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常见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是花卉栽培中难免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栽植彻底失败。病虫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从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入手,应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措施。
            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病菌寄生引起。如果场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周围干净,病菌就不容易侵害。如果花卉一旦得病,应立即隔离栽培并喷施农药。有时为防止病害蔓延,应将病株或发病枝叶立即焚烧。

            花卉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
            ⑴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叶片最终变为灰色。通过改善通风光照和排水,清晨喷晒硫磺粉等综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该病。
            ⑵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赤褐色斑点,枝条呈淡色,久病后叶落。施肥过多,枝叶徒长,容易引起此病。如发病,可喷洒0.4 ̄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多液,应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气。
            ⑶炭疽病:发生初期,叶上呈现水渍状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病斑。防治方法为,喷射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⑷白绢病:此病发生时,在植株的茎部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装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气温过高、空气过潮、土壤渍水,易得此病。应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⑸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块,后变为黄褐色,因为病变部位收缩而突然倒苗,传染迅速。应控制水分,加强通气,焚烧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护。
            对花卉产生危害的昆虫种类相当多,最常见的有:
            ⑴蚜虫:个体很小,成群寄生于叶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种毒液,使叶片萎缩,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可人工捕杀、或喷酒600倍乐果溶液,或用烟蒂侵水喷酒。
            ⑵蚧壳虫:有很多种,密生在茎叶上吸取养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黄。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
            ⑶金龟子:幼虫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虫则咬食叶片,影响花卉生长和美观。可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冬季应深耕土壤,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⑷地蚕: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茎干,使植株枯亡。可人工捕杀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其他还有菊虎、尽蠖、青虫、毛虫等害虫,防治方法与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稀释
            600-2000倍后使用,选择晴天傍晚喷药较好。也可以用“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某些害虫,如七星瓢早、异色瓢早均可捕食蚜虫及蚧壳虫。

芙蓉花的养殖方法
                             芙蓉花,学名木芙蓉,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观花植物。芙蓉花花开旺盛,花期悠长,可以和种植在庭院中,美化环境。可也盆栽养殖,摆放在室内,赏心悦目。芙蓉花这么受人喜爱,那芙蓉花怎么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在介绍芙蓉花的养殖方法。
                             芙蓉花的生长习性
                             芙蓉花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肥,适合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里。芙蓉花略耐阴,不耐寒,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芙蓉花管理粗放,容易栽培一般情况下,地栽芙蓉花靠雨水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只需在芙蓉花生长期施1-2次肥即可,各种肥料都能施用,若适当施些磷肥,可使芙蓉花花色更加艳丽。

                             芙蓉花的生长习性

                             芙蓉花怎么养
                             浇水:芙蓉花不耐旱,生长季节需要保持充足水分,保证芙蓉花生长需求。在花蕾透色时应适当扣水,以控制其叶片生长,使养分集中在花朵上,冬季要减少浇水。
                             温度:芙蓉花耐寒能力较差,冬季应移入室内,保证温度控制在0-10℃,让芙蓉花自然休眠。
                             施肥:芙蓉花在春季萌芽期需多施肥水,花期前后应追施少量的磷、钾肥。每年冬季或春季可在植株四周开沟,施些腐熟的有机肥,以利植株生长旺盛,花繁叶茂。

                             芙蓉花怎么养

                             虫害:芙蓉花最常见的病虫害是普通红叶螨,可用73%克螨特3000倍液或20%双甲醚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洒。小绿叶蝉和棉叶蝉也是芙蓉花常见的虫害,可用5%西维因粉剂喷洒。
                             修剪:芙蓉花耐修剪,可根据需要修剪成形,将枯枝败叶剪碎,保证通光性,且最好将其株形培植成灌木状。
                             地栽芙蓉花的养殖方法
                             芙蓉花一般栽种于水塘边或者庭院向阳处
                             ,粗放管理亦可。旱季多浇水,入冬前应将芙蓉花枝条全部剪掉,或在离地5厘米处截短植株,给芙蓉花根部培上土,以保安全越冬。来年春天扒开培土,老植株上便会发出新枝。

                             芙蓉花养殖方法 

                             每年夏、冬两季给芙蓉花除草1次,可追肥2-3次。芙蓉花出芽很慢,不宜暴露在阳光直射下,夏季高温烈日下,应采取遮荫措施。可以根据需要的株形,给芙蓉花整形修剪,并剪除枯枝败叶,保证芙蓉花全株都可以照射到阳光。
                             盆栽芙蓉花养殖方法
                             盆栽芙蓉花,开花后要剪短枝条,以利萌发侧枝。霜降前要将芙蓉花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3-10℃之间,不可多浇水,盆土保持微潮为度。待清明前后再将芙蓉花移置户外。

                             芙蓉花图片

                             另外,芙蓉花可采取扦插、分株、压条等多种方法进行繁殖,一般多以扦插方式进行繁殖。
                             总结:芙蓉怎么养就介绍到这了,大家对芙蓉花的养殖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芙蓉花具观赏价值高,而且管理粗放,养殖简单,大家都可以试着养几株芙蓉花,美化居室环境。

非洲菊??扶郎花?太阳花

学  名: Gerbera jamesonii
      别  名: 扶郎花、太阳花
      科  属: 菊科大丁草属
      类  别: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形态特征 :
      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具细毛,株高可达0.6m。叶基生,斜向生 长,具
      长柄,叶缘呈羽状浅裂,具疏锯齿,全叶长2Ocm左右,叶背具长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花序总梗
      顶端,花序梗长,多高出叶丛一倍以上,头状花序的舌状花大,呈倒披针形或带状,多为两轮,也 有多轮重瓣品种。筒状花较小,尖端二歧分叉,花色同
      舌状花,头状花序径可达8一1Ocm,花色 有白、黄、橙、红、粉等不同颜色,四季均可开花,以5~6月和9~10月为盛花期。
      非洲菊发现于南非,后经英、法、日等国家园艺家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很多优良栽培品种。  
      产地分布 :  原产非洲
      生长习性 :
      性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忌霜冻,喜光照和空气流通的气候,生长温度适于15~25C,低于lOC停止生长,能耐短期OC的低温,华南地区可露
      天栽植,华东须覆盖防寒,华北地区则须放置于地窖或冷床越冬,可于温室申栽培观赏。喜肥沃
      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忌重粘土,宜酸性土壤,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也能栽植,碱 性土壤中,叶片易出现缺铁症状。 
      应用:
      非洲菊为世界十大切花之一,有盆栽品种和切花品种之分。盆栽品种,花葶短,花多,多为单瓣品种,适合家庭栽培和布置花坛;而切花品种,花葶特长,梗粗,花大,品种多,开花期长,产量多,花型花色丰富,主要用于切花生产。

