宫仙鸟,每年七月初七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这个鹊桥就是喜鹊搭成的桥。宋代太平广记中讲述了一则喜鹊报恩的故事,贞观末年一个叫黎景逸的人经常喂食喜鹊,后来在他蒙冤落难时喜鹊幻化成人形助他脱难,最终黎景逸被无罪释放。太平广记中还有一则喜鹊送佳音的故事,唐朝河南尹孔温裕曾司补阙之职,后因进谏讨阀党项之事而被贬官,虽屡有关于他升迁的传闻,却始终没有诏书下达,一日喜鹊落在他家庭院,家中年幼的孩子跪拜祷告,一张写有“补阙”的纸条在喜鹊飞走时落下,不久,孔温裕官复原职。与中国文化中的喜鹊意象截然不同,喜鹊在西方文化中不仅是“喋喋不休”“爱嚼舌根”的形象,更背负了“小偷”“盗贼”“伪善”的恶名,被视为女巫的化身,是不吉的征兆,它们的叫声也遭到人们的厌恶。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神话史诗变形记卷五中记载,皮厄里得斯九姐妹向缪斯发起歌唱比赛的挑战,山林仙女们担任裁判,最后裁判判定缪斯获胜,落败的皮厄里得斯九姐妹因心中不服而谩骂缪斯,缪斯被激怒了,将她们九人都变成了喜鹊。由此故事可以看出喜鹊在西方文化中传递出的感情色彩。又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勃鲁盖尔有一幅被后人命名为绞刑架上的喜鹊的画作,画的中心是一副绞刑架,而在象征死亡的绞刑架之上伫立的正是恶魔之鸟喜鹊,它正凝视着绞刑架下恣意享乐的人世间。3.亦神亦魔的乌鸦鸟意象分裂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某种鸟意象自身的裂变,从正面意象流向负面意象,或在正面意象与负面意象之间反复,其中典型的例子便是乌鸦。无论是在中国文化中,还是在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他者文化中,乌鸦自身皆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象,它既是“神坛”上的“神差”,又是“魔道”中的“鬼使”。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由于对太阳的原始崇拜,乌鸦被原始先民视为太阳神鸟加以膜拜,人们赋予乌鸦很多神秘色彩。早在商朝即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说法,商周时期的“太阳神鸟”金饰就反映了这段原始神话的雏形。汉代至唐代民间有“鸦卜”的迷信活动,认为乌鸦是胜利之鸟,可以通天人、占祸福。中国民间还有孔子与“三千乌鸦兵”的传说,传说三千乌鸦曾救狩猎中遭遇兵匪的孔子于危难之中,是孔子的保护者,祥瑞之鸟。此外,45 第 3 期乌鸦还是有名的孝鸟,民间流传着乌鸦反哺的故事,并在儒家诸多经典中被传诵。宋代之前,虽然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过对乌鸦的个别负面评价,但乌鸦被视为祥瑞之鸟是此时的主流意象。宋代之后,乌鸦的负面意象出现并逐渐演变为根植在人们内心的偏见,此时乌鸦已经跌落“神坛”,失了“神性”,脱去了“仁孝”的外衣,犹如坠入“魔道”一般被视为一种不祥的鸟,常与死亡、衰败、坟地、枯藤、荒野等一起构成“兆丧”的意象,民间流传着“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天下乌鸦一般黑”“老鸦叫,祸事到”“乌鸦嘴”等表现乌鸦负面意象的俗语。乌鸦意象在西方文化中也非常复杂,同样在“神性”与“魔性”之间摇摆,是一个具有裂变性特征的矛盾体。比如,在希腊神话中,乌鸦意象是消极负面的,与“告密”有渊源。相传乌鸦原本是金色羽毛的神鸟、太阳神的宠物,一次太阳神阿波罗命神鸟监视他的恋人格露丝的操守,神鸟误以为格露丝与男子私通,就向阿波罗密告,阿波罗盛怒之下射杀了格露丝。格露丝的清白随后被证实,阿波罗又怒贬神鸟,变其金色的羽毛为黑色,这便是乌鸦的由来。然而,在北欧神话中,乌鸦意象又是积极的,主神奥丁的肩头停着两只大乌鸦,分别代表思维和记忆,它们是主神的耳目,替主神巡视天下。奥丁同时也是死亡之神,因此,乌鸦在西方被视为接引灵魂的使者。乌鸦正面意象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圣经列王纪中,乌鸦是神的信使,它给先知以利亚带去食物,助他渡过难关。在英国文化中,乌鸦是伦敦塔的神鸟,关系着国家的存亡。时至今日,西方文化的乌鸦意象以负面意象为主流,象征着悲观、绝望、萧条与死亡。三、跨文化视野下鸟意象的平行性特征:杜鹃与夜莺中国文化中存在的某一种鸟意象,可以在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他者文化中找到与其情感功能对等、象征意义相仿、文学意蕴相似的鸟意象,谓之平行性。其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文化中的杜鹃与西方文化中的夜莺。在中国神话中,有一则“杜宇化鹃”的故事。蜀国杜宇王朝被开明王朝篡夺政权,王朝更迭,杜宇(蜀国君主,即望帝)隐居修道,死后他的灵魂化为杜鹃,春天至则啼鸣,闻者倍感凄凉。李商隐有诗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拖杜鹃”,后半句就是杜鹃啼血的典故。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表现杜鹃啼血般如泣如诉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杜鹃因此被赋予了幽怨哀婉的意象,用于抒发和寄托人类百转千回、肝肠寸断的情愫。西方文化中的杜鹃,与爱欲、婚外情等关系密切。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化身杜鹃才赢得赫拉之心并与其首次交欢4,而英文单词“妻子有外遇的人(cuckold)”的词根与杜鹃(cuckoo)的词根相同,这与杜鹃鸠占鹊巢、借巢寄生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在西方文化中,夜莺在某种范围内与中国文化中的杜鹃情感功能对等、象征意义相仿、文学意蕴相似。在希腊神话中,底比斯国王泽托斯的妻子埃冬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埃苔露丝,因而陷入无边的悲痛与自责中,神祇怜悯埃冬的遭遇,将其变为夜莺,从此夜莺便夜夜悲鸣以诉对女儿哀思之情。由此,夜莺便如同中国的杜鹃一样传递着幽怨哀婉的意象,用以表达内心的煎熬、悔恨与悲哀。