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十二仙女下凡间,圆明园里遇“花神”

十二仙女下凡间,圆明园里遇“花神”

踏青

京城

成为爱花人

的天堂。

百花盛开。

清风徐来。

阳春三月,

花神信仰的形成

中国古人相信万物有灵,常常以花比德,以人喻花,根据花卉的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品格,比如以兰花喻君子,以梅花喻志士。由此衍生出人们对花神的崇拜和信仰。

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曰:“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女夷是中国神话中主宰生长的女神,也是最早的花神形象。

唐宋时期,皇室和民间都盛行花朝节。花朝节是百花的生日,流行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游览,称为“踏青”,姑娘们还会剪下五色彩纸粘到花枝上,称为“ 赏红”。

花朝节

到了明清时期,皇室和民间盛行修建花神庙,以供奉、祭祀花神。这时出现了第二个花神,被叫做“花姑”

十二花神

至明末清初,花神的数量也由两个演变为十二个,十二花神德才兼备,品貌俱佳,且都有一段关于花卉的传说。现在比较流行的十二女花神的说法是: 一月梅花花神梅妃;二月杏花花神道觐;三月梨花花神虢国夫人;四月牡丹花神杨贵妃;五月石榴花神潘夫人;六月莲花花神西施;七月秋海棠花神秦若兰;八月桂花花神张丽华;九月菊花花神梁红玉;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山茶花花神袁宝儿;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

圆明园花神庙

说起圆明园的花神庙,就不得不说起西湖花神庙,西湖花神庙名为湖山神庙,又名“湖山春社”。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浙江总督李卫建此神庙。仅数年间,湖山春社就成为西湖一处名胜。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下榻的杭州西湖行宫比邻花神庙,花神庙也成为他的必游之地,令他流连忘返。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四次下江南时,他命人将湖山神庙的“摹影图形”带回京师,仿建于圆明园中。

乾隆皇帝御题“汇万总春之庙”匾额

圆明园花神庙建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位于濂溪乐处景区南部,有山门五间,乾隆皇帝御题“汇万总春之庙”。门内向南有正殿五间,内有一匾额,题为“蕃育群芳”,东西配殿各三间,以游廊连通。庙后有花园一所,内有楼座、殿宇。濂溪乐处是圆明园中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围绕的大岛,湖的四周被山环绕,山水连成一片。这里是园内夏秋之际赏荷花的绝佳地点,乾隆皇帝常在此赏荷游玩,将花神庙建于此处,是对西湖环境的一种模拟,再合适不过了。

圆明园四十景之濂溪乐处

圆明园花神庙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花神神像可能不是直接仿自西湖花神庙,而是使用专门为皇室寺庙设计的花神和悬山塑像。

花神庙建成后,清帝极为重视,在庙中常有拈香瞻礼的活动,庙内还安排了祭祀、供奉活动。圆明园花神庙的祭祀活动带有一定的娱乐性,据清宫档案记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四年(1824年)二月十五日,帝后至花神庙拈香,南府请神作乐,在船台上献戏。

仿中有创

圆明园的“汇万总春之庙”,在建筑空间上较为真实地模拟了湖山神庙“以水环庙”的布局,在御园重现了山水环绕的江南风光,此地或许可以唤起清帝南巡的美好回忆。

但是圆明园的“汇万总春之庙”是“仿中有创”,虽说风格上仿照湖山神庙,但是具体的建筑样式、风格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将其进行了宫殿化改造,使其更符合皇家园林空间的氛围。殿内供奉的模仿山水、人物的悬山塑像,赋予了花神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湖山神庙原型的捕捉和再创作,圆明园花神庙形成了一处精巧细腻、别有洞天的小空间。圆明园花神庙无疑是“万园之园”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最好解释。

文中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封面摄影]

董 俊 峰

[编辑]

蔡 晨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过个古韵花朝节!在天一阁里邂逅“十二花神”
完美世界携手上邮中心推出十二花神数字文化收藏品
《二月花节话十二花神传说》
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合集|花间一壶酒。十二朵美丽花花画完啦 国庆也过完了
中国十二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花神:男花神才华横溢,女花神倾城绝艳
花·文化|十二花神
典故传说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中国花文化: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网址: 十二仙女下凡间,圆明园里遇“花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49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神故里
下一篇: 花神和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