多肉植物的代表品种
            1.沙漠玫瑰(Adeniumobesum)
            夹竹桃科沙漠玫瑰属植物。产于肯尼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地。在原产地对长成高2米的小乔木,茎粗,肉质化,茎基部略膨大,分枝短而肉质化。表皮淡绿色至灰黄色。叶互生在分枝顶端,有短柄,披针形,基部楔形,正面有光泽、深绿色,背面粗糙、淡绿色,叶长3—10厘米、宽1.8—3厘米。花2—10朵集成伞形花序,花筒长圆筒状,花冠玫瑰红色。
              沙漠玫瑰习性强健,开花美丽,除适宜温室布置外,也很适合家庭栽培。夏日时红花绿叶再加肥硕的茎枝,十分有趣。比起一般夹竹桃来它不但株形矮,而且适合室内长期摆放。
              性喜温暖和阳光,夏季可置室外栽培并充分浇水、定期施肥。长江流域和以北地区,冬季落叶,要放置在室内并保持益土干燥。春天翻盆后至5月萌叶,种植盆宜较大,土要疏松肥沃。繁殖用播种,也可扦插,但扦插成活的植株茎基部不膨大。
            2.库珀天锦章(Adromischuscooperi)
            景天科天锦章属植物。别名锦玲殿。原产南非开普省。高度肉质的小型植物,短茎灰褐色。叶基本为长圆形,下部很长的一段几乎成圆柱形,上部稍宽、稍扁,近卵圆形,长2.5—5厘米、宽1.2—2厘米,叶背圆,叶正面较平,顶端叶缘波浪形,表皮无毛有光泽,绿色中布暗紫色斑点。花序高2;厘米,花筒圆柱形,长
            l厘米,上部绿色下部紫色,花冠5裂,紫色,边缘白色。
              本种是近年来我国新引进的景大科多肉植物,小巧秀气,叶形奇特,是小型盆栽佳品。对光线的要求不高,极其适合家庭栽培玩赏。
              宜用浅盆栽植。对培养土要求不高。夏季呈半休眠状态,不能过多浇水,并要保持通风。生长季节为冷凉季节,冬季如能维持7C以上可正常浇水。叶插繁殖,取壮实的叶平放在基质上,不久即生根发芽,但不宜过早移植。
            3.黑法师(Aeoniumarboreum cv.Atropurpureum)
            景天科莲花掌属植物。原种莲花掌产于加那利群岛,黑法师是莲花掌的栽培品种。茎高1米,分枝多。叶在茎端和分枝顶端集成莲座叶盘,叶盘直径可达20厘米,叶黑紫色,在光线暗淡时泛绿色,叶顶端有小尖,叶缘有睫毛状纤毛。花集成大的总状花序,小花黄色,花后通常植株枯死。
              这是一个叶色美丽而特殊的栽培品种,不但应作为标本收集,一般家庭也可栽培。特别是用它和其他景天科多肉植物一起组装盆景,观赏性倍增。
              可用肥沃又排水透气良好的培养土种植,如有火山灰更加理想。冷凉季节生长,夏季休眠但时间不长。繁殖可在早春剪下莲座叶盘扦插,剩下的茎上会群出蘖芽。如果初夏时扦插非但成活率受影响,且茎上出芽也少。叶插繁殖不易。
            4.盘叶莲花掌(Aeoniumtabulaeforme)
            景天科莲花掌属植物。又名明镜。产于加那利群岛中的特内里夫岛。植株低矮,莲座叶盘最大可长至50厘米,由100—200片叶紧密排列而成。叶无柄,全部水平状生长,匙形,草绿色,叶缘有纤毛,整个叶盘水平如镜没有一丝空隙,由于叶缘色稍深同时外轮叶大内轮叶小,故镜面般的叶盘就像一幅精美绝伦的几何图案,令人叹为观止。开花时叶盘中央的叶逐渐脱离叶盘互生,同时中间开始有圆柱状花葶,最后发育成高60厘米的巨大花序,小花黄色,花后整株枯死。
              性喜冷凉,秋天到春天是生长旺盛期。要求肥沃又排水、透气性好的培养土,盆宜大不宜小,光线要充足。冬季最好维持10℃以上,如低于此温度必须节制浇水。施肥以氮肥为主。除了收种子外应阻止它开花,如看到生长点有伸长现象应赶快摘心,迫使出侧芽繁殖:
            5.大美龙(Agavelophantha)
            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植物。产于墨西哥。具短茎,剑叶组成松散的莲座叶盘。叶长50—70厘米,黄绿色,革质,叶缘为角质,叶先端有2厘米长的灰褐色顶刺,叶中央有一条很宽、很淡色彩的条纹。花序高3—4米,小花白绿色至黄色。
              龙舌兰属植物和仙人掌科植物同样是美洲特有的植物,植物园布置美洲植物区时必不可少。大美龙是近年才引入我国的种类,和常见龙舌兰属种类不同。
              本种栽培要求不高,培养土可用腐叶土、园土、粗砂等份混合,初期盆宜小但应根据生长情况逐渐换大,光线要充足。除介壳虫外其他病虫害较少发生。冬季维持3℃以上。
              繁殖用播种,但自采种子困难,可将大株基部的芽分出扦插。
            6.小花龙舌兰(Agaveparviflora)
            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植物。又名姬乱雪。原产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这是一种小型的龙舌兰,植株呈莲座状,株幅15厘米,主茎不明显。叶尖硬,狭披针形,长10
            厘米、宽1.2厘米,叶先端有灰褐色刺,叶暗绿色,叶面有不规则的白色纵线条,叶缘角质有白色下垂的细丝,偶有稀疏的齿。穗状花序1—1.5米高,花黄或黄绿色。本种株形小巧,叶缘下垂的白丝非常美丽,繁殖困难,是龙舌兰属中的珍稀种类,目前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植物园应作为珍贵的标本收集陈列,也适合部分爱好者家庭栽培。
              栽培不困难。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早春至初夏和秋天是生长快速期,栽培在沙质壤土中可充分浇水。冬季应维持5℃以上并充分见光。繁殖主要用播种。偶而植株基部有蒙芽可分株或扦插。
            7.裴翠殿(Aloe juveuna)
            百合科芦荟属。原产马达加斯加岛。小型芦荟,茎初直立后匍匐。叶螺旋状互生,茎顶部排列成较紧密的莲座叶盘,叶三角形,表面凹背面圆凸,先端急尖,淡绿色至黄绿色,光线过强时呈褐绿色。
              叶缘有0.5厘米长的白齿,叶面和叶背都有不规则形状的白色星点,时而连合成线状。
              裴翠殿小巧秀气且栽培容易,因此而成为近年来迅速普及的芦荟属新种,可供一般家庭栽培,但药用价值不大。
              宜用园土混些草木灰作培养土,春到秋可充分浇水并保持半阴的环境。繁殖用扦插。
            8.翠花掌(Aloe variegata)
            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又名千代田锦。原产非洲南部。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株高30厘米甚至更高,茎极短。叶自根部长出,旋叠状,三角剑形,但叶正面深凹,长
            12厘米、宽3.5
            厘米,叶缘密生短而细的白色肉质刺。叶色深绿,有不规则排列的银白色斑纹。冬春开花,松散的总状花序,小花20—30朵,橙黄至橙红色。三裂蒴果很大,形状奇特。种子草帽形有翅。
              翠花掌在我国栽培普遍,尤其是北方因气候合适更为常见。家庭栽培用于点缀书桌几案十分雅致。
              习性较强健,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夏季应放室外但最好避免过多阳光直射。在温室度夏时应注意通风并适当节水,尤其是叶心不要积水,否则很容易腐烂。可用一般培养土种植,不必过多施肥。繁殖常用分株和扦插法,即将茎基部和根部萌生的蘖芽进行分株或扦插。
            9.芦荟(Aloe vera)
            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又称库拉索芦荟。分布广泛,非洲的热带地区和美洲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大型芦荟,无茎或有短茎,叶16片左右排列成松散的大连座叶盘。叶三角剑状,肉质厚,长40—50厘米、宽6—7厘米。叶正面微凹、背面微圆凸,草绿色,生长旺盛时带白粉,根颈处孽生的缝芽叶面有白色斑纹。长大后斑纹自行消失。花序高60—70厘米,小花长3厘米,筒状,黄色。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芦荟,在化妆品、药品和食品方面都得到应用。
              习性强健,只要土壤不积水,空气不过分潮湿,冬季能维持5℃左右的最低温都可以栽培成功。如在农用大棚内陆栽生长更快。盆栽时盆宜大,空气潮湿时易怪黑斑病,要注意控制。
              繁殖可用茎基自然萌生的芽扦插,植株长得过高时也可切断,上部莲座叶盘单独上盆,下部则会群出蘖芽。
            10.唐扇(Aloinopsisschooneesii)
            番杏科菱鲛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小型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有肉质根,几乎无茎。叶8一10,近似匙形,先端钝圆的三角形,肉质比叶下部明显厚,蓝绿色。叶总的来说很小,排列成松散的莲座形。花大1—1.5厘米,黄红色,花瓣有丝绸放光泽。
              本种小巧玲珑,叶的大小和排列都酷似番杏科著名种类天女,但比天女栽培容易。是一种易于普及的番杏科多肉植物,家庭栽培非常适宜。
              培养土可用腐叶土2份、蛭石l份混合。夏季要遮荫和通风。冬季如能维持10℃以上可以正常浇水。播种繁殖或分株繁殖。
            11.花吹雪(Anacampserostomentosa)
            马齿苋科回欢草属植物。产于纳米比亚。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粗,株高仅5厘米。褐绿色叶倒卵形,长1厘米、宽0.8厘米、厚0.5厘米,顶端有小尖。叶腋间有白色丝状毛和叶等长。花序高15厘米,小花3厘米,玫瑰红色。
              株形小巧,叶的形状和叶腋间白丝很奇特。栽培中还出现斑锦变异品种,叶上有梅红色斑块,更具观赏价值。
              喜柔和的光线,除夏季外栽培很简便。夏季要注意通风节水并停止施肥。繁殖用扦插或播种。
            12.金铃(Argyrodermadelaetii)
            番杏科银叶花属植物。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植株非常肉质,无茎。半卵形的叶2—4,交互对生,下部联合上部分分开相当距离。叶黄绿色,无斑点,表皮较厚,没有任何花纹,无论叶背、叶面、叶缘都细条圆润。花从两叶间中缝开出,具短柄,花大,黄色或白色。
              金铃是番杏科中株形奇特又高度肉质的珍稀种类,栽培困难,适合有经验的爱好者栽培玩赏。
              性喜冷凉,主要生长期在晚秋到早春,仲春开始,随着新的对生叶慢慢长大,老的对生叶逐渐萎缩,此时只能在盆边缘稍微注点水,不能浇足也不能过多喷雾。培养土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不能含过多的肥分。冬季最好能维持10℃以上。冬季和早春管理得当,植株长得壮实,才能顺利地度过夏天休眠期。室季要注意通风降温。繁殖用播种。
            13.大苍角殿(Bowieabosubilis)
            百合科苍角殿属植物。产于南部非洲的干旱地区。多年生肉质草本。具大型的淡绿色肉质球茎,直径20—30厘米。球茎顶端簇生石刁柏状纫长的绿色枝条,缠绕攀援,枝上有细小绿色线状叶,叶和枝旱季脱落。花绿白色,只有0.8厘米大。
              本种株形奇特,是多肉植物中一个著名代表种,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茎干状多肉植物的代表种之一。对光线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家庭栽培。球茎内含有治疗心脏病的药用成分。
              喜冷凉,主要生长期为早春及晚秋。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当休眠期枝叶枯黄时浇水要节制,但不像有些番杏科种类那样要求特别干燥。繁殖常用分株和播种方法。
            14.龙角(Carallumaburchardii)
            萝蘑科水牛掌属植物。产于加那利群岛和摩洛哥。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低矮分枝多。茎4棱,长20—40厘米,表皮橄榄绿或灰绿色,顶端有细小而早落的叶。花褐色,大1.3厘米,簇生于茎侧四面。
              水牛掌属植物通常表皮颜色暗淡并常有暗花纹,本种表皮色彩较明快并没有花纹,茎较细反,和常见水牛角属种类不同。适宜植物园及部分爱好者栽培。
              主要生长期为春秋。夏季要保持通风节水,冬季保持5℃以上。可用排水良好的素沙土种植,一般不要施肥。繁殖用扦插,切下枝条待伤口粘液干枯后插入蛭石或粗沙中,过3周即生根。
