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鹿金秋,王振营,何康来,刘勇(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2.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271000)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Guené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也称桃蛀野螟,豹纹斑螟,桃蠹螟、桃斑螟、桃实螟蛾、豹纹蛾、桃斑蛀螟、幼虫俗称蛀心虫等。国内分布于辽宁、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垂直分布的最高记录为西藏的察隅锡妥,海拔2200m。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韩国、尼泊尔、锡金、越南、缅甸、泰国、

相关知识

全球植物园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
天津市油松蛀梢害虫的种类与识别
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现状和展望
天敌昆虫与微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展望
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科学网—全球植物园发展历史、现状展望及其对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启示
基因工程技术在牡丹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网址: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67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山桃:北方的报春使者
下一篇: 我国草种质资源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