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棉花开花结铃期,棉田普遍出现花铃脱落现象,高密度棉田脱落尤为严重。为确保棉花在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下保产量、创高产、提品质,现将八月份棉花田管工作技术要要分析如下:
一、八月份棉花田管的核心是“增铃重、促早熟、防贪青”。要合理水肥运筹,减氮补磷钾,适当延长水肥时间,严禁大水大肥,造成棉花二次生长,赘芽横生,遍地开花,营养无效消耗,严重影响单铃重,脱叶质量和品级。
二、要把空果枝叶片当赘芽防,当赘芽整治。高温造成上部花铃普遍脱落,顶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被打破,出现库小源大现象,顶上部空果枝叶片如赘芽,养分倒流,功能期延长,影响单铃重和脱叶质量。要加强脱落棉田的田间管理和技术调查,分类指导,严防贪青。
三、严控肥料投放。亩投标肥要控制在170个左右,确保棉花脱叶时叶片营养充分转向棉铃,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脱叶率,确保机采叶屑控制在10%以内。
四、严判停肥、停水时间,严防根深肥足水晚贪青。八月份氮肥投施要控制在30%以内,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成本,根据目标产量做好早停水肥的严判,原则上停止施肥时间为8月20-25日,停水时间为8月25日左右,这是促早熟,防贪青的核心指标。
五、做好棉叶螨的点片控制。严禁机车进地防“三虫”,造成机械伤叶、压铃减产。
八月份棉花花铃期技术管理要点
一、工作目标
做好棉花盛铃期管理,以保铃、增铃重为核心,促进营养向棉铃转移,继续加强水肥管理,确保棉株不旺不衰。
二、工作内容
1.适量滴水
对出现早衰迹象的棉田,适当增加滴水次数,延迟停水,以利于延长棉花根叶功能期,提高中上部成铃率,增加铃重;对生长过旺的棉田,要注意适当延长滴水间隔期,提早停水,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防通风不良、造成落花落铃。8月份,棉花进入盛铃期,一般进行2~3次滴水,轮灌周期8~10天,每次每亩滴水量18~20方。
2.适量滴肥
花铃期是形成产量最关键的时期,历时60-70天。棉株的营养生长在盛花期达到高峰,此后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这一阶段棉株吸收的N、P、K分别约占一生总量的59.8%、64.4%、61.6%,吸收数量和比例均达到高峰,是棉花养分的最大效率期和需肥最多的时期。但对N、P、K吸收强度有所下降。其中,初花至盛花的历经半个月时间,以N、K吸收量最多,分别占一生需肥量的56%和36%;从盛花至吐絮则以吸收P为最多,占一生需肥量的51%。因此保证花蕾期充分的养分供应对实现棉花高产极其重要。
8月内共进行2~3次滴肥,7~9天左右滴一水,一般每次每亩不少于0.5公斤尿素,每次随水滴施尿素3~5公斤,每次滴施2~3公斤磷酸二氢钾。
3.及时整枝
对生长偏旺、枝叶繁茂、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的棉田,一是要及时采取整枝措施,将无铃的下部叶枝、空果枝及时剪除;
二是打去下部老叶和部分二次生长产生的新生叶片;
三是及时抹除赘芽和因后期水肥过旺产生的群尖,有利于减轻棉田荫蔽程度,增加中下部棉铃受光量,促进棉铃发育。
4.病虫防治
对于棉蚜,对蚜点多、流油严重的棉田,可用洗尿合剂(洗衣粉:尿素:水=1:1:100)喷雾防控。
对于防治红蜘蛛,发现中心及点片株时及时药剂挑治,可用阿维菌素加乙螨唑防治。
对于发现黄萎病病株时,可酌情补钾,或滴灌黄腐酸盐、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调节剂。
对于防治棉铃虫,当棉田百株有虫5~8头,卵粒20~30粒时,要进行药剂挑治。
5.喷叶面肥
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尿素100克连续叶面喷施2次,可酌情喷施芸苔素内酯,使养分向蕾铃转移,减少落蕾落铃,达到保铃、促桃、增铃重、防早衰的目的。
整理于资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棉花栽培与田间管理
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及配套技术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高产创建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六十七团加强田间管理促棉花稳健生长
8月份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及植保工作建议
棉花种植技术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加强棉花田间管理 提升棉花生产能力
网址: 8月份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5493.html
上一篇: 近期农事指导:棉花、小麦、葡萄、 |
下一篇: 棉花田间的管理方法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