            15.慈光锦(Cheiridopsiscandidissima)
            番杏科虾蚶花属植物。别名虾的花。产于南非开普省。高度肉质的多年生草木,对生叶l一2对,通常是两对。两对叶的形态有所不同,下面一对横向伸展,上面一对垂直向上;下面一对较短,上面一对较长。每对叶有五分之二联合,外有鞘。叶长8一10厘米、宽1.2厘米、厚1.5厘米,叶背龙骨突半圆形,白绿色,尖端略呈红色,平滑无毛但有无数深绿色的小油点。花白色,约3厘米大。
              本种株形奇特,叶的颜色素净高雅是小型盆栽佳品。在高度肉质的番杏科小型多肉植物中,虾蚶花属是仅次于肉锥花属和生石花属的一个重要属,植物园和多肉植物爱好者都应注意收集栽培。
              冷凉季节生长,生长期可适当浇水。宜用排水良好的素沙土种植,土中肥分不能太多。冬季最好能维持12℃以上并继续浇水,但在盆土干燥的条件下也能忍受5℃的低温。播种或分株繁殖。
            16.方茎青紫葛(Cissusquadrangularis)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又名翡翠阁。广泛分布于南非、阿拉伯地区及印度。茎匍匐分节,可以延伸为数米长。茎节4棱,长8—10厘米,每边宽1.5—2厘米,棱脊角质化,平滑或稍呈波浪形。节间有卷须和叶。叶心形,有深缺刻,早落。花绿色。
              方茎青紫葛在我国栽培已久,在大多数地方是作为葡萄科多肉植物的代表种栽培。习性强健,夏天不休眠,冬天也较耐寒。在家庭光线不强的条件下,它的叶和茎更加青翠,是一种大众化的多肉植物。扦插繁殖很容易。
            17.少将(Conophytumbilobum)
              番杏科肉锥花属植物。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植株非常肉质。扁心形的对生叶长3—4.5厘米、宽2—2.5厘米,顶部有鞍形中缝,中缝深0.7—0.9厘米,两叶先端钝圆。老株常密集成丛。叶浅绿至灰绿色,顶端略红色。花在中缝开出,黄色,直径3厘米。
              本种和所有肉锥花属种类都被称为“活的卵石”,形态奇特,小巧秀丽,花大而美。对光线的要求不是很高,极适合家庭栽培。
              性喜冷凉但又不耐寒,生长适温是18—24℃,冬季应维持10一12度,如保持盆土干燥也能耐7℃甚至5℃的低温。夏季要通风凉爽并适当节水,光线要柔和,但冬季要充分见光。可用素沙土种植,不要含有过多的肥分。
              繁殖可用播种,育苗要极其耐心,移植时间掌握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用潮润土移植后将盆放进育苗箱内保持湿度,一段时间内只可略喷雾不可浇水,待看到明显生长再浇水,否则移苗成活率不高。也可用分株繁殖,但群生株不是过于拥挤时不要分,群生株栽培容易,分裂增殖也比单株快。
            18.雨月(Conophytumgratum)
              番杏科肉锥花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小纳马夸兰地区。和少将不同,对生叶是圆形(少将是鞍形)的,由于栽培历史长,目前有很多类型。叶长2.5厘米、宽2厘米,表皮颜色有淡绿、白粉绿、黄绿和粉红等。顶部微凹陷,中缝不明显,很浅又很短,叶上有深灰色斑点。9一10月开洋红色花,直径2.2厘米,花瓣有光泽,非常美丽。
              雨月栽培和开花都较容易,很容易形成群生株,是一种适合家庭栽培的小型多肉植物。栽培参照少将的栽培法。
            19.丁氏轮回(Cotyledonorbiculata var.dinteri)
              景天科银波锦属植物。又名福娘。产于纳米比亚。多分枝的肉质灌木。叶近似棒形,长4.5厘米,宽和厚都为2厘米,灰绿色被白粉,叶尖和叶缘为褐色,叶对生。花序70厘米高,小花悬垂,红或黄红色。
              本种叶型奇特,叶色美丽,栽培容易,特别适合家庭栽培。它被引入我国时间不长,目前尚不常见。
              生长期很长但以春秋为主要生长期,冬季维持5℃即可。培养土要肥沃而排水良好。除盛夏期外均要充分见光。扦插繁殖。
            20.银波锦(Cotyledonundulata)
              景天科银波锦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直立的肉质灌木,高30—60厘米,小枝白色。叶对生,倒卵形,边缘波浪形,长8一12厘米、宽6厘米,叶面被浓厚的银白色粉。春夏期开花,聚伞状圆锥花序,花序高45厘米,小花管状下垂,长2.5厘米,橙黄色,先端红色。
              银波锦叶大而形奇,色彩美丽夺目,是多肉植物中的名种。但因栽培困难目前很稀有。
              生长期主要在冷凉季节,夏季休眠,体眠期很长,要通风降温、节制浇水,盛夏时尤其不能浇水。生长期可定期浇水,但不要在叶面喷水。要求经常修剪,扦插成活的小苗不但观赏性好,栽培也比老株方便。在长期栽培中产生了一个杂交种旭波之光,叶较小,叶缘波浪形不明显,叶白色为主,但有小块绿斑。其栽培比银波锦容易得多。
            21.半球星乙女(Crassulabrevifolia)
              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全株无毛,株高在原产地为20厘米,但栽培中相当低矮。从基部丛生很多分枝,茎和分枝初白色肉质状,后变褐色,下部中空。叶无柄,交互对生,长1厘米,宽和厚均为0.6厘米,正面平背面浑圆似半球状,肉质坚硬。黄绿色叶缘呈红色。花白一柠檬黄色。
              本种茎和叶都是微型的,叶形较奇特、色彩悦目,是适合家庭作微型盆景的好材料。夏季时适当注意节水,其余季节栽培很简便。喜阳光但也能耐半阴。宜经常修剪扦插,老株茎易中空,使叶萎缩。
            22.青锁龙(Crassulalycopodioides)
              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产于纳米比亚。肉质亚灌木,高30厘米,茎细易分枝,茎和分枝通常垂直向上。叶鳞片般三角形,在茎和分枝上排列成4棱,非常紧密,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绿色4棱的茎枝而无叶,当光线不足时叶片散乱。花着生于叶腋部,很小,黄白杨
              这是一种常见的多肉植物,栽培繁殖容易。但目前市售的青锁龙品种不纯,其中有一个变种若绿在许多地方也叫青锁龙。若绿的分枝除了有垂直向上的外还有横斜匍匐的,叶排列散乱,有时呈4棱有时不呈4棱。根据很多国外专家意见,青锁龙的学名改为C.muscosa。但没有完全统一,这儿暂时沿用老的学名。
            23.纪之川(Crassula'Moonglow')
              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是同属的两个种稚儿姿(C.deceptor)和神刀(C.falcata)的杂交种。其叶表皮无论是颜色和表面的细绒毛都像神刀。而叶的排列方式像稚儿姿,交互对生,基部联合,而且叶的大小几乎一致,因而整个株形就像一座绿色的方塔。
              纪之川株形奇特,清奇高雅,生长慢。适合做室内小型盆栽。性喜阳光。夏季生长缓慢,虽然无明显的休眠但仍应节水和保持通风降温,这是由于亲本之一稚儿姿是个夏季休眠的种。秋冬春三个季节生长明显,冬季应维持5℃以上。其他栽培方面无特殊要求。繁殖可切顶扦插,剩下部分会萌生蘖芽。
            24.筒叶花月(Crassulaobliqua 'Gollum')
              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原种花月产于南非纳塔尔省。筒叶花月是长期栽培中产生的一个叶型特殊的变种。多分枝灌木,圆茎肉质黄褐色。叶互生,茎端密集几乎为簇生,鲜绿色,筒状,长4—5厘米、粗0.6—0.8厘米,叶顶端斜截,截面椭圆形。冬季时顶端玫瑰红色,其他部分虽仍为绿色但闪出蜡状光泽,美丽至极。栽培管理非常简单。繁殖用扦插。
            25.落日之雁(Crassulaobliqua 'Tricolor Jade')
              景天科青锁龙属。是花月的栽培变种。株高l米,茎圆形,肉质很粗。叶对生,长卵圆形带短尖,长3—4厘米、宽2.5—3厘米,绿色中带黄白色斑块,叶缘红色。花大5厘米,白色或谈红色。栽培中叶常内弯。
              本品种叶有三种颜色,对生叶内弯确实像鸟翅,落日之雁的名称相当形象贴切。更难得的是栽培繁殖简便,极适合一般家庭栽培,是一种有广泛吸引力的品种。繁殖可用枝插或叶插,都可以保持品种特性。
            26.银毛冠(Cyanotissomalensis)
              鸭跖草科银毛冠属植物。产于索马里。蔓生茎匍匐,长30厘米,茎分节,节间易生根出芽,因而很容易形成密集的株丛。鲜绿色叶被稠密短毛,叶短披针形,长4—6厘米、宽1.2一1.8厘米,叶缘有睫毛状纤毛。花蓝色、红紫色或白色中带红条纹。花丝有毛,红或紫红。
              本种是近年才被引人我国的,鸭跖草科多肉植物种类稀少,常见的仅重扇和绢紫,银毛冠和这两种同科但不同届。适用温室作吊挂栽培,也可供家庭欣赏布置。
              要求很高的空气湿度和柔和的光线。培养土可用腐叶土混入蛭石或椰糠。冬季要保持温暖。扦插繁殖,也可以播种。
            27.阿修罗城(Didiereatrollii)
              龙树科龙树属植物。产于马达加斯加岛。多刺的肉质灌木,新生茎常横卧生长,形成高50厘米、直径2米的大灌丛。表皮褐色。茎上每隔一段距离有1根数厘米的长刺。5叶簇生于刺中央,叶狭披针形,长l一2厘米、宽0.4厘米,绿色,仅稍具肉质。花黄绿色。
              龙树科是多肉植物中一个重要的科。但我国植物专业人员却对此很陌生,在一些大型植物工具书上都没有该科列入。龙树科的名称是从台湾书刊上引用而来。目前已有少量龙树科种类在我国的一些植物园中栽培,如厦门园林植物园有该科亚龙木属种类,上海植物园又从加拿大引进龙树属的种类,为广大多肉植物爱好者提供参观、欣赏的机会。
              栽培上要求温暖的条件,本种夏不休眠,冬季当温度过低时会落叶,但只要节制浇水,来年仍发新叶。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扦插繁殖,生根很慢。
            28.绫耀玉(Dinteranthusvanzjlii)
              番杏科春桃玉属植物。原产南非开普省西北部干旱地带。1—2对肉质叶组成元宝形的植株。肉质叶灰绿色中略带红色,高4厘米,上部表面有暗红色的斑点和线条状斑纹。花1.5厘米长,橘黄色。
              株形小巧奇特,作为非常肉质的番杏科多肉植物的代表种之’,适合部分偏爱此类植物的爱好者收集栽培。
              栽培较困难,夏季宜保持通风和干燥并加强遮荫。深秋到早春是生长旺盛期,应充分见光并定期浇水,冬季至少维持7C。
            29.绵叶琉桑(Dorsteniacrispa)
              桑科琉桑属植物。产于肯尼亚、索马里等。圆柱形,茎30—40厘米高,茎基部粗4厘米,淡褐色,茎上部有明显的叶脱落后的斑痕。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
            4—7厘米、宽1—2厘米,叶缘略呈波浪形。叶互生但往往集中在茎枝顶端近似簇生。新叶有毛,叶黄绿色。盘状花序,直径2厘米,长在10厘米长的花梗上,花绿白色。
              桑科的多肉植物是近年才引入我国的,目前很稀少。主要供植物园栽培陈列,一部分爱好者也可以收集栽培。
              栽培无特殊要求,温暖季节生长,冬季休眠,休眠期通常落叶,应节制浇水。宜用沙壤土种植,生长旺盛朗可施淡的液肥。
            30.小雀舌兰(Dyckiaaltissima)
              凤梨科雀舌兰属植物。产于巴西。无茎,叶排列成莲座状,常易群生形成几百个莲座叶盘聚集的大丛株,非常壮观。叶剑形,最长25厘米,但栽培时通常短得多。叶质坚硬,淡灰绿色,叶背色更淡,平行脉很明显,白色。叶缘有整齐的纫锯齿。穗状花序高数十厘米,小花黄或橙黄。
              本种是目前栽培最为普遍的风梨科多肉植物,既耐旱又较耐阴,又有较强的抗寒性,家庭栽培十分合适。
              栽培无特殊要求。可用透气性好的沙壤土种植,春到秋可定期浇水,盆要较大。最好每年翻盆,游去老叶、枯叶,茎太长时干脆切断扦插,以保持较矮的株形。
            31.黑王子(Echeveria'Black Prince')
              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是栽培变种。莲座状株形和一般石莲花相同。匙形叶较厚,生长旺盛时,—株上叶超过100枚,株幅达20厘米以上。叶黑紫色,在光线不足时生长点附近叶呈暗绿色。
              本品种端正完美的莲座叶盘和特殊的叶色使它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十分引人注目。栽培繁殖简便。是家庭盆栽佳品。
