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兰科植物栽培技术问答

兰科植物栽培技术问答

  一、兰科植物按生态习性分几类?各类的特点?

    ⑴地生兰类:根生于土中,通常有块茎或根茎,部分有假鳞茎。

    ⑵附生及石生兰类:附着于树干、树枝、枯木或岩石表面生长。通常具假鳞茎,贮蓄水分与养料适应短期干旱,以特殊的吸收根从湿润空气中吸收水分维持生活。

    ⑶腐生兰: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常有块茎或粗短的根茎,叶退化为鳞片状。

    二、兰科花卉有几种生长分枝方式?

    ⑴单轴的:以单轴方式生长和产生分枝。这一种类不肯根茎、块茎或假鳞茎。茎直立地上或少数攀援,以顶芽不断分生新叶与了而继续向前生长,少分枝或从基部产生分蘖。花腋生。如指甲兰属、万带兰属等。

    ⑵合轴的:大部分兰花,包括地生及附生类,多为合轴分枝。它们具有要命茎或假鳞茎,根茎的长短不一,有1至多节,顶端弯曲向地面形成1至多节、粗细不一的假鳞茎。假鳞茎生1至多片叶。假鳞茎顶端成花,由基部的1个或少数几个侧芽萌发出新的根茎,以同样的方式产生新的假鳞茎形成合轴分枝。如:卡特兰属、石斛兰属等。

    ⑶横轴的:有长短不等的根茎以合轴方式分枝,但不具假鳞茎。根茎先端出土成苗,花顶生。如杓兰属、兜兰属等。

    三、怎样提高兰科花卉的种子繁殖率?

    兰科植物的果实成熟时,开裂并散发种子,此时的种子在形态和生理两方面均未成熟,它的外表有一层由少数细胞组成的种皮,种皮两端常延伸成短翅。内部无胚乳,胚未分化发育,仅为一团未分化细胞,由于自身不带有营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若无真菌参与便不能发芽,得到幼苗极少。在种子发芽过程中,真菌使基质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种子利用糖来完成发芽。为提高种子的繁殖率,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培养基上的糖代替淀粉促使种子发芽。种子应随采随播。

    四、兰科植物的营养繁殖有哪些方法?

    ⑴组培繁殖:可用茎尖、侧芽、幼叶尖、休眠芽或花序等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茎尖,目的是取得无病毒植株。

    ⑵扦插繁殖:①顶枝扦插:适用于具有长地上茎的单轴分枝种类,取一定长度带有2—3条气生根的顶枝作为插条,插于大盆或地上,注意防雨、遮荫并保持足够空气湿度。②分蘖繁殖:单轴分枝及不具假鳞茎的属,当顶端优势被破坏后,从母株基部会产生分蘖,分蘖具有2—3条气生根时,从基部带根割下作为插条繁殖。③假鳞茎扦插:适用于具假鳞茎的种类。剪取叶已脱落的后鳞茎作为插条,插于盛水藓基质的浅箱中,注意保湿,或包埋于湿润水藓中,用聚乙烯袋密封,悬室内温暖处,几周后即出芽生根。④花茎扦插:有些兰科植物的花枝可作为插条来繁殖。将花枝从基部剪下,去顶端有花部分,将其横放在浅箱内的水藓基质上,把两端埋入水藓中以防干燥,约2-3周后每节上能生出小植株,当根长出后移栽盆内。

    ⑶分株繁殖:适用于合轴分枝的种类,在具假鳞茎的种类上普遍采用。由于假鳞茎的增加、分蘖的产生、或一株多苗,便可分株。

    五、兰花对栽培基质有哪些要求?

    基质是盆栽兰花的首要条件,它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根部的水、气的平衡。大部分兰花,特别是附生种类,在自然环境中根均处于通气十分良好或空气中决不渍水条件下,陆生类型的种类根也多数处于质地疏松、排水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传统的栽培基质有壤土、水藓、木炭、蕨类的根茎、叶柄、树皮、椰糠、碎砖屑等。

    六、兰花植物如何上盆?

    ⑴盆底垫足一层瓦片、骨片、粗块木炭或碎砖块,保证排水良好。

    ⑵严格小苗小盆、大苗大盆的原则。

    ⑶操作要细心,不伤根和叶,小苗更重要。

    ⑷幼苗移栽后可喷一次菌剂。

    ⑸浅栽,茎或假鳞茎需露出土面。

    ⑹上盆后不宜浇水过多。

    ⑺上盆后宜放在无直射光及直接雨淋处一段时间。

    七、兰花植物的施肥要点有哪些?

    ⑴肥宜稀不宜浓,盐分总浓度不高于500mg/L最好。

    ⑵夏季生长旺季,一般浓度肥料可10-15天施一次,低浓度肥料5天施1次或每次浇水时作叶面喷洒。

    ⑶化肥使用前必须完全溶解。

    ⑷缓释性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使用,化肥和有机肥交替使用,效果比单用好。

相关知识

花木栽培技术问答
常见的的兰科植物有哪些
木兰花(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科学开发利用食药用兰科植物
雅长:全球兰科植物热点
兰科植物
保护兰科植物
合蕊柱(兰科植物)
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两种兰科植物传粉生态学研究

网址: 兰科植物栽培技术问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55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兰花多发芽的秘诀,有哪些催芽技巧
下一篇: 花瓣飘落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