跨文化视野下鸟意象的平行性并不是指完全的对等性,西方的夜莺意象与中国的杜鹃意象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夜莺意象更富有浪漫主义情愫,有时也有表达喜悦和爱情的意象,中国文化里杜鹃的意象则多集中体现在幽怨哀思上。它们独立存在于异质文化之中,犹如两条平行线,互不干扰又互相对照。平行性的特征为异质文化中相似的鸟意象提供了对话的可能。四、结语千姿百态的鸟形象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审美震撼,其意象表达更在精神维度上闪耀着人类灵性的光芒。然而,从本质上说,鸟意象并非局限于鸟的视觉形象,而是在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动觉意象等共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例如,猫头鹰的意象不仅与它自身的形象有关,也与它的叫声、行动方式以及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而人们在遇到猫头鹰时所产生的情绪上的紧张、神经上的冲动、心理上的紊乱等原始情感,最终通过创造出象征性的意象以及意象背后的故事而得以转换或消解。神话传说中的鸟意象,不仅是人类情感的宣泄与表达,更是人类通过主动想象迈向更高意识的理性建构,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思考以及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口味是不一样的,可是在这个不一样中却又有一样的情况。”5在五光十色、错李华芳: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46第 28 卷河北开放大学学报参考文献:1 徐客,编.山海经 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530.2 袁珂,编.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76.3 美 梭罗.瓦尔登湖 M.徐自琛,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475.4 美 博里亚萨克斯.神话动物园 M.多雅楠,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9.5 薛克翘,编.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285.综复杂的鸟意象中,本文寻“象外之象”、探“异中之同”,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鸟意象出发,对话西方神话传说中的鸟意象,涉及少量古印度与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归纳、提出了跨文化视野下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三大特点:同一性、分裂性与平行性。同时,通过跨文化比较,为“自我”与“他者”的对话搭建了平台。A Transcultural Study of Bird Images in Mythology and LegendsLI Hua-fang(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Abstract:As a common fantasy of human beings,bird image in myths and legends reflects humans imagination and yearning for the sky and mirrors humans inner feelings and external experiences.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bird image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Taking myths and legends as the carrier,transcultural research on bird images such as phoenix,bluebird,owl,magpie and cuckoo in Chinese culture is carried out by illustrating the image out of the images and the similarity within the differences of bird image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s well as exploring the iden-tity,fragmentation and parallelism of bird image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s,which is conducive to realize rational mutual interac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Key words:mythology;legends;bird images;transcultural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相关知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太阳意象的神话原型分析
凤鸟花卉纹绣出自哪个年代
中国文学史中的花草书写:从原始“意象”到人文“兴象”、“寄象”
为什么“杜鹃”既是鸟又是花?
紫藤花(传说中的紫藤花花语和神话故事)
龙舌兰的传说——花语与神话(龙舌兰之美)
酢浆草的花语与寓意(传说中的酢浆草)
挂件上花和鸟寓意什么意思,花与鸟:挂件上的寓意解析
牛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中西方美术中的花卉意象问题研究

网址: 神话传说中鸟意象的跨文化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25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正义岛儿童法治教育绘本 恐怖的思
下一篇: 英汉诗歌中花意象的认知隐喻对比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