              习性强健,虽然夏天有短暂的休眠期,但只要稍加遮荫、通风节水也不难度夏。早春和秋天是生长旺盛期,可追施液肥。盆土不宜过分干燥,否则老叶枯萎。栽植可用一般园土。繁殖可切顶催生蘖芽,也可叶插繁殖,成功率比一般石莲花高得多。
            32.银明色(Echeveriacarnicolor)
              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原产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州。植株无茎或有短茎。莲座叶盘仅6—8厘米大,肉质叶匙形,较厚,肉色被白粉。花序15—20厘米高,小花梅红色。
              小型的石莲座属种类,肉色叶十分素净,适合小型盆栽,也可作组合盆景的材料。
              栽培无特殊要求,要较明亮的光线,不要从顶部淋水。叶插繁殖。
            33.吉娃莲(Echeveriachihuahuaensis)
              景天科石莲花属。别名吉娃娃。产于墨西哥奇瓦瓦州。植株小型,无茎的莲座叶盘非常紧凑。卵形叶较厚,带小尖,长4厘米、宽2厘米。蓝绿色被浓厚的白粉,叶缘为美丽的深粉红色。花序20厘米高,先端弯曲,小花约l厘米长,钟状,红色。
              本种叶的排列和叶色都像石莲花,但叶面白粉比石莲花多,叶小而厚,总的感觉是石莲花的微型种类,叶缘的红色特别美丽,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多肉植物,值得推广。
              栽培不太困难,夏天不能浇过多的水。其生长慢因而土壤不必含过多肥分。冬季较耐寒。早春是该种最美丽的季节,也是繁殖的好时机,将壮实叶取下平放,很快生根出芽,但长成独立的植株时间较长。
            34.美丽石莲花(Echeveriaclegans)
              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别名月影、雅致石莲花。产于墨西哥伊达尔戈州。无茎,老株丛生。莲座叶盘叶片相当多,排列紧凑。卵形叶先端厚,新叶先端有小尖。
            3—6厘米长,蓝绿色被白粉,但总的感觉叶色较暗,叶缘略呈红色。花序高10一15厘米,顶端弯曲,小花铃状,1一1.2厘米长,黄色。
              本种株形优美紧凑,易群生,是室内盆栽的理想种类。和普通的石莲花在株形和叶色上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叶偏长,叶先端厚达0.3—0.4厘米,更具肉质的特性。栽培和繁殖参照吉娃莲。
            35.鸡冠掌(Echeveriapeacockii f. cristata)
              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别名千羽鹤。是皮氏石莲花(养老)的带化变异品种。原种皮氏石莲花产于墨西哥。原种无茎或有短茎,叶紧密地排列成莲座叶盘,叶长匙形,蓝灰白色,被浓厚白粉,叶基部狭窄,叶质薄,叶先端有小尖。叶长3—7厘米、宽2—4厘米。花序高15—35厘米,小花铃状,长0.9一1.2厘米,红色。鸡冠掌由无数重重迭迭的比原种显著变小的叶组成鸡冠状植株,生长比原种快得多,形态非常别致,不易开花。
              这是一个栽培已久的变异种,可供家庭作小型盆栽,也可组装多肉植物盆景。
              喜阳光充足,一但阳光不足迅速返祖。栽培容易、生长快,但夏天伯湿热,要节制浇水。通常用不含过多肥分的素沙土种植,不必追施肥料,但土中有钾肥时生长健壮。宜在春天将老株切开扦插,新株对夏天的抵抗力较强。要谨防蚜虫和介壳虫的危害。
            36,锦司晃(Echeveriasetosa)
              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原产墨西哥普埃布拉州。莲座叶盘无茎,老株易丛生。大的莲座叶盘由100片以上的叶组成。叶长5—7厘米、宽2厘米,基部狭窄,先端卵形并较厚,叶正面微凹、背面圆突,叶先端有微小的钝尖。叶绿色,叶端微呈红褐色,全叶被0.3厘米长的白毛。花序高20—30厘米,小花多,黄红色。
              本种形态有几分象一种普遍栽培的同属种类绒毛掌(金晃星),不同的是它没有高的茎,叶缘也没有绒毛掌红。除了夏天要注意通风和节水外,栽培较简便,喜光线充足,不宜在顶部淋水。繁殖用基部萌生的芽扦插或播种。叶插繁殖较困难。
            37.大戟阁锦(Euphorbiaammak f.variegata)
              大戟科大朝属植物。是大戟阁的斑锦变异品种。原种大戟阁产于南非,其形态为乔木状肉质植物,在原产地高达10米。有短而粗的主茎及很多分枝,分枝几乎垂直向上,粗15厘米。表皮带紫褐色的暗绿色。棱4—5,棱脊明显突出。髓部大多木质化,从髓部到棱脊边缘斜向平行排列许多维管柬,间隔l厘米左右,在外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维管柬部位的表皮色泽不同,好似肋骨一般。每肋顶端有一对刺,紫褐色至灰褐色。全株终生无叶。大朝阁锦形态同大戟阁,区别是茎的表皮花白色。
              大戟阁锦株形高大,是布置多肉植物温室的理想材料。幼年期也可供家庭摆放。
              习性强健,喜肥沃的土壤,最好在温室地栽。盆栽时宜用大盆。
              春末夏初可追施肥料。冬季最低温度维持在5℃并保持盆土干燥。
            38.旋风麒麟(Euphorbiagroenewaldii)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原产南非德兰士瓦省。植株低矮,但有粗壮的肉质根,包括极短的主茎在内共高18厘米,全茎粗7厘米。分枝3—7,老株分枝匍匐状,长5—7厘米、直径1.2—3厘米。3棱螺旋状,棱缘强烈地曲折。表皮蓝绿色带暗淡的花纹。棱缘上有类似疣突的突起,长0.5—1厘米,每个突起上有一对
            0.3—1厘米长的褐色刺。新生分枝顶端有微小的叶,早落。花着生在分枝中上部棱缘上,黄绿色,很小。
              旋风麒麟是大戟属中的小型珍奇种,棱螺旋状在大裁属种类中十分罕见。可供植物园作标本陈列,也可供部分爱好者栽培。
              性喜温暖和阳光。培养土要求排水良好并有一定肥分,可用腐叶土、园土、粗砂等份混合。春至秋的生长期中可定期浇水。冬季保持盆土干燥,旋风麒麟虽可耐3℃低温,但经常在此低温下茎枝表皮呈红褐色,且会皱缩,因而最好能维持10℃以上并适当浇水。
              扦插繁殖,从基部切取分枝,干燥数天后插入半潮介质中,保持温暖和半阴条件,生根慢,要有耐心等待
            39.帝锦(Euphorbia
            lactea)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原产印度和斯里兰卡。株高2米,分枝极多,直径3—5厘米。3—4棱,棱谷平,棱缘稍有突起。表皮深绿色,中有白条晕纹。刺褐色,长0.5厘米。茎端有细小的叶,早落,因而给人的印象好像始终无叶。花着生于新生分枝顶端,有总花梗,小花黄绿色。
              帝锦无叶,茎上花纹很美,可供室内摆放。繁殖多时也可作球形大朝属种类的砧木。
              晚春至秋天可在室外培养,生长更为迅速。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繁殖可截取茎段进行扦插。
              本种有一个广泛栽培的带化变异种春峰。生长比原种更迅速。而带斑锦(白色斑)的带化种春峰锦就很稀有了。
            40.布纹球(Euphorbiaobesa)
              大戟科大朝属植物。又名晃玉、奥贝莎。原产南非开普省。植株小球形,直径8—12厘米。具棱8,整齐。表皮灰绿色中有红褐色纵横交错的条纹,顶部条纹较密。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雌雄异株,雌株球体较扁,雄株茎圆筒形,均为单生,绝不自生仔球。球体顶部棱缘—卜开花,花极小,黄绿色。
              在大戟属种类中,球形的很少,布纹球是球形最标准的种之一,更难得的是清晰的花纹使它更具魅力。由于雌雄异株而且雌雄株比例失调(雄株少得多),栽培中得到种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虽然它在我国栽培已久,但仍非常稀少。
              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过度潮湿和阴暗会造成茎下部生褐斑。培养土要求排水良好的素沙土。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并适当维持盆土干燥。繁殖用播种,也可以切顶繁殖。
              目前国外资料上介绍一个和布纹球十分相似的种神玉(E.Symmetrica),国内还没有见到实物。据介绍,神玉具有株形略小,有肉质根,花纹紫色但较模糊的特点,可与布纹球区别
            41.卧牛(Gasteriaarmstrongii)
              百合科沙龟掌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植株无茎或有短茎。幼株叶两列叠生,肉质厚,长3—5厘米、宽3厘米。叶舌状,先端有尖,表皮有白色小疣,叶缘和叶尖都有小疣。成年株叶排列成莲座状,直径6一10厘米,单叶长5—6厘米、宽3—4厘米、厚1厘米,叶尖背面有明显的龙骨突,部分叶表面小疣脱落。花序很高,小花上红下绿。
              卧牛是沙鱼掌属中最著名的种类,生长缓慢,长年摆放形态变化不大,好似活的古玩品,深受广大爱好者喜爱。植物园也可作为标本栽培陈列。国外在卧牛的育种上有很大成绩,目前已有很多好的园艺品种如达摩卧牛、绿星卧牛、卧象等被引入我国。
              习性强健,冬季维持5℃以上12℃以下,夏季要适当遮荫。栽植用土不过分板结即可。繁殖通常用基部萌生的蘖芽扦插。
            42.墨牟(gasteriamaculata)
              百合科沙鱼掌属植物。别名大理石元宝。原产南非。幼年期无茎,老株有明显的茎,坚硬的肉质叶排成两列,但叶片数很少。叶舌状,先端尖,长16—20厘米、宽4.5—5厘米,基部厚、先端薄,叶缘角质化,表面深绿色,上有星散的白斑,叶正、背两面都非常光滑。总状花序很高,小花向一侧下垂,色粉红有绿尖,和一般本属植物不同的是花较短而圆。
              除夏季需遮荫外,栽培上元特殊要求。
            43.银星( Graptoveria'Silver Star')
              景天科杂交新居,由风车草属和石莲花属杂交而成。银星是一系列杂交种之一。植株莲座状,莲座叶盘直径10厘米,老株易丛生。叶长卵形,叶质厚,表皮有光泽,青磁色中带点红褐色。叶排列相当紧凑,在幼年期叶几乎都是水平状生长,整个莲座叶盘水平如镜,但较前面介绍的明镜,叶的层次要多一些。叶尖端有l厘米长的褐色肉质“须”。早春从叶盘中央抽出花梗,整个株形迅速被破坏,因此——发现有“抽薹”现象应赶快摘心,同时将可以扦插的基生芽取下扦插,更新植株。
              这是近年才被引人我国的景天科杂交种,形态奇特,栽培繁殖均很容易,是值得推广的—个品种。
              栽培可仿照石莲花属种类栽培法,对夏季高温的抵抗力比石莲花属种类更强。只要培养土排水良好可以正常浇水。
            44.白帝(Haworthiaattenuata 'Albovariegata')
              百合科十二卷属。是条纹十二卷的园艺品种。原种条纹十二卷原产南非开普省。植株群生,有短茎。莲座状叶盘有叶30—40片,叶长8厘米,绿色,叶背白色小疣连成间距相等的条纹。花序40厘米高,花梗细,小花6瓣不太整齐,白色中带绿条纹。白帝和原种的区别在于白帝的叶色为淡绿或黄绿色,叶上有时有深绿色细的纵向条纹。
              白帝叶色素净淡雅,对光线要求不高,极其适合家庭摆放。栽培可用腐叶土加少许烃石,或者干脆用疏松的园土。光线要柔弱。每年要翻盆除去已腐烂或中空的根。繁殖用分株。
            45.康氏十二卷(Haworthiacomptoniana)
             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原产南非开普省。无茎,肉质叶20片左右排列成莲座状,株幅9厘米,单生或偶有基生芽但决不会成群生状态。叶开展,长4.5厘米、宽2厘米,叶端卵亿状三角形。叶面无毛有光泽,有小突起和白色斑点,叶尖端三角部位正面褐绿色有浅色方格斑纹,叶背凸起有浅绿圆斑,叶缘有细齿。小花白绿色,排列成松散的总状花序,花序高20厘米。
              本种株形和M十的色彩花纹都比较奇特,是十二卷属中的珍稀种。
              性喜冷凉,生长适温为16—18℃,但冬季又不能忍受太低的温度,至少维持5℃以上。春秋宜半明条件,冬季要充足又柔和的阳光。在强光下叶色发红导致生长迟缓。夏季光线要弱并尽量保持通风降温。繁殖用分株。
            46.青瞳(Haworthiaglauca var.herrei)
              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产于南非奥兰治自由区。株高20厘米,多分枝。叶螺旋形向上排列,叶长三角状,长4—5厘米、宽0.8厘米,灰绿至蓝绿色,叶背强烈地呈龙骨突状。花序高30厘米,花绿色中有褐色中脉。
              这是近年才引入我国的十二卷属种类,叶形和叶色都给人以一种雄健的感觉,适合家庭栽培。
              栽培参照白帝栽培法。繁殖除了将自生的脚芽路下扦插外,还可将高的植株切成几段,分别扦插催生新芽后再扦插繁殖。
            47.琉璃殿(haworthialimifolia)
              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原产南非德兰士瓦省。莲座状叶盘10厘米大,叶20枚左有,排列时向一个方向偏转似风车一般。叶卵圆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因突,有明显的龙骨突。深绿色,有无数同样颜色的小沈组成的横条凸起在叶背上,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花序35厘米高,白花有绿色中脉。
              琉璃殿在我国栽培已久,叶形奇特,株形端庄大方,是室内装饰的理想种类。
              栽培中光线不必太强,否则叶色发红。培养土要求保水性好但又不能过于粘重。栽植盆要大,水分不要忽多忽少。耐寒,但对夏季闷热天气也有抵抗力。繁殖用基部蘖芽扦插或直接上盆。也可叶插,将壮实叶直插于基质中。
            48.毛汉十二卷(Haworthiamaughanii)
              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又名万象。原产南非开普省。非常肉质的叶排列成松散的莲座状。叶从基部斜向上伸,半圆筒状,长2.5厘米(在栽培中更长一些),基部宽1.5厘米。叶端截形。灰绿或红褐色,叶面粗糙,叶端截形面上有透明“小窗”。花序20厘米长,具小花8—10,花长1.2一1.3厘米,白色花中有绿色中脉。毛汉十二卷是十二卷居中最名贵的种类之一,适合植物园作标本陈列,也可供部分爱好者玩赏。
              除了阳光要求比较充足外,其他栽培可参照康氏十二卷。繁殖除播种外可以根插。根插时将根在根颈处摄下后仍埋入土中,露出l厘米,顶部会萌芽。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壮实特别是根系发达的植株稍稍从土中拔起,在根颈下1厘米全部切断,将植株翻过来吹干另行种植,剩下的根任其在土中,也会萌芽。
            49.玉露(Haworthiaobtusa var.pilifera)
              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原产南非开普省。植株群生,莲座叶盘4厘米大。绿色几乎透明的叶2—3厘米长、1.3厘米宽,两边圆凸,透明叶表皮有深色线条,顶端有细小的“须”。花序高35厘米,白花。
              玉露株形小,晶莹可爱,对光线要求低,极其适合室内摆放。栽培宜用浅盆,培养土可用较肥沃的沙壤土。冬季维持5℃以上12℃以下。对阳光敏感,阳光过强时叶色灰暗。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空气湿度过低时叶尖的须甚至老叶迅速枯萎。繁殖用分株非常简便。
            50.去蝶丽(Kalanchoesynsepala)
              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又名双飞蝴蝶、趣蝶莲。产于马达加斯加岛。植株具短茎。对生叶卵形,有短柄,叶长6—14厘米、宽4—6厘米。叶缘有锯齿状缺刻。表皮绿色中带红色,特别是叶缘处红色更为明显。当生长不良、光线过弱、温度过低时,叶呈暗黄色,叶缘处呈褐色。花葶长又细,从叶腋处抽出,小花悬垂铃形,黄绿色。植株长到一定大时叶腋处会抽出又细又长的走茎,先端有芽,不久发育成带根的小植株。本种叶大有光泽,走茎上的小植株更如朗朗起舞的蝴蝶,室内作吊挂栽培时非常有趣。
              冬季温度宜保持农5℃以上。夏季要遮荫并适当节水,以防止腐烂。栽植用土宜中等肥沃,可用不太粘重的园土种植,盆宜大。
            51.日轮玉(Lithopsaucampiae) 
              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原产南非德兰士瓦省。非常肉质的草本植物,植株易群生。单株通常仅一对对生叶,组成直径2—3厘米的倒圆锥体,个体之间大小很不一致。叶表面基本色调为褐色,也是深浅不一,有深色的斑点。9月间开黄花,直径2.5厘米。日轮玉是生石花属中习性较强健的——种,夏季休眠不太明显。
              栽植可用腐叶土混四分之一蛭石作为培养土,盆要小而深,盆底只放纱网和粗粒砂石,以利透水。夏季要遮荫通风,适当节水。冬季如能维持10℃以上可继续浇水。在无加温设施的温室和大棚内最好故人玻璃缸内密闭过冬。春秋应按时浇水,但施肥千万要谨慎。在蜕皮分裂时不要从顶部淋水。
            52.紫勋(Lithopslesliei)
              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产于南非德兰士瓦省和奥兰治自由区。株高3—4.5厘米,顶端平或稍圆凸,4厘米长、3厘米宽。中缝较深。根据类型不同,顶端表皮颜色有灰黄色、咖啡色中带红褐色、淡绿色中有深红斑点等区别。花径3厘米,黄色或白色。
              习性强健,栽培较容易,蜕皮分裂时往往一对叶中产生两对叠生的新叶,从而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三对叶共存的状怒。个体之间颜色差异大,栽培这一个种就好像栽培许多种的样子。是一个适合没有经验的爱好者栽培的入门种类。
            53.露美玉(Lithopsturbiniformis)
              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植株近似陀螺状,高2—2.5厘米,顶部扁平或稍凸起,近圆形。侧面灰色中带黄褐色,顶面红褐色中带点紫褐色,有紫褐色的弯曲的树枝状条纹。花黄色,花径3.5—4厘米。
              在所有生石花中,露美玉的花是最大的种类之一。栽培不太困难,在我国大部地区都能适应。其顶部花纹别致,观赏性很强,颇受爱好者们青睐。栽培仿照日轮玉。
            54.酒瓶兰(Nolinarecuryata)
              龙舌兰科酒瓶兰属植物。原产墨西哥。树状多肉植物,茎干直立,基部膨大,直径可达1米。基部往上渐细,酷似酒瓶,高6—10米。叶簇生茎干顶部,线形,长1米以上,宽l一2厘米,粗糙,稍革质,叶缘较平滑,叶蓝绿色或灰绿色。圆锥花序很高,小花白色。洒瓶兰树干膨大而奇特,叶姿婆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温室布置可体现出热带风光。也可以栽植在大盆中布置厅堂。小株盆栽则适合家庭摆放。在气候适宜地区,也可露地种植,作为风景树种装饰公园或广场绿地。
              性喜阳光充足,不耐寒。但在盆栽时如保持盆土干燥也能耐5℃低温。茎于贮水可供植株本身消耗1年,因此相当耐旱。但如培养土排水良好,春至秋放室外栽培也不怕淋雨。生长旺盛期每厢半月追施稀薄液肥一次,缺肥时叶薄色淡生长迟缓。繁殖主要用播种。
            55.千代田之松(pachypodiumcompactum)
              景天科厚叶草属植物。产于墨西哥伊达尔戈州。小型多肉植物。茎10厘米高,叶30—60枚,略扁的圆柱形,互生,淡绿至灰白色,被白粉。2—4厘米长,1.2、1.6厘米宽,0.9—1.2厘米厚,圆润,但尖端部分略有棱。花序30厘米高,小花懦红色。
              干代田之松叶似纺锤非常可爱。目前该属种类很少,作为一个属的代表种之一应收集栽培。
              生长慢,用小盆和素沙土种植。夏季要遮荫通风并节水。春秋两季可充分浇水。冬季维持5℃以上。扦插繁殖,枝插、叶插均可,但繁殖系数都不高。
            56.棒棰树(Pachypodiumnamaquanum)
              夹竹桃科棒捶树属植物。又名光堂。产于纳米比亚。肉质茎高1.5一1.8米,不分枝,茎上密生5厘米长的刺。刺很有特点,虽然它没有刺座但仍是3根刺着生在一起,两根长的呈八字形分开,中间有一根短刺,刺均为褐色。生长期茎顶端簇生长卵形叶,绿色,长8一12厘米、宽2—6厘米,中脉明显,色较淡,叶缘波浪形。叶旱季脱落。花着生叶腋部,花瓣黄色有红褐色绒毛。
              夹竹桃科多肉植物中,棒棰树属是最重要的。而由于稀有,被引入我国的极少。棒棰树是多肉植物中第一批列为一级保护的种类,植物应收集作为珍贵的标本,有经验的爱好者也可收集栽4立棒棰树属种类人多原产马达加斯加岛,还有一部分产南非较湿润地区,它们都是冬季休眠。惟有棒棰树原产纳米比亚干旱地区,夏季落叶休眠,因此栽培相对较困难。在休眠期要注意通风遮荫,盆土适当维持干燥。不耐寒,冬季最好保持12℃以上。培养土可在砂壤土中加些石灰质材料。
            57.天马空(Pachypodiumsucculentum)
              夹竹桃科棒棰树属植物。原产南非开普省东部。肉质矮灌木,具粗大的肉质根,茎基膨大,直径15厘米,在原产地大半埋入地下,地上部分表皮黄褐色很粗糙,膨大的茎基肉质较柔软。带分枝的茎高20—60厘米,分枝很细,分枝上有2厘米长的对生刺。叶线状披针形,绿色,长5—6厘米、宽1厘米,有毛。花着生在新技上,很小,红色,稀白色。
              天马空是茎干类多肉植物的代表种之一,膨大的茎基形似古色古香的花瓶,十分奇特。可供植物园和一部分爱好者栽培。冬季休眠时最好维持10℃以L并保持盆土干燥。春到秋为生长期,夏末秋初开花,但生长期消耗水分仍不多,因而只能偶尔浇水。培养土要肥沃又排水良好,益底可放些腐熟的干牛粪或骨粉,以利开花茂盛。繁殖最好用播种,也可枝插繁殖但成活后无膨大的茎干。
            58.白雀珊瑚(Pedilanthustithymaloides ssp.smallii)
              大戟科白雀珊瑚属植物。原产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和古巴。株高0.7—2米,基部分枝非常茂密。分枝圆形,之字形曲折。叶2.5—7厘米长、1.3—
            3.2厘米宽,披针形至卯形,有尖,叶绿白色,叶背面中脉突出,有时叶上有不规则的白斑。托叶褐色。花红色。本种分类卜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它不是亚种而是种,也有人认为叶亡有白斑的只是栽培品种。
              习性强健,生长迅速,在植物园温室成丛栽培,观赏效果极佳。它还是一种能源植物,体内白色乳汁可提炼汽油。栽培方便,冬季落叶,要节制浇水并维持5℃以上温度。夏季可放室外栽培,春秋都必须追施肥料。繁殖用枝插
            59.斧叶椒草(Peperomiadolabriformis)
              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产于秘鲁。肉质小灌木,茎10厘米长。叶顶端轮生,长5—6厘米、宽1.7厘米、厚0.6厘米,先端尖、基部棒糙形,一侧中间圆弧形突出,另一侧平直,弧形一侧的边缘较薄,有透明的条纹,平直的一侧边缘厚,整个叶就像一把斧子。带粉的灰绿色。花序很长,花黄绿色。
              叶形奇特,株形小巧,对光线要求不高,适合家庭栽培。栽植可用腐叶土和草炭土各l份混合。宜半阴条件。春秋两季可充分浇水并迟施稀薄液肥。冬季维持7℃以上。繁殖用扦插。
            60.帝玉(Pleiospilosnelii)
              番杏科对叶花属植物。原产南非开普省。非常肉质的卵形叶交互对生,基部联合,整个株形像元宝。叶外缘钝圆,表面较平,背面凸起,灰绿色有许多透明的小斑点。新叶长出后老叶慢慢皱缩,但有时一对老叶中叠生两对小叶形成三对叶共存的现象。花具短梗,直径7厘米,带粉的黄色,午后开放,花期特长。
              帝玉是番杏科多肉植物中的著名种类,以形态奇特、栽培困难著称。作为对叶花属的代表种,无论植物园和爱好者都应收集栽培。对有些爱好者来说越难种的种越是想种,以体现栽培者的技术水平,帝玉正是一个考验栽培者的种类。
              栽培帝玉的最大困难在于帝玉的休眠期特长,在一些地方,从5月下旬子f始进入休眠直至9月中旬结束。在此期间只要稍一疏忽就会腐烂。除了加强遮荫通风外,应彻底断水。老叶任其萎缩,力争保住一对叶子。开花后抵抗力迅速减弱,虽然它不像有些景天科种类那样花后即死,但度夏时会十分困难。因此如不是为了采收种子,一出现花蕾就应摘去。培养土宜用四分之三沙子加四分之一腐叶土。繁殖用播种,小苗阶段抵抗力较好,有时在基部会出现侧芽可掰取扦插。
            61.青鸾(Pleiospilossimulans)
              番杏科对叶花属植物。原产南非开普省。叶对生,非常肉质,6—8厘米长、5—7厘米宽、l一1.5厘米厚。基部稍联合,卵圆状三角形,先端尖。叶色褐绿色,有相当明显的透明小点。花l一4,黄色或梧黄色,有香味。
              青鸾和帝玉一样,形似元宝,但较展开。与帝玉明显不同的是它习性强健,生长快,夏季管理不太困难,适合我国大部地区的爱好者栽培。
              在盛夏时也要注意通风遮荫,休眠期比帝玉短得多。冬季如能维持7℃以上则继续生长。
            62.雅乐之舞(Portulacariaafra f. variegata)
              马齿苋科马齿苋树属植物。又名花叶银公孙树。是马齿苋树的斑锦品种。原种马齿苋树产非洲南部。多年生肉质灌木,原种马齿苋树在原产地可长到4米高,盆栽时较为矮小,而雅乐之舞更为纤细矮小。茎肉质,绿色中稍带红褐色,老株茎浅褐或灰白色。对生叶肉质倒卵形,1.2厘米长、1厘米宽,光滑,绿色中有黄白色斑块。花很小,粉红色。
              雅乐之舞分枝见曲,花叶富有生气,有枯木逢春的意境。对光线要求不高,十分适合家庭栽培。
              喜温暖,耐干旱,在散射光条件下也能长得很好。栽培要求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春和秋为快速生长期,夏季高温时休眠不明显但生长迟缓。扦插繁殖。
            63.快刀乱麻(Rhombophyllumnelii)
              番杏科快刀乱麻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肉质灌木,株高20—30厘米,茎有短节,分枝多。叶集中在分枝顶端,对生,细长而侧扁,先端两裂,外侧圆弧状,好似一把刀。淡绿至灰绿色。花大4厘米,黄色。
              快刀乱麻叶形奇特,又是一个属的代表种,植物园应收集栽培。也可供部分爱好者种植玩赏。
              快刀乱麻在番杏科中属于中等肉质的灌木,但栽培较同类型灌木状种类要困难。夏季有短暂休眠,早春扦插成活的新抹抵抗力比老株强,所以要不断繁殖更新植株。
            64.圆叶虎尾兰(Sansevieriacylindrica)
              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原产非洲热带地区。茎非常短,栽培中通常无茎。叶从根部丛生,圆筒形或稍扁,长l米以上,直径3厘米,顶端急尖而且质硬,叶的其余部分肉质较软。暗绿色有灰绿的条纹。花排列成总状花序,60—70厘米长,小花白色。
              圆叶虎尾兰叶形似羊角,非常有趣,适合布置厅堂。小株也可供家庭盆栽。
              喜充足和柔和的阳光,用沙壤土种植,盆要大并经常翻盆。繁殖可用叶剪成10厘米小段,晾干后插人士中,一般先生根后形成地下根茎,再在根茎上出新芽,因此新芽往往在盆边钻出土面。也可以分株但不能一下子分得过小,而是将叶和根茎过密的植株分成几盆,待长得拥挤时再分。
            65.金边短叶虎尾兰(Sansevieriatrifasciata 'Golden Hahnii'
              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为虎尾兰的栽培变种。原种虎尾兰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丛生。革质叶排列成低矮的莲座状,叶长圆形,长7一
            10厘米、宽2.5—3厘米,灰绿色,叶缘乳白色或金黄色,非常美丽。花淡绿色。在虎尾兰家族中,金边矮生虎尾兰株形矮,叶丰满且有彩色镶边,除了冬天之外,生长都很迅速,且栽培方便。无论成丛栽植或作为花坛的镶边植株都非常有吸引力。冬季要维持较高温度,否则叶色暗淡甚至腐烂。除盛夏期外都要充分见光。繁殖主要用分株。
            66.金边虎尾兰(Sansevieriatrifasciata 'laurentii ')
              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也是虎尾兰的栽培变种。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每一根状茎上长叶8一15片,叶剑形,长l米、宽6—7厘米,革质,直立,绿色中带灰绿色晕纹,两边有宽度一致的金黄色镶边。花排成总状花序,淡绿色。
              本种剑叶硬挺,碧绿镶金边,色彩明快,观赏性很强。无论厅堂会场居室都可以布置。
            习性强健,除冬季可充分见光外,其余时节都应遮荫。春到秋可充分浇水,生长旺盛期每半月追施一次氮磷钾混合的稀薄肥料,但切忌氮肥过多。繁殖主要用分株,可在早春结合翻盆时在根茎处切开再种植。扦插成活容易,但新苗叶没有金边。
            67.澳大利亚肉珊瑚(Sarcostemmaaustrale)
              萝蘑科肉珊瑚属植物。原产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肉质灌木,体内有乳汁。茎直立或半直立,株高1—2米,茎圆柱形,分枝多,棍棒形,0.5—1厘米粗,肉质柔软,绿或灰绿色,有时呈白色。叶鳞片状,早落。花6—8朵聚生,花冠有两层,辐射状。
              本种大多为无片叶,细长的枝条随风摇曳,十分抚媚。来自大洋洲的多肉植物又十分稀少,作为地区性植物的代表种,植物园温室应收集栽培。
              栽植可用腐叶土、园土加粗砂混合。盆宜小,最好几抹种一盆。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除盛夏外都应充分见光。春秋两季可各施一次稀薄液肥。繁殖用扦插。
            68.铭月(Sedumadolphii)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原产墨西哥。茎肉质,先直立后匍匐。叶披针形,先端有钝尖,3.5厘米长、1.5厘米宽、0.6厘米厚。黄绿色,叶缘稍有点红。花白色。
              栽培繁殖都十分简便,是大众化的多肉种类,适合初学者和少年儿童栽培。
              一般宜室内栽培,喜阳光和温暖,但冬天只要不直接经霜受雪也很耐寒。过度寒冷时叶会皱缩,但春天即会复原。春到秋应充分浇水,冬季偶尔浇水,缺水时叶片也会皱缩。叶插繁殖相当容易。
            69.小玉珠帘(Sedummorganianum 'Burrito')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又名圆叶翡翠景天。原种翡翠景天(松鼠尾)产于墨西哥。在栽培中产生了圆叶的变种。常绿肉质灌木,分枝从基部抽出,匍匐或下垂,长
            50—60厘米、粗0.4—0.6厘米。叶串珠状排列,近圆形,长1厘米、宽和厚都为0.7厘米,浅绿色,先端钝圆。叶非常易脱落,接触土壤即生根。顶生伞房状花序,花6一12朵,深紫红色。
              本品种和原种翡翠景天叶的排列都成长长的串珠状,酷似动物的尾巴,非常有趣。圆叶的品种更为秀气,宜在室内作吊挂栽培。习性强健,喜阳光充足但也耐半阴,在室内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益栽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如盆土板结或过度潮湿则容易引起叶脱落。冬季在盆土干燥条件下甚为耐寒,但如能维持10℃以上温度,则继续生长,此时叶更为珠圆玉润:枝插和叶插都可以。
            70.八千代(Sedumpachyphyllum)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原产墨西哥瓦哈卡州。矮性的肉质灌木,株高25厘米。叶圆柱形,灰绿色被白粉,在生长季节或在强烈的阳光下,叶先端呈红色。叶长4
            厘米、粗0.6厘米,叶往往松散地簇生在茎枝顶端,而实际上是从五个方向螺旋形自下往上排列,老株或生长不良时茎下部叶易脱落或萎缩,并有很多气根出现。黄色花。本种叶形酷似一种常见的同属种类—玉米石,但叶较玉米石长,叶灰绿被白粉和玉米石不同。和玉米石一样都是小巧玲戏的盆栽佳品,适合家庭栽培。
              喜阳光家足,但夏天在温室栽培仍要遮荫。如果盆土排水良好,可在晚春至秋天这段时间直接放室外栽培,虽然叶上白粉少一点但生长快得多。冬季时叶色更美丽,很耐寒。繁殖用枝插、叶插均可。
            71.卷绢(Sempervivumarachnoideum)
              景天科长生草属植物。又名蛛网长生草。原产欧洲的高山地区,主要分布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植株莲座形,莲座叶盘很小,但易群生呈垫状生长,因此在原产地每株占地面积较大。叶排列紧密,绿色中带红色,叶尖有白毛,在植株顶部联结如蛛网。叶元柄,倒卵形;粉红花,直径2厘米左右。
              卷绢是长生草属的代表种,又是欧洲原产多肉植物的代表种之一,植物园应栽培作标本陈列。同时它又是小型盆栽佳品,适合家庭栽培。
              生长较慢,主要生长期在冷凉季节。夏季应保持冷凉通风并适当节水。栽培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性耐寒,冬季应在冷室过冬。
              繁殖用播种或分株法。
            72.紫章(Seneciocrassissimus)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又名鱼尾冠。产于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多分枝亚灌木,高50—80厘米,茎枝表面粗糙,残留老叶脱落后的鳞状物。叶卵形,4—6厘米长、2—3厘米宽,有短尖,淡绿色,叶中脉下部稍呈红色。花序高50一100厘米,花黄色。
              本种是中型灌木,在植物园温室可地栽布置。习性强健,病虫害少。可用一般腐叶土栽培,春到秋要充分浇水,夏季不休眠。
            73.泥鳅掌(Seneciopendulus)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原产东非及阿拉伯地区。肉质灌木,茎具节,圆筒形但两端尖,匍匐性,接触土壤即生根。每节最长30厘米,直径1.5—2厘米。茎表皮灰绿或带红褐,有深色的纵向线条纹。叶线形,圆筒状,仅0.2厘米长,夏季脱落。花梗垂直向上,头状花序直径3厘米,花橙红或血红色。
              泥锹掌又名初鹰,外形特殊,开花美丽,非常引人注意,可用浅盆栽植,让茎枝延伸盘旋用来点缀书桌、几案,别有情趣。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室内摆放时一定要有阳光照射。夏季休眠要节制浇水,平时施肥要谨慎。土中可混入较多的粗砂,盆面最好也要铺沙,有条件时直接栽在砂床中生长的比盆栽的好。冬季最好维持10C以上温度,但如保持盆土干燥和阳光充足也能耐3—5℃的低温。扦插繁殖。
            78.稀宝(Trichodiademastelligerum)
              番杏科仙宝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肉质亚灌木,株高20厘米,具细长无毛的茎。对生叶棒状,排列较稀,长1—1.5厘米、直径0.5—0.6厘米,淡绿色,叶表面密布透明小点(实为贮水大细胞),叶顶端有5—10根白色或褐色的刚毛。花很大,淡紫色。
              本种细长的蔓生茎茂盛又清雅,用于温室布置砂床边缘或吊挂栽培别有情趣。开花大而多,给秋天的多肉植物温室带来不少生机。居室布置窗台阳台也相当适宜。
              栽培容易,老株宜更新,否则枝条零乱、开花稀少。夏天休眠虽不太明显,但高温时过度潮湿也会引起枝叶腐烂。扦插繁殖为主。
            79.阿房宫(Tylecodonpaniculatus)
              景天科奇峰锦属植物。产于纳米比亚和南非。植株非常肉质。株高1.5米,具很粗的肉质茎,尤其基部更膨大,在原产地直径可达60厘米。分枝多,有形状不一的膨大的节状物,具易剥落的木栓质表皮,黄色。叶多数,簇生于分枝顶端,绿色一一黄绿色,长5—11厘米、宽2.5—4厘米,肉质,休眠期叶脱落。花序高60厘米,红花,外瓣有毛。
              阿房宫株形奇特,栽培较困难,非常稀有,可供植物园作珍贵标本栽培陈列。
              栽植盆要大,土壤要求疏松透气又具相当的肥分,不宜翻盆过多。冬季维持10℃以上。
            80.碧雷鼓(Xerosicyosdanguyi)
              葫芦科沙葫芦属植物。产于马达加斯加岛。肉质灌木,茎直立或匍匐,高50厘米,基部分枝,枝条不太肉质,细而圆。叶互生,肉质,被白霜的绿色,椭圆形,长4厘米、宽3.5厘米,具0.8厘米的叶柄,叶正面中间稍凹,无毛。花极淡的黄绿色。
              葫芦科的多肉植物是近年才被引入我国的。碧雷鼓叶形奇特,繁殖相对较容易,可供植物因作标本栽培陈列。
              性喜温暖和阳光,冬季应维持10℃以上。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繁殖用扦插或播种进行

专修电脑徐

回复

3楼

2016-09-26

多肉植物冬季种植养护

冬日严寒,大多数多肉植物都处于休眠期,此时植物生长缓慢,应减少浇水或断水,以防止过多的水分导致烂根。多肉植物分为冬季种和夏季种,不同习性的多肉植物需要区别照料才可以度过寒冷的冬日。冬季种 冬季种多肉植物的习性是冬天照常生长,夏日有休眠。 冬季种多肉植物主要类别有(请对号入座): ——百合科 (Liliaceae)—— 十二卷属(Haworthia)常见有条文十二卷,金城,龙麟,玉扇,万象,宝草,玉露,寿等。 玉露(网络图片) 月份 —— 浇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极微量(extremly few or)或断水(stop watering) 二月份(Feburary)—— 微量(few) 苍角殿属(Bowiea)常见有苍角殿等。  苍角殿(网络图片) 沙鱼掌属(Gasteria)常见有虎之卷,子宝,卧牛,照姬,恐龙等。 卧牛(网络图片) 月份 —— 浇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微量(few) 二月份(Feburary) —— 少量(fair) ——景天科 (Crassulaceae)——青锁龙属(Crassula)常见有巴,玉椿,绿塔,都星,吕千绘,星乙女,龙宫城,丽雀,纪之川等。  纪之川(网络图片) 月份 —— 浇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少量(fair) 二月份(Feburary) —— 多量(lot) 银波锦属(Cotyledon)常见有熊童子,钟鬼,奇峰锦,万物相,阿房宫,沙珊瑚等。 熊童子(网络图片) 月份 —— _ 浇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少量(fair) 二月份(Feburary) —— 少量(fair) 景天属(Sedum)常见有铭月,玉珠帘,乙女心,虹之玉,姬(竹)世,圆叶万年草等。 虹之玉(网络图片) 月份 —— _ 浇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极微量(extremly few or)或断水(stop watering) 二月份(Feburary)—— 极微量(extremly few or)或断水(stop watering) ——番杏科 (Aizoaceae)—— 生石花属(Lithops)常见有生石花,花纹玉,日轮玉,朱弦玉,李夫人等。月份 —— 浇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多量(lot) 二月份(Feburary) —— 多量(lot) 天女属(Titanopsis)常见有天女,天女冠,天女簪等。一月份(January) —— 多量(lot) 二月份(Feburary) —— 少量(fair) 夏季种 夏型种多肉植物的习性是夏天照常生长,冬季有休眠停止生长,一月、二月的浇水量为极微量或断水。夏季种多肉植物主要类别有(请对号入座): —— 景天科 (Crassulaceae)—— 伽蓝菜属(Kalanchoe),常见有唐印,江户紫,月兔耳,仙女之舞,扇雀等。青锁龙属(Crassula)常见有花簪,若绿,神刀,花月,火祭,青锁龙,落日之雁等。 石莲花属(Echeveria)常见有月影,大和锦,黑王子,吉娃莲,锦晃星,玉蝶,旭鹤等。 女雏(网络图片) ——龙舌兰科(Agavaceae)—— 龙舌兰属(Agave),常见有龙舌兰,雷神,吹上,王妃世之雪等。 虎尾兰属(Sansevieria),常见有虎尾兰,短叶虎尾兰,姬叶虎尾兰等。——萝摩科(Asclepiadaceae)—— 水牛角属(Caralluma),常见有紫龙角,剑龙角,龙角,阿修萝,赤缟牛角等。 苦瓜掌属(Echidnopsis),常见有青龙角等。吊灯花属(Ceropegia),常见有爱之蔓,绿雨等。 树眼莲属(Dischidia),常见有巴西之吻等。 火星人属(Fockea),常见有京舞妓,圆叶富根草等。——葡萄科 (Vitaceae)—— 白粉藤属(Cissus),常见有翡翠阁,圆茎翡翠阁等。 葡萄瓮属(Cyphostemma)常见有葡萄瓮,葡萄杯,象足葡萄等。

多肉植物怎么种,初级多肉爱好者养殖攻略

    多肉植物顾名思义,是因为植物多水多汁才叫多肉植物,多水多汁就说明植物本身有很多的水分,了解了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要的,它们和草本植物是不一样的,生长期草花基本是1到2天就要给水了,而多肉植物本身就有很多水分储存着的。
    初级爱好者可以根据植株的状态,土壤的干燥程度,来给水,话是简单,具体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讲究的,正常生长中的景天植物,一般可以通过叶片观察,如果土表又干,叶片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也有点轻微发皱,显得不精神,这个时候基本就可以给水了。这样操作对于不懂的新手来说还是有点帮助的,如果已经熟悉点的爱好者,给水基本是盆土干透就可以给了,一个月可以用多菌灵等稀释后浇一次,这样可以防止病菌的入侵(这是健康生长中的带叶片的多肉植物的给水,也就是有的初级爱好者直接带盆买回家的情况下的给水)。
    现在网购这么发达,一般发快递的基本是没有土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收到后,对于初级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头大的问题了,首先用什么土呢,这个问题没有一定的标准,土壤要求透气就可以,不过新手最好不要用菜园土或者花坛里的土,因为这些土浇水后容易结冰,导致植物根系不透气死亡或者烂根。透气的土壤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如:河沙(需要洗干净,去掉粉末,颗粒1到5毫米都可以具体看植物的需要)煤渣(弄碎后去掉粉末,然后洗去粉尘,颗粒大小一般为1到3毫米,大的可以放在盆底)还有就是红砖,这个需要大力气敲碎,弄成小小的3毫米的颗粒(曾经看到花友这么弄过)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身边唾手可得的植料,这些植料可以混合少量的泥炭或者不混合泥炭,都可以养多肉植物。
    很多花友会问了,我这个城市没有河沙和煤渣,嘿嘿,除非你生活的城市不是中国,在我们身边的工地,到处都是河沙,不过最好不要弄到海沙,因为海沙有很重的盐份,淡水沙才是天然的,一般内陆基本是淡水沙,沿海城市基本是海沙,去工地问人家要点,人家都会给的。其次就是煤渣啦,煤球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可以看到的,只是现在的大城市里因为环境的问题,已经淘汰了煤球炉,可是在你们身边有很多的早点摊,夜市,小饭摊,食堂,都可以看到它们的,是烧过的煤球(百度可以查看到图片,风筝的博客也有博文的),不是烧过的原煤渣,这些地摊的煤渣弄碎(很多花友反应,煤渣踩碎后都是粉末,那是因为煤球的质量不好,泥土太多,所以只能多弄几个煤球了)过筛后洗洗去掉火气,晾干才可以用的。再有就是赤玉土,浮石,硅藻土,鹿沼土,蛭石,珍珠岩,泥炭,这些花市,淘宝都有的卖的。土壤品种多了,可以都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单独一种植料养植物,无论是混合的还是单一的,土壤透气就可以。
    什么是透气呢,也就是说,你水浇下去盆底马上就流出来了。这样是最理想的,根据植物的不同添加点泥炭什么的。用什么植料根据自己的习惯,没有规定一定用什么,所以初级爱好者只要植料配的透气,浇水下去盆底马上出水,这样就可以了。唠叨了半天,起码的植料应该有个大概的认识了吧,也不用天天问用什么植料好,风筝的植料:煤渣混合少量泥炭、纯煤渣、纯河沙或者河沙混合少量泥炭,有的时候会加点珍珠岩或者蛭石。
    接下来就说说盆了,盆其实没有讲究,塑料的,铁的,木头的,瓷的,紫砂的,只要能够想到的容器,都可以用来种花。不过它们要求一点,盆底要有透水的孔,如果没有透水的孔,水分很难控制,虽然现在很多的MM都喜欢用玻璃杯酒杯什么的,短暂的没有孔,平时注意浇水,还是可以存活的,如果是长期的爱好最好换有透水孔的。盆不是最关健的,风筝的盆有各种各样的,有陶的,瓷的,紫砂的,塑料的,有纸的,平时吃的巧克力盒,冰激凌盒,只要可以装点土的都可以用来养花,根据植物的根系选择相应高度的盆。
    给水。。。。。。前面说的土和盆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浇水了。当你选择了好的土好的盆,浇水没有把握好,一样会有损失的。先就拿准备上盆的裸根植物来说吧,一般要上盆的植株,在修根晾干伤口后才能上盆,尽有可能的用微湿的土上盆,不要给水,什么是微湿的土呢,很多刚刚入门的花友没有尺度来衡量,怎么才微湿呢,用我们的手来感觉,混合好土后,给点水,把土弄到手捏起来成团,松开手土就会散开,这个状态就可以了,如果把握不好,就是用手抓土,手上没有湿漉漉的感觉,而土壤看起来是湿的,这个时候的土给植物上盆是最好的,土里混合点干的多菌灵粉一起搅拌,可以起到发根后抑制细菌侵袭毛细根,如果要添加呋喃丹或土虫丹类的预防用药时,在混合好微湿土后,倒入预防用的药,用东西搅拌匀匀就可以待用了。微湿土上盆后的植物,一般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大概5到10天基本会干透,这个干透要根据季节和环境来定。
    干透后的盆土,就可以给第二次水了,这次的给水是比较重要的,可以用多菌灵的水或者纯净水,沿着盆的周围浇一圈,让水分可以慢慢渗透到植株根部去,这样刚刚发根的毛细根就不容易再次干枯了。第二次的给水根据植料的透水性来给多少,如何判断呢,也就是说这次的水给后,水分是可以慢慢渗透到植物的根部为宜,这个度初级爱好者可能不一定好把握,不过水里混合了多菌灵,水分给多点点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新手最好是少点水,万一手一抖给多了,就容易烂根啦。相对于刚刚上盆的植株给水,还是问题不大的,多点点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通风好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最最难把握的就是休眠后的植物的给水了,很多的多肉植物在夏季和冬季的高低温期都会休眠,特别是今年的夏季,那个热啊,超过了以往,因为温度太高,很多植物在休眠中因为抵抗力不够死亡了,有的抵抗力好的,到了秋季温度慢慢下来后,因为没有把握好浇水的幅度和量,引起大量死亡的花友不在少数,老手也不一定能够幸免,夏季这个给水南北环境不一样,给水幅度给水的量都不一样,不同的植物给不同的水,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里风筝说个能够容易上手的方法。
    在夏季温度慢慢往下滑的时候,一定要忍住,管好自己的手,不要看天气预报10天内都是低温,天气预报不一定准确的,到了夏末,雷雨的多发期,给水就要注意了,夏末的植株经历了酷暑是非常的渴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一次让它们喝饱,为什么呢,就像我们运动一样,激烈的运动后,我们也会感觉到非常的渴,因为运动出了太多的汗,这个时候就需要补水,如果一下子喝太多,我们也一样接受不了,必须分几次,才能够慢慢解渴。植物也一样,夏季消耗的是营养和水分,这个时候大水,植物就欢快了,拼命吸水,一下子,叶片也饱满松动了,多余的水分又散不走,温度微微高点就从根部一直烂到植株的顶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花友过完了夏天,到了秋天还会挂很多植物的原因了,淋雨也挂浇水也挂。
    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温度下来后,先别急着给大水,这个时候的植物是最需要水分和营养的,我们只能循序渐进的给水,经过了夏天的植株都是比较虚弱的,抵抗力不是太好,给水的时候稀释点多菌灵水浇比较保险,不要一次给太多,很多初级爱好者不知道什么是循序渐进,这里解释一下,循序渐进浇水,比如当我们第一次浇了大概盆土6分之一水分,也就是说土层下1厘米有水分,等干透后,可以浇水2到3厘米土层湿润,再等干透盆土后,浇水5到6厘米土层湿润(也有花友用滴来计算,总的说来无论怎么浇都是可以的,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循序渐进是根据植物的状态来给水,把握这个度要经过漫长的经验积累,俗话说:浇水十年功,
  说的就是浇水是要靠经验来积累的,一般花友家的植物,经过了适应期,浇水还是很好掌握的。多观察,多问,是初级爱好者所要经历的,不同植物不同给水需求,都是在养殖过程中慢慢积累的,地域气候都影响着植物水分的需求。
    风筝希望所有的多肉爱好者在购入植物前或者购入后先多看看有关资料,起码知道个大概,这样你的植物就不会在懵懵懂懂的时候死亡了。对于不熟悉的品种,宁可少点水,慢慢养,不要急功近利,想一下子养多大。只要植株不死亡,一年下来,基本的习性就弄明白了,来年就可以正常的管理啦。如果能够做个笔记,对长期的管理还是有非常好的帮助的。以上这点就是大概的给水情况,具体的品种具体的对待,等着花友自己来熟悉了。
    不要生搬硬套,资料都是死的,不一定适合你们的生长环境,要灵活的变通,这样才可以把植物养的更好。休眠期的水分就更少了,既然休眠了,只要维持根系不过分干枯死亡就可以的,少量的水分还是必须的,家庭养的一般多肉,因为盆小,土少,如果整个休眠期不给一滴水,有的品种就会彻底的死亡了。关于给水这点花友要根据自己的环境多参考资料来灵活掌握啦。
    说了土、盆、水,接下来就要说说植物了,现在网络的发达,很多外来的植物也很多,买多肉的渠道也越来越广了,对于初级爱好者,新到家的植物该怎么处理呢,风筝简单的来说说吧。
    多肉植物,一般卖家在发货的时候基本是会脱盆发的,一来是为了运输安全,二来可以避免病菌随着盆土的迁徙到新的主人家,一般经过长途运输的植物在发货前,卖家都会晾晾软,一是为了好包装,不容易掉叶片,二来是脱一部分水分,这样在长时间的快递途中不容易腐烂。缺水的植物更加好养活,别看收到货软哒哒的,风筝一般收到货都会看的,对于太饱满的基本会修根晾个几天,如果是块根,修根后晾的时间会更长,一个月到2个月都可以,只有脱水了,新根才会发的快,道理很简单,植物渴了,就必须喝水,要喝水就必须出根,它们都是靠根吸收水分的。如果饱满的植物入盆,马上给水或者盆土太湿,新根是不容易一下就长出来的,因为植物本身就不怎么缺水,你再让它们喝水,怎么喝的进去啊,如果盆土过于湿润,也就烂根了。这也是很多初级爱好者的一个误区,总想着植物越饱满越好,因为我们网购的植物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如果是自然养殖的状态,饱满的植物给点水,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对于来自高温高湿(如温室大棚,或者大水大肥养的)地方出来的植物,那脱水就是必须的,不然水大很容易就烂,景天植物还好,快递路上基本也就脱水差不多了,如果是对于球体、瓦苇、块根类的,这些非常肉质化的多肉来说,回家修根晾晒就成了必须做的,3到5天不一定保险,因为我们不一定知道它们来自何方,脱水后才能更加有利于植株的重新生长,才能更加快速的适应我们的生长环境。
    当有了新的植物有很多花友就来问风筝了,上盆后可以给肥料吗,亲,你能不能先悠着点,虽然风筝也想把植物养的更好更大,对于刚刚上盆还没有太服盆的植株来说,给肥料还是比较不适合的,根都没有长好,你给肥料它们能够吸收吗?一般在植物长的比较稳定的时候是可以少量的给点薄肥,肥料一般有缓效肥,水肥,绿肥等。有时候风筝会给有的植物上点水肥,这个好操作,混合在水里给点就可以,再有就是缓效肥,这个还是比较好的,播种的时候也可以混合在土里,丢在土表几粒就可以,比较方便。绿肥风筝倒是从来不用的。多肉植物一般的都是生长在比较贫瘠的砂质土壤里,几乎没有什么营养的,靠的就是雨水的滋润,虽然它们没有营养,可是长的却非常的健康,颜色也更加的自然和漂亮。有花友会担心了,没有了营养它们还怎么生长啊,嘿嘿,其实在水里,在土壤里,空气中都有它们需要的生长元素,这点不用担心,虽然我们没有给什么肥料,可能养的植物没有别人的大,没有别人的壮,可是它们一样会开花,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还有就是更加的健康皮实,大水大肥的植物,风光只能是暂时的,有可能会在某个恶劣的天气下夭折了。2013的高温,不少花友的损失应该会比往年都大吧。
    再来说说光照,是植物都需要阳光,但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喜欢强烈的太阳光的,很多初级的爱好者会问风筝,刚刚上盆就可以晒吗,是啊,植物是需要阳光,可我们也要等它们长稳定了才见阳光啊,如果我们迫切的让它们见阳光,不但根系长不好,连植物的本身可能都会慢慢的脱水死亡。应该等它们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先长好根,循序渐进的见见阳光,等适应了才可以在太阳下晒晒。生长期的多肉植物一般都是需要阳光的,休眠期的时候还是要避开烈日的照射,如夏天,很多的多肉植物休眠都是会休眠的,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遮阳,通风,且少水,这次风筝的摩旅,出去了5天,回来就看到遮阳网被大风吹开了一个口子,口子下的生石花、景天全部晒白,晒干了,耐晒的品种都晒的焦了叶片和晒伤,恢复却要很长的时间了。当然,夏天生长的耐晒植物也很多,如强刺的仙人球,这个就可以在烈日下暴晒,不暴晒就长不好,不漂亮,如风筝的大红鹰、帝王丸,在2013年如此的高温下,水泥土表都能够煎熟鸡蛋的温度下,显得越发的健康和皮实,漂亮。每个花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给予植物相应的光照,如果实在因为环境不好,缺光,就只能人工补光了,补光的灯市场上很多的,冷光,热光都可以,对于要开花的植株用热光源能够促使其开花,人工授粉。有了足够的光照植物才会健康漂亮的生长。
    顺便来说说播种吧,现在有的初级爱好者一上来就开始播种,这无可厚非,在现在植株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选择播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对于新手来说,还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播种的植物头半年比较难带,一旦出现断水就可能全军覆没了,管理上比较的精细,如做好盆土的消毒,预防细菌的侵袭。头半年育苗盘的土不能过于干燥,要经常性的用多菌灵的水喷雾,通风,并且散射光,慢慢直射光,注意不能晒伤小苗,温度高出现僵苗就比较麻烦了。苗期的管理只要把握好了光照和湿度,基本就可以慢慢带大的。播种繁殖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风筝的播种的博文。
    最后来说说多肉的病虫害吧,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麻烦的,一般风筝是在土里混合土虫丹或呋喃丹来预防,对于新手,到了夏季和冬季,爆发的病虫害就多了,一是没有预防,二是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一般做了预防的植料是不容易得病虫害的,但是这不能说一劳永逸,入夏和入冬的时候还要给所有的植株喷一次阿维菌素或者是速蚧清、蚧必治等除蚧的药物。带粉的不要喷雾,可以给点药水灌根。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新手最容易中招的就是红蜘蛛和粉介了,有的花友直接连盆都丢了,嘿嘿,这不是治根的方法,因为只要养植物,就有可能还会有粉蚧红蜘蛛,一定要做好预防,有了病虫害用具体的方法来去除,这才是根本,可以去参考风筝介绍粉蚧的博文。
    打开了话匣子就要收不住了,边写博文花友边不断的询问问题,嘿嘿,风筝不是万能哦,很多知识风筝也不清楚的,需要和广大的多肉爱好者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多肉植物有的品种长的慢有的长的快,它们都能够带给我们不经意的惊喜,养多肉植物的宗旨不是它们能够长的多快多大,而是它们能够给我们展示大自然的美。养着它们能够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在钢筋混凝土里能够找到一方属于心灵的净土,养多肉久了脾气性子也会慢慢发生改变的,没有耐心的也可以变的很有耐心,这就是多肉植物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魔力,短暂的挫折我们不要弃妥,风筝会和大家一同进步的。

相关知识

花卉常见病虫害有哪些?花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室内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
家庭花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家庭盆栽花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pdf全文
花卉病虫害防治
盆栽花卉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
花卉病虫害防治措施
家庭养花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银莲花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网址: 常见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6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作物遭螨虫为害,防治方法你都用对
下一篇: 酢酱草如叶螨的综合防治